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是在行動之前,結果產生在行動之後。這不是很簡單嗎?一點也不簡單,不如就從個小故事談起。 某次在討論某倫理個案的狀況時,我提到了「道德動機」,並且指明個案當事人的相關考量就是其「目的」。一位哲學研究者立刻指正我:「動機不是目的。你怎麼會不清楚這最基本的事?」 嗯,若說這是「基本的事」嘛,那我當然「知道」。看到他的這句主張,我也能讀懂他的「意思」,更可藉此推知他所屬的倫理學流派,但這其中的是非對錯,並沒有那麼簡單。 因為有些流派,就是認為全世界都該接受他們的標準定義,不然就是白痴。這樣,會不會太硬了點呢? 派系混亂 切回主題,在龐大的「行為倫理學世界」中,有一大票的學者或思想家會被區分為「目的論」者,另一派雖然理論差異度很大,但也會被統稱為「義務論」者。因為本系列的論述考量(主要都是在談對立概念),我不會花太多篇幅介紹這兩派的理論系統,而是會先探討目的論中的一些對立概念,再去看義務論的相關議題。 目的論一開始並不是倫理學的專利,是個橫跨各哲學次分科的共通理念,持有這種理念的人認為事物運作(應)會朝向某個或某些特定目的。其實這種理念我們已經在價值論那邊接觸過了,因為人之目的通常就是他認為有價值的事物。 在近代的倫理學派中,有些目的論者比較看重「動機」,也就是採取行動之前的「內心小劇場」,有些則是以行動之後所產生的「結果」做為判斷對錯的關鍵,也就是以成敗論英雄。這兩類都是目的論,差就是差在對於「目的」的定義上。 不過,像康德這種義務論者,也很看重道德動機,因此目的論中的動機論者就尷尬了。像是某些受到康德影響的動機論者,就會大罵:「動機和目的不同!不可混為一談!動機論者不會是目的論者!」 所以你現在也知道,本文一開始指教我的那位仁兄大概是什麼立場了。他或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康德派,但顯然受到「那種」定義方式的影響。 就現實層面來看,(倫理語詞)不是你特定流派爽怎麼定義,道德世界就會照你想的那樣走。倫學史上確實存在一些就是「動機論」的「目的論」者,像是那些很強調「起心動念處」的宗教倫理觀,他們和奉行規範(義務)來涵養內在道德(所謂「由外鑠我」)的宗教倫理觀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接受我上面的論述,那麼孔孟等古典儒家也會被分類成偏動機論的目的論者。但你也可以看到,某些讀了康德的「自認儒家人士」,會認為康德和孔子的主張很接近;這種主張並不只出在華人圈子中,西方學者也有大咖認為康德和亞里斯多德(被某些人視為目的論的當然代表)「沒有差很多」。 那講分類講了半天,好像都是在原地打轉?其實大家都差不多? 我認為之所以有分類上的爭議,是因為即便是第一流的研究者,也很容易被分類法所「誘惑」,因為「分」起來成本不高,又可以生出一大篇文章;但越「分」,就會離當事人的真實主張越遠,而是用自己設的濾鏡來看事情。 如果不要那麼執著於分派,而是回歸道德判斷的實務,這些爭議概念並沒有那麼難以理解。而且,倫理學的討論若是要慢慢凝聚大家的主張和焦點,沒道理會越討論差越遠吧?應該智者所見略同呀? 所以我認為大家不需要這麼執著於「名相」,就來直接看看「動機」和「結果」這兩個詞,對於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大量道德判斷的我們來說,到底指些什麼。 一動就機機叫 因為做過描述倫理學的研究,所以我也讀不少描述倫理學的書,多數是心理學研究,其他的是人類學或社會學。這些研究通常會對「道德動機」這個詞有某種明確定義或預設。 但奇妙的是,這些研究者似乎沒有對這個概念上先建立共識,每個人的主張可能差別甚大: A會認為道德動機是人碰到道德情境時所產生的心理直覺; B認為除了A講的部分外,你在短時間內透過理性思考所做出的行為判斷也算是; C呢,則認為除了A與B講的,只要在第一個行動結果(包括做為與不做為都可能產生結果)之前,你腦內演出的所有小天使小惡魔打鬥小劇場,通通都算是動機。 