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費的一年|找出自己的平衡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分享_

我發現執行不消費的一年,最難的應該是要在三個月後依然記得跟自己的約定,如果約定漸漸鬆綁,像是之前分享過的其實在某些時候還是會有購物需求,我認為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大原則,都是可以接受的。

檢視了一下從2019年底的計畫至今的成果:(約六個月)
1. 買了一個工作用的拍攝腳架
2. 主力消費是買書,這點依然沒再客氣
3. 第二大消費是看表演跟看電影
4. 送朋友的禮物費用、畫畫的文具費用
5. 上次提到的買了WMF快力鍋 (很貴,結果還真的沒什麼用)
6. 生活用品 買了MUJI或IKEA的收納櫃、買了N雙襪子、雨傘
7. 破戒一個小包包 (經常使用)

我 居 然 沒 有 買 任 何 衣 服 耶!
但吃飯的消費好像也沒在客氣的變高了


消費的消長食物費有比過去高10%,但美妝保養或是衣物是0消費,我推測有部分是因為現在常常去咖啡廳工作或談生意,因此就會有此額外消費。

心得_

回頭檢視自己的記帳本(推薦Andromoney),其實現在已經不會把『我不能消費』這個念頭放在腦海裡了,大腦要記得的東西太多了,還要煩惱新資訊跟生存的事情,我是不除了寫書的作者,有誰能天天跟自己打勾勾思考這件事情。

可以小買,當作自己的使用行為觀察
但我發現當你實行這個計畫大約3個月會有一個陣痛期,因為開始覺得有點小成果,可能會失控購買,我認為這時候購買一個小物件是可以接受的,後續可以記錄一下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很重要有在使用?像我自己就是明明快力鍋想買很久了,計劃好要做什麼湯品,結果依然2周後還是放在一個櫥櫃裡。這時候我就發現自己根本以後不需要再買什麼廚具,就是去外面買吃的吧,或是觀察自己也只會水煮食物,當作未來購物的警戒。
因“比較”而產生購物慾望
我發現自己因為過去會跟同事上班產生許多購物行為,像是保養品特價會一起去新光三越看一下,看著同事好像非常重視保養,就會想說,對耶,我也應該要好好保養使用看看新的產品,把家裡還有10幾罐保養品的事實拋在腦後。面膜也是看同事失心瘋的囤貨,自己也一次下手20-30片,秉持著買到就是賺到的念頭。
現在因為沒有在跟太多同事一起工作,所以其實比較不會討論到購物話題,我也把許多衣服類型的粉絲頁退追蹤,因此不太會被”刺激”到,這點真的非常有效,而且實行至今,我也沒有心靈空虛的感受,反而發現,這件事默默的就離開我的DNA了,對自己感到滿意。(但另一個觀察是,我發現我以前真的買太多了,根本用不完啊!)

壓力與重心的轉換,降低購物慾
過去因為沒有時間,有時候會在通勤或是空擋時間花五分鐘逛逛momo或是蝦皮購物,把app當FB在滑。

建議你也可以_

第一點 不要完美主義,不要被規則限制住自己,給自己一些空間
雖然原作的規則就是立刻斷捨離,同時也減少了跟朋友間的聚會,因此多了很多時間給自己。透過不消費發現新的能量。但說真的非常難做到,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半路出家,不如給自己一點點放縱的小機會,偶爾從一個月大購物改為三個月買一個小東西,或是真正的觀察自己是否需求,而不是把用規則把自己捆綁著,記得規則是自己給自己的,不需要讓別人約束你,這不是我們一開始要達到的目的。

第二點 學習觀察自己,跟自己變更熟才是最大的收穫
雖然我們天天都跟自己相處,很多下意識的行為模式,其實我們根本不了解,甚至很多人跟自己不是很熟,不知道自己的地雷、意志力、行為模式,默默的“放縱自己”有時候其實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就像沒有病識感一樣。

第三點 開始做就對了!
開始立刻寫下自己的平衡感,什麼不可或缺,不要給自己太強烈的限制,以免立刻破功,徒勞無功。真正的收穫不會是你真的省了多少錢,而是你沒有物質上的填充後,依然能覺得很滿足。


