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苦難就是苦難(下)──《無神世界的人生意義》大要2019A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死亡是生命繁富在演化上的代價,人如果不死,只能是細菌般的簡單生物。「生命的權利」不是「生存的責任」。我們應該坦然面對死亡,甚至協助自殺。親友蒙難,你最少可以同感,還有人擴小愛為大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漣漪效應。

4.3 死亡

我們喜歡主控的感覺,正向熱、宗教信仰等,都在迎合「操之在我」的錯覺,不但否定苦難,也否定死亡。
(面對死亡)
有性生殖和死亡是互補的演化機制,這樣才可以演化出多樣、複雜的生命,才有人類的大腦,才有意識,才能覺察死亡、思考死亡。死亡是生命繁富的代價。身體會朽壞,基因卻得以不朽。人類如果不死,就只能是簡單的生命。細菌、變形蟲都沒有死亡的機制,只要有營養,沒有人殺,就是永生的。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停止分裂,也是不死的。
死亡和苦難,都無法控制,但是不必否定。人會死,才喚起更圓滿的生命。死亡即使痛苦,卻也叫人更熱愛生命、珍重生命;覺察死亡激勵我們、鞭策我們,以致我們活得更充實,人生更多姿多采。正如亞隆(Irvin Yalom)所說:
你可以珍重生命,與他人感同身受,熱愛任何事物,正在於覺察這些經歷必然消逝。
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就明白不死只會叫人失去人生目的。死亡本身沒有那麼可怕。就像盧克萊修(Lucretius)所說:死後,我們不存在,猶如我們出生前不存在一樣;既然我們不為出生前無窮歲月的不存在而哀嘆,為什麼要為死後的不存在哀嘆呢1

4.3.1 親友蒙難

既然苦難沒有內在的目的、意義,那又該怎樣面對呢?
(同感)
如果親友受苦,我們卻根本愛莫能助,怎麼辦呢?最少可以見證他們的不幸,表達自己的關心。受難時,只要有人同感,就覺得意義非凡,覺得自己的遭遇有人着緊,自己是有價值的。也可以從親友的苦難中學到一些人生的經驗,有機會就告訴親友,自己受過他們什麼影響、因他們而學到什麼。
如果親友橫死,我們總會問:「為什麼?」好像這樣的死一定有內在的意義,跟得了癌症、罕病的人一樣的心理。就算是沒有宗教信仰、不相信萬事都有意義的人,都一樣設法在逆境中得到益處,尤其避免相同的憾事。
1989年,加拿大蒙特婁工程學院發生槍擊慘案,一名反女權、精神異常的男子槍殺了14人後自殺。有一名受害人拉加尼埃(Maryse Laganière)是學校的職員,才25歲。她的丈夫拉里韋(François Larivée)寫道:
我半夜三點鐘醒來,問自己:「她的人生有什麼意義?」……才25歲?這是什麼意思?我不能為別人的人生賦予意義。我只能做這些──槍枝管制、反對對女性的暴力──我只能為自己失去她的人生賦予意義,我才能撫慰自己的傷痛。
經眾人努力,加拿大終於通過更嚴格的槍枝管制條例。
按:如果癌症是祝福,那麼槍擊案也是祝福,受害者、兇手都是天使了。美國的槍擊案更多、更慘,槍枝管制卻遙遙無期,是不是別有意義?算不算祝福?
盧亦思有個思覺失調的年輕病人叫Kit,後來自殺身亡。雙親從此積極奔走,呼籲大家注意年輕人的精神疾病。他們在媒體上分享,幫助其他人克服恐懼,就算他們挽回不了Kit,還有別人需要他們幫忙。
這些益處並不叫壞事變成祝福,不叫壞事變成「值得」的,更不是苦難有天命的證明;卻叫死者的家屬在創傷中得到撫慰,在逆境中創造出自己的人生意義。這種力量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人固有的;而明白這一點,也更叫我們鼓舞。
按:這些都是化小愛為大愛,把對親人的同感,擴大到社會上不認識的人。

4.3.2 「理想我」的遺憾

生命越不圓滿,越憂慮死亡。我們離心目中的「理想我」越遠,越遺憾。這種遺憾是所有人都有的。
其實意義不一定由量化的、成功的貢獻來衡量,失敗、不完美的人生經驗,也可以叫他人受惠。起碼自己失意,就不會苛責於人,也就更能與他人同感。

4.3.3 臨終的痛苦有意義?

