淺談「受害者心態」,相信自己隨時有扭轉困局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小我媽很常用開玩笑的口吻說:「自己八字不夠重,命苦,自己遇人不淑。」說自己是阿信,總有做不完的家務。

我很感激把我和我妹辛苦拉扯長大的母親,也很心疼她。

只是隨著年齡漸長,離開家的時間越久,我發現,這種思考模式深根在我潛意識裡好多年,我一直毫無察覺。

「受害者心態」使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問題

我想每個普通家庭的人都經歷過,尤其是獨自在外地打拼,剛出社會時捉襟見肘的拮据日子。回想起來,我幾乎沒有一天不是在怨命運,怨自己的出身不優渥,怨自己得吃這麼多苦。

我把自己想成「命不好」的受害者,這種心態並沒有讓我的情緒或生活變好,無止境的抱怨只讓我感覺自己「卡住了」。即使當我對生活感到不滿,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有能力去主動破局。

自欺欺人地想,是大環境不公平,是別人擁有的比我多比我更幸運,我也沒有辦法,把自己放到了束手無策的被動位置。

過度將生活的困境歸因於外部因素,每當遭遇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我可以怎麼做」,而是「是誰讓我這麼難受」、「為什麼人生這麼不公平?」這種心態使得我無法反思自己的行為或思維模式,也讓我錯過了對自己有益的改變和成長。

受害者心態的自我審視

你是不是也常常有這種念頭?

「為什麼這種事總發生在我身上?」「為什麼的倒楣的都是我?」「為什麼別人要這麼對我?」

當我們感覺自己被生活的不公平對待時,這些問題會不斷地在心裡浮現出來,這背後隱藏著我們對責任的逃避和對現實的無力感。

受害者心態並不只是情緒的表現,他深深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會改變我們面對挑戰和處理困難的態度。

你比你想的更有能力解決問題

受害者心態最致命的是,他剝奪了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跳出受害者思維的框架,才能冷靜的去分析問題。例如工作遇到討人厭的上司,如果只是想著,自己好慘運氣不好,問題並不能被解決。

假設能跳出受害者心態,冷靜觀察他是不是只針對自己,還是對每個人都一樣,如果只針對自己,可以反思自己在工作上有哪裡做的不夠到位,是不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如果他是對每個人都態度不好,那就讓自己轉念,不要受影響。如果太嚴重就考慮換工作。人生沒有真正的困境,困住我們的往往是自己。

受害者心態的反面是強者思維,「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當我們在一件事裡看似處於劣勢,只要能扭轉自己的心態,想想這件事如何為我所用,如何有利於我。這種積極心態讓我們面對生活的不如意,能拿回主動權,冷靜地化險為夷。

