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自信,從每一個說到做到開始累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我的婚姻家庭中,O爸從孩子還小時就會要求自己、要求孩子要「說到做到」,倒是為娘的我,在某些事情上,如:減肥,仍會發生跳票情況(孩子都說:妳沒有真的要減肥吧!真是一語中的又中肯啊)。日子久了,發現孩子也習得了一些能力:

一、用不同姿態應對不同的大人

在家中,面對和父親的約定,孩子肯定知道爸爸說出口或是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兌現,通常約定好了,孩子對於最後結果充滿信心,相對的,想和父親約定一些事情時,也比較困難,因為知道爸爸考慮慎重,不會輕易答應;然而,當約定存於我與孩子之間,有些時候,孩子會跑回來試圖說服我更動或鬆動,像是:可不可以先玩電動再閱讀、今天可不可以沖澡就好,同時還附上想改約定的原因等,過程中常常因時因地,產生彼此商量的空間存在,但幸好,絕大多數情況下,仍是值得信賴的。最差的情況就是對於爺爺奶奶這一輩了,由於長輩習慣性地說反話或隨口答應了一些事,反而最終造成孩子不信任的時候居多,過程中也曾勸說,無奈習性與慣性力道太強,只能不斷提醒。

二、對自己與他人要求的說到做到

因為「說到做到」有形無形地影響了孩子,他也開始拿這樣的標準對待自己與他人。

記得某一日孩子回家時,跟我提了和某同學約定假日早晨要到學校一起玩,當時他說出口的便是:「因為答應了OO,所以我要說到做到。」,約定日子那一天,不用媽媽特別提醒,他已早早起床準備,除此之外,平時和他說好了回家後要先做功課再玩遊戲,不用叮嚀也已自動會完成;當然,他也學會了把這標準拿去看學校的老師,最常聽他回家後說便是OO老師根本就不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要我們不能遲到,他自己還不是晚到(咦?);答應我們今天可以換小禮物,結果又改時間等.....;而另一個老師,一開始雖然嚴肅,但是因為答應的事都做到了,後期孩子反而對這位老師喜愛得多。


從孩子的角度來提「說到做到」這件事,因為孩子們是看著父母的行為學習、長大的,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長成那樣子(或完全相反),可惜,父母多數時候忘了這道理,看著孩子的某些行為時只會開罵,卻不曾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那個「因」。

而一個人,如何使自己成為信守承諾、說到做到的人呢?

在O爸身上,我最常看見的就是對於每一件事,他從來不在第一時間答應,也都衡量自身狀況後才做出決定,即便這個決定可能不是對方期待的,但是,「與其答應了卻做不到的傷害,不如一開始就不答應」,這是O爸的信念。

如果信守承諾是一條範圍(range)線,那麼O爸是極靠右邊的。

然而,世界上也有另一種人,則囿於各種情境:或許是不忍拒絕對方,或許是高估自己,或慣性先說好,在當下答應了對方的請求後,事後卻變成自身的煩惱,因為隨著事情發展,才發現並沒有相對應的資源(時間、人力、金錢等),答應的情境裡固然有很多個人議題存在,不過,事實是最終結果卻因此失信於人啊!

你說,這樣的行為,一點兒也不好。

或許如此,畢竟,這群人讓自己處於信用的高風險中,如果最後沒兌現,信用恐怕被打折扣,嚴重甚至名譽掃地,可是,在另一些情況下,某些重要的約定裡,例如:與他人約定完成某個目標,若是經過一番審慎評估,雖然自知做起來可能有些壓力,但也有機會因為一番努力而達成的情況下,即便最後是失敗收場,卻也可能產生雖敗猶榮的心情,畢竟過程之中,已經對自己負起責任了。

對於孩子,我們是這麼期待的,不輕易答應,也不要因為害怕做不到而拒絕。

那麼,我是否也用同樣的標準對待自己呢?是不是也先活出了榜樣,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檢視的當下,深知這些年有進步,卻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承諾於自己需要實踐的部分(呃,減肥就是一例)。

2018年末,期許自己可以是對自己也信守承諾的人。

對了,說到這,會不會有人仍摸不清為何「說到做到」和自信有關嗎?