西方贊成協助自殺(assisted dying)的人漸多,有些地方也合法。盧亦思參加過的案例,病人、親友都能釋懷。不過,也有反對的人,尤其宗教分子。他們認為,不該由人決定自己的生死,鼓勵末期病人從自己的死看到美和恩典云云。有讀者投書,回應這種論調:
如果你的神要求你受盡折磨而死,你就去受吧。但是請不要拿自己的鬼話去害人。
2015年,加拿大最高法院一致通過,推翻22年前的舊例,准許合條件的末期病人使用協助自殺。值得注意的是,裁決不但認為「生命的神聖」也包括「死的過程」,而且着意聲明:「生命的權利」不是「生存的責任」。

4.3.4 漣漪效應

亞隆不但是著名的精神科醫師、教授,也是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據他行醫的經驗,要對付病人對死亡的焦慮不安,「漣漪效應」(rippling)是最有效的觀念:
漣漪效應指每一個人所帶來的影響──往往無心的、不自知的──一圈圈的同心圓,也許一年一年,甚至一代一代傳下去。換言之,我們給一個人的影響又由他影響了下一個,好像池塘裡的漣漪一圈一圈的泛開來……有些人聲稱,個人的生命既短暫又有限,分明是沒有意義的。然而,我們可以留下自己的一些東西,就算是不自覺的,這種觀念就是強而有力的反駁。
(漣漪效應)
就算自覺一事無成,只要知道自己的人生經驗對他人仍然有影響,就可以重新掌握人生的目的。盧亦思遇過不少失意的病人,他們按一般的標準,成就平凡,甚至一事無成,到頭來又得了癌症或精神疾病。盧亦思真心地關懷他們,誠懇地聆聽他們的人生故事,由衷地學了一課,由衷地感激病人的分享。一面更能體會到行醫的意義,一面把握機會,告訴病人自己在他們身上所學到的,也告訴病人他會把這些寶貴的人生經驗跟其他人分享。這些「同感」的舉動,病人不但感動,有時候也覺得人生有了意義。
怎樣面對死亡,也是給親友的一堂課。自己有腦瘤、淋巴瘤的沃爾普(David Wolpe)拉比提醒臨終的人:
我告訴這個人,朋友以撒,兒孫都在看他。這是給他們最寶貴一課的機會。他們準記得他很多事情,卻決不會忘記他怎麼死。他的甘心、他的尊嚴,甚至他的希望,都可以改變兒孫的一生。
這種態度基本上是對的,但是臨終的病人把標準定得這樣「英雄氣概」,就是苛求自己了。其實只要試試看,撥一點點時間關懷別人,做個榜樣,或者幽默一下,就很好了。
按:台灣有個女孩子,隻身前往南蘇丹當志工,是台灣第一人。冒險犯難,備歷艱辛。回台後分享感受,卻招來不顧念父母的網評。《世界微光》創辦人戴芯榆在上大愛台受訪時,為她澄清。原來該女生的母親一度重病,垂危時告訴女兒:要做有意義的事。所以女兒要去南蘇丹,母親不但不反對,而且大力支持。女兒把母親的話放在心上,漣漪從台灣的病榻旁,泛到遙遠的南蘇丹。

1 原文見Lucretius(2007: bk. 3, l. 972-6).
天主教會宣稱:根據基督教的教義,受苦難,尤其臨終的苦難,在上帝的救贖計劃裡有特別的地位;其實就是體驗基督的感情;與遵從天父旨意而為救贖犧牲而奉獻自己的基督合一。