同場加映_

#分享 不花費但依然能滿足自己”消費慾”的方式

1. #調整小額捐款的錢

最近把每月Line Pay小額捐款的錢,部分調整至路邊街賣者,購買衛生紙,一個月可買2包,1包100元。

在看過許多新聞報導後,確認過這些街賣者應該已經沒有被黑道控制,雖然賣得東西比較貴一點,但其實就是人力成本,如果能偶爾幫助他們一點,我還能拿到衛生紙,是滿雙贏的感受。

街賣者現在也已經有巨輪協會或其他的基金會保障,買到斷水的筆還能退貨喔!
**補充:這是一個調整心態的作法,因為我本來就會捐錢,但資源有限,後來一直覺得路上街賣者滿少成交的,試著想「我本來就會小額捐款,不如...」的心態,提供大家參考。

2. #斷捨離的物件可以放到換物社團

換物社團不一定要換到東西,也可以是換『愛心』或是行動,我通常會希望換友如果沒有想換,也能幫我捐款,零錢捐10元也沒差。信念很簡單, #其實正向能量是可以從無到有的,雖然都是很小的集氣,但只有一個人發起就能無限的傳下去,這是一件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事情。

當然, #分享 就是一種善循環。

最近我換物的經驗,也想跟大家分享,我完全沒有在意換物後捐款的費用。但好多網友就是一次捐個千元嚇到我,換的東西真的不貴,網友回覆是 「我讓他有機會做個愛心」。😭😭😭

