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

含有「社會學」共 30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鐵飯碗到跑單仔的故事 你還記得爸媽那一代常說的「鐵飯碗」嗎?🍚 那時候的工作,就像一口大鍋飯——只要進了國營事業或大公司,就能安心做到退休。薪水雖然不一定高,但有規律:月月有薪、年年有獎金。這就是「固態社會」:制度像磚塊,把生活疊得整整齊齊。
本文探討社會科學中對於人性與情緒的刻板印象,並以馬克思主義、強相互性理論以及相關學者研究為例,說明人性並非單一且靜態,而是具有多重面向且可被後天塑造。文章批判新古典經濟學中「經濟人」模型的侷限性,並主張應重視情緒在人類行為中的關鍵角色。
到了監獄以後,太多的打開視野,以及能說的、不能說的故事,最讓我震撼的,莫過於看見社會階級複製的無奈 ,以及一個為了愛開發潛力的感人故事。這是兩個很極端的故事。 ​ 作為檢查書信工作的我,曾看見一個位在少年監獄的侄子,寫信給關在我們監所裡他的舅舅,信中提
這篇文章探討隱微歧視(microaggressions),特別是針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例如「原住民都長得很漂亮、很會唱歌」。文章解釋為什麼這些看似正面的言論仍屬歧視,並強調其對少數群體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覺察與反思來避免此類歧視行為。文章也提供相關的資料與研究,協助讀者深入理解此議題。
Thumbnail
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父權社會下,與先生和媽媽相處的種種摩擦,以及作者對先生在父權社會中「既得利益者」身分的反思。
Thumbnail
就在前幾天晚上我在Netflix上看了奧本海默,原本想說只是睡前稍微放鬆的看一下,天真的我以為只是看他怎麼做出原子彈,結果開始不到五分鐘我就發現我錯了(原本躺著看的我馬上坐直),這其實完全就是一部從科技研究(STS)角度來呈現科學發展的一部重要傳記電影,非常的精彩。
Thumbnail
從現象學的「懸擱自然態度」出發,探討《科技渴望社會》、《別睡這裡有蛇》與《生之奧義》三本書在方法論上的共通性,並闡述其對進步史觀、人與非人行動者、語言意向性的反思。
Thumbnail
沒事走走-avatar-img
2025/06/29
這裡的閱讀者,是她想傳遞想法的人;這裡的文字流動,是她願意參與的語境,雖是如此也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