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 翻轉商業模式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舊的思維不代表不適用;然而為了創新而創新,恐怕才是災難的開始

既然是摻雜的數位而進行的轉型,勢必會對所謂的 “舊思維” 形成一種挑戰;或許你也曾經聽過類似的話:現在沒有人在用紙本了、新的公司都用app來做吶、這樣做的效率太差…等等,針對過去所形成的做法,進行一系列的挑戰。
甚至於,會簡易的連結到,“只要不數位,就應該被改變或革新”,會產生這種連結,不全然是提案人的錯誤,有些時侯,只是我們不太願意燒腦去想一些事情,讓這樣的簡易連結進入我們的三觀罷了。

而這個簡易連結形成的後果,會很容易造成觀點上強烈的對立;難道只是因為還沒數位化,照著原本做法的同仁,就是不思進取或不求上進嗎 ? 這些反對的立場,會使得推動更困難,那麼,該怎樣切入,才會比較容易取得數位轉型的成果呢 ?

知其所以然,不要只想著自嗨,然後變成自爆、自燃

我記得軟體產業中有句名言 【There‘s no silver bullet.】指的是,我們都會期望有一個萬用的方法去解決身邊遇到的任何困難,但,孩子,這件事只會出現在故事書中好嗎 ? 同樣的,要發動數位轉型,甚至於希望創造出商業模式的升級,它唯一也最重要的前提是…你足夠認識你的商業模式 嗎 ?

商業模式,尤其在 Business Model Canvas (下稱 BMC ) 問世後,似乎變成了白領職場必學的一張表格,在這裡表沒有要討論這張該如何填寫,但是我們可以想想數位轉型和商業模式之間的互動關係。

  • 顧客
    在數位轉型的衝擊下,我們要看的是顧客是否因為環境的數位科技的浪潮而產生了改變,不論是行為模式、看待需求的觀點、接收使用產品服務的邏輯等等,如果以上的項目形成了某方向的趨勢,而競爭對手還沒有注意到,這正是我們將對手甩開的契機。
    有注意到嗎 ? 在這裡的思維不在於自己要不要數位轉型,而是透過顧客的觀察和研究,尋找出可以數位轉型的空間和契機。
  • 價值提案
    價值提案的產生會源自於要解決的問題的情境及身處在情境中的顧客。因此,如果 “情境” 受到了影響而產生改變,就需要綜合顧客和情境之間的變化,找出偏移的程度,如果偏移過大,甚至於需要思考重新再定位的可能性。
  • 收益
    接下來我們移動到收益這件事,在這個環節下,需要切換兩個不同的角度,第一個當然還是站在顧客的角度,會不會有些因環境變化而產生新的可能性,例如:行動支付普及會不會因此產生了不同的契機。另外的角度則要切回組織的角度,像是純網銀、三方金流,會不會因此影響了法人之間的金流或者財務管理的優化的可能性等等。
  • 客戶關係
    這裡一樣可以用兩個角度來思考,一個是從顧客而言,到底現在的顧客會習慣或希望和你形成什麼樣的關係或互動;回到另外一個角度是,是不是有機會因為數位化的演進,把產品或服務當中的每一個使用階段,加入一些 “探針”,透過這些數字的收集和研究,進一步去提供或創造產品的壁壘。
  • 通路
    通路恐怕會是數位轉型中最值得討論的一塊,各種新型態的通路席捲而來,但筆者特別要提醒的,你的顧客有在這些通路上嗎 ?
    筆者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覺得非常的有趣,是在講中華電信希望老人家升級到 4G 的故事,當初的企劃,規劃了一系列的換機方案,但對於這些老人家們,他們只應用到手機最基本的功能而已,不太需要換機,直到後來推出了換機送衛生紙的方案,就引爆了一次的換機潮;這個故事在談的,雖然是溝通以及價值提案兩個點,但筆者想引申到,你的顧客們是真的有遷移到這些新的通路上,還是一切只是你的想象而已 ?
  • 關鍵活動
    用來描述要完成或提供價值提案而需要做的活動。正因為它高度連結價值提案,因此如果價值提案有所變動時,當然也會需要跟著連動;再換個腦袋來思考,是否有什麼樣的可能性,還可以提升活動、流程的效率及效益,或者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減輕或加速組織在這些活動上的投入以及標準化,讓組織不要成為升級的瓶頸。
  • 關鍵資源
    和關鍵活動相似,但主要談的是資源。要觀察的是來自價值提案的改變以及是不是有因為數位的力量減少或產生了什麼樣的可能性。
  • 關鍵夥伴
    描述提供關鍵活動或關鍵資源的夥伴。以夥伴關係的經營來說,傾向於追求較長時間的合作會是相對好的,因為默契的形成、流程的配合都不會是一蹴可幾的,在形成好的合作關係之前,通常要經歷數次衝突才有辦法找到合拍的節奏。
    因此,從數位轉型的思維來看,可以思考的是如何透過數位的力量,加深、強化夥伴之間的互動和關係。
  • 成本
    這個環節描述了所有的費用,包含了各種固定和變動的成本。理論上而言,應該可以抓出轉型後的成本然後算出轉型前後的差距,再除一下投資轉型的費用得出 ROI 及規劃出多少年可以回本,喔耶~ 世界太平,人生美好…以上講的,非常難發生。
    因為轉型本身就包含著做法和機會的不確定性,但這不代表我們需要放棄任何的預測,更應該思考的,是用小型動態的實驗去實驗和確定方向,利用動態的指標去計算和放大可能產生的效益,逐步踏實的完成數位轉型的目標。
全部都評估完了,要捲起袖子了嗎 ?