之前也有分享一批家裡的東西,有換到一位最近很低潮的護理人員,因為疫情的關係,他都半夜才能回覆我訊息,最後我東西面交給他,也有好好感謝他的奉獻。希望他趕快脫離低潮。也可以換到自己喜歡的書籍或是手邊需要的生活用品唷!
透過這種方式轉換消費行為,也能斷捨離,又能實踐不消費的一年真的很划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74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一直遲遲不敢寫這篇,因為其實自己有破戒,不知道怎麼解,但我還是把這3.5個月的不消費的一年心情記錄下來。 這個三個月有發生的消費大概是 1. 買了畫畫的用具 2. 做了一些維修手機的花費 3. 1111破戒買了熬湯的WMF快力鍋 4. 因為襪子丟了幾雙,買了MUJI的幾雙襪子 5. 買了IKEA一
我們都一樣,遇到未知會害怕。  感到迷惘會想要尋求幫助。  做了不確定的決定,會不斷地觀察比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因為還沒看見答案,在過程很容易就會去比較,很難集中在自己身上,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跟自己比較,往內探索總是更困難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遊戲陷阱呢? 不管是算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易經、
一直以來,你都是看似強悍有正義感,做起事來,就算心裡沒勁,但還是會使命必達的人。 你從沒有把這樣的工作態度當作問題,或是優點缺點看待,把這種情緒或是面對要求的態度感到自然。但常常在過程中,會有如鯁在喉的心境,常常被額外的工作量,心裡第一個時間是為什麼又來了? 但是理性的大腦會跟你說,你要好好生活
必須說因為給自己一個很寬鬆的消費條件,而且才第三週,因此在不消費上目前沒有遇到太多的障礙,我覺得就是練習把FB/IG滑到廣告快速滑掉,或是少用社群軟體(?)應該會少很多誘惑,真心就是覺得沒有誘惑沒有消費。 再者是因為也活到30歲了其實很多東西真的早就買了,在有此計畫後。首圖來源:胭脂。
突然明白到規範自己是最難的,奴性的我過去被別人規範就會好好遵守,雖然偶爾會推翻體制一下,但大體上我都會遵照公司或主管的想法,好好行動。結果這篇準則文章在我心裡卻一直被卡住,我知道沒那麼難,對了,其實我從10/1開始就在進行沒有物質花費的原則,但有些例外等,讓我不想真的寫下來面對現實。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一直遲遲不敢寫這篇,因為其實自己有破戒,不知道怎麼解,但我還是把這3.5個月的不消費的一年心情記錄下來。 這個三個月有發生的消費大概是 1. 買了畫畫的用具 2. 做了一些維修手機的花費 3. 1111破戒買了熬湯的WMF快力鍋 4. 因為襪子丟了幾雙,買了MUJI的幾雙襪子 5. 買了IKEA一
我們都一樣,遇到未知會害怕。  感到迷惘會想要尋求幫助。  做了不確定的決定,會不斷地觀察比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因為還沒看見答案,在過程很容易就會去比較,很難集中在自己身上,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跟自己比較,往內探索總是更困難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遊戲陷阱呢? 不管是算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易經、
一直以來,你都是看似強悍有正義感,做起事來,就算心裡沒勁,但還是會使命必達的人。 你從沒有把這樣的工作態度當作問題,或是優點缺點看待,把這種情緒或是面對要求的態度感到自然。但常常在過程中,會有如鯁在喉的心境,常常被額外的工作量,心裡第一個時間是為什麼又來了? 但是理性的大腦會跟你說,你要好好生活
必須說因為給自己一個很寬鬆的消費條件,而且才第三週,因此在不消費上目前沒有遇到太多的障礙,我覺得就是練習把FB/IG滑到廣告快速滑掉,或是少用社群軟體(?)應該會少很多誘惑,真心就是覺得沒有誘惑沒有消費。 再者是因為也活到30歲了其實很多東西真的早就買了,在有此計畫後。首圖來源:胭脂。
突然明白到規範自己是最難的,奴性的我過去被別人規範就會好好遵守,雖然偶爾會推翻體制一下,但大體上我都會遵照公司或主管的想法,好好行動。結果這篇準則文章在我心裡卻一直被卡住,我知道沒那麼難,對了,其實我從10/1開始就在進行沒有物質花費的原則,但有些例外等,讓我不想真的寫下來面對現實。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書中的悄悄話: 於是奇奇和小歐靜靜待在那裡,享受著沒有東西,和一切東西。 奇奇想送禮物給小歐,卻發現小歐什麼都有了,於是奇奇開始思考要送除了「什麼都有」的東西,最後奇奇決定送「沒有東西」給小歐。
Thumbnail
我們向來習慣,用外在的成功來定義自我的價值,總覺得如果沒有達成外界的期望,自己就會是個魯蛇,所以我今天,要來說一個關於魯蛇的故事。 記得高中時候的A功課還算不錯,一直以來都是班上的第一名,也常常在該組別的全校排名中拿到第一名,但是有一次段考,A的組排名不小心掉了一名。
Thumbnail
2013年,我很認真、問心無愧、盡責的參與整個創業競賽的過程。結果我沒晉級,組內分數很低。隊友最後喝茫了告訴我:「其實你很容易焦慮、你的情緒管理很差。」 「什麼!?我被情緒影響而不自知嗎?」
 我大徹大悟:「不生氣不叫EQ高。懂得控制情緒甚至運用情緒,舒服的展現自己,才是高情商。」
Thumbnail
每個人的抗壓程度不同、生活型態與處境不同,找到自己的平衡模式才是重要的。想從兩個角度來探討:到底人生的不同階段各自要追求哪方面的成長,以及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的成長更有效率。
Thumbnail
書名:不消費的一年 作者:凱特·弗蘭德斯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書中的悄悄話: 於是奇奇和小歐靜靜待在那裡,享受著沒有東西,和一切東西。 奇奇想送禮物給小歐,卻發現小歐什麼都有了,於是奇奇開始思考要送除了「什麼都有」的東西,最後奇奇決定送「沒有東西」給小歐。
Thumbnail
我們向來習慣,用外在的成功來定義自我的價值,總覺得如果沒有達成外界的期望,自己就會是個魯蛇,所以我今天,要來說一個關於魯蛇的故事。 記得高中時候的A功課還算不錯,一直以來都是班上的第一名,也常常在該組別的全校排名中拿到第一名,但是有一次段考,A的組排名不小心掉了一名。
Thumbnail
2013年,我很認真、問心無愧、盡責的參與整個創業競賽的過程。結果我沒晉級,組內分數很低。隊友最後喝茫了告訴我:「其實你很容易焦慮、你的情緒管理很差。」 「什麼!?我被情緒影響而不自知嗎?」
 我大徹大悟:「不生氣不叫EQ高。懂得控制情緒甚至運用情緒,舒服的展現自己,才是高情商。」
Thumbnail
每個人的抗壓程度不同、生活型態與處境不同,找到自己的平衡模式才是重要的。想從兩個角度來探討:到底人生的不同階段各自要追求哪方面的成長,以及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的成長更有效率。
Thumbnail
書名:不消費的一年 作者:凱特·弗蘭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