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長輩和家族聊天時大力抱怨房子太貴,社會失序、政府放任不管,讓房價不斷上漲,他努力打拚一輩子所存的錢,只是要在蛋白區買間新房竟然連頭期款都很吃力。
於是悶在肚子裡的怨氣有如止不住的水流奔放而出,房價高漲、富人炒作、政府無能、自己不懂金錢遊戲、全家人都腳踏實地,為什麼他就要被欺負?
講著講著,罵到前陣子政府端出的貸款成數提高政策,繼續破口大罵:「提高貸款成數這樣還要多準備錢,是要叫那些買房的人更沒機會嗎?」
「那是要抑制投機的氛圍,才不會有人想利用寬限期、低自備款來炒作房價。」A幫忙解釋。
「我跟你講,跟這個沒關係啦,房價政府要管的話,直接限制呀,幹嘛用這種方式?」
「價格是市場機制決定,不是.......」另位B想幫忙解釋同樣沒成功,說到一半便被打斷。
「不要講這些啦,有想過我們這些艱苦人嗎?」長輩似乎怒氣被引爆,完全聽不進去。
「我只是做工的人,我們不是唸這個的,不懂什麼房地產、經濟景氣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哪有什麼能力懂投資理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苦幹實幹的結果就是被欺負!難道我不夠勤勞嗎?想買間房錯了嗎?根本都在懲罰像我這種老實人。」
心理學上有種受害者心態(Victim mentality),它是種後天的心理狀態或思維模式,通常當一個人認為自身總處在不利或不公的處境中,會不自覺將生活中的困難歸因於外部因素或他人的行為,而不是認真反省自身行為或想積極改變。
事實上,受害者心態並不是呱呱墜地後就與生俱來,通常是家庭教育、童年創傷、情感忽視等等成因堆疊而成,在心裡戳出了好幾個洞:
自卑情結
角色定位
情緒壓抑
沒有出口的情緒累積又累積,好一段時間無法排解,會逐漸轉化成另種扭曲的心態:
在得不到「心裡想要的」之後,受害者心態開始作祟,如同上文的長輩心裡頭怒吼著:
社會欠我的,我什麼都沒有做錯,有問題的是別人,我的錢眼睜睜被偷走了!
有著受害者情結者不一定有意識到自己是受害者,反而較多數的會極力否認;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現在迷宮裡,困擾的是,還常常指責想幫助他們的人。
受害者心理說穿了,就是一種有毒的糖衣。
「我很可憐看不出來嗎?你真的關心我的話就幫我,不要只會糾正我!」
其實沒有人自願當受害者,而人的心中存在避責心態很正常,但切換成被害者來閃避問題時,常常無形之中還成了加害者,抱怨、指責、甩鍋,在周遭人的生活裡添加毒素。
陷在惡性糾結而渾然不知,即便知道也不願醒,只能不斷用武裝、責怪別人來說服自己,置身在偌大的城堡裡,都是自我編造的情緒;緊握著手上的悲情牌,放不開也捨不得放,煢煢獨立於迷宮之中,失去方向而終日惶惶不安。
他是受害者,卻也是別人生活的加害者。
感謝您的閱讀,讓我們擁抱美好的一天🌻
向日葵的花語象徵守護,不畏艱難勇敢飛翔
如欲轉載或引述,歡迎聯繫,謝謝!
©Heibon(lifexfreexla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