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U大戰:幾家網路公司誰的吸金能力最強?/Frederic Filloux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次,讓我們來看看最重要的網路服務績效指標: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也就是每一位用戶對利潤的平均貢獻度。在前幾大網路公司之中,究竟誰能在這個運動項目中拔得頭籌?這樣的結果又隱藏著什麼意義?

Frederic Filloux
資深記者、創業家,擁有多年編輯與新聞產業經驗,現任Monday Note編輯。本站已獲Monday Note直接授權編譯其作品。tuna.toa
在這次的專欄中,筆者想討論的是最近新聞界商業模式的轉變:
  • 廣告模式逐漸衰落、訂閱模式逐漸興起;
  • 雖然傳統大型新聞媒介逐漸解體,但小型數位媒體要取而代之仍有困難;
  • 非營利體系的限制。
在研究過一些財務報表和產業研究報告之後,筆者認為其中最有趣的發現,在於從2011年以來各媒體ARPU的變化。
在目前的網路世界裡,「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以及Google)這五家公司是賺走大部分利潤的龐然大物;其中Netflix的訂閱制商業模式比較特殊,之後會再另外提到。
讓我們先從2011年到2018年美國市場的數據開始觀察一下:
  • 在過去這7年之中,美國市場的數位廣告費用支出從320億(美元,以下同)成長到1,110億,提升了3.5倍。
  • 2011年就已經在美國市場稱霸的Google,廣告營收從180億增加到了630億,也增加到3.5倍。
  • 比Google創立晚了8年的Facebook,廣告營收從21億猛增至270億,一下跳到13倍。
  •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數位廣告營收從2011年的2.33億成長為2.59億,只增加了11%;請參閱下表:
整體而言,過去7年的美國市場呈現下圖中的狀態:
在這裡之所以把紐約時報加進來,是因為這個老牌媒體提供了各種不同的數位廣告產品,從以演算法為基礎的廣告、到以品牌為主的行銷活動應有盡有,所以應該是相當理想的對照組。
一如預期的,我們從上面的數字上看出,這少數幾家公司把企業的數位廣告預算一掃而空。
在2011–2018的這幾年間花出去的廣告費,如果Google賺了1元,Facebook就賺了3.7元,而紐約時報則只賺到0.32元。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張關於每年各家公司ARPU的比較圖:
然後繼續往下分析:
  • Amazon
Amazon是ARPU方面的冠軍。它在零售業務上,以全球3億1,000萬人的顧客來計算,每位顧客平均貢獻了驚人的752元。這個數字跟來自「純廣告」的ARPU之所以差距這麼大,是因為大多數營業額來自每年付100元會費、而且還拼命買東西的「Amazon Prime」會員。
不過,「純廣告」的部份也很有趣:雖然這部份的ARPU只有15元,但已經比大多數媒體(包括讀者非常多的大眾媒體)的同一數字高出五倍。
  • Google
Google的全球廣告機制是業界最精巧、也最賺錢的。他們的ARPU非常高,而且絲毫沒有衰退的跡象。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取得依「事業部」或依「詳細地理分區」調列的ARPU數字。
相較之下,美國國內的媒體必須每個月向讀者收21元的訂費,才能追上Google的收益。
  • Facebook
Facebook的ARPU數字也相當漂亮。以2018年第四季跟前一年同期相較,他們的全球ARPU成長了19%,來到7.37元;美加地區則成長30%為35元。在2011至2018年間,Facebook的全球ARPU成長了近6倍,在美加地區更成長了11倍。
以每年每位用戶貢獻112元來計算,Facebook相當於每個月向用戶收9元的媒體,但基本上他們的服務還是免費的。
  • Apple
Apple相關產業的權威分析師Horace Dediu最近曾經表示:
(Apple執行長)Tim Cook在最近寄給投資人的信中提到,實際使用中的Apple產品在2018年的這12個月中增加了1億台以上。如果一年前以13億台計算,目前的數字就是14億台。

