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議‧國文」系列:先秦諸子的「尚同」情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了應付系上的必修課,我讀過《論語》、《孟子》。後來出於好奇,我也讀了被後人公認是《墨子》、《韓非子》、《莊子》、《老子》的幾篇名文,啟發與愉悅感不少,負面的觀感不多(主要是法家學說、其次是孔孟某些觀點),但有一個確實讓我感到疑惑與不安,那就是:中國先秦思想家有一種濃的化不開的「尚同」情結!
那些哲人志士明明意識到人與人的不同,可是好像無意包容或擁有與之共存的念頭,反而想透過某些方法消除人我差異,而且儒、墨、道、法,大家有志一同!他們言詞背後流露的心態,就是非常渴望各國臣民與君王「同心同德」!大家通通與在上位者的想法一樣,連崇尚小國寡民、反對人為造作的老子,也不樂見天底下存在多元的思想、價值觀、思考方式。
至於儒、法、墨三家的哲人比老、莊之徒更熱衷消除人與人的思想差異,尤其是墨家,竟然公然標榜「尚同」這個概念與口號,要求墨家信眾的喜好厭惡,儘量與君王(那些努力實踐墨子之道的國王)、墨家領導人一致。
這不是很糟糕的作法嗎?
因為這等於變相要求人們不要包容差異,要想盡辦法「同化」那些跟自己不一樣的人,或是強求自己改變,變的跟大家一模一樣。其次,這種理念與作法將會造就出一些深具政治野心,以及試圖透過思想、學說取得功名、利益、權力、威勢的文人。
而且這些文人的行事作風將會是以下的模樣──他們將自恃人數與政治優勢,強迫或半強迫別人變的跟自己一樣;他們既不願了解別人的想法,更不想跳脫自己的立場,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而且也不覺得自己必須跟他人站在平等的立場溝通、辯論、取得共識,只要自己那個權勢最大的聽眾──君王,出一張嘴就夠了!叫幾個不同異見者改變想法,甚至採取最極端的作法──通通幹掉。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種「尚同」情結,讓中國先秦諸子不是選擇「腳踏實地,認真思考,讓自己的論點更嚴密,更能禁得起論敵與現實的檢驗」,而是挖空心思,盡想些未必合乎邏輯卻生動有趣、簡單易懂的寓言、格言、諺語,來迎合或說服國王、貴族,然後透過後者的政治力量,禁絕或是壓制其他不同於己的思想學說?
如果是,那有一點可悲!因為中國先秦諸子的著作(通常包含思想家本人大量的言論)雖然為後世的文人留下了一大筆豐碩的文學資產,卻在哲學與思想領域留下重大的缺陷──中國先秦諸子居然沒有像古希臘、古羅馬哲學家那樣,發展出嚴密細緻的思考及推論方法,而且為人權、民主、自由這些概念與制度留下不少負面遺產,以至於幾千年後的中國及中華文化籠罩的區域,無論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及包容個體差異等方面,不是趕不上歐美日這些先進國家,就是遙遙落後、人權蕩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蘇軾認為張良刺殺秦始皇是出於血氣之勇、逞一時之快的行為,以為對方應該忍耐,潛心向學,等待劉邦這位「真命天子」出現,之後竭心盡力輔佐對方,平定天下。 蘇軾好像沒有注意到:張良的刺殺行動其實非常縝密!
前言: 韓信忍辱負重而後功拜將相,以及張良為黃石公撿鞋子而得到兵書的故事,是許多勵志書不可或缺的經典例子,不少老師與長輩有時也津津樂道這樣的故事,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些詞語……該考慮為它們辦告別式了!它們是什麼?就是我以下表格開列的詞語,因為這些已經不合時宜,而且早就消失在我們的日常口語,也幾乎消失在我們的各種日用文件,獨獨留存在考卷、參考書、教科書、補習班的國文講義,加重台灣各路考生的負擔。我們可不可以當現代人,寫現代文,而不要做「今之古人」呢?
這個問句其實還有下半部,那就是為什麼中國〈木蘭詩〉的花木蘭形象沒有辦法感動我?為何古詩那位濃縮中國女子各種美德的花木蘭,形象竟然比迪士尼卡通的木蘭還要單薄、模糊?
準備教師甄試的時候,讀《古文三十》、翰林版國文參考書,反覆閱讀〈大同與小康〉與〈原君〉兩篇,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那就是:兩篇作者都有崇古、尚古情節!
幾年前參加論文研討會,我從一位博班學姐聽到一件糟糕的事。事情是這樣的,一個中文系教授為了考驗這位學姐的國文程度,看看她到底有沒有資格當一名合格的中文講師,竟然問了一個可笑的問題!
蘇軾認為張良刺殺秦始皇是出於血氣之勇、逞一時之快的行為,以為對方應該忍耐,潛心向學,等待劉邦這位「真命天子」出現,之後竭心盡力輔佐對方,平定天下。 蘇軾好像沒有注意到:張良的刺殺行動其實非常縝密!
