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我們只有彼此──《無神世界的人生意義》大要 2019A9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萬物沒有目的,沒有意義,意義是人賦予的。宇宙不關懷人,但是人可以互關懷。我們真正着緊的是人,我們只有彼此。
(人可以互相關懷,我們在乎的是人)
宇宙萬物沒有目的;除了人為的事件,世事沒有內在的目的。宗教信徒問:「好人為什麼遇到壞事?」自然主義者反問:「好人為什麼不會遇到壞事?」壞事發生,就跟任何事一樣。事情發生的理由不會因人類認為「壞」而有所不同。問「宇宙的目的是什麼?」就等於問「一座山的目的是什麼?」「海嘯的目的是什麼?」為逆境找理由,也只會白費功夫。宇宙萬物沒有目的並不可怕,因為人有目的,有從生物演化、文化演化而來的種種目的。
意義是人賦予的。從自然主然的觀點看,我們憑天生的動機、社會的本能,自己創造人生的意義。
現實是嚴酷的。世事無定,並不由人掌控,苦難時是這樣,平時也是這樣,只是程度差別而已。我們要面對現實,學會容忍不確定、容忍無法掌控的世事,把握此時此地,儘量把人生過得充實,過得有意義。
宇宙不關懷人,但是人互相關懷。我們想知道自己的人生是要緊的。對誰要緊呢?對其他的人。我們只是想得到別人的關懷。我們不但有能力關懷自己的人生,以至別人的人生,也確實這樣關懷。從世俗人文主義的觀點看,身為演化的高等動物,我們的任務是在個人的層次、人際的層次創造意義,尤其促進人與人的關係,在互賴合作的基礎上建構更友愛的社會。因為苦難來時,我們只有彼此。
固然,世上有少數性情乖戾、精神異常的人,留下不成比例的重大創痛;有大戰、大屠殺;即使在我群裡,也有自私的人。每一個人都曾經對他人的苦難漠不關心,每一個人都曾有意無意地叫別人受苦。然而,這些事不該叫我們悲觀,而該叫我們警惕。歷史學家鮑爾(Yehuda Bauer)把納粹大屠殺的教訓歸納為三點:「你不可當受害人。你不可當兇手。最重要的是:你不可當旁觀者。」
一個人在困境裡,不是想要多樂觀、多有韌性,就一定辦得到的。「上帝不會給你挑不動的擔子」云云,只會叫某些人倍感挫折。期待人人都是逆境裡的英雄是不切實際的。承認這一點,好像有點叫人氣餒。但是如實面對人的限制,我們才不會苛責自己,不會論斷苦難中的弱者,也才更能感同身受,由衷地關懷別人。
不論在順境還是逆境,人與人的關係都是意義的重要來源。說到底,我們最在乎的是有人關心,而不是宇宙關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局外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死亡是生命繁富在演化上的代價,人如果不死,只能是細菌般的簡單生物。「生命的權利」不是「生存的責任」。我們應該坦然面對死亡,甚至協助自殺。親友蒙難,你最少可以同感,還有人擴小愛為大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漣漪效應。
演化上,樂觀、悲觀各有優點。一個人多樂觀,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結果,不完全是自主的。現代社會不但宣揚樂觀,甚至把苦難當成祝福,這樣的正向熱是錯誤的。個人成長是受難人從經驗裡獲得的,而不是苦難本身預設的目的,何況不是每一個受難人都成長。盲目無稽的樂觀還會延誤病情,延誤臨終的角色。
壞事發生,就像任何事一樣。苦難有目的、有意義的想法好壞參半:可以叫人得安慰,也可以叫人更痛苦。苦難是基督教教義上的死結。
道德是湧現的現象──道德基於本能、情感,受理性的形塑,是演化的產物,而演化由歷時而變的環境所塑造。時空變了,生物所重視的東西也變了。文化上的演化往往走在前頭,跟生物上的演化矛盾。
心智活動基於生理上的神經系統,並不妨礙我們有意識地斟酌,理性地思考。自由意志是個程度問題。生物的演化讓人類有追求目的、意義的行為,也有道德;文化的演化讓目的、意義更遠大,讓道德更崇高。複雜的生物有複雜的本能,情感驅動種種動機,賦予不同事物、行為不同的價值、重要性,引導生物做「該」做的事。
生物,不論有沒有意識,都有演化而來的求生機制和本能──關心自己的生存。而高等的社會動物的演化更進一步──關心彼此。探討目的、道德的自然基礎,等於探討非物質的現象(價值)怎樣由物質自然地湧現。宇宙既不關心萬物,我們有什麼現實的根據來期望人類互相關心呢?
