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經典流傳的【複利效應】,源於一項簡單原理:
每天看似不經意的小決策,將引領你邁向你一直渴望的人生,或是導致你走向不幸與失敗。不是大事累計起來發揮最大功效,而是成百上千、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件小事累計起來,區分出平凡與卓越。
就是在生活中,做意識的選擇,
選擇正確應該吃的、選擇真正該做的、選擇有益的習慣。
關於時間這件事,我將從「慶生+製做抽錢蛋糕影片」這件事來分解每一個環節,讓大家瞧瞧,一件小事背後所佔的無形空間有多少!
起初想說,慶生就只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仔細計算起事前準備的時間,可說遠超過於我的想像,讓我們來看看這赤裸裸的拆解圖吧!
若是以一天正常工作時數7-8小時,做計算的話,可說花了將近6天來籌備並執行,
將這6天拿來換算成商業效益,可能是接主持工作、寫作、寫企劃案,或許還會帶來一筆收入;
但,到底值不值得做,就在於「你的選擇」與「投入程度」,先選擇是否要做,再決定投入執行的程度。
上述所舉的生活例子,前提是這是【千載難逢的慶生機會,值得做!】
除此之外,生活中是不是也有所多瑣碎小事,如等待、放空、滑手機 等等的行為,浪費了許多時間成本,我們都成了時間殺手的幫兇,無形中都在消耗我們的生命。
這也是我們經常忽略的,每一件小事所帶來的漣漪效應,
看似,只是「一場聚會」或是「答應別人的事」(或許無關緊要?與自己無關)
神不知鬼不絕地,都已經在變動我們原先的計劃與未來的行程。
暮然回首時,發現一週又過去了,一個月又過去了,一年也過去了,一眨眼,
又到了下一個年頭,說歲月無情嗎?
更應該說的是,是我們當下選擇了忽略,他的離開也是必然。
世上沒有所謂的平等,但,一生當中,
上天唯一給我們每個人都平等擁有的權利,就是24小時。
因為有時間,我們才有辦法去做計畫、去安排,並開始在這條時間的軌道上,慢慢實踐跟執行我們的理想。
總能聽說臨終的人們,總是感慨「沒有時間」去做以前想做的事,
在上天將這份禮物慢慢收回了,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原來每一刻每一秒都是寶貴的,當年不應該如此揮霍與浪費;
有一部影片,叫「下個十年,你會在哪裡」值得令人省思,
開頭就提到,【22k】代表著什麼意義?
除了大家熟悉的大學生起薪兩萬二以外,更重要的,是你的「生命的時間」
舉例來說,以目前國人平均壽命為80.7歲來做計算
現在的你20歲,80歲-20歲=60歲x365天= 21900天
現在的你30歲,80歲-30歲=50歲x365天= 18250天
我們總是執著在於,到底22k的金錢,能帶來多少物質享受或是代表地位的高低,
卻忽略了,我們所擁有的22k的生命時間裡,要如何更加強化並放大其生命的意義!
說到這裡,讓我想到有一位令人敬佩的
陳樹菊女士,她是一位生於西螺的
臺東傳統市場菜販和慈善家。他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靠著賣菜「50塊錢3把」,
53年來不間斷地捐款救助孤兒、幫學校蓋圖書館,捐款總金額高達一千多萬元。
2010年,
《富比士》雜誌將她選入其
亞洲慈善英雄人物榜;同年,
《時代》雜誌將她選為
年度最具影響力時代百大人物之「英雄」項目第八位。《查見
維基百科》
他用了自己人生中19k以上的時間,來造福更多其他孩子擁有更好的條件來,度過他們未來的22k,如此無私的大愛,藉拋磚引玉影響更多人有能力的人來響應。
陳樹菊女士 是平凡還是卓越呢?他只覺得他一直在做件平凡的事,能因為他的付出,而培養出更多卓越的孩子。這樣宏觀的高度,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生命態度!
最後,現在給大家動手動腦算算看,你知道你現在還有幾K嗎?(請留言與我分享)
公式:80歲(平均壽命)- X歲(目前年齡)= Y歲x365天 = ________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