前言: 韓信忍辱負重而後功拜將相,以及張良為黃石公撿鞋子而得到兵書的故事,是許多勵志書不可或缺的經典例子,不少老師與長輩有時也津津樂道這樣的故事,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些詞語……該考慮為它們辦告別式了!它們是什麼?就是我以下表格開列的詞語,因為這些已經不合時宜,而且早就消失在我們的日常口語,也幾乎消失在我們的各種日用文件,獨獨留存在考卷、參考書、教科書、補習班的國文講義,加重台灣各路考生的負擔。我們可不可以當現代人,寫現代文,而不要做「今之古人」呢?
這個問句其實還有下半部,那就是為什麼中國〈木蘭詩〉的花木蘭形象沒有辦法感動我?為何古詩那位濃縮中國女子各種美德的花木蘭,形象竟然比迪士尼卡通的木蘭還要單薄、模糊?
準備教師甄試的時候,讀《古文三十》、翰林版國文參考書,反覆閱讀〈大同與小康〉與〈原君〉兩篇,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那就是:兩篇作者都有崇古、尚古情節!
幾年前參加論文研討會,我從一位博班學姐聽到一件糟糕的事。事情是這樣的,一個中文系教授為了考驗這位學姐的國文程度,看看她到底有沒有資格當一名合格的中文講師,竟然問了一個可笑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不論近事遺忘的人,平常是否吃銀杏補腦,我認為,人的記憶真不可靠。   上個月中旬,惟喆寄來歌倫比亞大學《中國文學史》中譯本全8卷,我一直把它擱在待讀書單中,尚未展開通讀。今天傍晚,我整理書堆的時候,竟然挖出了一部英文版的《美國文學史》。原來它擺在書櫃最下層,卻被其他的書堆給遮蔽住,難怪我把它忘在
Thumbnail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原創思想的爆發期,出現了多種思想學說。所謂『百家爭鳴』。百家是誇大其詞,也就十幾家吧!這些思想學說均致力於建立人世間的政治和社會秩序,而對自然和宗教缺乏興趣。而建立政治和社會秩序則是以『君權至上』為前提和圍繞『君權至上』而展開的。『君權至上』等於是不證自明的公理,天經地義。
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 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 如果說儒家思想, 是想藉由「禮樂」和「階級」 來達成太平盛世的一種 ——『理想主義中的最理想的極端』。 那墨家思想就是理想派中 另一種極端, ——『最務實』的理想派。 為什麼說『儒家
畢竟,我們並非以西方研究向度強迫帶入、附會解釋中國哲學文本,乃是藉此轉向,深掘典籍中固有的身體資源。[1]這樣的轉向,非但不會與過往心性研究發生斷裂,反而能豐富中國哲學研究並提供新的視野。近二十年來於台灣中國思想範疇的研究中,身體議題可說方興未艾,論著豐碩。[2]無論是對儒家、道家或醫家的身體觀研究
當我們說馬列外來時,共匪說民主也是外來。我回應:中國文化裏蘊藏的民主渴求,既有充沛浩大之源,又有清晰可見之流。大要如下: 1、《尚書》: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2、《左傳》: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3、孔子作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4、孟子:
「如果說真有什麼願望的話,那就是做為一個人活著。」
Thumbnail
書名雖然是民國太太的廚房,其實只高舉「民國太太」也不正確呢,張愛玲才不會以太太自居。
Thumbnail
這一次奇怪異夢要跟大家分享永遠未寫完成的國文作業簿。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不論近事遺忘的人,平常是否吃銀杏補腦,我認為,人的記憶真不可靠。   上個月中旬,惟喆寄來歌倫比亞大學《中國文學史》中譯本全8卷,我一直把它擱在待讀書單中,尚未展開通讀。今天傍晚,我整理書堆的時候,竟然挖出了一部英文版的《美國文學史》。原來它擺在書櫃最下層,卻被其他的書堆給遮蔽住,難怪我把它忘在
Thumbnail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原創思想的爆發期,出現了多種思想學說。所謂『百家爭鳴』。百家是誇大其詞,也就十幾家吧!這些思想學說均致力於建立人世間的政治和社會秩序,而對自然和宗教缺乏興趣。而建立政治和社會秩序則是以『君權至上』為前提和圍繞『君權至上』而展開的。『君權至上』等於是不證自明的公理,天經地義。
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 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 如果說儒家思想, 是想藉由「禮樂」和「階級」 來達成太平盛世的一種 ——『理想主義中的最理想的極端』。 那墨家思想就是理想派中 另一種極端, ——『最務實』的理想派。 為什麼說『儒家
畢竟,我們並非以西方研究向度強迫帶入、附會解釋中國哲學文本,乃是藉此轉向,深掘典籍中固有的身體資源。[1]這樣的轉向,非但不會與過往心性研究發生斷裂,反而能豐富中國哲學研究並提供新的視野。近二十年來於台灣中國思想範疇的研究中,身體議題可說方興未艾,論著豐碩。[2]無論是對儒家、道家或醫家的身體觀研究
當我們說馬列外來時,共匪說民主也是外來。我回應:中國文化裏蘊藏的民主渴求,既有充沛浩大之源,又有清晰可見之流。大要如下: 1、《尚書》: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2、《左傳》: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3、孔子作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4、孟子:
「如果說真有什麼願望的話,那就是做為一個人活著。」
Thumbnail
書名雖然是民國太太的廚房,其實只高舉「民國太太」也不正確呢,張愛玲才不會以太太自居。
Thumbnail
這一次奇怪異夢要跟大家分享永遠未寫完成的國文作業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