在理解完自己的商業模式後,可能也找出了現況的長、短板,所以現在要動手了嗎 ? 筆者的建議是,再等會,請先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是否有機會因此滿足一大群潛在的客戶 ?
  • 是否有機會借數位轉型的力量,產生新的商業模式,並可以和現有的互補而非競爭 ?
  • 是否有機會因此衝撞既有的市場版塊或創造出一個自己的山頭 ?
  • 落差已然形成或即將形成,現在不做反應,未來會陷入財務上的麻煩

如果以上四項是有答案的,應該要捲起袖子用力做、持續做;若答案並非那麼強烈,可以思考的是,挑選評估的結果,適度的修整現有的商業模式以因應環境及趨勢的變化;當然另外一條路也是可以等到不得不改變時再發動。

創新的起動,不應該只是自己覺得如何如何,
更需要的是向你的客戶、市場學習;
擁抱創新不代表要全然拋棄舊的,
理解舊的更能夠找到新的以及突破的缺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吳的沙龍
17會員
16內容數
經營博奕在台灣當然是違法的,但為何還是有那麼多博奕相關的公司在台灣? 這裡不談國內的公司;只談國外進來的公司(因為我也不想被查水表、也不想被做成消波塊),但是會聊聊我聽到、知道的博奕圈裡的故事…
大衛。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3/05
這篇來聊什麼? 來聊聊賠率的概念以及還有莊家到底在賺什麼錢,當你理解了這件事之後,你會注意到這一行事實上是非常像金融業的,只是它的主要規則是零和賽局~ 但在講這個之前,我想很大致的講一下在不同地方對於賠率的表示方式 Decimal odds 常見於歐洲的網站(台灣運彩也以這個表達方式為主),表示方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0/03/05
這篇來聊什麼? 來聊聊賠率的概念以及還有莊家到底在賺什麼錢,當你理解了這件事之後,你會注意到這一行事實上是非常像金融業的,只是它的主要規則是零和賽局~ 但在講這個之前,我想很大致的講一下在不同地方對於賠率的表示方式 Decimal odds 常見於歐洲的網站(台灣運彩也以這個表達方式為主),表示方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0/02/25
這一篇算是介紹一下博奕業裡比較重要的分野,俗稱信用版或現金版,但在介紹之前,我想聊一下東西方兩個世界對這一個行業的觀點。 先講西方,在西方的社會中,博奕業比較像是生活中的娛樂,你會發現到,在球賽開始前,他們不只會買票進場為自己喜愛的球隊加油,同時間也會下注玩一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0/02/25
這一篇算是介紹一下博奕業裡比較重要的分野,俗稱信用版或現金版,但在介紹之前,我想聊一下東西方兩個世界對這一個行業的觀點。 先講西方,在西方的社會中,博奕業比較像是生活中的娛樂,你會發現到,在球賽開始前,他們不只會買票進場為自己喜愛的球隊加油,同時間也會下注玩一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0/02/18
說到進入博奕這個圈子,我是在 2007 年左右進來的,當時是同學的介紹,說有一批便宜的牛肉…不是啦,是有間公司在找人,而且要找即戰力的人,恰巧我剛好考慮要轉職,就跑去聊聊了,很順利的進入了公司,當時公司約莫 10 個人上下。 這裡先談個明確的事情,以外資在台經營博奕公司的方式,第一個是以軟體公司為主
Thumbnail
2020/02/18