長時間練習下來,會發現自己對人生越來越有掌控力,而人長期快樂的底層邏輯之一,就是對生活的掌控力。

「停在樹上的鳥兒,從不會怕樹枝折斷,不是因為牠相信樹枝不會斷,而是牠相信自己的翅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u_ill
6會員
8內容數
看的書越多,越有無限的傾訴欲—於是我把它轉化成文字。 旅居墨爾本7年,下一個目的地是東京。 一直都執著找到只屬於自己的活法。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分享簡單生活。 工作郵箱:sunny5618sss@gmail.com
Suu_ill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有一次和月光族的友人聊到錢,他得知我有一筆還可以的存款之後跟我說:「那很棒欸,但你知道嗎?金錢其實喜歡流動,你不應該只是把錢存在那。」 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不是在於我反思自己也該讓錢流動流光光,而是我發現我只是一味地在追求數字增加,加上長時間養成的存錢習慣,該花錢的地方也不敢花。 我發現自己被數
2025/03/18
有一次和月光族的友人聊到錢,他得知我有一筆還可以的存款之後跟我說:「那很棒欸,但你知道嗎?金錢其實喜歡流動,你不應該只是把錢存在那。」 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不是在於我反思自己也該讓錢流動流光光,而是我發現我只是一味地在追求數字增加,加上長時間養成的存錢習慣,該花錢的地方也不敢花。 我發現自己被數
2025/01/13
2025年過去了兩週,我的生活目前可以用兩個字總結:亂套 晚上總是失眠,作息變得不規律,感覺整個人心浮氣躁,無法專注 跨年那天我還很激動地做了2025年顯化桌布,沒有對的習慣系統就只會是一場空 回看2024年我試圖養成但失敗的習慣系統,並加以調整: 2024年我的習慣系統復盤 1.我開始多
2025/01/13
2025年過去了兩週,我的生活目前可以用兩個字總結:亂套 晚上總是失眠,作息變得不規律,感覺整個人心浮氣躁,無法專注 跨年那天我還很激動地做了2025年顯化桌布,沒有對的習慣系統就只會是一場空 回看2024年我試圖養成但失敗的習慣系統,並加以調整: 2024年我的習慣系統復盤 1.我開始多
2025/01/11
整個2024年我幾乎都在反反覆覆的心理掙扎中度過。 記得在某個Reel看過這句話:"What you're not changing, you're choosing." 意思是那些你沒有做出改變的,會成為你所選。例如我對過去收入穩定但沒有挑戰性的工作有諸多抱怨,如果不去利用下班時間學習新技能,做
2025/01/11
整個2024年我幾乎都在反反覆覆的心理掙扎中度過。 記得在某個Reel看過這句話:"What you're not changing, you're choosing." 意思是那些你沒有做出改變的,會成為你所選。例如我對過去收入穩定但沒有挑戰性的工作有諸多抱怨,如果不去利用下班時間學習新技能,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一個人若無法認識到他的心智,是如何因為過往的創傷經歷和早年被怪罪與被否定的遭遇所制約及塑造,他勢必也無法覺知後來形塑的自我譴責與自我歸咎會如何的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停反覆出現與循環....   這就像是一個人出生在空氣和水源已受汙染的環境,長期生長其中,又如何能知道何謂乾淨空氣、清澈水源?就他的
Thumbnail
一個人若無法認識到他的心智,是如何因為過往的創傷經歷和早年被怪罪與被否定的遭遇所制約及塑造,他勢必也無法覺知後來形塑的自我譴責與自我歸咎會如何的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停反覆出現與循環....   這就像是一個人出生在空氣和水源已受汙染的環境,長期生長其中,又如何能知道何謂乾淨空氣、清澈水源?就他的
Thumbnail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Thumbnail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Thumbnail
每個人面臨生活/工作各種壓力,自己要原諒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找回自己,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對自己都非常有自信,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很自卑、自責的人,過不同的管道找回迷失的自己,透過身心靈課程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 之前懷疑寫感謝日記是一個沒有
Thumbnail
每個人面臨生活/工作各種壓力,自己要原諒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找回自己,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對自己都非常有自信,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很自卑、自責的人,過不同的管道找回迷失的自己,透過身心靈課程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 之前懷疑寫感謝日記是一個沒有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我會這樣都是你害的」、「我的不開心都是你引起的」、「我的不安與焦慮都是你造成的」,這其實是一種我們很慣用的自我安慰手法,就像刺蝟一樣,我們用這樣帶刺的話語保護了自己,但我們也將決定情緒的開關交到了別人手上,同時更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Thumbnail
「我會這樣都是你害的」、「我的不開心都是你引起的」、「我的不安與焦慮都是你造成的」,這其實是一種我們很慣用的自我安慰手法,就像刺蝟一樣,我們用這樣帶刺的話語保護了自己,但我們也將決定情緒的開關交到了別人手上,同時更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Thumbnail
要先辨識出受害者的心理及隨之而來的力量,才能進一步克服它。 重點摘述:  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人可能相信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  抱持著「我是受害者」的想法,不僅會打擊自信心,還會破壞人際關係。  一些將受害者想法內化的人也缺乏對他人的同理心。
Thumbnail
要先辨識出受害者的心理及隨之而來的力量,才能進一步克服它。 重點摘述:  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人可能相信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  抱持著「我是受害者」的想法,不僅會打擊自信心,還會破壞人際關係。  一些將受害者想法內化的人也缺乏對他人的同理心。
Thumbnail
是否曾有過那些時候? 無論怎麼努力工作都提不起勁,縱使是自己熱愛的事情? 事情無法按照預期,而感到煩躁和壓力山大? 不了解自己的情緒源自於何方?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ㄧ書 讓我們知道我們大多時候都不夠了解自己 也正如此我們該設法理解 面對和接納自己的那些情緒。
Thumbnail
是否曾有過那些時候? 無論怎麼努力工作都提不起勁,縱使是自己熱愛的事情? 事情無法按照預期,而感到煩躁和壓力山大? 不了解自己的情緒源自於何方?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ㄧ書 讓我們知道我們大多時候都不夠了解自己 也正如此我們該設法理解 面對和接納自己的那些情緒。
Thumbnail
你的身邊是否有一種人時常很愛抱怨,而且抱怨的範圍非常廣泛,幾乎所有人生不幸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但是久而久之你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而是這些人習慣性地把自己放到受害者位置,這就是所謂的「受害者情結」。
Thumbnail
你的身邊是否有一種人時常很愛抱怨,而且抱怨的範圍非常廣泛,幾乎所有人生不幸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但是久而久之你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而是這些人習慣性地把自己放到受害者位置,這就是所謂的「受害者情結」。
Thumbnail
如果你把自己當成是受害者,甚至相信自己就是受害者,你就失去了自己的力量。你是否也掉入可憐的我、受害者陷阱當中呢?不要讓受害者標籤,宣告你一輩子的殘缺! 身為失智症第一線的主要照顧者,我發現我大概在照顧前半年到八個月左右的時間,都會一再的掉入可憐的我的陷阱中。
Thumbnail
如果你把自己當成是受害者,甚至相信自己就是受害者,你就失去了自己的力量。你是否也掉入可憐的我、受害者陷阱當中呢?不要讓受害者標籤,宣告你一輩子的殘缺! 身為失智症第一線的主要照顧者,我發現我大概在照顧前半年到八個月左右的時間,都會一再的掉入可憐的我的陷阱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