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哲學是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哲學是什麼》


知道 Gasset 是因為想要了解愛,閱讀了《關於愛》覺得太棒了,才延伸找到這本書,讀了這本書讓我對哲學有多了一些的了解,所以或許也可以說愛讓我接近了哲學,奇妙的是,哲學的字源就是愛智(philosophy, philosophia, φιλοσοφία)。


Gasset 認為對待哲學不需要太嚴肅,而能用遊戲的心態來面對,而正因如此,雖然是深奧的內涵,卻是用輕鬆與淺顯的文字敘說。


杯子,我們看到杯子,那杯子就能說是存在嗎?


我們看見某物,即便如此,都不會同於我們心中對於某物的思想,因為心中該物的形象總比看到的多,亦即,我們對於某物的直覺既不完全也不充分。縱然我們隨著時間修改對於某物經驗的資料,然而,我們對該物的直覺是永遠無法完整的,這就是「經驗」,對於物質構成的事物只能透過經驗獲取知識,而這種知識僅為逼近真理的知識,而已。而事物的本體乃是能包納所有我們稱作該事物所具有的所有屬性的東西,而我們所用來形容該事物的所有屬性,都只是表象。那什麼存在?


哲學是關於宇宙的知識,首先要做的是在所有可能存在之事物中找出不可懷疑的存在,而這就是宇宙中的與料(data of the Universe):「我們確信存在的事物。」,亦即,無可懷疑的存在。而什麼東西需要依賴宇宙的基本事實?知識。


人何以特別?動物不具有認知能力,動物不僅無知,更無知己無知,然上帝則是全知。而人則是處於中間狀態,我們能有問題意識,也就是我們無知,但人知己無知。就像德爾斐神廟所說:「認識你自己」,我們身為人類的獨特處就是有這點認知。


哲學告訴我們:我們無法確定外在世界的存在,我們也不能確定外在世界的不存在,所以我們不能以此二者作為論述起點,真理並不能建立在假設上,我們應該從確定的東西開始。當我們對宇宙感到懷疑時,只剩下「我在懷疑」這個事實,亦即,當我懷疑世界的存在,我就無法懷疑「我在懷疑」這個事實,基此,當我們懷疑一切,就無法懷疑「我在懷疑」這個事實,這是一種本身、內在的限制。換言之,我在思考的事物或許未必存在於宇宙,但「我在思考事物」這件事是無疑的。思想之所以存在所依賴的宇宙之基本事實(與料)就是思想本身,因為思想完全呈現出自我,是純粹的現象、純粹的我的感覺,思想是自我證成、自我實現以及自我確認的,思想也是一種自知、自持、自省、自我回歸的「內在性(withinness),這就是笛卡爾的哲學,唯心主義(idealism),這也是哲學的分水嶺。


當我意識到我在思考,那麼思想就存在。


不過唯心主義下的思想,讓每個人的內在自我只跟自己交流,也就切斷了人與外在溝通的管道,每個人的心靈獨立了,代表的不僅是自我循環的意識,也代表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進入其中,就此,每個意識都是孤獨的。唯心主義中的「我」,自我、意識、思想,吞沒了外在世界,也就是古希臘時代認為真正存在的事物。


思想的存在與所有其他一切事物不同之處在於,思想並不依賴於其他事物而存在,思想存在,當我意識到思想時,亦即,我思想思想時,思想存在。思想是活動的過程。故,思想的存在並不是空間意義上的,而是不斷的自我創造的過程。就此,與我們常說的事物存在(靜態意義)而言,思想的存在是動態的。


當我們說思想存在,就是說「我」,或說「自我」存在,思想預設了主體性,也預設了思想的對象。所以,思想存在代表著自我存在以及思想對象存在,這是必然的(這裡我想作者所說的思想對象是指思想自身)。「我的思想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在思想:我存在於我思索自己存在的時候,我的存在是因為我思索自己的存在。」


那我們怎麼確知「外在」的事物存在?答案是外在事物既不在我的思想之中,也不在我的思想之外,外在事物和我對外在事物的思考活動密合。外在事物僅當我思考外在事物時才存在,但外在事物並非我的思想,我(的思想)也不是外在事物,外在事物是我面對的對象。「世界是與我相連的事物,世界與我密不可分。」


對於唯心主義的超越在於唯心主義僅作為主觀主義,強調外在事物必須依賴主體而存在。然而,主體其實也同時依賴於外在事物的存在。「世界總是與我相連,而且我的存在也總是與世界同在。我就是我內心最深處的存在,因為沒有任何超越性的事物能夠進入我的心,於此同時,我也是一個讓世界可以赤裸展現其本質的地方;它有異於我,它是我之中的外來部分。外在世界,也就是宇宙,與我直接接觸,在這個意義下,我們的關係是親密的,但它並不是我,因此在這另一個意義下,它乃是外來且陌生的。」就此,作者提出的理論是超越了思想存在的,他認為「若思想存在,身為思想者的我以及我所思考的世界也必然同時存在,兩者共存而不可分離」。


就像左右、上下、前後等等相對觀念,我與非我(世界)是共在的,


宇宙的基本與料就從「思想存在」昇華成「我與世界共在」。在這裡,就是「生活」。存在的意義從單純的存在,成為了共在。


生活是什麼?生活就是自覺。也就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所認知,也就是認知到自己存在於世界上。「整個生活就是自己忙著與非我的事物接觸,整個生活就是和自己周圍的一切生活在一起。」、

