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存在主義》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存在主義,會說些什麼?向死的存在?生命既然荒謬何不自殺?權力意志?我想這些都是一種說法,是對於存在的思想,而這些思想所歸屬的都是所謂的思想家大師們,但我們必須認知到的是我們和他們同樣地都是個人(主體,subject),而關於存在主義,我想這個思考就已經是存在主義式的了。(不過千萬別誤會,這可不是導向虛無的相對主義)

存在主義的意義是什麼,或說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存在主義的原文是(existentialism),但更原初的詞彙是 be and being,有點冒進地我會說我相信歷史的辯證,至少西歐開始的發展是這樣的,在長期的封建以及基督教秩序中政治上破除了神權國家,而連帶地個人也從群體中脫離,啟蒙時期的理性就是人的意識奪取了神的權位,19世紀末的尼采說這是上帝之死,20世紀中的卡繆說這是理性殺死了神,所以弒神者就是我們這些存在,人。

而西歐以來的所有事物包括思想跟資本主義社會型態都跟基督教有所關聯,尤其基督教是宗教的面向,他原先的存在讓人在生命的結束有個afterlife的擔保,但上帝死後在人世間的價值秩序就成為真空(因為原先的價值是基督教價值,尼采對於這樣的價值秩序提出了要價值重估),所以生命變成一場虛無,曾經努力工作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上帝選民而得被神所拯救(新教倫理觀),但現在做什麼都變成沒有意義。

