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說人生是公平的,這樣說是否公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的生平,在教科書Corey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驗第三版如此描述:「一個努力反抗命運捉弄,致力塑建自已生命藍圖的典範。」

我想起前陣子畢業季剛好有一則在臉書上被分享數次的貼文,那是一篇演講內容,會在此刻想到那篇演講,是因為當事人最近因為細故被媒體瘋狂報導,但在此我們不談新聞裡的事件,讓我們就單單來談談那篇演講中阿德勒的影子。

那是一位受邀到台師大2019畢業典禮演講的傑出校友,搜尋她的名字,出現「屏東女孩扛百萬學貸,勇闖紐約成《英雄聯盟》暴紅推手...」這樣的標題連結,現在她是一名旅美設計師,她告訴學弟妹:「30歲以後,我發現世界是公平的,你的選擇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

這是很勵志的演講,當中在外國的生活艱苦也令我佩服,但我也有看到有網友留言說,這是一種「倖存者偏差」;也有人認為,只要家裡不需要她負擔經濟,其實她便比其他人幸運許多,因為他們認為,有學貸、要打工的人比比皆是。

這讓最近在讀阿德勒理論的我,不禁想到:會不會阿德勒所謂的「努力對抗命運」也是如此呢?

我想,阿德勒算是成功的,他克服了一開始的學業落後,考上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後來更開創了屬於大眾的個體心理學,這算是滿勵志的故事,就跟台師大那則演說一樣。

然而,我發現阿德勒所談的他個人的劣勢,似乎多為身體疾病與課業挫折,而較少對他的家庭社經地位及經濟情形有所著墨。這讓我猜想,也這他在這方面算是沒太大的困難。我們先假設若這個猜測是真的,那麼,阿德勒與其他家庭經濟狀況不佳或者是所謂的失功能家庭的孩子,便是在不同的起跑點上了。

於是,阿德勒所主張的「世界是公平的」,是否對有些孩子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呢?

我想起社會心理學中歸因理論所說的「公平信念的偏誤」:我們在判斷別人行為的動機時,傾向重視內控大於外控;即認為一個人的處境是他所能控制、選擇的。這樣的說法似乎會讓人們更加的認為,某些人之所以貧困或失敗,一切都是導因於他們自已的不努力所致。

這樣,真的公平嗎?

raw-image

有時候我覺得,成功與否、善與惡,未必全可歸因於個人能力或品德,而是與「際遇」有關。就像我曾在文學小說所看過的一段文字「善與惡是同一張面孔,端看他處於什麼脈絡。」

一個人的成功固然與努力有正相關,但卻也難以排除,當中也許也有些「幸運」的成份在。

那麼,我們究竟要相信誰說的呢?

這個世界中,是否真有所謂的事實?

或者,一切就像拼圖一樣,我們所看到的,常常只是被打碎拼圖當中的一小片。

我想,有些部分,是我們能選擇的、是公平的;但有些部分,則是我們無法抵抗的,是不那麼公平的而無力的。

也許,經由人生的推移,大家能去驗證,像阿德勒所稱的「世界是公平的」是否為真?又或者,到時我們所經驗到的公平,已經是站在不同的起跑點上所得的結論了呢?

不管如何,若阿德勒這樣的理論能對世界中的一些人產生益處,給予他們鼓勵與所謂的「正能量」,我想那便為美,而且是值得稱許的;

