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從MVP到PMF:創業公司的必經之路/KT Huang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在創業與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知道如何運用MVP與PMF的概念,持續假設、驗證、修正,直到找到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在找到需求之後,還得跨越各種日漸提高的困難鴻溝,找到厲害的團隊、做出好的產品,才能在穩中求勝。

KT Huang
科技人,帶著研發精神的商業開發者。歷任面板業產品經理、新創公司產品總監、台達電產品規劃;現為中國上市公司海外市場總監及多家公司策略顧問。擅長海外市場拓展,結合商業模式,分析科技業走勢。
據CBInsight網站的文章指出,新創公司失敗的20個原因前三名,分別是產品沒有市場需求(42%),現金用完(29%)以及不對的團隊(23%)。
  • 「不對的團隊」主要是無法自行設計或製作產品、沒有能力銷售等問題,也就是創始團隊的能力無法覆蓋商業各面向;
  • 「現金用完」則更直觀,因為資本跟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未能在資本用完之前找到獲利模式並售出產品,團隊最後終將解散;
  • 「沒有市場需求」則源自團隊沒有關注真正的市場需求,只是埋頭苦幹、閉門造車,結果做出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換個角度想,這三個看起來分散的原因,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團隊或許確實想做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但卻不知道如何做;以致花費太多時間、金錢、人力尋找產品,最終導致資金耗盡倒閉。
也有可能團隊雖然找到了好的產品,但沒有能力製作驗證樣品、並委託外部團隊或專案小組幫忙製作;或是沒有能力管控外包廠商、新創團隊也沒有議價能力,後來還是只好關門大吉。
在資金用完之前找到正確的產品、並且成功銷售出去,絕對是新創公司存活的最大關鍵。

如何增加存活率

許多創業者憑著熱血設立公司,想像客戶需要的產品,然後埋頭苦幹,以為終究會有客戶欣賞而埋單。
然而往往事與願違,新創公司前5年存活率只有1%;而市場也終究會用訂單來回答我們的問題。如何找尋市場需求,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跟建議;這裡只針對幾個重點提出來討論:
1. 做超出能力一點的事
一個成功的創業團隊,最少要有能力應付技術、行銷業務、產品管理等問題。如果在這些領域沒有足夠能力、無法自行完成、或者沒有能力管控外部團隊,就會被其他人牽著鼻子走。
例如想做一台自駕車,但連寫程式都不會;這麼一來,產品開發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或者我想把產品賣到國外,但對英文一竅不通、對國際貿易的條款不熟悉、對於談判或訂價技巧也不清楚,這時候就很容易被通路商綁架、或者簽下非常不平等的合約。
有人天縱英明,雖然很多東西不會,但透過邊做邊學,仍然找到了一條自己的路,但那畢竟是少數特例。做新產品的風險很高,但選擇「超出自己能力一點」的事情來做,我們就有機會隨著挑戰增加而提升能力,而又不至於讓風險失控。
2. 訂出目標客戶
產品應該要有目標客戶群,最忌諱亂槍打鳥,否則反而導致團隊失焦。就如同射箭要有標靶,才能集中精力往靶心射去,並且知道自己離目標多遠。例如iPhone的客群屬於收入較高、或是願意花錢買好東西的人群;而買小米手機的,就是注重性價比的人群。
目標客戶是未來產品的受眾,對他們的設定、理解、以及需求認知,將是產品開發設計的唯一參考。要注意的是,目標客群的初期設定不一定準確,所以不妨在經營產品的過程中邊做邊改。
3. 找出未被滿足、而且數量夠大的需求
「未被滿足的需求」包含:
  1. 未被完全滿足的現有需求;
  2. 潛在需求;
  3. 未來需求。
例如貝克菜製作「Lihi.io」服務的起因,就是因為網站需要做AB測試,分流很麻煩、但又怕被人窺探秘密,而做完AB測試之後又得重新設定,因此做了一個產品給自己使用,再正式變成產品。
需求數量必須要夠大、夠多。原因是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如果需求夠大、夠多,就算只能取一瓢飲,也還是可以存活下來。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貝克菜、或是賈伯斯那樣好的能力,可以無中生有做出一個好產品,該如何找出數量夠大的客戶需求?
近幾年來,所謂「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是用於假設、驗證想法的一個熱門概念,以下就來做一些說明。

什麼是MVP?