「生活是在莫名間發現自己落入無法改變的世界,突然發現自己陷入當下的世界。我們的生活始於一連串令人驚異的存在。沒有經過自己的事先同意,我們就淹沒在既非自己建造也非自己想過的世界中。我們的生活不是我們自己給予的,就在我們發現自己,我們也發現了生活。」


總結來說,Gasset 不僅繼承了笛卡爾的哲學,更進一步跨越了唯心主義,從思想存在到我與世界的共在,打破了唯心主義中隔絕了人與世界的隔閡,在這兩者之間放上了一條聯絡。因為哲思,所以存在。人不是世界,世界也不是人,但是,世界因為人而存在,人也因為世界而存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友俞
86會員
394內容數
雜評
曾友俞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讓我們用一點時間來考量思維。 我的朋友,什麼是思考? 那麼 你今天思考了嗎? 你今天想了什麼思維? 今天的哪些思想是起初思維的部分? 如果你願意,可以把宇宙想成是無限的,這一點還未被證明或被反證,但我們可以保證你自己是沒有盡頭的,你的領會,你所稱之尋找真理的旅程...
Thumbnail
讓我們用一點時間來考量思維。 我的朋友,什麼是思考? 那麼 你今天思考了嗎? 你今天想了什麼思維? 今天的哪些思想是起初思維的部分? 如果你願意,可以把宇宙想成是無限的,這一點還未被證明或被反證,但我們可以保證你自己是沒有盡頭的,你的領會,你所稱之尋找真理的旅程...
Thumbnail
存在的奧秘:認識自己的存在 視覺、聽覺、感覺和知覺的意識並非具體實物,它們與腳或手有所不同,甚至與思想也有所區別。感覺是一種微妙而難以捉摸的存在。我們可以描述它,與他人分享這樣的體驗,但這些都發生在一個簡單的存在中。這個存在本身具備意識,知曉自己的存在。然而,這個存在並非具體的實體。 我們存在
Thumbnail
存在的奧秘:認識自己的存在 視覺、聽覺、感覺和知覺的意識並非具體實物,它們與腳或手有所不同,甚至與思想也有所區別。感覺是一種微妙而難以捉摸的存在。我們可以描述它,與他人分享這樣的體驗,但這些都發生在一個簡單的存在中。這個存在本身具備意識,知曉自己的存在。然而,這個存在並非具體的實體。 我們存在
Thumbnail
說到有人會討論如果神明存在,那神明到底是何物,又會討論信徒所說的「宗教經驗」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特別的理論是「泛神論」。「泛神論」以「事出必有因」為前設,先討論「實體」的定義和數量,再推論出神明的面目。
Thumbnail
說到有人會討論如果神明存在,那神明到底是何物,又會討論信徒所說的「宗教經驗」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特別的理論是「泛神論」。「泛神論」以「事出必有因」為前設,先討論「實體」的定義和數量,再推論出神明的面目。
Thumbnail
為什麼要有宇宙觀?換言之,科學知識越豐富,就越了解宇宙萬物的運作,而人只是宇宙中的萬物之一,實在沒有必要遇事便起心。
Thumbnail
為什麼要有宇宙觀?換言之,科學知識越豐富,就越了解宇宙萬物的運作,而人只是宇宙中的萬物之一,實在沒有必要遇事便起心。
Thumbnail
在劉慈欣《朝聞道》中,最後一個登上真理祭壇的,是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及作家,生前任職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他問的問題是: “宇宙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宇宙排險者所無法解
Thumbnail
在劉慈欣《朝聞道》中,最後一個登上真理祭壇的,是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及作家,生前任職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他問的問題是: “宇宙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宇宙排險者所無法解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Thumbnail
我們永遠無法忘記它,也無法否認它的存在,更無法從我們的外在或內在記憶中抹去它。許多哲學家和神秘學者都寫過關於宇宙意識的文章。『宇宙意識』指的是對宇宙真理的意識,也是指宇宙本身的意識,它也是上帝。
Thumbnail
我們永遠無法忘記它,也無法否認它的存在,更無法從我們的外在或內在記憶中抹去它。許多哲學家和神秘學者都寫過關於宇宙意識的文章。『宇宙意識』指的是對宇宙真理的意識,也是指宇宙本身的意識,它也是上帝。
Thumbnail
真實是對於現實的認知的確切性,對此,人必須觀察宇宙自然,並且在此之中確切地認知到真正的現實,其帶來真正的真實,而真實又帶來現實,兩者交互流動,無法分割,並且共同形成一個整體。所以,如果人敞開心胸去細心觀察宇宙自然,那麼他將會發現到,如岩石、流水、空氣、各種植物與動物,以及人類、星體、星系、宇宙...
Thumbnail
真實是對於現實的認知的確切性,對此,人必須觀察宇宙自然,並且在此之中確切地認知到真正的現實,其帶來真正的真實,而真實又帶來現實,兩者交互流動,無法分割,並且共同形成一個整體。所以,如果人敞開心胸去細心觀察宇宙自然,那麼他將會發現到,如岩石、流水、空氣、各種植物與動物,以及人類、星體、星系、宇宙...
Thumbnail
讀《哲學是什麼》
Thumbnail
讀《哲學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