說到進入博奕這個圈子,我是在 2007 年左右進來的,當時是同學的介紹,說有一批便宜的牛肉…不是啦,是有間公司在找人,而且要找即戰力的人,恰巧我剛好考慮要轉職,就跑去聊聊了,很順利的進入了公司,當時公司約莫 10 個人上下。 這裡先談個明確的事情,以外資在台經營博奕公司的方式,第一個是以軟體公司為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幾年對於『轉型』的議題真的太多,多到有點應接不暇,多到有點精疲力竭,一件事還沒做完,另一個議題又冒出來。但,我真的認為『轉型』我們真的說得太多了,甚至有點『商人的陰謀』在裡頭,這味道就像電商無端冒出的每個月的購物節一樣,鼓勵消費,但真的有必要嗎?
Thumbnail
這幾年對於『轉型』的議題真的太多,多到有點應接不暇,多到有點精疲力竭,一件事還沒做完,另一個議題又冒出來。但,我真的認為『轉型』我們真的說得太多了,甚至有點『商人的陰謀』在裡頭,這味道就像電商無端冒出的每個月的購物節一樣,鼓勵消費,但真的有必要嗎?
Thumbnail
為什麼大家都在講「數位轉型」,甚至連政府都帶頭做呢? 數位轉型做得好,短期可以提升一間公司的營運效率,降低花在管理上的時間、人力成本,長期而言還可能開啟新的商業模式,擁有新的收入來源,提升競爭力。 也許你還不是很清楚「數位轉型」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為什麼大家都在講「數位轉型」,甚至連政府都帶頭做呢? 數位轉型做得好,短期可以提升一間公司的營運效率,降低花在管理上的時間、人力成本,長期而言還可能開啟新的商業模式,擁有新的收入來源,提升競爭力。 也許你還不是很清楚「數位轉型」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每個時代總有人發覺時代的契機,從中找到機會,因此今天Eddy想聊聊近幾年不斷談論的數位轉型趨勢,討論在數位轉型下,產業到底面臨到哪些問題,對於個人又能有什麼啟發?幫助我們在這個浪潮下成長,甚至掌握先機! 訪談了十多位不同產業的中高階經理人和主管,了解他們對各自公司和台灣進行數位轉型的觀點與啟發。
Thumbnail
每個時代總有人發覺時代的契機,從中找到機會,因此今天Eddy想聊聊近幾年不斷談論的數位轉型趨勢,討論在數位轉型下,產業到底面臨到哪些問題,對於個人又能有什麼啟發?幫助我們在這個浪潮下成長,甚至掌握先機! 訪談了十多位不同產業的中高階經理人和主管,了解他們對各自公司和台灣進行數位轉型的觀點與啟發。
Thumbnail
許多人都喜歡談「數位化」或「數位轉型」,有些企業組織也已經在進行相關的變革。數位化跟其他所有的改變一樣,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但通常失敗都不是技術因素,而是思維和做法的問題。那麼,你的數位化成功了嗎?
Thumbnail
許多人都喜歡談「數位化」或「數位轉型」,有些企業組織也已經在進行相關的變革。數位化跟其他所有的改變一樣,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但通常失敗都不是技術因素,而是思維和做法的問題。那麼,你的數位化成功了嗎?
Thumbnail
在數位化潮流之下,企業數位轉型成為必然的趨勢,無論是營運流程、顧客消費體驗、產業文化發展等,都必需結合「數位科技」,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站穩領先地位或追逐業界領先者。而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更加速推動了企業的技術轉型,企業經營者們希望透過數位化發展,擴大領先優勢也順勢拉開追隨者的距離,當然
Thumbnail
在數位化潮流之下,企業數位轉型成為必然的趨勢,無論是營運流程、顧客消費體驗、產業文化發展等,都必需結合「數位科技」,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站穩領先地位或追逐業界領先者。而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更加速推動了企業的技術轉型,企業經營者們希望透過數位化發展,擴大領先優勢也順勢拉開追隨者的距離,當然