產品與市場的落差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市場需要產品A,但實際上需要的卻是產品B;然而我們不知道市場是否真的需要A,所以必須做出產品來驗證假設。
這時候,我們試圖用最低成本、最短時間來做出產品「A1」;但經過客戶回饋之後,才知道原來必須往B靠攏。
於是我們根據對產品、技術、以及資源限制的瞭解,又做了一款產品「A2」;這次總算再往真正有需求的產品B又靠近一點點。經過幾次修正,總算做出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B1」,於是業績及用戶數目都開始有起色。
萬一我們做出來的產品是C,那就糟了;因為它跟客戶及用戶的需求都相差甚遠、甚至也遠離了我們自己設定的目標。也有可能因為客戶的回饋不正確,以致我們反覆的做了幾個產品,都未能真正往B靠近。
所以,有可能做了很多次都仍然是產品C的概念,也有可能已經做到「Ax」,都還是不能被市場接受。
做出產品的代價很高,所以為了避免資源浪費、降低風險,我們必須用相對低的成本設計產品,然後放到市場上驗證,再根據市場回饋修改產品。
A1到A2、再到B1的過程,就是不停的假設、驗證、修正;其中的A1、A2、甚至C,就是最小可行性產品MVP。
MVP幫助我們用較低成本、較低風險的方式,來測試市場需求、調整產品方向;這可能要經過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透過幾次改版找出市場真正需求。

要驗證的是什麼?

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概念
簡單的說,就是客戶是否對產品有興趣、是否願意付費,其次則是這個需求是否能夠持續。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小心的調整「最小」與「可行」之間的平衡。
在不知道市場是否真的需要我們的產品時,我們只能根據經驗、事前調查、團隊能力、成本及時間等綜合因素考量;挑出幾個重要的產品因子,然後打造產品、放到市場上驗證。
如果太過專注於「最小」,可能會做得太簡單;如果潛在用戶不瞭解這是什麼產品,就會失去驗證的意義。所以重點在於「可行性」:在「用戶能使用」的前提下,用最低成本做出做接近成品的MVP。

做出MVP之後呢?

事實上,MVP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透過每一次修正,讓產品越來越貼近市場需求。直到產品對了、市場開始有很好的反應,就表示我們找到了產品與市場之間的交集,也就是「Product-Market Fit」(PMF)。
前面範例提到,好不容易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B1」,就是所謂的PMF。而我們如何能知道PMF出現了?
產品與市場
當產品與市場間有了交集時,我們可以從「客戶數量」及「營收」兩個角度看得出來。
公司所有的營收來源,都來自客戶付費購買產品或服務。電商業者會考慮「新增DAU每日活躍用戶數超過100」、月流失率低於2%、30%次日留存、每週使用天數超過3天….等,都是為了讓客戶增長速度大於流失速度。
B2B公司產品對了,會發現客戶應對變得積極,會開始主動詢問、或者提供詢價單RFQ;在推廣其他客戶上,也變得比較順利,客戶逐漸從1個增加到10個甚至100個,RFQ數量及客戶數量都明顯增加。
當客戶喜歡你的產品時,就會回頭購買、繼續使用、介紹他人使用或購買其他品項,營收就會越來越多,獲利通常也會因此水漲船高。
但在PMF階段,產品可能並不賺錢,直到後面才有辦法實現獲利;此時,我們可以利用「營收」作為評斷依據。

PMF襲來後,才是挑戰的開始

當PMF來臨時,在沒有刻意推廣的情況下,客戶、訂單、需求、客服的工作量都會大增。
客戶增加後,需要跟新客戶洽談產品、訂單,還要處理舊客戶的需求;出貨量增加時,原先在產品開發階段沒注意到的問題也可能浮現,導致不良率上升、客退率增加,得忙著滅火。
同時間還得聘用新的員工,並且籌措資金來支付成長所需費用。這樣就能一切順利成長嗎?事實上,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
產品的生命週期與鴻溝
在找到PMF之後,使用者或公司內部都會經過一段很長的陣痛期,也就是所謂的「鴻溝」。
以用戶為例:創新者跟早期使用者試用新產品的意願較高,但要讓隨後的早期大眾及晚期大眾採用產品,必須花很多心思確保首批用戶滿意,才有機會擴散到其他的使用者。
想想看你我身邊的人,有多大比例是2007年iPhone推出之後,第一時間就買了智慧型手機?又有多少人在一旁觀望,直到過了幾年外觀、功能、價格都對了,身邊朋友也越來越多人使用,才開始用智慧型手機的?
我們需要跨越的鴻溝,可不只是用戶數量或者銷量而已;下圖中的縱軸可以任意更換成資金、人力、資源、以及困難度等等,都同樣可以成立。
更多的鴻溝
舉例來說,你做了一個手機周邊產品,官方蘋果店找上你,希望每個月出貨5萬個到全球各地。
產品被蘋果認同,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開心的事;讓我們假設產品成本200元,賣給蘋果400元,終端售價800元,帳期月結3個月。
然而,如果要接蘋果的訂單,你可能必須準備2,000萬資金,再加上各種開銷、供應商購買物料,同時考慮付款、交貨都可能有各種因素導致延遲,所以至少要有3,000-4,000萬的現金可運用。
要不要接這個訂單?資金不夠的話,要借款還是增資?增資有可能不犧牲太多股權嗎?
生產也有問題,公司從來沒有接過這麼多的訂單、之前也沒有單次生產超過1,000個的經驗。當生產數量暴增為50倍時,大量連續生產可能發現良率不佳、可靠性有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原物料能否穩定供貨、代工廠是否有產能可以滿足等狀況。
於是,產品穩定性及生產流程都可能需要重新調整,這一調整可能就是幾個月;更不用說終端用戶千奇百怪的問題,以及通路教育訓練、客戶服務、退換貨等事項。
而如果其他通路也對這個產品有興趣,又要考慮如何保證關鍵材料不會斷貨,還有確定其他物料都在倉庫等著付錢……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最終我們會發現,每天都在為了救火和處理緊急事務而疲於奔命,而這才是困難的開始。
一個產品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真正商品化,而時間也會導致成本增加;而原有產品也必須維護,讓早期支持的客戶仍舊熱愛公司,避免流失。
另一方面,需求被看見之後,會有很多後進者仿效跟進,因此必須增加人手支援開發新產品,讓速度加快、規格更好,但這樣也會導致開發成本增高。
為了維持或增加市佔率,行銷廣告預算的增加、通路分潤機制的改變,都會導致成本及費用呈等比級數上升;明顯的是,必須跨越的鴻溝不只是客戶或使用者,而是整個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管理能力、多工處理能力、以及面對競爭的應變能力。