如果對於動機的定義差這麼多,那大家的討論很可能會陷入各說各話的鬼打牆。這個問題有辦法解決嗎? 答案是沒有辦法。你注意上面的各種定義,就會發現真正的「動機段」,基本上是行為之前的內在階段,而且很難有外顯、可觀察的特質。這就又倒回傳統知識論的「他心不可知」困境。 你頂多只能知道自己的動機,自己的內在直覺,自己的內在判斷方式,別人在想什麼、怎麼想,你只能用「將心比心」的類比方式,但那不一定是他人內心的真實狀況,就算對方表明自己內在的思維理路,你也不知道那是否為真相。 而且你的內在道德動機,真的就是如你所想的「那樣」嗎?你真的被場景感動而見義勇為,還是因為剛好當天內分泌改變?你是基因和多數人有點不同,因此面對緊急場景,而能臨危不亂的做出判斷嗎? 對於以上這些問題,學界仍無法提出客觀且具有說服力的主張。就算有一些行為心理學家、演化學家或基因研究者,能提出一些「假說」,但都還不到成為「律」的程度。對於人面對道德情境時的複雜內在判斷,我們知道得太少,像是你到底為什麼上次會讓座,可能永遠是個謎。 清楚這種局限之後,我們可以來看看傳統的動機論者。以大家最熟的孔孟為例,雖然多數人會覺得其論述「好像有點道理」,但嚴格來講,他們是無法通過當代學術標準的檢驗。 像是「人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當孟子大氣說出「人皆有」的時候,現代學者就皺眉頭了。「你有」,「你認識的很多人有」,不代表別人有,而且「你有」,也可能代表是「你覺得自己有,但你不見得真的有」。你的「皆」到底是怎麼來的? 說得難聽一點,孔孟因為太愛使用「全稱」(所有、每一個),使得他們的論述比星座學還弱,只要到一個反例就能推翻;而現實來講,我們的確能找到天生就缺乏「怵惕惻隱之心」的人。 幾乎所有的傳統動機論者都會有此類問題,宗教中的動機論者也是。像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啦。OK,你現在知道這種說法的問題在哪了。做為信仰系統,你當然可以「相信」或「信仰」這一套,但在倫理學實務上,我也只能很尷尬的告訴你,事情好像不是這麼簡單。 那動機論還能怎麼辦?第一種方式,就是轉向康德那種風格,強調人運用理性思考實踐法則(道德法則)之後,在面對道德情境時,就會產生出某種「無條件就是會做」的行善意志。 我知道你看不懂這是在講什麼,因為康德的理論對於一般人來說非常奇怪,但他就是認為,人知道或弄清楚做什麼是對的,就會「永遠」選擇這樣做。好,這裡也出現了「永遠」(皆、都),但康德在定義部分就引入了理性的絕對特質,因此呢,你做不到,有人做不到,不代表他的理論是錯的,而是你是錯的。 嗯,好的,大多數人不太習慣這種思維,因此我們可以換思考另一種動機論的解決方案,就是德行論者。我們在前面提過,德行論者對於康德式理性壓過情緒的主張不太滿意,他們認為這是以理性(reason,推理)來反控制「動機」,並不是真正改變動機,而是壓抑原有的道德直覺,所以你會去做一些你原本不想做的事,這會造成某種道德精神分裂症。 不過當代德行論的解決方案呢?很遺憾的是,他們具體來講也沒提什麼有效解決方案。他們一如古典德行論(孔孟儒家也被分到這一類),也很重視道德動機,但那到底是什麼?依然講不清楚。他們雖然已不再講「皆」,也認為這種道德動機需要涵養,不過怎麼養,還是要看你所屬的社群。 你可能會想大罵:「真是夠了!」其實早在德行論之前,就已經有另一派人提出更客觀的解決方案,那就是結果論者。結果論者,也是許多義務論者心中「真正的目的論者」。 結果是運氣不好 以成敗論英雄的想法自古就有,但真正成為像樣的倫理主張,一般還是從邊沁的效益主義開始。我們前兩篇(六、七)都有簡單帶到效益主義,但也就只有簡單介紹,實質內容不多。 效益主義有很多變型與發展,有些甚至很像某種義務論,不過「能替最大多數人帶來最大的效益」這個原則倒是一直都在。 