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Debbie的說法跟Sonja天花板上的眼睛不謀而合,也叫人想起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87)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
柯爾伯格認為,幾乎所有人的道德發展都經過六個階段。很小的孩子了解什麼叫對錯,是只憑賞罰。換言之,做某件事受罰,這件事在道德上就是錯的。這只是低階的道德,等孩子長大些,社會的贊同、反對就重要起來。再成熟一些,某件事是錯的,不單單因為違反規則、他人指責,而是因為對人對己的惡果。到了最成熟的階段,道德認知基於普世的道德原則,例如公義、平等、尊重所有人、金律等。
姑且不論其他缺點,宗教道德單憑神的賞罰來定義對錯,好像卡在道德發展裡最早、最低的階段裡。
4.5 非宗教式教養的研究成果
世俗家庭怎樣教養子女,一直被學界忽略,近年來才重視起來。世俗的父母當然有不同的人,但是他們也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有一個重要發現,孩子受非宗教教養,長大後幾乎都不信宗教,可見家庭的宗教背景影響深遠。學者研究1980年代的美國家庭,父親不信、母親信,子女長大後不信的只有1/6。如果父信、母不信,子女長大後不信的約有一半。如果父母都不信,子女長大後不信的就有85%。
按:母親的影響遠勝父親,可能因為母親多是實際教養的人。
學者也發現非宗教式教養的許多優點。世俗父母跟子女談論性事,比較自在,子女得到的知識也比宗教家庭的子女正確。世俗家庭大都很親密。世俗父母常有清晰的價值觀,道德標準也比信徒家長一貫,強調同感、理性、求真、不傷害他人。世俗父母希望培養子女獨立自主的精神,而不是一味服從。結果是成功的。例如:迎合時下的「酷」重要嗎?認為不重要的無神論青少年遠多於信教的。
4.6 教養還是灌輸?
研究世俗教養的宗教學者曼寧(Christel Manning)指出,世俗父母十分重視自主的選擇,希望子女自己選擇信什麼、做什麼。這一點,世俗父母跟宗教父母很不一樣。
宗教父母覺得教子女信自己的宗教是順理成章的事,甚至是責任。世俗父母認為孩子智力未開,演化的機制讓他們會幾乎無條件的聽信父母的話,傳教就是灌輸。正因為這種態度,世俗父母不喜歡強迫子女贊同無神論,而是希望他們自己抉擇。朱克曼就訪問過一個父親,他有一年,每個月都帶十歲的兒子到不同的教會、會堂、清真寺,見識不同的宗教傳統。
這正是世俗父母的兩難所在。他們不想左右子女的信念,希望子女獨立思考,同時卻知道這不大可能。不管他們用心多良苦,就是無法避免不影響子女的世界觀。因為社會化(socialization)總會發生。就算嘴巴不說,孩子也會觀察。大人通電話說了些什麼,看什麼書,怎麼待人,諸如此類。其次,世上難道有父母真的不想影響子女的世界觀嗎?教養不就是為了培育孩子發揮人最大的潛能嗎?而人最大的潛能不就是按父母的標準嗎?依世俗父母的標準,人最大的潛能就在於價值無比的思想自由。實際怎麼做呢?曼寧建議世俗父母:
首先就是要老實,你把自己對宗教的看法明白告訴孩子,……然後讓孩子依據正確的知識、理性的思考來自己抉擇。而要孩子自己抉擇,最好的辦法是鼓勵他們問問題,然後徹底的討論。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是好事,而不是擔心給了他們現成答案。誠懇的討論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