死亡是生命繁富在演化上的代價,人如果不死,只能是細菌般的簡單生物。「生命的權利」不是「生存的責任」。我們應該坦然面對死亡,甚至協助自殺。親友蒙難,你最少可以同感,還有人擴小愛為大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漣漪效應。
演化上,樂觀、悲觀各有優點。一個人多樂觀,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結果,不完全是自主的。現代社會不但宣揚樂觀,甚至把苦難當成祝福,這樣的正向熱是錯誤的。個人成長是受難人從經驗裡獲得的,而不是苦難本身預設的目的,何況不是每一個受難人都成長。盲目無稽的樂觀還會延誤病情,延誤臨終的角色。
壞事發生,就像任何事一樣。苦難有目的、有意義的想法好壞參半:可以叫人得安慰,也可以叫人更痛苦。苦難是基督教教義上的死結。
道德是湧現的現象──道德基於本能、情感,受理性的形塑,是演化的產物,而演化由歷時而變的環境所塑造。時空變了,生物所重視的東西也變了。文化上的演化往往走在前頭,跟生物上的演化矛盾。
心智活動基於生理上的神經系統,並不妨礙我們有意識地斟酌,理性地思考。自由意志是個程度問題。生物的演化讓人類有追求目的、意義的行為,也有道德;文化的演化讓目的、意義更遠大,讓道德更崇高。複雜的生物有複雜的本能,情感驅動種種動機,賦予不同事物、行為不同的價值、重要性,引導生物做「該」做的事。
生物,不論有沒有意識,都有演化而來的求生機制和本能──關心自己的生存。而高等的社會動物的演化更進一步──關心彼此。探討目的、道德的自然基礎,等於探討非物質的現象(價值)怎樣由物質自然地湧現。宇宙既不關心萬物,我們有什麼現實的根據來期望人類互相關心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在同志驕傲月完結的《我的上流世界》,很罕見的把主角設定為性少數者。這種劇情在相對保守的韓國社會,非常少見。雖然在整部劇出現不多,但足以刻劃出她們刻苦銘心的愛。 說真的,這部劇吸引我的,不是什麼狗血復仇的劇情,而是鄭瑞賢女同的故事線。
Thumbnail
韓語、英語交雜的生活,是習慣,也是偏執,血液裡那股濃烈氣味,代表自己曾經居住大半輩子的故鄉,而這樣的氣味在移民之後逐漸淡去,甚至必須自我掩埋。人們為了融入異地,多所隱藏,因為過去生活不甚美好而移居,卻又相信自己骨子裡的民族性得以讓自己在異地做出一番事業,在割捨與緊握之間,他們迷失了自己⋯⋯
       同樣在第四章,八月和克絲婷詢問路人費恩該往哪個方向走才到得了文明博物館,八月告訴費恩:「聽說那裡收藏著舊世界的藝品。」,聽八月這麼說,費恩先是笑了,然後反問:「舊世界的藝品?年輕人,我這樣說吧,這整個世界就是一座收藏舊物的博物館啊。你們什麼時候看過新車了?」        
Thumbnail
本書讓我第一次體驗到翻譯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翻譯本身固然就是一種詮釋,但是直接照著原文的語法規則翻譯成中文就會變得很不通順以及閱讀困難,直接以本書的譯文為例:「我已敦促聯合國應在其能力範圍之內,針對將會減少可造成之傷亡的停止人道罪行的干預行動予以授權。...理想上言之,聯合國應該要有足夠的經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在同志驕傲月完結的《我的上流世界》,很罕見的把主角設定為性少數者。這種劇情在相對保守的韓國社會,非常少見。雖然在整部劇出現不多,但足以刻劃出她們刻苦銘心的愛。 說真的,這部劇吸引我的,不是什麼狗血復仇的劇情,而是鄭瑞賢女同的故事線。
Thumbnail
韓語、英語交雜的生活,是習慣,也是偏執,血液裡那股濃烈氣味,代表自己曾經居住大半輩子的故鄉,而這樣的氣味在移民之後逐漸淡去,甚至必須自我掩埋。人們為了融入異地,多所隱藏,因為過去生活不甚美好而移居,卻又相信自己骨子裡的民族性得以讓自己在異地做出一番事業,在割捨與緊握之間,他們迷失了自己⋯⋯
       同樣在第四章,八月和克絲婷詢問路人費恩該往哪個方向走才到得了文明博物館,八月告訴費恩:「聽說那裡收藏著舊世界的藝品。」,聽八月這麼說,費恩先是笑了,然後反問:「舊世界的藝品?年輕人,我這樣說吧,這整個世界就是一座收藏舊物的博物館啊。你們什麼時候看過新車了?」        
Thumbnail
本書讓我第一次體驗到翻譯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翻譯本身固然就是一種詮釋,但是直接照著原文的語法規則翻譯成中文就會變得很不通順以及閱讀困難,直接以本書的譯文為例:「我已敦促聯合國應在其能力範圍之內,針對將會減少可造成之傷亡的停止人道罪行的干預行動予以授權。...理想上言之,聯合國應該要有足夠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