然而,若以這個主張來責備世界上不那麼幸運的人,那我們便可能拉近了與惡的距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角落星的沙龍
259會員
50內容數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難以言說的陰影與脆弱,它們可能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一再干擾我們 以直覺引導繪畫的方式,是一種自我陪伴與對話的歷程,因此角落星發展了「藝術對話」的方式, 在繪畫的同時,與自己的生命經驗觸碰,進行對話。 願這樣的創作分享,使讀者能藉著文中圖象與自我進行深度隱密的對話。
角落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22
還記得,上一次單純的笑著是什麼時候呢? 那樣的笑,不因獲取工作上的成就而笑; 那樣的笑,不因獲得多少讚或抓住流量密碼而笑; 像個孩子一樣的笑吧! 只為一朵形狀像狗狗的雲, 只為一隻池塘上的蜻蜓, 只為一支夜市的棉花糖。 像個孩子一樣,只為一朵雲、一隻魚而笑。 只為了你自己的歡欣而笑。
Thumbnail
2023/05/22
還記得,上一次單純的笑著是什麼時候呢? 那樣的笑,不因獲取工作上的成就而笑; 那樣的笑,不因獲得多少讚或抓住流量密碼而笑; 像個孩子一樣的笑吧! 只為一朵形狀像狗狗的雲, 只為一隻池塘上的蜻蜓, 只為一支夜市的棉花糖。 像個孩子一樣,只為一朵雲、一隻魚而笑。 只為了你自己的歡欣而笑。
Thumbnail
2023/05/04
內在最原始的情緒-恐懼,往往是吞食我們的野獸。 面對內在那些恐懼的聲音,與其於被它們拉走,我們可以試著靜下來蹲低姿勢,安撫這些情緒。 野獸,不是來自外在,是來自我們內心最深的恐懼-擔心不被愛、擔心被資遺、擔心沒飯吃。 這頭野獸,並不可怕,牠張牙舞爪的猙獰,只是因為需要被安撫。 放心,不會被吃掉的。
Thumbnail
2023/05/04
內在最原始的情緒-恐懼,往往是吞食我們的野獸。 面對內在那些恐懼的聲音,與其於被它們拉走,我們可以試著靜下來蹲低姿勢,安撫這些情緒。 野獸,不是來自外在,是來自我們內心最深的恐懼-擔心不被愛、擔心被資遺、擔心沒飯吃。 這頭野獸,並不可怕,牠張牙舞爪的猙獰,只是因為需要被安撫。 放心,不會被吃掉的。
Thumbnail
2023/04/21
你以為你是一顆長得不高的小樹, 你欽羨著其他樹木的結實纍纍 秋天來時,你發現原來自己一顆蘋果樹! 大紅色的鮮紅色寶石圍繞在你整個身上。 原來,自你被種下地土的那一刻, 即被賦予豐盛、自足與智慧。 你不須向外尋求,不須向葡萄樹或櫻桃樹借寶石來穿戴, 因為你本已俱足。
Thumbnail
2023/04/21
你以為你是一顆長得不高的小樹, 你欽羨著其他樹木的結實纍纍 秋天來時,你發現原來自己一顆蘋果樹! 大紅色的鮮紅色寶石圍繞在你整個身上。 原來,自你被種下地土的那一刻, 即被賦予豐盛、自足與智慧。 你不須向外尋求,不須向葡萄樹或櫻桃樹借寶石來穿戴, 因為你本已俱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怕你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怕你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每個靈魂都是獨立的,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有智慧地生活。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若巨大的成就不是發自內心的渴望, 也只會成為人生的負累。 把個人的快樂匯聚起來,就能創造出幸福的社會 生命的本身就存在無可比擬的價值。 最理想的世界,始於最理想的自我。 這個世界很糟,但你還有未完成的美好。 做你喜歡的事,
Thumbnail
每個靈魂都是獨立的,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有智慧地生活。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若巨大的成就不是發自內心的渴望, 也只會成為人生的負累。 把個人的快樂匯聚起來,就能創造出幸福的社會 生命的本身就存在無可比擬的價值。 最理想的世界,始於最理想的自我。 這個世界很糟,但你還有未完成的美好。 做你喜歡的事,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正因人皆自卑而脆弱,才會過著群居的社會生活。也因此,社會興趣與社會合作便成為人類的救贖。
Thumbnail
正因人皆自卑而脆弱,才會過著群居的社會生活。也因此,社會興趣與社會合作便成為人類的救贖。
Thumbnail
若想要幸福,想要過自己嚮往的生活,就得面對被他人討厭的風險,勇敢選擇自己嚮往的人生,其實你不是不能,你只是缺乏勇氣而已。而勇氣來自你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知道自己不用滿足別人的期待。毫無疑問的,你擁有自己人生的主權。只要你堅定去做,過去與他人都不能阻擋你的選擇。   
Thumbnail
若想要幸福,想要過自己嚮往的生活,就得面對被他人討厭的風險,勇敢選擇自己嚮往的人生,其實你不是不能,你只是缺乏勇氣而已。而勇氣來自你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知道自己不用滿足別人的期待。毫無疑問的,你擁有自己人生的主權。只要你堅定去做,過去與他人都不能阻擋你的選擇。   
Thumbnail
有時候我覺得,成功與否、善與惡,未必全可歸因於個人能力或品德,而是與「際遇」有關。就像我曾在文學小說所看過的一段文字「善與惡是同一張面孔,端看他處於什麼脈絡。」 那麼,我們究竟要相信誰說的呢?這個世界中,是否真有所謂的事實?就像拼圖一樣,我們所看到的,常常只是被打碎拼圖當中的一小片。
Thumbnail
有時候我覺得,成功與否、善與惡,未必全可歸因於個人能力或品德,而是與「際遇」有關。就像我曾在文學小說所看過的一段文字「善與惡是同一張面孔,端看他處於什麼脈絡。」 那麼,我們究竟要相信誰說的呢?這個世界中,是否真有所謂的事實?就像拼圖一樣,我們所看到的,常常只是被打碎拼圖當中的一小片。
Thumbnail
總結運用~ 工作上與其他部門有衝突時,若衝突點是公司規範,對方希望自己放水,我認為還是要堅持,即便因此被同事黑化也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做到割捨別人的課題,和稀泥是最差的解決方式。 許多成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對他人使用上對下關係,其實人與人本來就是平等的,只是社會競爭加深了階級意識,如果能認清這一點提
Thumbnail
總結運用~ 工作上與其他部門有衝突時,若衝突點是公司規範,對方希望自己放水,我認為還是要堅持,即便因此被同事黑化也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做到割捨別人的課題,和稀泥是最差的解決方式。 許多成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對他人使用上對下關係,其實人與人本來就是平等的,只是社會競爭加深了階級意識,如果能認清這一點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