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信的美好社會──《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大要 2019C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1 壞事的不同結果

世界各地都有壞事發生,但是隨社會條件的好壞,結果大不相同。

raw-image

朱克曼的好友Ami在牙買加的酒吧裡因小事被人誤會,背後挨了一刀。其他人群起圍毆凶手,幾乎打死,但被Ami忍痛制止。客人打電話求救,先是打不通,打通了,說沒有救護車。輾轉找人開車送院急救。醫生看了,說「傷口要縫合」,但是「我們沒有醫用縫線,真對不起。」Ami撿回一命,但留下難看的傷口。

朱克曼曾在丹麥工作、做研究,岳母來訪,跟孫女在商場玩耍,失足從樓梯掉下來,沒有斷骨,只有擦撞傷,流了很多血。很快送醫。醫院的服務不但先進周到,而且完全免費(來訪的親人也免費)。

牙買加人大都是虔誠的教徒,丹麥人大都不信。雖然牙買加的社會弊病不能簡單地歸咎宗教,丹麥的社會保障也有多種因素,兩個例子卻多少是兩類國家的縮影。

2.2 兩類國家的對照

許多信徒,包括政客、名流、媒體名嘴等,一直聲稱宗教是社會的保障:無神論、世俗主義會損害社會的福祉。少了宗教信仰,離棄了神,社會就失序,動蕩不安,無法無天,敗壞,墮落,百病叢生,簡直變成人間地獄云云。

事實相反。大量的研究顯示,貧窮落後、動蕩不安、百病叢生的往往是宗教最盛行的國家,而富有安定的往往是最世俗的國家。

宗教最盛的國家包括:奈及利亞、烏干達、菲律賓、巴基斯坦、摩洛哥、埃及、辛巴威、孟加拉、薩爾瓦多、哥倫比亞、塞內加爾、馬拉威、印尼、巴西、秘魯等。最世俗的國家包括:瑞典、丹麥、捷克、日本、加拿大、挪威、芬蘭、中國、紐西蘭、南韓、愛沙尼亞、法國、越南、俄羅斯、保加利亞、荷蘭、斯洛維尼亞、德國、匈牙利、英國、澳洲、比利時等。

除了自殺率以外,種種衡量社會健康程度的標準,例如:繁榮、公平、自由、民主、女性地位、人權、教育程度、犯罪率、壽命等等,甚至主觀的快樂程度,表現最好的往往都是最世俗的國家(只有中國、越南例外)。大體上,今天最世俗的社會,最和諧、最有禮、最自由、最平等、最和平、最繁榮;而宗教最盛的國家,最貧困、最嚴酷、最不平等、罪案最多、貪污最猖獗。

「母親指數」(Mother's Index)代表當媽媽最好或最差的地方。前十名一律是非常世俗的國家,墊底十名一律是宗教非常盛行的國家1

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的前十名,全部都是非常世俗的國家,而墊底的十名大都是極崇尚宗教的國家2

還有凶殺率,聯合國2011年的研究(Global Study on Homicide),凶殺率最高的是哥倫比亞、墨西哥、薩爾瓦多、巴西,都是宗教盛行的國家;而最低的卻包括瑞典、日本、挪威、荷蘭這些世俗國家。

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也有地域差異,美國最世俗的州,在各種健康社會的指標上,往往勝過宗教盛行的州。富比士雜誌以適宜居住來評比各州,名列前茅的多是世俗州,墊底的又多是宗教州。最驚人的是虐兒致死率,有些宗教州是世俗州的幾倍。相反,無神論者的犯罪率遠低於所占的人口比例。

就算社會的壞不能簡單歸咎於人太虔誠,社會的好不能完全歸功於人的世俗,然而事實證明:世俗主義對社會有害、沒有宗教則社會不能好這兩個說法,顯然大錯特錯。

2.3 答辯

首先,有人指出,上述結果只代表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這無疑是對的。其實不一定是世俗主義導致社會的和諧、幸福,而是倒過來,社會和諧、幸福導致世俗主義。無論如何,從許多社會的歷史發展看來,尤其政教分離、女性地位的提高等,世俗主義是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關鍵因素。

按:就算不是因果關係,不信的跟好相關,信的跟不好相關,合起來不是很有意思嗎?相反,信徒一直聲稱宗教對社會有種種好處,結果連相關性都沒有,不要說因果關係了。總之,既然宗教國家往往沒有道德,可見信神不是道德的充分條件;同時,既然世俗國家往往有道德,可見信神不是道德的必要條件。

其次,無神論政權也有可怕的例子,如史達林(Joseph Stalin, 1879-1953)時期的蘇維埃、波布(Pol Pot, 1925-98)時期的柬埔寨。然而這些政權可怕,不在無神論,而在極權。就連這些社會的世俗化,也是極權體制強加的。不民主的政權,不論信神不信神,結果總是壞的。

