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解析:破解主觀預設與迴避責任的侷限(心智系列-2)

更新於 2024/10/2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職場故事:主觀預設與迴避責任

小關是一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市場部經理。他在長期的工作中形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對新同事和新專案有先入為主的看法。這種「主觀預設」讓他在面對新意見時總是先下結論:「這個方法之前試過,肯定行不通。」這樣的職場心態使他難以接受外界的新觀點,也讓他逐漸失去了團隊合作中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

小畢則是部門裡的新專案經理,他在面對挑戰時展現出「迴避責任」的職場心態。每當專案進展不如預期時,他總是將問題歸咎於外部因素:「如果客戶沒有這麼多要求,我們就不會延遲。」他害怕承擔責任,因此選擇逃避困難的決策。這種態度讓他缺乏主動性,也讓團隊覺得他不願與大家一起面對和解決問題,影響了團隊協作。


心智模式的特徵與影響

主觀預設的特徵與影響

小關的行為展現了「主觀預設」的心智模式,他的具體表現包括:

  • 不接受反饋:當同事提出建議時,他常選擇忽略或直接否定,認為這些建議無法幫助改善問題。
  • 固守己見:他堅持自己的觀點,不願聆聽他人的看法或嘗試新的方法。
  • 資訊隔閡:小關拒絕接觸新資訊和學習機會,逐漸脫離行業的最新趨勢。

這種固有思維抑制了小關的開放性,讓他在職場變化中難以調整自己,也阻礙了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他的職場心態導致團隊失去新的發展機會,影響了他和團隊的職業發展。

迴避責任的特徵與影響

小畢的「迴避責任」心智模式讓他在工作中缺乏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具體表現為:

  • 推卸問題:遇到挑戰時,他傾向將問題歸咎於外部環境,而不是反思自己可以改進的地方。
  • 逃避決策:當需要做出決策時,他選擇拖延或避免,以免承擔失敗的風險。
  • 缺乏主動性:他僅完成最低要求的工作,不願承擔額外責任或挑戰,影響了他的個人成長。

這種職場心態抑制了小畢的盡責性,讓他無法在工作中展現積極性和責任感,進而阻礙了他在團隊中的貢獻,也讓他難以在職場上實現個人成長和職業成功。


如何打破主觀預設

要克服主觀預設的侷限性,需要有意識地培養開放的態度。以下三個簡單可行的建議:

  1. 學會接納反饋,培養開放心態
    當同事或主管提供反饋時,不要急於否定,而是先聆聽並反思這些建議是否能幫助你成長。即使意見與你的看法不一致,也可從中找到學習的機會。
  2. 主動參與學習,保持信息更新
    定期參加行業培訓或工作坊,讓自己不斷接觸新的知識和觀點。這樣的行動可以幫助你拓展視野,避免因為資訊不足而固步自封。
  3. 嘗試新方法,積極參與變革管理
    面對新的挑戰或項目時,勇於嘗試新的技術或流程,哪怕會承擔風險。透過這樣的經驗,你可以更靈活地應對職場變化,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如何打破迴避責任的習慣

要克服迴避責任的心態,需要建立主動和積極的工作態度。以下三個行動建議有助於你改變現狀:

  1. 學會承擔責任,提升自信
    當問題發生時,不再將責任推給他人,而是反思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這種行動不僅幫助解決問題,還能逐步建立自信。
  2. 制定行動計畫,克服決策恐懼
    當面對複雜問題時,先將問題分解為小步驟,制定具體的行動計畫。這樣可以降低壓力,幫助你有信心地做出決策。
  3. 尋求團隊支持,培養合作意識
    當遇到困難時,主動與團隊成員討論並尋求協作。這不僅能幫助你解決問題,也能讓你逐漸克服對責任的恐懼,建立自信。

心智模式的調整與行為改變

小關的調整:開放心態與接受反饋

在公司組織的變革管理培訓中,小關了解到開放態度的重要性。他開始參加行業培訓,主動學習新知識,同時在會議中嘗試聆聽並接納團隊成員的建議。這些改變讓他找到新的機會,提升了創新能力,並改善了團隊的協作氛圍。

小畢的調整:承擔責任與建立自信

在主管的鼓勵下,小畢意識到承擔責任是個人成長的關鍵。她開始嘗試在專案中做出決策,並且在每次專案後進行反思,尋找改進的空間。她也逐漸學會與團隊一起解決問題,這不僅增強了她的自信,也讓她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


心智模式的應用與職場成長

這個故事展示了「主觀預設」和「迴避責任」這兩種心智模式如何抑制開放性與盡責性,並進一步限制個人成長和職場成功。然而,當我們學會調整這些職場心態,接受新的觀點並主動承擔責任,就能突破這些限制,提升職場競爭力,實現真正的職業發展。