謎之音:
對自己說出要做到的事都能達成,即便只是一件再小的事,都會因為自己有做到而更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小事件累積下來,就可以越來越相信自己。

本文同步刊於《餅乾哥哥,思嘉女郎》

粉絲頁歡迎加入一起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7會員
151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我家,一向很遵守著「約定」這個原則。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認真說出口了,一定要自我完成。 這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誠信。 不過也因為有著這樣的堅持,我們都可以很輕鬆地跟孩子們訂下各式各樣的約定,而她們也都能遵守並銘記。
Thumbnail
在我家,一向很遵守著「約定」這個原則。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認真說出口了,一定要自我完成。 這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誠信。 不過也因為有著這樣的堅持,我們都可以很輕鬆地跟孩子們訂下各式各樣的約定,而她們也都能遵守並銘記。
Thumbnail
我不是個完美的人;即使現在也不推崇完美。 應該說,我不是那個我所想成為的人,因此,我之所以努力。 每次在唸完小孩之後,就會默默地發覺,我也還沒成為那樣的人,卻要求孩子「現在」「立刻」成為那樣的人。例如:控制情緒,而情緒根本不能,也不應該被控制。
Thumbnail
我不是個完美的人;即使現在也不推崇完美。 應該說,我不是那個我所想成為的人,因此,我之所以努力。 每次在唸完小孩之後,就會默默地發覺,我也還沒成為那樣的人,卻要求孩子「現在」「立刻」成為那樣的人。例如:控制情緒,而情緒根本不能,也不應該被控制。
Thumbnail
越是重視承諾的人,越不容易作出承諾。 因為每一個承諾都代表自己的人品,失信於人不但毀了別人對你的信任,更毀了自己的名聲,以後誰敢相信你?因此重視承諾的人如果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絕對不會輕易許諾,要麼不答應,一旦答應了無論如何也要做得到。 當然,有些人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名聲,總是隨口作出承諾,只為了應付眼
Thumbnail
越是重視承諾的人,越不容易作出承諾。 因為每一個承諾都代表自己的人品,失信於人不但毀了別人對你的信任,更毀了自己的名聲,以後誰敢相信你?因此重視承諾的人如果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絕對不會輕易許諾,要麼不答應,一旦答應了無論如何也要做得到。 當然,有些人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名聲,總是隨口作出承諾,只為了應付眼
Thumbnail
媽媽:「心理師,為什麼我的孩子都要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我不說他就不會自己主動學習?那明明是他的事、他的責任?」 我:你在他小時候是不是常跟他說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才是好?也時常提醒、叮囑他幾句? 我: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時常掌控的他的生活,那他要如何『練習獨立』? 所以想要獨立,得靠自己立著才行。
Thumbnail
媽媽:「心理師,為什麼我的孩子都要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我不說他就不會自己主動學習?那明明是他的事、他的責任?」 我:你在他小時候是不是常跟他說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才是好?也時常提醒、叮囑他幾句? 我: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時常掌控的他的生活,那他要如何『練習獨立』? 所以想要獨立,得靠自己立著才行。
Thumbnail
父母說:為什麼你都不好好看書,如果我在你這個年紀有人這樣栽培我的話,我現在就不一樣了。 小孩說:這又不是我想要的! 父母說:你沒有想清楚你要什麼,這樣才是對你最好的。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是在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嗎?還是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呢? 下面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Thumbnail
父母說:為什麼你都不好好看書,如果我在你這個年紀有人這樣栽培我的話,我現在就不一樣了。 小孩說:這又不是我想要的! 父母說:你沒有想清楚你要什麼,這樣才是對你最好的。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是在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嗎?還是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呢? 下面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Thumbnail
還沒搞清楚自己的時候,就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世界,很可能就會有委屈。 遇到孩子有狀況時,媽媽總說:「他國小就這樣啦!我也沒辦法!他又很會說謊,打也沒在怕,怎麼處罰都ㄧ樣給我擺爛呀!」 「我也很煩呀!一項作業,就算我盯著他一整天,ㄧ樣可以給我摸到寫不完!我也無可奈何呀!」 「是什麼通知單?他沒拿給我⋯唉
Thumbnail
還沒搞清楚自己的時候,就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世界,很可能就會有委屈。 遇到孩子有狀況時,媽媽總說:「他國小就這樣啦!我也沒辦法!他又很會說謊,打也沒在怕,怎麼處罰都ㄧ樣給我擺爛呀!」 「我也很煩呀!一項作業,就算我盯著他一整天,ㄧ樣可以給我摸到寫不完!我也無可奈何呀!」 「是什麼通知單?他沒拿給我⋯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