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聲音也成為生命中的寶藏

2020/03/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跟朋友有一個跟聲音有關的新計劃,於是想起了收藏許久待上的一門聲音課。

彷彿就像宇宙為我準備好的,近期開課的時間跟過去完全不同,恰恰好正是小孩得以丟包的時間啊!
於是,最近對開口說話的聲音就異常留心,才發現原來聲音中透露著各種細微的訊息,傳遞無形的表情及動作。

聲音不只是溝通表達的工具如此簡單,它還隱藏著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以及對世界的互動方式。

很多時候,不是關於究竟說了些什麼,而是從說話的方式、頻率及節奏,去聽見更深層的內在聲音。

當我們釋放了聲音的可能性,也打開了通往自由路上的可能性。

你喜歡自己的聲音嗎?

老實說,過去我從未用心地去聽過自己的聲音,如果因為各種原由,從影像或音檔中聽見時,也會有種極為陌生「這真的是我的聲音嗎?」的那種疑問。

而且,通常會有一種想趕快關掉的莫名害羞感。

這也代表著某部份我無法接納的自己。

我沒有真正欣賞過自己的聲音,往往都專注在哪裡不夠好,有時覺得自己說話太快,又有時懊惱聲音太稚嫩等等。

若是深入往背後覺察,也許是因為我急著把想表達的通通說完,源自於我太想要被聽見,又或是急於證明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但其實認真想想,願意聽我說話的人,自然會給予我充份的時間,而那些來不及被聽見的話語,也意味著它們的時刻尚未到來。

最近,當我有了不少機會仔細聆聽自己的聲音時,赫然發覺我的聲音也是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嘛!

也就逐漸的喜歡起自己的音調了。

我也發現,當我聚焦於說出的每字每句產生的能量時,說話的步調也自然就放慢了許多,也能把想表達的整體能量做到同步到位,而非像過往僅注意陳述的內容。



聲音就是我們體內的管道之一,唯有我們清理內在,暢通這條管道,才能沒有阻礙地接收上面宇宙傳來的智慧,以及下面地球供給的能量,而得以學會說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話語。

當我們能真實的表達自己,也才會打開心去聽懂別人,願意聽見對方背後的恐懼、焦慮、徬徨、控制,因為那些──自己也全都體驗過。

也才有可能創造出彼此之間的同頻共振,在同樣的溝通頻道上分享生命。



你也對自己錄音時的聲音會有不熟悉的奇怪感受?

我好奇地查了原因,在此就順便來個人體小知識大放送。

我們接收自己的聲音時是同時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

第一種是在身體外,聲波經空氣傳回自己耳朵。

第二種是由聲帶振動引發的體內傳導,內耳的空氣振動會引發耳膜振動,繼而聽到聲音。與此同時,聲帶周邊軟組織亦會振動,牽引顱骨振動,最後由聽覺神經接收聲音訊息。

別人聽我們的聲音只得一個途徑──經空氣傳入,而且會比自己聽到的音再高一點。

由於聲波在骨頭中振動較慢,以傳遞低頻聲波為主,因此自身聽到的聲音會顯得較低音。

這樣的差別,就讓我不禁聯想到意識與潛意識,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熟知的都是意識狀態下的自己,就如同自己聽到的自己聲音,深深以為那就是全部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聲音了。

等到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看見潛意識狀態下的自己和聽見自己的聲音,感覺到既陌生又熟悉,甚至剛開始還會有點抗拒,但內心卻也清楚知道,全都是自己,最終我們都是要學會接納而後善加運用的。

聲音是禮物,潛意識也是值得深挖的寶藏,前提是帶著即便恐懼仍願意往前的那一份勇氣,因為可以困住自己的只有自己了。

(這時候不免俗的要來個工商時間:如果你準備好要遇見未知的自己,牌卡是與潛意識連結的媒介之一,協助你找出生命中困住你的信念。若有興趣請點選文末的FB粉絲專頁連結)


名字就是最初與自我連結的內在聲音

課程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結束前的最後一個練習:呼喊自己的名字。

老師說,生命中大部份時候被叫姓名時,幾乎都不是太愉悅的狀態。

也許是學生時代發考卷或點名、在醫院看病,或是要被告知嚴肅的事之類。

因此,我們很多人對自己的全名可以說是既熟悉又抗拒吧!

這也讓我想起有次,與我女兒體操課的老師聊天時,他說我女兒告訴他,喜歡媽媽叫她的小名,因為叫全名的時候就代表媽媽生氣了。

我覺得好笑地點頭稱是,內心暗自覺得小孩的分辨能力真是不可小覷。

當我們透過一次又一次呼喊自己的名字,也是透過聲音重新與自己連結的方式,從語調去看見對待自己的方式,是以也能從調整語調去找到善待自己的可能。

看到這裡,也許你可以試試呼喊幾次自己的名字,去感受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又或是去找到你想要如何愛自己,也許能為你帶來很不一樣的體驗。

  • 如欲觀看更多我的文章或與我交流,歡迎至FB臉書專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Winnie
Winnie
擅長牌卡諮詢,運用心靈牌卡進行潛意識解讀,找出限制性信念,釋放阻礙腳步的思想,轉化成新的可能。 歡迎至Facebook粉絲專業觀看服務內容,搜尋「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