按:類似的悲劇還有叫信徒意外的教訓。Law(2006)引用了兩個研究:格洛弗(Jonathan Glover)研究納粹、盧旺達、波士尼亞大屠殺裡那些殺人者和救人者。他發現冒險救人的人,往往成長受的不是權威式教育,着重的不是聽話,而是同情、討論。格洛弗說:「我想,教人理性的、批判的思考,真的叫人不一樣,他不會聽信錯誤的意識形態。」其次,奧利弗(Samuel and Pearl Oliver)研究納粹大屠殺,廣泛而深入地探討殺人者、救人者的成長。他們發現兩類的家長有一個重大差別:救人者的家長在教養子女時,最着重的是解釋,而不是懲罰、紀律。理性溝通讓孩子感受到尊重、信任,轉而叫孩子對他人有温情。此外,研究者也發現,「宗教跟救人只有些微的關係」。


1 2012年的排名,詳見https://www.savethechildren.org/content/dam/usa/reports/advocacy/sowm/sowm-2012.pdf

2 2011年的排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局外人的沙龍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局外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5
人互助出於同感,所以道德基於感情。非基督徒幫助了基督徒,有些受惠的基督徒不但不感恩,還把一切說成「神的安排」。不但因抹殺感情,抹殺抉擇的主體,因而抹殺了道德;而且遏制良心,自戕人性,為害可大可小。 筆者從個人感受、道德立場、社會效應等方面着眼,不願意幫助某些基督徒。
Thumbnail
2021/12/05
人互助出於同感,所以道德基於感情。非基督徒幫助了基督徒,有些受惠的基督徒不但不感恩,還把一切說成「神的安排」。不但因抹殺感情,抹殺抉擇的主體,因而抹殺了道德;而且遏制良心,自戕人性,為害可大可小。 筆者從個人感受、道德立場、社會效應等方面着眼,不願意幫助某些基督徒。
Thumbnail
2020/05/10
信神的人做善事,不信神的人也做善事;一樣行善,大家關注的焦點卻不同。這個關鍵的差別耐人尋味,朱克曼稱之為「德雷莎修女謬誤」(Mother Teresa Fallacy)。信徒行事,宗教會被人強調;然而不信的人做了善事,不是善行被人忽略,就是不信被人忽略。
Thumbnail
2020/05/10
信神的人做善事,不信神的人也做善事;一樣行善,大家關注的焦點卻不同。這個關鍵的差別耐人尋味,朱克曼稱之為「德雷莎修女謬誤」(Mother Teresa Fallacy)。信徒行事,宗教會被人強調;然而不信的人做了善事,不是善行被人忽略,就是不信被人忽略。
Thumbnail
2020/04/25
道德有由演化而來的先天的根,再經後天的習得,因應不同的文化長成同中有異的不同大樹。所以道德不完全絕對,也不完全相對。宗教社會學家朱克曼分四方面來討論道德的來源:一、演化。二、母嬰關係。三、社會化。四、個人經驗。
Thumbnail
2020/04/25
道德有由演化而來的先天的根,再經後天的習得,因應不同的文化長成同中有異的不同大樹。所以道德不完全絕對,也不完全相對。宗教社會學家朱克曼分四方面來討論道德的來源:一、演化。二、母嬰關係。三、社會化。四、個人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年為期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繞境,估計全台有400萬人次參與。信眾行經多個縣市、約340多公里路程,從隊伍第一人到最後一人,預估要走超過一天的時間。有的時候,我們不免懷疑,為什麼眾人甘願為了一個神明奔波,並獻上許多時間與金錢,只為了祈福? 要現在的年輕人去相信、遵守這些宗教的信條、儀式、文化,只是令人
Thumbnail
今年為期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繞境,估計全台有400萬人次參與。信眾行經多個縣市、約340多公里路程,從隊伍第一人到最後一人,預估要走超過一天的時間。有的時候,我們不免懷疑,為什麼眾人甘願為了一個神明奔波,並獻上許多時間與金錢,只為了祈福? 要現在的年輕人去相信、遵守這些宗教的信條、儀式、文化,只是令人
Thumbnail
理性一鬆懈,迷信就捲土重來;即使科學早已十分昌明,宗教的害處仍然既廣且深。不同宗教有戰爭,不同宗派有戰爭。恐怖攻擊的關鍵是宗教,不是政治。許多孩子因大人的宗教而無法接受疫苗,得病;生病得不到治療,慘死。許多可以救人醫學研究被信徒阻撓。無數女性、同性戀者,因為宗教而飽受歧視不公,十分悲慘。
