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在叫別人讀書前,你們自己呢?

更新於 2024/06/2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們都希望跟自己的爸媽拉近距離,畢竟他們是世界上最親的人,能有共通的話題、相處起來像朋友一樣愜意,應該是每個人最嚮往的「美好家庭」了;但事與願違,我們常發現你想要爸媽好,他們卻拒絕「變得好」。
例如我跟朋友聊起爸媽的話題,總會聽到下面這幾句話:「為什麼我爸媽學歷明明很高,卻連最簡單的電腦、手機都不會用?」、「我想讓我媽看一下我最近在讀的書跟研究的東西,找點共通的話題聊聊...他們卻寧願滑手機、傳些長輩圖跟保健文章。」、「每次跟父母討論社會時事,他們總是跟現實脫節,有時候代溝大到完全無法溝通,好痛苦啊!」
久而久之,這種家人之間的溝通愈來越受挫,感情也就變得疏遠了。

爸媽們真的是不願意「進步」嗎?

我對這個議題做過更深入的研究及訪談,因為我相信這樣的情形既然是一個社會普遍的現象,一定有對應的理論可以解釋,也能夠藉此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法;研究過程中我找了大量 50 至 60 歲剛退休的長輩聊聊,問他們對於年輕人「覺得他們難溝通」,有什麼想法?
這問題還真得小心翼翼地問啊...很怕戳到這些敏感世代的底線。意外的是,我原本預期長輩們會對於年輕人(甚至就是自己的兒女)這類的負面評論感到非常憤怒或是不以為然,結果卻不是這樣!
其中幾位長輩告訴我:「我完全知道有這樣的問題,其實也很希望能符合兒女的期待,但...就是做不到啊,因為思考這些的問題,真的太花時間、太累了。」、「我也想學些現代社會的新技能或新知識,但是我都退休了欸,還要這樣做,好累。」、「我想知道自己的兒女在想什麼、做什麼,但實在無法跟上他們的思維了,溝通起來很費神!」、「我知道應該要終身學習、關注時事,但我都忙一輩子了,真的好想休息,好累!」
發現長輩們回答的核心思維了嗎?他們都「知道」要學習現代新知、「知道」要跟兒女溝通、「知道」要嘗試解決代溝的問題、「知道」關注時事,這些事情對於和兒女相處來說很有幫助,但就是覺得太累了,所以全部做不到。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知道,但是做不到的問題」。

爸媽也會「厭學」嗎?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厭學症」的現象。
我們都很常聽到小學生裝病,想逃避上學的行為對吧?基本上就是一大清早起床,突然說自己肚子痛,問爸媽能不能請假;但有個重點是,這些孩子到底是不是真的肚子痛?答案是......yes, and no!
撇除真的因為感冒或腸胃炎的案例,這些「裝病」的孩子明明沒有肚子痛的理由,但很多到最後都是「真的感受到肚子痛」,也就是說謊說到連自己都信了!這現象可以由非常簡單的腦科學來解釋;由於「痛覺」是從大腦產生,當我們一直告訴大腦說:「我肚子很痛!」久而久之大腦便會「相信是真的有肚子痛」,並把痛覺傳遞到相關的神經系統上,反應出來。
因此「厭學症」,本質上就是「不想學」,但說服自己因為某個理由可以「不用學」,騙自己騙到大腦都相信的逃避行為。
暸解「厭學症」的由來後,我們回顧一下訪談 50-60 歲長輩們的回覆,你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其實與小學生不想上課滿類似的;長輩們「知道」自己應該跟上時代、暸解兒女、學習新知,但往往都會說自己已經「太累了」、「退休了」、「沒時間了」,主動放棄去做這些事。
畢竟身為剛退休的一輩,他們的兒女也到了能夠自理的年紀,正值他們幾十年來最空閒的時光,加上又是台灣最富有的一輩(由於經歷經濟起飛,50-60 歲左右的族群,擁有全台灣超過一半的總資產);客觀來說,50-60 歲的長輩們,應該是除了學生族群之外,最有時間跟資本做「學習」的一輩。
顯然「太累了」、「退休了」、「沒時間了」都是不太合理的說法。

