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事雜談‧柒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邁入2019年的第一篇日誌,想談談譯者的辛酸

譯者在翻譯文本中應該要invisible
翻譯時必須忠實傳達作者的原文內容與思想
不應該加入譯者本身的任何想法
換言之,譯者在譯文中的「能見度」要越低越好

但今天要聊的是另外一種「能見度」

raw-image

不知道何時開始,或許是因為資訊流通的程度大幅躍進
挑剔譯文的話題在網上可說放眼皆是
但在市場對於出版社運作機制一知半解的情況下
眾家譯者突然被迫面對這種窘境

當一本翻譯書讀起來通順流暢,讀者會說「作者寫得好」
此時譯者的能見度是零,因為書本來就寫得好
當一本翻譯書讀起來繞口卡頓,讀者會說「譯者有夠爛」
此時譯者的能見度飆升到100%,因為譯文是你打出來的

但其實出版社的運作機制並沒有這麼簡單
從選書、審書、發譯、校潤、編審,一直到正式發行
每一步都有可能影響出版時的書藉內容
就連書名都不是譯者自己能決定的

一本書讀起來精采無比,譯者當然是一大功臣
但也可能是責任編輯修稿功力一流
也可能是出版前受邀審稿的專家挑出了譯者的錯誤

一本書讀起來艱澀難懂,譯者當然責無旁貸
但也可能是後續的校稿人員改動了最初的譯文
也可能是審稿的專家把對的改成錯的
甚至可能是作者原文本來就有問題
然而,這個鍋子絕大部分都會砸在譯者頭上

記得某位譯界前輩曾經說過

要成為譯者的條件之一,是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

我認同
因為一個人寫出來的文字,絕對不可能符合所有讀者的喜好
譯本在大眾的檢視下會受到批評也是可想而知

撇開錯誤傳達原文涵義的硬傷不談
(畢竟翻譯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正確將原文轉換為譯文)
文字風格與句構通暢,應該是譯者容易受到讀者批評的地方

以幾十年前的實用類的工具書來說
當一本書讀起來拗口艱澀
很可能是因為作者的文字風格本來就是如此
譯者只是太忠實地傳達了原文
如果因此對譯者大肆批評,我覺得不太恰當
頂多可以說,譯者有進步的空間
但不應該說,譯者很爛
譯者只是沒有更貼心地替讀者美化文字
而讀者可能也忽略了這個問題:

原文讀者在閱讀原文時,看到的也是這些字

並不是說直譯沒有問題,翻譯本來就不應該直譯
但就如先前的文章中所提過
以往曾經因為試譯的文筆偏離原作者的結構(不是語意)而落選
這是翻譯策略的選擇,只能說對不對胃口,不能說這當中誰對誰錯

更何況這些文字後續經過責任編輯、主編、總編與其他審稿人士的閱讀
假如這本書很合胃口,功勞絕對不是譯者一個人獨享
假如這本書不合胃口,也不應該讓譯者一個人來承受批評

當然,這並不表示譯者與出版社應該漠視讀者的需求與批評
也不代表讀者不應該提出意見,畢竟嫌貨才是買貨人
正因為讀者重視這些作品,才會挑出需要改善的問題
虛心傾聽讀者的聲音,是往後讓作品更能受大眾接納的基礎