如何穩中求勝?

前面提過,產品沒有市場需求(42%)、現金用完(29%)、以及不對的團隊(23%)都是新創公司失敗的主因。產品需求方面的問題,可以透過多次「最小可行性產品」的驗證找出市場所需;而找到市場所需之後,很快就會再次面臨產品、資金、以及及團隊資源需要跨越鴻溝的問題。
  • 專注於產品
追求成長是企業的目標,但並不是唯一的目標。設立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另外一個角度看,我們應該專注於把產品做得更好。
當我們已經被市場看到、也知道市場需求是什麼時,應該把產品做好,讓原有的客戶為我們發聲及推廣。產品除了必須滿足客戶需求之外,也要有能力賺錢,讓成本低於售價、讓公司損益兩平、讓客戶及出貨量可以穩定增加。
  • 專注於團隊綜效
為了要把產品做好,必須要有很好的團隊。公司原始成員至少要有能力做出產品、或者有能力管理外包團隊,讓外包團隊為我們打造產品。
隨著產品增加、客戶增加,也應花心思在如何培養及招募人才,提前做好準備,以應付日漸增加的工作量及需求。
  • 決定要募資、借錢、還是自己來
當我們找到市場的需求、產品跟團隊成員也都準備好的時候,就必須決定接下來要「快速成長」、「穩定成長」、甚至「不要成長」。
快速成長需要增加人員、增加行銷費用、增加產品線、擴張到其他國家等等;在多數情況下,都需要向外募資或者借錢。如果公司利潤好、營收穩定,銀行會更願意用較低的利息借款。
如果是向外募資,良好的產品線與獲利狀況,就有機會得到較高的估值、以稀釋較少的股份取得資金。好的投資方可以幫我們拓展業務、提高視野、帶動團隊成長,所以必須慎選資金來源。
如果目標是穩定成長,也許就不用向外募資,用自有資金慢慢做就好。這表示我們更需要好好聆聽市場需求,做出讓市場滿意的產品;因為只有這樣,才有機會獲利、賺取利潤、並且靠自有資金成長。
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不追求成長,將目標改為追求效率提升,讓同樣的人力可以多做幾個產品、服務更多客戶、或者提高產品及服務品質,以利於提高單價。

等等……不賺錢先衝量,然後再找資金,這樣不行嗎?