根據我們的估計,Apple在2018年賣出了3.03億台產品;也就是說,其中有2億台是用來取代舊產品,而1億台則屬於新增加的用戶。

Apple來自各項服務的營收大約是400億元(增加28%),而總營收則是2,615億元。

總之,Apple在2018年:每一部使用中的設備賺進194元,而其中有30元來自服務。
換言之,即使光看服務(音樂、app下載等等)的營收,Apple賺的錢都比狀況良好的媒體的廣告營收多10倍。如果再看17%的年成長率,不久之後來自服務的ARPU就可望突破50元大關。
  • 紐約時報
其實紐約時報的數位內容訂閱做得還不錯,付費訂戶有多達330萬人,其中270萬人沒有訂閱新聞以外的其他服務。在新聞服務部分,2018年每位讀者的ARPU是139.50元。
不過,其他幾大公司的ARPU都有兩位數百分比的成長,而紐約時報相較之下則只有4%(2017年的數字是146.10元)。但值得一提的是,紐約時報的數位版新聞訂閱量成長了16%,營收為3億7,800萬元(詳細資料);但其他數位產品的2,200元營收雖然較少,但去年的成長率卻高達54%。
以紐約時報這樣的老字號大品牌而言,多角化經營還是可以看到效果的。
  • Spotify
在上個月的Rolling Stone雜誌上,Tim Ingham發表了一篇好文,講的是音樂串流服務Spotify的狀況:
根據一份美國證交會文件,Spotify在2015年底的每月ARPU已經降到了6.84歐元,一年之後再跌到6.20歐元、2017年則是5.32歐元。根據Spotify的最新財務資料,在9月30日結束的2018年第三季,正式公開的ARPU數字已經掉到只有4.73歐元(相當於5.50美元)。

也就是說,現在每位Spotify訂戶跟四年前相較,每年的貢獻已經少了20美元以上;各大唱片公司對這個現象也都感到憂心。
  • Netflix
在沒有任何廣告的前提下,2018年Netflix在全球市場的ARPU是131元,2017年則是116元,增加幅度為13%;同一數字在2011年則為133元。
不過,Netflix爭取新訂戶所花的費用,也從2011年的16元高漲到2018年的180元,而且之後還有迪士尼、Amazon、Apple等競爭對手正在虎視眈眈。
  • Buzzfeed
外界原本預期,Buzzfeed網站會以社群貢獻內容帶來全新的網路廣告型態,但事後證明效果並不如預期;即使從寬計算,它的年度ARPU也只有3元。
在不久前大量裁員之後,這家原本意氣風發的新媒體正在尋求同業合作。在筆者看來,他們原本希望透過比較正式的新聞頻道BuzzFeed News,來改變形象與商業模式,但終究無法擺脫農場品牌、以及追求點閱數字的壓力,因而難以跳出泥淖,只能說實在非常可惜。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授權說明、或來信 [email protected]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大戰恐再現 應做好全民防衛準備 中央社 20240606War is a life-and-death state for nations and their people. When war breaks out, no one can be exempt from any duty, even if t
avatar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
2024-06-06
avatar
小髒比
2024-02-25
串流大戰已經結束的三個證據▌分析師:串流大戰已經結束的三個證據 ▌ #葉郎每日讀報 20240108 從2023年底到才剛開始的2024年,短短幾個星期內已經有連續三家國際媒體的資深產業記者發出了訊號,試圖推論串流大戰已經結束,而 Netflix 已經贏得這場牽連無數人的娛樂媒體戰爭。 證物一:Netflix 的
Thumbnail
avatar
葉郎
2024-01-08
串流大戰隱藏角色——F1賽車和NFL美式足球的好萊塢突襲【串流大戰隱藏角色——F1賽車和NFL美式足球的好萊塢突襲】葉郎 / 前言:本文是今天中午播出的 News98「張大春泡新聞」 節目訪問前為自己準備的備忘稿,所以長得不太像文章,可能更口語、更欠缺前後鋪排一點。內容同樣接續了去年底在 NMEA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上的演講題目「2023年的國際串流變局
Thumbnail
avatar
葉郎
2024-01-03
大戰祕密客--我們之間的故事難道它知曉我知書達禮與貌美如花?或是我曾經得罪過他或他的家人與親友?那是絕無可能,我發誓生平從未親手謀殺過任何鳥友!
avatar
無鹽
2022-09-16
avatar
のこな
2022-03-17
大丈夫!一胆二力三功夫!大丈夫! 一胆,二力,三功夫! 何谓“功夫”,就是基礎厚,才艺精,技术高,慨念精,知识足,五者皆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何谓“力”,勤奋努力不怠慢,学无止境勿自足,心态好,不计较,不会原地踏步,自己淘汰自己。 何谓“胆”,也是三者中最重要,也是今天最想说说的话题。 自信自重不自大! 如没其胆万事惊!
Thumbnail
avatar
来地球玩的
2022-01-05
「大丈夫」是什麼意思呢?這種獨立自主的人格,就是大丈夫!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1-10-03
降魔大戰 第一章 - 第五節走廊上的人並不多,跟幾個護士擦身而過,她們並沒有認出艾爾克斯。 「剛剛真是危險。」 快速的步伐令腹部尚未癒合的傷口隱隱作痛。 「那個女人果然還有隱瞞事情,可惡!」 通過醫護站,在電梯前停下。 白夜天按了向下鈕,抬頭觀看上面的數字。 「夜天你剛有發動“能力”嗎?不然那女人的態度怎麼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avatar
白夜天
201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