所以就變成,那為什麼是「有(being)」而不是「無(nothing)」?或說存在與虛無(exist and vanity)。我覺得就是這時候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存在主義就是在思考為什麼是「有」的問題,因為當基督價值被推倒之後,變成人必須要給自己答案,告訴自己為什麼,為什麼世界是這樣,為什麼我是這樣地在這裡,所以人必須要給自己一個交代,說服自己為什麼在這裡而不是不在這裡,必須要自己去填充這個價值空洞,必須要自己去創造價值。存在就是創造價值,而這就變成了存在的意義,所以我們是存在(being),我們也存在(be)。
photo credit:https://wallhere.com/no/wallpaper/631940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2會員
384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看到臉書有些討論與暗諷博恩講強姦的脫口秀,內容大概就是說他認為強姦定義是明確拒絕但還是發生性行為無論身份都是強姦,然後說他被太太強姦但沒有事後越想越不對勁所以沒關係。 基本上博恩就是先以目前女性主義最前端的only yes means yes作為sexual abuse(or harass
何謂偽善者?顧名思義並沒有太多的落差,hypocrite指涉的就是某種表裡不一的行為者,內裡做的是骯髒不堪的事,表面卻看起來卻光鮮亮麗。虛偽,是這種個體最大的特質,虛偽並不是表面看起來是假的,而正是因為表面看起來不是假的才叫做虛偽。 從大如國際組織小如家庭,只要能稱得上「社會」的政治單位都
所謂政治正確簡稱的PC就是politically correct,例如說支持同性婚姻、多元性別等等,這些都是政治正確的。而正因為這是正確的,所以當然沒有錯,不然就是一種矛盾了,而政治正確也沒有過度正確的程度問題,因為這是一個二元的界域,只有對或錯,沒有之間。但這裡要說是,是否只要政治正確,所以
現在的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接納度似乎跟距離成為反比 如果是自己身邊的人患上精神疾病 大家會政治正確地說: 「沒關係」 「我在傾聽你」 「我在陪伴你」 但如果新聞上的人有精神疾病(或是聲稱) 大家就也會政治正確地說: 「死刑啦」 「怎麼不去死一死」 「垃圾」
「律師存在的意義就是確保人民的權利以對抗國家的權力」,這是我常說的話,並且我會加上:「權利與權力處於永恆的拮抗關係。」 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許多語彙都是翻譯而來的,甚且可能不是直接英翻中,而是英翻日,日再翻中,這歸功於明治維新的日本學者,例如西周就把Philosophy翻譯成「哲学(てつがく)
如果說:「烏鴉都是黑的。」這樣的全稱命題,很容易就能得出真假值,因為白烏鴉只要google就有圖片,當然除非你要說那是P上去的,另當別論,然而這個時代黑的都能講成白的,就跟感官所獲取的知識不確實一般,吸管插到水裡也會折射,那我們怎麼知道吸管是直的呢? 不過,我們不用把「天下烏鴉一般黑」當作
看到臉書有些討論與暗諷博恩講強姦的脫口秀,內容大概就是說他認為強姦定義是明確拒絕但還是發生性行為無論身份都是強姦,然後說他被太太強姦但沒有事後越想越不對勁所以沒關係。 基本上博恩就是先以目前女性主義最前端的only yes means yes作為sexual abuse(or harass
何謂偽善者?顧名思義並沒有太多的落差,hypocrite指涉的就是某種表裡不一的行為者,內裡做的是骯髒不堪的事,表面卻看起來卻光鮮亮麗。虛偽,是這種個體最大的特質,虛偽並不是表面看起來是假的,而正是因為表面看起來不是假的才叫做虛偽。 從大如國際組織小如家庭,只要能稱得上「社會」的政治單位都
所謂政治正確簡稱的PC就是politically correct,例如說支持同性婚姻、多元性別等等,這些都是政治正確的。而正因為這是正確的,所以當然沒有錯,不然就是一種矛盾了,而政治正確也沒有過度正確的程度問題,因為這是一個二元的界域,只有對或錯,沒有之間。但這裡要說是,是否只要政治正確,所以
現在的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接納度似乎跟距離成為反比 如果是自己身邊的人患上精神疾病 大家會政治正確地說: 「沒關係」 「我在傾聽你」 「我在陪伴你」 但如果新聞上的人有精神疾病(或是聲稱) 大家就也會政治正確地說: 「死刑啦」 「怎麼不去死一死」 「垃圾」
「律師存在的意義就是確保人民的權利以對抗國家的權力」,這是我常說的話,並且我會加上:「權利與權力處於永恆的拮抗關係。」 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許多語彙都是翻譯而來的,甚且可能不是直接英翻中,而是英翻日,日再翻中,這歸功於明治維新的日本學者,例如西周就把Philosophy翻譯成「哲学(てつがく)
如果說:「烏鴉都是黑的。」這樣的全稱命題,很容易就能得出真假值,因為白烏鴉只要google就有圖片,當然除非你要說那是P上去的,另當別論,然而這個時代黑的都能講成白的,就跟感官所獲取的知識不確實一般,吸管插到水裡也會折射,那我們怎麼知道吸管是直的呢? 不過,我們不用把「天下烏鴉一般黑」當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在經濟衰退時,社會特別容易出現動盪。除了經濟因素,便是政府政策最會影響人群。社會不穩,筆者相信沒多少人會喜歡看到。當我們看到社會不同群體出現示威,甚或社會運動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深思過這個局面是因為甚麼原因而出現呢?
Thumbnail
訂閱會員限定|《千日千夜》的形式是工整、超然、旁觀的結構,然而填滿其中的內容卻是令人不安、殘缺、不完整的,並以此對立的特質對抗了它所處於的理性結構,形式與內容相互衝突。於是,對應到我們先前所提出的問題──安德森所採用的敘事手法,是否讓我們對人物的處境感同身受?──,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問題的弔詭之處。
Thumbnail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喜劇、幽默的基調是建立在蘇黎曼本身的存在狀態上,在世界各地創造一種「巴勒斯坦式」的幽默,一種屬於蘇黎曼的幽默,他重新用自己的存在開拓「幽默」的語意。在存在上無法界定自己的蘇黎曼,遊走在各個界限的蘇黎曼,他的存在是否也能再帶來,甚至為台灣觀眾帶來界限折衝、交融與和解的重新想像?
Thumbnail
相較於宣揚現在科技業尖牙股FAANG中的Apple、Amazon、Facebook和Google,這本書比較像是以另一個面向來探討(批判)這四騎士的存在及未來,並且利用人類古老時代的習性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讀者們知道這些科技之所以能成為富可敵國的存在,背後所造成的原因為何。
Thumbnail
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Thumbnail
我一直很著迷於「其後」這個概念。或許造成衝擊的事件各不相同——不過大多跟死亡有關——我想,許多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其後。因為發生、經歷某件事,從此成為只能單獨守候回憶、乃至被回憶綑綁的人,這樣的我們,該如何一磚一瓦重建內心崩解的世界,該以什麼姿態迎向從此以後的人生?《金翅雀》也是一個關於其後的故事。
Thumbnail
他們曾經對愛情束手無策,曾經點起菸堵住情感,曾經抱起吉他訴說故事,而那最後一刻湧洩出的迫切,使三人終將正視自己。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在經濟衰退時,社會特別容易出現動盪。除了經濟因素,便是政府政策最會影響人群。社會不穩,筆者相信沒多少人會喜歡看到。當我們看到社會不同群體出現示威,甚或社會運動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深思過這個局面是因為甚麼原因而出現呢?
Thumbnail
訂閱會員限定|《千日千夜》的形式是工整、超然、旁觀的結構,然而填滿其中的內容卻是令人不安、殘缺、不完整的,並以此對立的特質對抗了它所處於的理性結構,形式與內容相互衝突。於是,對應到我們先前所提出的問題──安德森所採用的敘事手法,是否讓我們對人物的處境感同身受?──,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問題的弔詭之處。
Thumbnail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喜劇、幽默的基調是建立在蘇黎曼本身的存在狀態上,在世界各地創造一種「巴勒斯坦式」的幽默,一種屬於蘇黎曼的幽默,他重新用自己的存在開拓「幽默」的語意。在存在上無法界定自己的蘇黎曼,遊走在各個界限的蘇黎曼,他的存在是否也能再帶來,甚至為台灣觀眾帶來界限折衝、交融與和解的重新想像?
Thumbnail
相較於宣揚現在科技業尖牙股FAANG中的Apple、Amazon、Facebook和Google,這本書比較像是以另一個面向來探討(批判)這四騎士的存在及未來,並且利用人類古老時代的習性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讀者們知道這些科技之所以能成為富可敵國的存在,背後所造成的原因為何。
Thumbnail
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Thumbnail
我一直很著迷於「其後」這個概念。或許造成衝擊的事件各不相同——不過大多跟死亡有關——我想,許多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其後。因為發生、經歷某件事,從此成為只能單獨守候回憶、乃至被回憶綑綁的人,這樣的我們,該如何一磚一瓦重建內心崩解的世界,該以什麼姿態迎向從此以後的人生?《金翅雀》也是一個關於其後的故事。
Thumbnail
他們曾經對愛情束手無策,曾經點起菸堵住情感,曾經抱起吉他訴說故事,而那最後一刻湧洩出的迫切,使三人終將正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