常看到國外公司靠著虧錢補貼用戶、對外籌措資金,甚至成為可以上市的獨角獸;遠一點的如Amazon、Facebook、Netflix,近一點的就是WeWork、瑞幸咖啡等。為什麼台灣不行?
要衝量就必須要有資金,招募人才、打造產品、經營行銷通路等等;這種規模的投入,一定需要創投或者私募基金協助。但第一個問題就是台灣的量小,不足以支撐獨角獸的操作模式。
全世界的獨角獸之中,美國、中國、印度、印尼、歐洲及韓國佔了90%;除了這幾個地區的新創公司,其他公司都很難成為獨角獸、也不太可能用獨角獸模式來營運。
也許有的人會說,拿到錢之後就可以去打歐洲、美國、中國大陸等市場;但最直接的問題是,這些地方連當地市場內的業務人才都打不下來,請問你有甚麼本事可以做到?就算要投資,也要投資當地的人才,勝算最起碼會比外行人來得高。
既然台灣是小市場,就應該先求穩定;也就是先驗證商業模式、調整團隊營運模式,有穩定的獲利、營收、以及成長幅度之後,再考慮是否要籌資、或是用自有資金擴張。
將心比心,我們自己也是投資人;買賣股票、投資基金都是要追求成長與獲利。如果有一家公司跟你說「我現在不賺錢,但是以後有可能賺錢,你要相信我的能力,給我錢經營」,你願意嗎?
正因為沒有太多的資金,只能穩穩的做,所以不可能做超出自己能力太多的事情;從公司設立開始,每天張眼閉眼都在燒錢,整天高談闊論,想像在天上的事情總有一天被你發現、做出來、並且大賣,機會實在太低。
為了生存,你可能要不停的轉換方向,或者各種案子跟產品都做;也許有一天不小心意外發現某個產品可以賣錢,就一直做下去。又或者做到有一天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以及經驗,就可以回頭繼續做你想做的產品。

結語

我們總是希望藉由創業來達成夢想、賺取財富、獲得成就感;本文花了點時間介紹MVP及PMF,解釋如何假設、驗證、修正,直到找到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其實,找到市場需求之後,創業的困難之處才要真正開始。為了跨越客戶、產品、技術、資金、以及日漸提高的困難度鴻溝,找到厲害的團隊、做出好的產品,在穩中求勝,再找到對的資金,才是創業者最該注重的事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從高山到城市:Arc'teryx 軟殼外套2024 全方位評測探索 Arc'teryx 軟殼外套的詳細評測和選購指南,從高山探險到城市生活,找出最適合您的2024年最佳外套選擇。立即閱讀我們的專業分析和推薦!
Thumbnail
avatar
iSALE
2024-06-20
從社會化到環境管理:米克斯Dolla的生活改變之旅Dolla因社會化不足而對外出非常緊張,在家裡也存在大小便問題、警戒吠叫、亂咬拖鞋等行為問題。透過課程的設計與細心的訓練,Dolla逐漸展露笑容,並改善了行為問題。
Thumbnail
avatar
犬研室
2024-06-20
從隨筆到小說的距離日前,與一位作家朋友通話(我戲稱這是我們的編輯會議)談及隨筆作家轉向小說家必須克服的難題。我們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首先,對每日能產出2000字的作家而言,他們沒有寫不出來的苦惱,反而要清醒地詰問自己:你的2000字產出是同義反覆或簡單重複呢?又或者還未自覺地從隨筆的寫法過渡到真正的小說的世界?其次,
avatar
邱振瑞
2024-06-20
從內而外提升自己:高價值男人的自我進階指南在現代這個競爭激烈且充滿挑戰的社會中,每個男人都希望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眾人眼中的焦點和榜樣。但究竟什麼樣的男人才能被稱作「高價值男人」?這不僅僅是指外在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從內而外的全面提升。 高價值男人不僅具備出色的職業能力和財務狀況,還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社交智慧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懂得如何平
Thumbnail
avatar
W先生
2024-06-20
1人創業的市場測試之道:從MVP到成功商業模式在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1人創業的路途充滿了挑戰和機遇。 不少創業者陷入失敗的困局,因爲他們都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市場測試。 市場測試為創業者提供寶貴的洞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他們的目標市場,預測需求,並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而一些常見的市場測試的致命錯誤卻可能讓創業者付出沉重的代價。
Thumbnail
avatar
AlxwuEcoaching 開店 選品 物流 亞馬遜FBA 廣告投放技巧 亞馬遜電商教學
2024-02-20
為自己的寫作 debug:從 MVP 開始迭代產出用產品開發常見的概念:MVP 來聊聊寫作這檔事。順便回顧一下自己在方格子上的寫作歷程與成長。
Thumbnail
avatar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
2022-10-30
一路走來的工作感想- 9XAPP時期-從系統商BD撞牆期到得到新人王MVP 上一篇說這篇的記錄會以工作上遇到的挑戰跟遇到很多很妙的不管是客戶或同事們的分享~但前面還是要說一下一開始我新人時期的ON BOARD在做些什麼 因為系統商在你沒接觸這個產業前,應該很多人會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麼,
avatar
Alien Puffy Lin
2022-07-05
從CSR到ESG的永續經營之路──核心領域結合CSR 帶領企業走更遠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達成率作為合作必要條件之一,要求合作單位必須重視ESG之具體實踐與管理才有合作機會之可能,因此ESG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未來趨勢。
Thumbnail
avatar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