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上有三位學校的服務工作,主動學習,一直是我鼓勵的帶班風格
1.鼓勵家長,尤其是高一家長,來校關心班親會
早在班親會之前,我便報修了廁所隔間牆掉下來,倒不一定是學長姊的蓄意破壞,更多的是年久失修。尤其是廁所磁磚爆裂等等,都是校級單位才有辦法解決的。(這個又牽涉到另一個議題,是否需要參加家長會?)
家長來學校關心的,除了學業,硬體設施也不可少。就有家長反映孩子的桌面"凹凸有致"(坑坑洞洞),這些問題,沒有報修,就不太會被處理(包含用軟墊)2.班親會家長人數,不是業績壓力
有來參加班親會的家長,可以加到導師的LINE ID,這樣溝通可以更順暢,這是我給有來參加班親會家長的福利。好的導師,用心的導師,學生就會放心讓家長來班親會。有家長跟我說:"孩子來到402班,很喜歡我的帶班風格,有點自由,又不會太放任"
但是,別把班親會當作業績的火力展現。來的人數多,不見得就是全部肯定。現在這個年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別過份關心導致濫訴學校,這是我的最高宗旨。讓這些有來的,變成挺老師的核心家長,才是萬一在有(校)事的時候,支持的力量
3.手機管理與網路遊戲成癮
我在班親會,主要當面溝通一件事,手機管理的默契。當孩子開始會應付"養機場"的管理模式,和家長有個默契,第一次,導師代管到放學;第二次,請家長來校領回。這樣為拉回那些網路成癮的孩子,預留處方箋
話說回來,一個高中生,如果手機的自我管理做不好,那升學一定沒辦法到位,遑論繁星,爭取國立大學佳績。論語說得好:"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今年接高一班,我也是臨淵履薄,所以利用班親會,建立手機管理的親師默契,被我列為第一優先
4.管教的基礎,在於親師間建立默契
現在的導師,不太敢管學生,因為管太多,反而是被投訴到校事會議的主因。一旦發生一件,便是十分慘烈。因此,很多導師乾脆採取放牛吃草的"叢林法則jungle law",也就是放牧式管理。之前新聞,幹部糾正跨班的乾妹,而被割喉身亡,老師不敢管教(主責還是在教育部讓老師放棄管教權),需要負很大的責任
5.學習歷程檔案的AI快速生成
兩個小時的懇談,接近尾聲。會來的家長,很多都是關心繁星,因此,個資法規定不能公布班排榜單,很是需要技術克服。當過教務主任的我,就把當年家長會核心幹部的處理方式,提供給關心班排的家長(這點無法言傳,只可意會)
至於申請的學生,我的建議是,學測成績占80%,一定要考好。另外,高一下的學習歷程檔案也不可忽視,因為萬一要用到的時候,如果沒有傳,那就GG了。
因此,我教了家長一招,拍照上課的筆記,然後用AI prompt"將此份筆記,寫成一篇300字的學習歷程檔案"。最後再註記"本文的部分內容,由AI輔助生成",不但有成果,又能讓教授看到我們會用AI,一舉兩得。家長聽到這裡,都低頭猛筆記
最後,提供一則資訊技術,班級經營的平台很多,有人用Google Classroom ,也有人用Notion。我用LINE at 的班網,讓家長加入,這個班網是學生和家長都有的。它可以讓家長回訊息給版主(導師)、但是沒辦法看到彼此的留言,因此不會有帶風向的困擾。
在這個動盪的教學現場,認真教學,又保護自己,希望能平安退休。互勉之~
~~你如果喜歡我的班級經營小秘訣,歡迎加入我的會員。每年30元,暢讀所有優質好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