Thumbnail
理性一鬆懈,迷信就捲土重來;即使科學早已十分昌明,宗教的害處仍然既廣且深。不同宗教有戰爭,不同宗派有戰爭。恐怖攻擊的關鍵是宗教,不是政治。許多孩子因大人的宗教而無法接受疫苗,得病;生病得不到治療,慘死。許多可以救人醫學研究被信徒阻撓。無數女性、同性戀者,因為宗教而飽受歧視不公,十分悲慘。
Thumbnail
怎樣教養孩子,是所有父母的難題,信徒、非信徒都一樣。但是生活環境是否崇尚宗教,包括親人的宗教信仰、居住的社區、子女就讀的學校,對不信的人影響很大。
Thumbnail
怎樣教養孩子,是所有父母的難題,信徒、非信徒都一樣。但是生活環境是否崇尚宗教,包括親人的宗教信仰、居住的社區、子女就讀的學校,對不信的人影響很大。
Thumbnail
無神論、不可知論、自然主義、世俗主義、人文主義等自古就有,但是到了21世紀,懷抱這些非宗教世界觀的人卻大增。走出宗教大門的人比走進去的多,這是破天荒第一回。原因包括政治、教會醜聞、婦女就業、同性戀、網路等。宗教是個向度問題。大腦有不同的機制,信不信都自然。
Thumbnail
無神論、不可知論、自然主義、世俗主義、人文主義等自古就有,但是到了21世紀,懷抱這些非宗教世界觀的人卻大增。走出宗教大門的人比走進去的多,這是破天荒第一回。原因包括政治、教會醜聞、婦女就業、同性戀、網路等。宗教是個向度問題。大腦有不同的機制,信不信都自然。
Thumbnail
大體上,今天最世俗的社會,最和諧、最有禮、最自由、最平等、最和平、最繁榮;而宗教最盛的國家,最貧困、最嚴酷、最不平等、罪案最多、貪污最猖獗。世俗主義對社會有害、沒有宗教則社會不能好這兩個說法,顯然大錯特錯。
Thumbnail
大體上,今天最世俗的社會,最和諧、最有禮、最自由、最平等、最和平、最繁榮;而宗教最盛的國家,最貧困、最嚴酷、最不平等、罪案最多、貪污最猖獗。世俗主義對社會有害、沒有宗教則社會不能好這兩個說法,顯然大錯特錯。
Thumbnail
本系列主要介紹朱克曼的《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道德來自養育的人、生活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大腦、在生活裡學到的經驗。金律不需要上帝,只需要人的同感。
Thumbnail
本系列主要介紹朱克曼的《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道德來自養育的人、生活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大腦、在生活裡學到的經驗。金律不需要上帝,只需要人的同感。
Thumbnail
朱克曼的總結:1. 離教反映社會差異。2. 宗教不是人人需要的。3. 離教者有些共同的人格特質,也可能有「不信的種子」。4. 預測:不信的人會越來越多。
Thumbnail
朱克曼的總結:1. 離教反映社會差異。2. 宗教不是人人需要的。3. 離教者有些共同的人格特質,也可能有「不信的種子」。4. 預測:不信的人會越來越多。
Thumbnail
介紹社會學家朱克曼的《歸去來兮:為什麼離教?》。朱克曼以離教或不信宗教的尋常人的尋常生活,介紹有正面意義的真正的世俗人生觀。鼓勵形形色色不信宗教的人,也給他們一些指引。糾正一般人錯誤的刻板觀念。事實證明,不信宗教的人生一樣可以有意義,有道德;不信的社會可以一樣和諧,甚至更和諧。
Thumbnail
介紹社會學家朱克曼的《歸去來兮:為什麼離教?》。朱克曼以離教或不信宗教的尋常人的尋常生活,介紹有正面意義的真正的世俗人生觀。鼓勵形形色色不信宗教的人,也給他們一些指引。糾正一般人錯誤的刻板觀念。事實證明,不信宗教的人生一樣可以有意義,有道德;不信的社會可以一樣和諧,甚至更和諧。
Thumbnail
為什麼義大利共產黨在博洛尼亞長期執政?因為在火車站負責接農民工進城的是黨支部派來的。如果你要問,博洛尼亞的天主教會跑到那裡幹什麼呢?答案是,因為他們是領工資的國家公務員,所以他們缺乏到火車站去接人的積極性。他們覺得,自己坐在房間裡面讀希臘羅馬異教作家的書,顯然比到火車站去像推銷員一樣跑來跑去要舒服很
Thumbnail
為什麼義大利共產黨在博洛尼亞長期執政?因為在火車站負責接農民工進城的是黨支部派來的。如果你要問,博洛尼亞的天主教會跑到那裡幹什麼呢?答案是,因為他們是領工資的國家公務員,所以他們缺乏到火車站去接人的積極性。他們覺得,自己坐在房間裡面讀希臘羅馬異教作家的書,顯然比到火車站去像推銷員一樣跑來跑去要舒服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