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對自主學習的看法(01):基本能力

2018/10/24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前言

大約是在十年前,我接觸到一群國中自學生,為他們規劃課程,跟這些展開家庭合作。在當時我才知道,原來台灣可以申請合法的在家自學。
在那之前,我對於教與學的想像,就是設計很好的教案,啟發孩子想要學習的動機。然而,在接觸到自學生之後,我開始思考「自主學習」。人究竟在什麼情況下會自主學習?我們教育現場一直在說的「學習者中心」的學習模式,又究竟可以讓小孩「自主」到什麼地步?
至今我們在教育現場所說的「學習者中心」,都比較像是一種口號或願景。通常我們會先說「學習當然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停頓一下,再加上一句「可是……」,然後花更多力氣去解釋教育現場為什麼其實沒做到。
大多數自詡為「學習者中心」或「自主學習」的教育現場,還是從大人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去設想「學習者處境」的「學習者中心」。
這十年來,為了探究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方式,我斷斷續續地做了各種小規模的教育實驗,得到了些經驗與心得,但始終沒有辦法用比較大規模的實驗現場來驗證。
不過,最近兩年由於追求「盡可能讓孩子自主」的同溫層更加厚實,我們終於積蓄了夠多的資源,跟許多的家庭或自學團體合作,開始在台灣各個城市進行類似的教育實踐,並且對這些實踐經驗展開交流與討論。同時,也有幾位「幾乎完全都是自主學習」長大的孩子,他們看起來沒什麼不好,這使得我對這種教育模型更有信心。
於是,我打算在這兩三個月內,用幾篇文章來說明我想像中的自主學習模型,也是一種盡可能趨近學習者中心的教育模式。這些文章會說明它運作的可能形式、推論的基礎,以及它可以如何回應主流價值的要求與想像。一方面讓有興趣知道的人可以參考,另一方面也做為我們社群內的文獻累積。

自主學習該學哪些東西?

在我的經驗裡,和家長討論自主學習這個概念時,對於要不要學習某個項目,家長們時常會有被直覺綁架的困境(何謂「被直覺綁架」請參考《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以「寫字」這個比較有意見分歧的項目來說,有些家長認為寫字已經不重要了,有些家長則會覺得寫字很重要。
:「我覺得寫字還是有必要,至少要會寫自己的名字跟地址吧,掛號的時候要用啊。」(覺得要學寫字的家長)
:「做印章就好了啊。」(覺得不用學的家長)
:「可是,還是要…..不會寫字就沒辦法表達自己。」
:「現在都用打字了啦。」
:「但他沒辦法分辨有沒有寫錯字吧?」
:「有吧,以漢字來說,認字跟寫字是兩回事啊。」
:「可是不會寫字怎麼去政府機關辦事?」
:「……可以蓋章啊。」
:「那至少要會簽名吧?」
:「這也可以蓋章啦。不過,只要會簽名就可以了嗎?那通常只要三個字欸。」
:「不行……,還是要會寫字。」
像是這樣,無論是數學、英文、二元一次方程式或三民主義(?),討論都可能會停滯在這種層次上繞圈圈。為了處理這個繞圈圈,我發現一條可能可以繞過去的路徑。
我會問他們:「寫字算是基本能力嗎?」

怎麼定義基本能力

這個問題會將團體的討論轉向到「基本能力」上。如果不管是否「基本」,一股腦將家長們提出的「能力」都寫在白板上,比較常見的有算數、認字、寫字、做人處事的道理、生活自理能力、煮泡麵、和他人好好溝通、獨立思考等等。看過黃武雄老師《童年與解放》的家長,則會帶點猶豫地提出「數學跟語文」。對於國家認同問題比較在意的家長,會提出台灣史。在意性別議題的家長,則會提出多元性別教育。
這時,如果我們追究「基本」這個概念,想要分辨白板上的能力哪些是「基本」的,哪些又只是「有比沒有好,沒有也還好」的,有些家長會回想起,自己其實「要的不多」,只要小孩「能夠好好地活在世界上」,就已經滿足他們對「基本能力」的想像了。至於那些「有比沒有好」的能力,在不同的工作坊裡,有時將它稱為「進階能力」,有時將它稱為「額外能力」。
這時,我提出一組推論,來支持一個主張。
  1. 假如「基本能力」指的是在一個社會裡存活下來,所需要具備的那些能力,那就是大多數存活下來的人所具備的能力。
  2. 因為是大多數人都具備的能力,在日常的社會活動之中,它應該會十分常見。
  3. 這種常見的能力會因為不同個體而有不同的展現方式,於是在日常的社會活動之中,會有許多人用各種不同類型的展現方式,來施展這種能力。
  4. 假如小孩能夠進到日常的社會活動之中,在基本能力的發展上,將會得到非常豐富而多元的刺激。
  5. 也就是說,一個社會的基本能力是不必刻意去教的──或者也可以說,最好的教學方式,應當是將小孩放進日常的社會活動之中,經由社會活動多元而豐富的刺激,透過各種類型的互動去習得。
以認字來說,假如一個孩子每週花許多時間在大城市裡走跳,舉凡招牌、公車站牌、菜單、宣傳單、節目表、門票,都會是他認字的途徑。我知道一個孩子認字的途徑,是跟阿公阿嬤一起唱KTV,順便也把台語學起來了。我也認識幾個孩子,他們認字的途徑是youtube的字幕跟電玩遊戲。在這麼多又這麼多元的刺激中,學習的個體有很大的機率能夠遇見符合自己當下需求的刺激。
以認字來說,生活周遭其實充滿相關刺激
再以寫字來說,在現在的城市之中,一週的日常社會活動裡需要寫字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現在台灣寫最多字的族群應該是小孩,以及那些寫鋼筆字的網紅。對那些日常在城市裡行走的小孩來說,關於寫字的刺激實在很少很少;而對要在學校裡不斷寫字的小孩來說,寫字的刺激(需求)雖然很多,但型態又十分單一,使得某些不能被這種類型的教學方式引發動機的人,漸漸成為人群裡落後的個體。
當這個社會的社會活動廣泛地需要某個能力,就表示與那個能力有關的刺激會頻繁地用各種方式出現。除了認字之外,在大多數的工作坊裡,成員也認為算數、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類似的情況。
然而,對於好好溝通的能力、做人處事的道理或獨立思考,大家就沒這麼有把握了。追究其原因,竟是大家幾乎都覺得這些能力並不是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有的。
可是,當我們回頭去想一遍,假若「基本能力」的「基本」指的是在這個社會好好活著的能力,那我們要不就要否定大多數人的人生,判定他們因為沒有以上能力而「沒有好好活著」,要不就要接受,這些能力在我們的社會裡其實沒那麼「基本」,而比較像是我們對「更好的人」或「更好的社會」的期待。

