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譯教學領導力(3)_有關團隊帶領

2019/11/1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二戰後,密西根大學進行領導力的研究,將領導行為分成「員工導向」與「生產導向」。前者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決策時會盡量讓成員參與;而後者以工作為重,注重效率。研究發現「員工導向」的領導更能提升生產力,因這樣的領導者會讓成員感受「自己的意見有被採納」,感覺「自己是能有所作為的」,而更加主動做事。有趣的是,領導人督促參與外,他會對決策結果負責,這讓成員更能安心與專注做事。
在帶領團隊做事時,可以分成「達成團隊目標(performance, P)」與「凝聚向心力(maintenance, m)」兩個軸線討論,兩者按照強度可劃分成PM、Pm、pM、pm四種類型。哪種類型比較適合呢?其實跟領導風格一樣,必須針對當時的狀況決定應該使用哪種類型的領導方法。相反的,領導者也要知道自己通常習慣用什麼類型的領導方法,因為長期使用下,成員對你的想法可能會定型。
例如PM型的主管,可能因為能力太優秀,成員有時反而覺得自己無法發揮什麼;但pm型主管也可能讓某些人覺得無所適從。
領導人也可以因此思考,是應該要針對自己的領導方式,選擇適合的人加入團隊,或是試著轉換領導方式讓大多數成員能有所發揮。
*
回到教學現場,對象就算是孩子,若能賦予他們一定程度的決策參與度,其實孩子會感受到自己被信賴,進而產生責任感。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慢慢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同時教導他們負責任的重要性,也就是漸變的從PM轉至pm,以「培養孩子自主能力」而言,會是很有效的一個教學法。
但有個重點:老師也要能承擔學生自主下的種種責任。老師越默默地幫孩子承擔,孩子越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勇於做事。當然,等孩子的勇氣與信心提升後,就可以漸進的授與他責任了。
參考文獻:圖解團隊領導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黃蓋瑞
黃蓋瑞
本帳號停更,將使用新身份經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