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午大約四五點,我幫一位年輕人做了一場諮詢。
他的母親,在他來找我諮詢前大約一個小時前住院。病因是什麼?當時來找我的他,並不是很清楚
而他,晚上正有一份商業合約要談,在時間上就已經先卡到了。
在他還沒來得及弄清楚母親的病因前、工作上的資訊和聯絡又開始大量插進他的大腦
然後他一邊處理這些工作時,一邊不斷產生聯想:「我的母親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這些厄事都發生在我身上?」
接著,他聯想起患有精神疾患的另外一位親戚、想起酗酒離家的父親、想起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
最後,他想起「因為他是長子。」
你可以想像,他這一系列的思維順序的交織,層層疊疊,在最後想起自己是長子的同時,能夠產生怎麼樣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
但這時候我們從第三者角度來剖析一下:
親戚有心理疾患不是突然、酗酒離家的父親、不是突然,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自然也不是突然。
這些是早就存在他生活中的現狀,而他一直以來也都處理得很好,情緒內在也始終處在平衡的狀態。
突然發生的要素:只有母親住院這件事情而已。而恐懼由此生。
傳統道德觀中,「長子要背負一切家人照顧的責任和義務」。而認知失調的扳機則是在這裡扣下
解讀是為了增加生存經驗,所以在解讀事物的時候大腦會不斷聯想,以其觸發更多的神經鍊
人腦對於資訊的學習是來自於點、線、面三個階段。
「點」是指單一知識、「線」則是找出將這個知識併入其他已經理解的「資訊組」、面則是透過三四個資訊組,建構處理一件事情時會運用的框架。
學習新知時,從點到面、運用的邏輯更高層級、觸發神經鍊越多,越能理解、越容易進入大腦長期記憶、越會容易產生感受。
回到上面那位年輕人。當他開始思考「為什麼都是我遇到這些事情?」大腦真的就會往這些方向去找尋答案。
接下來的思路發展你我都猜得到了啊!關於「為什麼」的這個問題,最後不外乎就是怪罪外在、或是怪罪自己了。而顯然的,母親住院這個問題,怪罪自己或外在,都不正確。
************
在心理工作中,其實大部分個案的受困狀態,往往都跟上面的思路脫不了關係。
聚焦在「為什麼」大腦就會給你為什麼的答案,即便這個答案完全不合邏輯。但大腦得生成這個答案給你,你的內在平衡才會通過、也才能繼續下一步行動。
這也造就個案為了平衡事件、反而產出太多無謂的聯想,例如:「一定是我家風水有問題,才會老是被小人陰」、「絕對是她看我不順眼,才會在工作上處處針對我。」
這根本就是確認偏誤。
那該如何避免確認篇物的產生、避免這類型的痛苦再重演呢?老生常談一下,聚焦在「如何做」的確比較有效一點。
聚焦在「如何做」大腦也會產出一些辦法。沒錯,他也是會有一些不太合邏輯的產物,但至少離解決問題而言,這條思路是比較近的。
怎麼說呢?
你知道我們人其實是不太動腦---我說的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太動腦的唷!?
我們會習慣調用類似的經驗,用曾經有效的辦法、來處理眼前這個問題。即便這個問題在今天遇到之前,根本沒有可以拿做參考的類似經驗。大腦也會強塞一個給你。
而聚焦在「如何做」大腦就會東拼西湊、開始運用創意,把多個資訊拆開重組、找尋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你看,一開始的「如何做」大腦都會產出一些胡說八道的內容。但繼續保持思考,會看到產生三到四種的新方式。
***********
回歸年輕人的媽媽。家人緊急住院當然會擔心、會難過。持續聚焦在「為什麼」將會得到一堆檢討性的答案。「因為你沒有關心母親」、「因為你不是個孝順的兒子」
過分一點的自虐型大腦解讀:
「因為你是個自私的人、你眼裡只有自己」、「因為你重來只顧著自己舒服、從不考慮疼愛妳的家人」。
瞧,當事人大腦持續產出這種答案,對事情完全沒有幫助
如果聚焦在如何做,正式進入思考神經鍊,大腦會進入的是:「病因是什麼?我該如何照顧好她?」、「如果媽媽住院時間拖長,我會需要多少錢來照顧這段時間?」、「如果我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她,兄弟姊妹有誰能夠支援這件事情?」
哪種方式對處理突發事件會比較有效?高下立判。
#歡迎大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