在多數效益主義者的主張中(我要先強調有些不是如此設想),你當然能在事前判斷各種可能手段的效益如何,並選擇一個「能替最大多數人帶來最大的效益」的手段,但最後的客觀道德評價,還是要看這個行為「真正做完之後」的結果如何來判定。真實結果當然可能和你個人的判斷存在很大的落差,因此如果事情結果不理想,你當然就有錯。 依這種思考模式,動機就變得不太重要了,因為對錯只要看事情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的推理盡可能客觀。如果動機論的主要問題是太過內在,無法從客觀的角度來判斷,那效益主義這種結果論看起來就能完全避免相關困擾,至少在這個方面能超越前者。 但效益主義也另有一堆問題。即便「結果」是客觀、外在的,但「效益」就沒那麼明確了,還是有許多藏在內心的價值判斷部分。像是海邊的各種景點教堂,那種建設的效益到底要怎麼評估? 而且結果論者往往執著於「創造」,不見得有考量到結果的「分配」,但分配正義議題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是第一考量。 此外,如果許多手段的結果相同或差不多,效益主義者可能會認為這些手段的道德價值是一樣的;但現實來講,我們還是會考慮手段之間的道德價值差異,也就是「社會觀感」的問題。就算偷搶和勸說都能產生同樣的效益,多數人還是會認為「勸說」是較好的選擇。 但結果論者最大的挑戰,還是「運氣」的問題。有時候出現非常不好的結果,完全是運氣,當事人已經盡了一切的努力,卻還是無法防止慘事發生。但因為結果論者只看結果,不問動機和過程,因此還是會對這些我們「不忍苛責」的狀況給予負面的評價。 這會抵觸我們的道德直覺。但還是有結果論者不認為自己有錯,主張這是因為我們意志脆弱,不願接受客觀標準,而輕易對失敗者付出過多的同情。 不過,批評結果論的人可不會吃這一套。他們認為,運氣不只是你當下或未來碰到的(這種風險或許可以透過個人努力來控制),有時是一生下來就處在其中:你生在大富之家、你擁有某種超人般的天賦,或是一出生就有易怒的基因,都會強烈影響你的行動結果(效益)。忽略這種運氣的影響,不會是一種有說服力的道德評價系統。 因此還是老話一句:太想簡化道德判斷原則,最後就會產生出更多問題。因為「運氣」這不可抗的要素實在太明顯,多數結果論者就此一蹶不振。那氣勢又轉回動機論者了嗎?還是跨出目的論,到了義務論勝出的時代呢? 目的論不會這樣就死了,結果論也沒那容易掛掉。有些目的論者試圖開闢新的戰線,他們人雖然少,但提出的問題卻能讓自爽過頭的倫理學家們停下腳步。 他們是利己主義者。許多人認為他們腦壞掉,但他們卻主張所有人都是利己主義者,或應該把利己考量放在第一順位。我們下一篇,就來談「利己」與「利他」。 從頭看一下: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一):總論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二):道德與非道德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三):道德規則與非道德規則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四):價值論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五):主觀與客觀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六):相對與絕對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七):理性與激情 好渣誌!不訂閱嗎?滿六個月再送你紙本渣誌! 編輯:宅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