引用文獻

Lucretius. 2007. On the Nature of Things / Translated and with Notes by A. E. Stallings. Penguin.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局外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演化上,樂觀、悲觀各有優點。一個人多樂觀,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結果,不完全是自主的。現代社會不但宣揚樂觀,甚至把苦難當成祝福,這樣的正向熱是錯誤的。個人成長是受難人從經驗裡獲得的,而不是苦難本身預設的目的,何況不是每一個受難人都成長。盲目無稽的樂觀還會延誤病情,延誤臨終的角色。
壞事發生,就像任何事一樣。苦難有目的、有意義的想法好壞參半:可以叫人得安慰,也可以叫人更痛苦。苦難是基督教教義上的死結。
道德是湧現的現象──道德基於本能、情感,受理性的形塑,是演化的產物,而演化由歷時而變的環境所塑造。時空變了,生物所重視的東西也變了。文化上的演化往往走在前頭,跟生物上的演化矛盾。
心智活動基於生理上的神經系統,並不妨礙我們有意識地斟酌,理性地思考。自由意志是個程度問題。生物的演化讓人類有追求目的、意義的行為,也有道德;文化的演化讓目的、意義更遠大,讓道德更崇高。複雜的生物有複雜的本能,情感驅動種種動機,賦予不同事物、行為不同的價值、重要性,引導生物做「該」做的事。
生物,不論有沒有意識,都有演化而來的求生機制和本能──關心自己的生存。而高等的社會動物的演化更進一步──關心彼此。探討目的、道德的自然基礎,等於探討非物質的現象(價值)怎樣由物質自然地湧現。宇宙既不關心萬物,我們有什麼現實的根據來期望人類互相關心呢?
科學對宇宙萬物的起源,不但已經有辦法研究,而且有持之有據、言之成理的解釋了。而從科學的發現可見,宇宙沒有內在的目的、沒有內在的意義。生物才有目的,高等的生物才有有意識的目的。大腦是複雜適應系統,意識是湧現現象。
演化上,樂觀、悲觀各有優點。一個人多樂觀,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結果,不完全是自主的。現代社會不但宣揚樂觀,甚至把苦難當成祝福,這樣的正向熱是錯誤的。個人成長是受難人從經驗裡獲得的,而不是苦難本身預設的目的,何況不是每一個受難人都成長。盲目無稽的樂觀還會延誤病情,延誤臨終的角色。
壞事發生,就像任何事一樣。苦難有目的、有意義的想法好壞參半:可以叫人得安慰,也可以叫人更痛苦。苦難是基督教教義上的死結。
道德是湧現的現象──道德基於本能、情感,受理性的形塑,是演化的產物,而演化由歷時而變的環境所塑造。時空變了,生物所重視的東西也變了。文化上的演化往往走在前頭,跟生物上的演化矛盾。
心智活動基於生理上的神經系統,並不妨礙我們有意識地斟酌,理性地思考。自由意志是個程度問題。生物的演化讓人類有追求目的、意義的行為,也有道德;文化的演化讓目的、意義更遠大,讓道德更崇高。複雜的生物有複雜的本能,情感驅動種種動機,賦予不同事物、行為不同的價值、重要性,引導生物做「該」做的事。
生物,不論有沒有意識,都有演化而來的求生機制和本能──關心自己的生存。而高等的社會動物的演化更進一步──關心彼此。探討目的、道德的自然基礎,等於探討非物質的現象(價值)怎樣由物質自然地湧現。宇宙既不關心萬物,我們有什麼現實的根據來期望人類互相關心呢?
科學對宇宙萬物的起源,不但已經有辦法研究,而且有持之有據、言之成理的解釋了。而從科學的發現可見,宇宙沒有內在的目的、沒有內在的意義。生物才有目的,高等的生物才有有意識的目的。大腦是複雜適應系統,意識是湧現現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