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是調皮鬼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才剛下課五分鐘,陸陸續續湧進告狀的小朋友。

「老師,他排隊時推我。」

「老師,他剛剛走過去撞我一下沒說對不起。」

「老師,他剛剛打我。」

你一言、我一句矛頭都指向同一個對象,那時只看著當事人慢悠悠的走進教室,一副事不關己、好像所有的問題都不是他的問題。

老師逐一的釐清了小朋友所陳述的事情,該道歉的、該解釋的都處理完,像我搖搖頭表示無奈,這樣的戲碼每天都會上演個幾齣。

送走這些小毛頭後,老師覺得困惑地表示,為何他總愛捉弄別人,大家都告他的狀,每天都要在聯絡簿上寫上他今天的豐功偉業,家長也不是不管,該罵、該打、該警告的都沒有少,但也似乎都沒甚麼效果,到底發生甚麼事?

看著那小朋友,忽然有很深的感觸,如果我是那小朋友,大家都告我的狀,爸媽也都說我做的不對,老師每天都要處理我的事情,我會有甚麼心情…


心一緊,一陣孤單感湧上心頭,似乎全世界沒有人是和我在一起。


小孩功課明明就很好,為什麼就是跟別人這麼多衝突?

現在有些小朋友IQ是非常優秀的,但是在EQ上面相對是比較弱,甚麼是高IQ,就是在課業、知識、學術的表現是跟大家差不多的,他們在學習沒有太大的問題,成績常常也蠻優秀的;低EQ則是指在感受別人的情緒、同理心、瞭解自己情緒的部分比較弱。這樣的小朋友我們常常會有誤解,因為他們在學習上很聰明,但在人際相處和生活自理上,很多事情沒有辦法做好,讓人覺得很調皮、很故意。

他們不是故意,他們是真的不會。

這些小朋友他們的社交技巧學習是比較緩慢的,也不容易覺察環境的變化,所以常常會被人覺得白目、不長眼,他們需要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教導。

當父母若發現小朋友在學校人際總是出現狀況時,請先別急著責罵,先冷靜下來,瞭解小朋友在交朋友的過程中,他所想要表達的是甚麼,他們遇到的困難是甚麼,以及他為何會有這些舉動,這樣我們才更能瞭解癥結點,幫助小朋友找到比較好的社交技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儀安的沙龍
4會員
13內容數
陳儀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2/14
有個新聞表示媽媽帶小孩去存款被嫌存太少,讓小孩非常難過。 看到這則新聞大家普遍覺得生氣,對小孩來說能存錢就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怎麼能讓小孩覺得難過。
Thumbnail
2019/02/14
有個新聞表示媽媽帶小孩去存款被嫌存太少,讓小孩非常難過。 看到這則新聞大家普遍覺得生氣,對小孩來說能存錢就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怎麼能讓小孩覺得難過。
Thumbnail
2019/01/15
孩子從出生就會開始接收許多外界給予的評價 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表情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影子 漸漸的這些影子會堆疊成孩子的自我概念
Thumbnail
2019/01/15
孩子從出生就會開始接收許多外界給予的評價 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表情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影子 漸漸的這些影子會堆疊成孩子的自我概念
Thumbnail
2018/11/28
當孩子在家以外的地方受了傷,如果家不能給予安慰和保護,那他們該相信誰?
Thumbnail
2018/11/28
當孩子在家以外的地方受了傷,如果家不能給予安慰和保護,那他們該相信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有的家長會用「孩子還小」為藉口,閃躲該負的教育責任。事實上,正因為孩子還小,才更可以教,若孩子大了,就無法教了。
Thumbnail
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有的家長會用「孩子還小」為藉口,閃躲該負的教育責任。事實上,正因為孩子還小,才更可以教,若孩子大了,就無法教了。
Thumbnail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Thumbnail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Thumbnail
常聽到很多爸媽會說:「我家那個誰,現在很叛逆,講話都不聽,很會頂嘴,叫不動⋯⋯」。 我認為:「的確是如此」 如果按照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的確就是父母跟老師所認為的那樣,不過孩子們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常聽到很多爸媽會說:「我家那個誰,現在很叛逆,講話都不聽,很會頂嘴,叫不動⋯⋯」。 我認為:「的確是如此」 如果按照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的確就是父母跟老師所認為的那樣,不過孩子們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你今天在學校是不是不乖?」 「你今天在學校好嗎?」 「今天有沒有認真上課?」 這些都是每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最常問的問題,小寶貝上學了,家長們都會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如果問題過於廣泛,可能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分享,尤其是年紀很小不善表達的孩子,於是就很單純的回答「好」、「還可以」,或甚至閉口
Thumbnail
「你今天在學校是不是不乖?」 「你今天在學校好嗎?」 「今天有沒有認真上課?」 這些都是每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最常問的問題,小寶貝上學了,家長們都會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如果問題過於廣泛,可能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分享,尤其是年紀很小不善表達的孩子,於是就很單純的回答「好」、「還可以」,或甚至閉口
Thumbnail
當大人自己都處於混亂當中,自顧不暇,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去關注到孩子的狀態跟需求? 很多時候,孩子的言行舉止,無形中都反應出他們的身心狀態,是否有壓力,是否想要被陪伴。
Thumbnail
當大人自己都處於混亂當中,自顧不暇,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去關注到孩子的狀態跟需求? 很多時候,孩子的言行舉止,無形中都反應出他們的身心狀態,是否有壓力,是否想要被陪伴。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近期聽到不少人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撇開成績不說,學習態度與應對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尤其對老師的說話語氣充滿輕佻,用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沒大沒小」,其言行更是誇張到令人覺得與同輩相處也不該如此的程度。
Thumbnail
近期聽到不少人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撇開成績不說,學習態度與應對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尤其對老師的說話語氣充滿輕佻,用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沒大沒小」,其言行更是誇張到令人覺得與同輩相處也不該如此的程度。
Thumbnail
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Thumbnail
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