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

含有「心智模式」共 2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三隻老鼠偷油時,決定疊羅漢來夠到油瓶,但不小心推倒了瓶子,驚動了人,只好逃跑。回到老鼠窩後,牠們互相指責並合理化失敗的原因,最後都將責任推到外在因素上,逃避了承擔責任的機會。這故事揭示了當我們面對失敗時,往往傾向於找藉口而不是正視錯誤,阻礙了真正的成長。
Thumbnail
「非黑即白」思維,是一種將事情簡單化、絕對化的思維模式。我們常以「對或錯」、「黑或白」來看待世界,不容許中間地帶或變化的存在。這樣的思維模式可能帶來暫時的控制感,但長期下來卻容易增加心理壓力,並讓我們難以適應生活和職場中的變化。這種思維與「完美主義」有相似之處,都是基於一種想要追求絕對標準的心態。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被無形的心智模式限制,像是「主觀預設」和「迴避責任」。小關總是固守自己的觀點,難以接受新想法,逐漸失去創新和團隊合作的機會;小畢則害怕承擔責任,將問題推給外部,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這些心態看似保護自己,卻阻礙了成長和職業發展。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能從錯誤中迅速成長,而另一些人卻陷入逃避責任的循環?本文將深入探討合理化的心理學原理,揭示它如何阻礙自我成長,並提供有效的情緒管理與自我反省技巧,幫助你克服情緒失控,提升心理健康。透過真實案例分析,你將學會如何停止為錯誤找藉口,真正從中學習,實現個人的成長心態與平衡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如何改變心智模式,文章指出改變的困難在於需要否定現在的自己,並提出了克服標籤化和抽象化傾向的方法。文章還結合心理學理論,提供了在工作中應用這些概念的具體建議,強調了具體化思維和持續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認為反(逆)向思考(Inverse Thinking)是相對容易上手,並且能廣泛運用的一種思考模式, 所以透過寫作這篇文章,試圖把逆向思考嵌入到自己的腦袋裡。多問自己,就能挖掘出更多有幫助的解答。
Thumbnail
前言 在閱讀 窮查理的普通知識 這本書的過程中,彷彿帶著相見恨晚的心情,持續地在挖掘一處金礦,但我希望自己不要只是看到金礦,而是要把金礦製作成對自己往後人生,能持續發揮價值的無形資產。我會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工作經驗、個人特質、優缺點,排序書上提到的原則,再加上個人的想法、舉例。願我自己、周遭的人
Thumbnail
謝謝整理與分享!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談到一個我近期的小發現,就是熟人濾鏡。 如同爸媽大部分會說自己的小孩最棒,我們通常也會選擇和自己認識的人或者朋友站在一起,用盡一切正面的理解方式帶入對方單方面對於生活與職場上的各種抱怨。 即使對方的遭遇,或者他所描述的那些事件與事件中的人,我們根本不認識。唯一可作為判斷的,
Thumbnail
是的,個體要客觀看見自己的優勢跟盲區並不容易,但可以練習。所以在還沒練習之前,我會說「自己通常是自己永遠的(盲目)支持者」😅😅😅。可能,像是成為了自己的腦粉是差不多意思?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訓練自己採用鳥瞰的視野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