avatar-img
5會員
129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或他人的認可,卻不知這可能會限制我們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本文深入探討了「經驗規則」與「比較確認」這兩種常見的職場心智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成長與職業發展。透過具體的故事和實用建議,我們將學會如何打破固有思維,培養自信,提升創造力,並在變化快速的職場中脫穎而出。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多年後,依然覺得自己與專業的標準還有很大差距?或者在和身邊的高手交流時,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這些感受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差距,並將它們轉化為提升自我的動力。 什麼是差距感? 差距感,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現有的知識、技能與理想狀態或目標之間的差距的認識
你是否知道,大腦就像一塊肌肉,不鍛鍊就會逐漸退化?番茄鐘和敏捷工作法不僅僅是時間管理工具,它們其實是根據腦科學原理設計的「大腦健身計劃」!透過這些方法,你可以提升記憶力、增強專注力,甚至在工作和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知道如何讓你的大腦更靈活高效嗎?快來了解這些讓大腦變得更強大的秘密!
還在為資訊過載而煩惱嗎?想讓學習更有效率?「五次深度閱讀法」就是你的最佳解!透過這套方法,你可以將零散的知識串連成系統化的理解,強化記憶,提升學習效率。這不僅是深入理解內容,更是在大腦中建立穩固的心智表徵,幫助你內化資訊,成為終身學習者。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利用這套閱讀技巧,打造最強大腦,徹底提升你的
是否曾因為腦中反覆的念頭而感到困擾、壓力倍增?那些揮之不去的自我懷疑和焦慮,是否讓你難以找到內心的平靜?這篇文章將引導你學會按下「暫停鍵」,讓你暫時與這些想法保持距離,重新找到自己的節奏。透過簡單且溫暖的步驟,你將學會如何管理情緒、擺脫負面思緒,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並在紛亂中找到平和與力量。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或他人的認可,卻不知這可能會限制我們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本文深入探討了「經驗規則」與「比較確認」這兩種常見的職場心智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成長與職業發展。透過具體的故事和實用建議,我們將學會如何打破固有思維,培養自信,提升創造力,並在變化快速的職場中脫穎而出。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多年後,依然覺得自己與專業的標準還有很大差距?或者在和身邊的高手交流時,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這些感受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差距,並將它們轉化為提升自我的動力。 什麼是差距感? 差距感,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現有的知識、技能與理想狀態或目標之間的差距的認識
你是否知道,大腦就像一塊肌肉,不鍛鍊就會逐漸退化?番茄鐘和敏捷工作法不僅僅是時間管理工具,它們其實是根據腦科學原理設計的「大腦健身計劃」!透過這些方法,你可以提升記憶力、增強專注力,甚至在工作和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知道如何讓你的大腦更靈活高效嗎?快來了解這些讓大腦變得更強大的秘密!
還在為資訊過載而煩惱嗎?想讓學習更有效率?「五次深度閱讀法」就是你的最佳解!透過這套方法,你可以將零散的知識串連成系統化的理解,強化記憶,提升學習效率。這不僅是深入理解內容,更是在大腦中建立穩固的心智表徵,幫助你內化資訊,成為終身學習者。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利用這套閱讀技巧,打造最強大腦,徹底提升你的
是否曾因為腦中反覆的念頭而感到困擾、壓力倍增?那些揮之不去的自我懷疑和焦慮,是否讓你難以找到內心的平靜?這篇文章將引導你學會按下「暫停鍵」,讓你暫時與這些想法保持距離,重新找到自己的節奏。透過簡單且溫暖的步驟,你將學會如何管理情緒、擺脫負面思緒,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並在紛亂中找到平和與力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職涯中,我發現許多初階工作者在職場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心態。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已經對行業有所瞭解,忽視了其他同事的重要性與專業角色。這篇文章探討了自以為是的心態及缺乏當責心態對職場的負面影響,並強調成熟的工作者應建立負責任的心態,主動解決問題,與團隊共同協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與氛圍。
Thumbnail
1.不去問不去關心不去費心與你無關的事 要是事情與你有關,上司總會找你,天涯海角也會找你 要是事情與你無關而去多問,就會變成你的事,自討苦吃自加工作量 休息時休息才有力氣繼續走 2.別讓從前的陰影標籤自己 讓自己卻步的念頭全部趕走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每個人都是可被替代的小螺絲釘,不應過度高估自己的重要性。專注提升自我價值,避免用離職測試存在感。故事如阿明、小莉和老王的經歷,提醒我們公司的運作依賴制度而非個人能力。即使決定離職,也應保持友好,以便未來職業發展。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表達清楚不代表你想和他人正向連結 有個朋友我們進行了一場對話,他說「到底要怎麼跟固執的人進行溝通?」 前一陣子, 他和老闆溝通工作上被否決的企劃案,在陳述這些過程前他說,他心裡早有預設,他的老闆很固執很難溝通,所以不容易「說服」,但他抱著還是讓自己「練習」溝通的想法願意嘗試,接著他輕輕一笑的說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職涯中,我發現許多初階工作者在職場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心態。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已經對行業有所瞭解,忽視了其他同事的重要性與專業角色。這篇文章探討了自以為是的心態及缺乏當責心態對職場的負面影響,並強調成熟的工作者應建立負責任的心態,主動解決問題,與團隊共同協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與氛圍。
Thumbnail
1.不去問不去關心不去費心與你無關的事 要是事情與你有關,上司總會找你,天涯海角也會找你 要是事情與你無關而去多問,就會變成你的事,自討苦吃自加工作量 休息時休息才有力氣繼續走 2.別讓從前的陰影標籤自己 讓自己卻步的念頭全部趕走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每個人都是可被替代的小螺絲釘,不應過度高估自己的重要性。專注提升自我價值,避免用離職測試存在感。故事如阿明、小莉和老王的經歷,提醒我們公司的運作依賴制度而非個人能力。即使決定離職,也應保持友好,以便未來職業發展。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表達清楚不代表你想和他人正向連結 有個朋友我們進行了一場對話,他說「到底要怎麼跟固執的人進行溝通?」 前一陣子, 他和老闆溝通工作上被否決的企劃案,在陳述這些過程前他說,他心裡早有預設,他的老闆很固執很難溝通,所以不容易「說服」,但他抱著還是讓自己「練習」溝通的想法願意嘗試,接著他輕輕一笑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