基本能力的學習環境

根據之前的討論基礎,我們接著思考怎麼樣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習得「基本能力」最有助益。
由於在日常的社會活動裡充斥著基本能力的展現,孩子只要走進去就可以得到大量又多元的刺激,我們赫然發現,過去我們所習慣的「系統性教學」或「巧妙設計的教學」,在基本能力的學習上,都可能不是最好的學習場域。
經過設計的教學無論多麼精巧,也只能呈現有限的幾種學習途徑,這總是內含著跟小孩當下的需求擦身而過的風險。甚至我們極端一點說,要設計出符合大多數小孩當下學習需求的教學設計,那需要多強的能力?我們又能培養出多少這樣的教育者?
另一方面,假若孩子大量地進入日常的社會活動之中,即使小孩錯過了一次兩次甚至十次的刺激,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還有百次千次的刺激等在前面。而且,跟教育者很不同的一點是: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會不耐煩,總是願意向小孩揭露自己。
假如我們能夠同意這個對基本能力的推論與主張,那我們也許可以稍微放下對小孩學習狀態的焦慮,並且著手讓小孩與日常社會活動之間有更多連結。在我看來,這件事情是家長可以自己做的,不需要教育者的協助,是一件低成本又有效的事。
上課有上課的好處,但教育並不是只有「上課」。

進階能力與系統性教學

在緩解對於「小孩長大後能不能好好活著」的焦慮之後,我們就可以更加誠實地面對自己對小孩的那些「額外的」、「進階的」期望。在工作坊裡,成員們在思考進階能力時,考量的是「有的話,小孩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以及「有的話,小孩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無論是好好溝通的能力或是獨立思考,甚至是賺大錢的能力,既然它們不是這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有的能力,按照我們既有的推論,無論怎麼樣讓小孩跟日常社會活動,也沒有辦法得到太多的刺激。有一個比較悲觀的人說:「以性別意識來說,假如讓小孩大量接觸日常社會活動,他搞不好學會的是歧視跟刻板印象啊。」
在這種時候,經過巧妙設計的教學活動就有登場的必要了。由於這不是社會上大多數人所具備或關心的能力或議題,假若我們希望學習者願意投入這個學習活動,教育設計就要設法開啟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並且提供盡可能多元的學習途徑,讓學習者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前進。然而,讀者應該注意到,這種教學的目標通常是由大人所設定的,並不是學習者自主發起的。
巧妙設計的教學活動(或者說系統性教學),除了在這種時候登場之外,還有一種時刻值得考慮,那就是學習者對某件事情已經非常有動機的時候。
比方說,當一個人很想要賺大錢的時候,或者他很想要知道「為什麼這個社會幾乎都是女人在帶小孩的時候」,一個設計過的教學,可以讓一個專心致志的學習者依序前往,不必將時間花在搜集基礎資訊的探索上,而能更有效率地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活動是由學習者主動發起的;至於在學習者介於主動與被動的諸般動態可能性,請參見〈活生生的學習者〉

目前的結論

1. 假若我們將基本能力設定為「能夠好好活在社會上」的能力,那麼它也是大多數(好好活在社會上)的人所具有的能力。若小孩能夠有許多機會投入日常的社會活動中,關於基本能力的各種刺激將會多元且豐富地對小孩展開,其中必然會有跟小孩當下的需求契合的時候,引領小孩逐漸得到那種能力。
於是,假若我們要孩子習得基本能力,社會是最好的教育場域,既便宜又容易操作,是家長自己就可以實行的方式。
2. 巧妙設計的教學(或系統性教學)在兩種時候特別有意義。第一種是這個社會不常見的能力,需要經過安排才會遇見;第二種是學習者有高昂的動機,則經過巧妙設計的系統性學習,將可以協助學習者更有效率地完成學習目標。
至於其他問題,就在這系列中陸續討論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盧駿逸
盧駿逸
從2008年開始,我持續待在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的合作式教育場域裡,這是一個師生比大約1:4的教育現場,我陪小孩一起工作的主題包括社會議題、科學、歷史、創作、自助旅行等等。除了陪伴小孩之外,我也和父母一起面對教育上的各種難題,像是自主學習、親子關係、兒童發展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