Thumbnail
不創新,就等死? 不轉型,就淘汰? 今年媒體上開始颳起了一陣討論數位轉型的話題,其實數位轉型已經討論許久,其實早就不是新話題,但為何今年從口號變成了行動?其實都是被市場逼的!!
Thumbnail
不創新,就等死? 不轉型,就淘汰? 今年媒體上開始颳起了一陣討論數位轉型的話題,其實數位轉型已經討論許久,其實早就不是新話題,但為何今年從口號變成了行動?其實都是被市場逼的!!
Thumbnail
什麼樣的組織適合 “發動” 數位轉型?? 如果在台灣問這個問題,可以猜得到答案多半會是行銷相關的,其次才會是資訊相關的部門;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因為電子商務的行銷紅利雖然不如以往,但是對於電商相關的人才的需求極為強勁;從品牌端到平台端;從傳統零售到個人自
Thumbnail
什麼樣的組織適合 “發動” 數位轉型?? 如果在台灣問這個問題,可以猜得到答案多半會是行銷相關的,其次才會是資訊相關的部門;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因為電子商務的行銷紅利雖然不如以往,但是對於電商相關的人才的需求極為強勁;從品牌端到平台端;從傳統零售到個人自
Thumbnail
轉型可能伴隨創新;但不代表一定要創新 既然是摻雜的數位而進行的轉型,勢必會對所謂的 “舊思維” 形成一種挑戰;或許你也曾經聽過類似的話:現在沒有人在用紙本了、新的公司都用app來做吶、這樣做的效率太差…等等,針對過去所形成的做法,進行一系
Thumbnail
轉型可能伴隨創新;但不代表一定要創新 既然是摻雜的數位而進行的轉型,勢必會對所謂的 “舊思維” 形成一種挑戰;或許你也曾經聽過類似的話:現在沒有人在用紙本了、新的公司都用app來做吶、這樣做的效率太差…等等,針對過去所形成的做法,進行一系
Thumbnail
你要的是 「數位化」 還是 要 「轉型」  ?? 公司在不同的情境下,對於數位轉型的 「感受和期待」 可能會不同,也因此會導致了各式各樣的執行狀況和挑戰… 如果你去網路上找數位轉型,大概都會先出現的是 ERP 相關 或 管顧公司的銷售性質文章,多半從組織、策略面切入,再掛鉤自己能提供的服務。但是另人
Thumbnail
你要的是 「數位化」 還是 要 「轉型」  ?? 公司在不同的情境下,對於數位轉型的 「感受和期待」 可能會不同,也因此會導致了各式各樣的執行狀況和挑戰… 如果你去網路上找數位轉型,大概都會先出現的是 ERP 相關 或 管顧公司的銷售性質文章,多半從組織、策略面切入,再掛鉤自己能提供的服務。但是另人
Thumbnail
企業的數位轉型,應該算是一個逐漸被重視,但未必真的深刻被理解的一個課題。 數位轉型,本質上因為是企業面臨快速變動數位環境的「不斷再合理化」的進程,市場的發展、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追求的是當下個面向的「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而放到時間軸上,便會見到「不斷再合理化」的動態歷程。
Thumbnail
企業的數位轉型,應該算是一個逐漸被重視,但未必真的深刻被理解的一個課題。 數位轉型,本質上因為是企業面臨快速變動數位環境的「不斷再合理化」的進程,市場的發展、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追求的是當下個面向的「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而放到時間軸上,便會見到「不斷再合理化」的動態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