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

更新於 2018/06/1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週我們聊了「畢業後的矛盾感」,這回想和大家討論「動力」。
 
2-1
大學畢業前寫下了
「學到人會拚命做好某件事只有三種原因:
一是有興趣,二是爭一口氣,三是有你們一起」
雖然是為了押韻,但也沒偏離真實的心境,甚至半年後看來依然如新
讓我們做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的動力,究竟是什麼呢?
是恐懼? 怕如果不這樣,就會...?
是感謝? 為了那一天的湧泉以報?
是憤怒? 像中村修二的諾貝爾獎?
是習慣? 人腦同電腦的自動化迴圈?
是責任? 如一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是慾望? Freud說的性衝動和渴望偉大?
是夢想? 叫我起床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2-2
我好像都沒好好想什麼才是我真正的動力
或許
從小到大總是依著既定的目標完成,為了達成目標常常要做許多自己“不討厭”的事,催眠自己它很有趣。
或許
有時下定決心順著心走,卻因為自己的腦波弱,常常被其他的念頭牽絆,又走回原本的老路。
或許
都是因為從沒好好理清動力來源的緣故。
大家都是用什麼方法想清楚自己的呢?
(認真想知道XD)
2-3
該吃飯了、該上學了、該寫作業了、該睡覺了,
一次次的完成,
從小到大,一切都有了安排,
久了,也忘了問自己,為什麼。
對爸媽來說:
「你的未來,我再清楚不過了。」
「不就讀書嗎? 我小時候也讀過。」
「我已經走過了,你就先照著走。」
「以後的事,長大再說。」
動機?
久了,也忘了問自己,
為什麼。
直到某天,噙著淚水發現,
除了自己,沒有人能責怪,
因為,你
長大了。
--------------------------------------------------------------------------
曹呂王想問,所謂的動力,之於你,又是什麼樣的定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週的「與曹呂王說說話」想聊聊「畢業後的矛盾感」
      本週的「與曹呂王說說話」想聊聊「畢業後的矛盾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面對防疫「停課不停學」,教與學雙方都要積極配合,老師們盡心盡力,學習者更要盡到本分。除了設計線上課程時運用各種提升學習動機的策略之外,轉移學習主控權、放慢教學進度、減量學習內容,給予學習者足夠時間與空間找回自己,更是重中之重。例如,由上而下的定期測驗,降低比例;由下而上的探究實作報告,提升比例。
    Thumbnail
    少了師生互動、團體動力或課堂規約後,可以說,學生在實體教室的迷茫,搬到網上往往不減反增。因為,無論是在教室裡還是螢幕前,面對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面對考不完的試、讀不完的書,在升學路上,我們拚大考、進名校,我們練就十八般武藝、過五關斬六將,卻始終都沒有好好想過一個單純的問題,到底自己為了什麼而學?
    Thumbnail
    在停課不停學的情況下,隨著學習者脫離學校與教室的脈絡,外在動機將顯著地降低,當薄弱的內在動機暴露在家中、網上的種種誘惑前,「無動力世代」的問題恐怕會更加惡化。這篇文章我就想圍繞防疫「停課不停學」的時事,基於從「學習意義」出發追尋「學習動力」的觀點,針對「無動力世代」的問題提出淺見供各界參考。
    Thumbnail
    記錄任何全神貫注、精力充沛的時刻,並想想自己有何正向改變。
    Thumbnail
      生活裡必伴隨著做任何事的動力,但從未想過動力從何來,特別是具有挑戰和不確定或需要長期才能有成果的事,而這裡指的動力就是以長期的目標為基準,而在過程中無法達到結果或從中得到經驗,做個幾分鐘又或者幾天就放棄了,那動力能算是存在嗎?,對此就針對長久的行動來保持跟上自己的計劃。
    Thumbnail
    部落格寫作慢下來了 可是我發現我失去動能 至少5月以前,我每天自我壓迫寫一篇… 那才像我。我的發文頻率應該要想辦法恢復。   6月開始我去找《複利效應》的作者戴倫.哈迪Darren Hardy的網站 讓他的darrendaily.com的社群資源成為我的成功導師 他6月3日開始跟邁阿密的沙灘長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面對防疫「停課不停學」,教與學雙方都要積極配合,老師們盡心盡力,學習者更要盡到本分。除了設計線上課程時運用各種提升學習動機的策略之外,轉移學習主控權、放慢教學進度、減量學習內容,給予學習者足夠時間與空間找回自己,更是重中之重。例如,由上而下的定期測驗,降低比例;由下而上的探究實作報告,提升比例。
    Thumbnail
    少了師生互動、團體動力或課堂規約後,可以說,學生在實體教室的迷茫,搬到網上往往不減反增。因為,無論是在教室裡還是螢幕前,面對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面對考不完的試、讀不完的書,在升學路上,我們拚大考、進名校,我們練就十八般武藝、過五關斬六將,卻始終都沒有好好想過一個單純的問題,到底自己為了什麼而學?
    Thumbnail
    在停課不停學的情況下,隨著學習者脫離學校與教室的脈絡,外在動機將顯著地降低,當薄弱的內在動機暴露在家中、網上的種種誘惑前,「無動力世代」的問題恐怕會更加惡化。這篇文章我就想圍繞防疫「停課不停學」的時事,基於從「學習意義」出發追尋「學習動力」的觀點,針對「無動力世代」的問題提出淺見供各界參考。
    Thumbnail
    記錄任何全神貫注、精力充沛的時刻,並想想自己有何正向改變。
    Thumbnail
      生活裡必伴隨著做任何事的動力,但從未想過動力從何來,特別是具有挑戰和不確定或需要長期才能有成果的事,而這裡指的動力就是以長期的目標為基準,而在過程中無法達到結果或從中得到經驗,做個幾分鐘又或者幾天就放棄了,那動力能算是存在嗎?,對此就針對長久的行動來保持跟上自己的計劃。
    Thumbnail
    部落格寫作慢下來了 可是我發現我失去動能 至少5月以前,我每天自我壓迫寫一篇… 那才像我。我的發文頻率應該要想辦法恢復。   6月開始我去找《複利效應》的作者戴倫.哈迪Darren Hardy的網站 讓他的darrendaily.com的社群資源成為我的成功導師 他6月3日開始跟邁阿密的沙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