身為譯者,吃苦要當作吃補
也是因為作品受到批評,才有成長的機會

期望譯者與讀者能有良性的溝通與討論
譯者能有成長的機會,讀者往後也能因而受惠
而不樂見讀者以謾罵的方式來批評譯者
這樣只會讓兩者的互動陷入惡性循環
也可能因此在出版事業逐漸陷入泥淖的現在
加速逼退願意以熱情在文化事業中苦撐的譯者與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yadono的沙龍
40會員
47內容數
逃離職場,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各式各樣的人生心得分享,歡迎交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替我按下愛心並且加入追蹤,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謝謝您!
Hayadon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5
身為譯者,最常聽見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 「你覺得機器翻譯會取代譯者嗎?」 今天以專業譯者的身分聊聊,譯者是否會被機器翻譯給取代。
Thumbnail
2020/06/25
身為譯者,最常聽見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 「你覺得機器翻譯會取代譯者嗎?」 今天以專業譯者的身分聊聊,譯者是否會被機器翻譯給取代。
Thumbnail
2020/03/25
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半月。沒錯,筆者又譯完了一本書,交稿後的現在正聽著輕鬆的巴薩諾瓦,難得有這麼個閒情雅致,今天就來閒聊一下。
Thumbnail
2020/03/25
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半月。沒錯,筆者又譯完了一本書,交稿後的現在正聽著輕鬆的巴薩諾瓦,難得有這麼個閒情雅致,今天就來閒聊一下。
Thumbnail
2020/02/08
忙亂的2019就這麼過了,如今已經進入紛亂的2020第二個月。這篇文章除了紀錄個人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以外,也打算分享上一本書即將付梓時的一點小插曲。
Thumbnail
2020/02/08
忙亂的2019就這麼過了,如今已經進入紛亂的2020第二個月。這篇文章除了紀錄個人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以外,也打算分享上一本書即將付梓時的一點小插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集偏重於入行前的問題,如果你還沒入行,那可能看上集就夠了。下集要進入入行後的小宇宙,算是比較適合剛入行的新手。 資深譯者與新手譯者的比例是多少?
Thumbnail
上集偏重於入行前的問題,如果你還沒入行,那可能看上集就夠了。下集要進入入行後的小宇宙,算是比較適合剛入行的新手。 資深譯者與新手譯者的比例是多少?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趕稿而推遲發文的時間,感謝大家耐心等待。(鞠躬)兩年前我寫過一篇〈【翻譯講堂心得2】編輯為何那樣〉,當時分享了木馬文化英文書編輯的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延續上一篇,這次分享的是大田出版社莊培園總編輯的觀點以及我個人這幾年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趕稿而推遲發文的時間,感謝大家耐心等待。(鞠躬)兩年前我寫過一篇〈【翻譯講堂心得2】編輯為何那樣〉,當時分享了木馬文化英文書編輯的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延續上一篇,這次分享的是大田出版社莊培園總編輯的觀點以及我個人這幾年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常見的接案途徑不外乎向出版社投履歷、投試譯,這些答案太過理所當然,說出來總覺得沒什麼稀奇,提問人八成也很清楚這幾種管道。所以我覺得該稍稍改一下問題,或許提問人真正想問的是:「投履歷總是石沉大海,公開的試譯機會不常有,我又沒有出版社的人脈,還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接到書籍翻譯呢?」
Thumbnail
常見的接案途徑不外乎向出版社投履歷、投試譯,這些答案太過理所當然,說出來總覺得沒什麼稀奇,提問人八成也很清楚這幾種管道。所以我覺得該稍稍改一下問題,或許提問人真正想問的是:「投履歷總是石沉大海,公開的試譯機會不常有,我又沒有出版社的人脈,還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接到書籍翻譯呢?」
Thumbnail
從正式在網路發表文章至今應該也要邁入第四年。這四年來,我的文章從沒沒無聞到逐漸有人看,再到開始有留言與轉貼文章連結的評論,對我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既然有回饋,就表示你的文字確實有被送到預期之外的讀者面前,並能夠激起思辨。 讀者與文字的連結模式存在謬誤嗎? 答案是:都有可能。
Thumbnail
從正式在網路發表文章至今應該也要邁入第四年。這四年來,我的文章從沒沒無聞到逐漸有人看,再到開始有留言與轉貼文章連結的評論,對我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既然有回饋,就表示你的文字確實有被送到預期之外的讀者面前,並能夠激起思辨。 讀者與文字的連結模式存在謬誤嗎? 答案是:都有可能。
Thumbnail
理解外語,經過層層淬鍊,優美的譯文得以產出。不過,並非每位客戶都追求「美麗」的譯文。
Thumbnail
理解外語,經過層層淬鍊,優美的譯文得以產出。不過,並非每位客戶都追求「美麗」的譯文。
Thumbnail
這一兩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文產業大受衝擊,各出版社紛紛暫緩書籍出版計畫,只得咬牙苦撐。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書籍翻譯工作的需求嗎?當書籍譯者真的能填飽肚子嗎? 但我想說的是:「業界永遠缺一個好譯者。」
Thumbnail
這一兩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文產業大受衝擊,各出版社紛紛暫緩書籍出版計畫,只得咬牙苦撐。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書籍翻譯工作的需求嗎?當書籍譯者真的能填飽肚子嗎? 但我想說的是:「業界永遠缺一個好譯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