其實他們也知道

為了有更客觀精確的定論,我對長輩們進行了第二輪的訪談。
但我同時訪問了重複、以及新的一批受訪者,並在訪談時先詳述上面「厭學症」的背景故事跟分析,接著詢問他們:「你覺得自己有沒有可能跟『肚子痛的小孩』一樣,用『太累了』、『沒時間了』當藉口,實際上只是把一個逃避的理由,講到連自己都相信?」接下來長輩的反應,真的是我做深度訪談有史以來最深刻、最感動的體驗之一。
50-60 歲的長輩們社會經驗豐富、又充滿自信,大多在受訪時能侃侃而談,是訪談時資訊最密集的族群,但是他們在被我問完這個問題後,幾乎都陷入了沉思,並回覆說:
  • 「...其實很有可能。」
  • 「聽你這麼一說,應該是。」
  • 「其實真的跟小時候的感覺很像。」
  • 「嗯,我每天空閒的時間其實很多,但還真的習慣把『沒時間』當藉口!」
八成以上的受訪者,都明確的表示自己的確陷入了「厭學症」的陷阱,但以前自己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我接著問他們:
「你打算怎麼樣解決,或是改善這樣的問題?」
普遍他們會說:「先從跟兒女把事情說開做起吧,我想讓他們知道,爸媽其實也想要做的更好,但我們需要慢慢來。」、「認知到問題是第一步,其實我知道自己陷入厭學後,應該就能慢慢走出這些長期的藉口了。」、「我希望兒女也能知道『厭學症』的問題,跟我一起討論解決辦法。」
身為兒女輩的我聽到這些回答後真的很感動,這也是為什麼我下定決心要把這篇文章寫下來;我不想只是批評上一輩、批評社會階層、製造對立與鴻溝,我想要跟你們一起,解決這個生活中常遇到的「怎麼辦」。

父母有厭學症,怎麼辦?

當你暸解「厭學症」的來龍去脈後,請先停止對父母的責備、不諒解、甚至放棄的心態。
大家請意識到,退休後的爸爸媽媽不是「不知道要學」,也不是不在乎,他們只是心理上陷入了厭學,大腦無法自控的釋放「懶散」的本能;就像面對肚子痛裝病不想上學的孩子一樣,顯然我們不會用責備、辱罵、唾棄等手段對付一個孩子,那為什麼我們不能運用同理心,以更柔軟、更理性、更寬容的方式,面對與我們更親近的父母呢?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爸媽價值觀偏差、跟不上時代、甚至很固執,我可以向你再三保證,其實我們的爸媽遠超你的想像,從訪談的過程我們便知,他們在聽過「厭學症」的故事後馬上能夠理解,並自我反思與檢討(這比很多年輕的屁孩可教多了)。
因此,我建議第一步,是跟爸媽們說故事吧!找個時間把「厭學症」的故事跟原因告訴他們,但不用指明「他們就是厭學症患者」,點到為止,講完故事即可;如果他們真的有「厭學症」的情形,慢慢思考與聆聽的過程一定會發現自己的缺失並改進。
更重要的是,從上述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其實是非常希望能跟孩子溝通的,他們想一起解決世代之間的問題,因此在爸媽願意敞開心胸跟我們溝通的時候,千萬要抱持耐心跟緩和的語氣,好好說話;回想我們小時候爸媽是用怎樣的心情,一字一句教會我們說話、一筆一畫教會我們寫字的,現在換成他們需要重新學習了,我們有能力幫助他們當一位終身學習者,因此請務必用同樣的耐心、愛心、同理心,來對待他們。
千萬記得,親子關係或是脫離厭學,都不會是速成的。
我跟爸媽也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溝通,才慢慢能用健康且對等的方式討論各種事務,前陣子我告訴他們「厭學症」的故事後,他們聽完也慢慢的做出改變了,只要給爸媽多一點時間,從「認知」開始,改變必然發生。

結語:停止那些「說到自己都相信」的藉口

最後,暸解「厭學症」,我們其實也可以隨時自省,注意自己有沒有也陷入「厭學症」的陷阱中,畢竟「厭學症」不只存於小孩與老人,很多學生也都會用:「我是學生,所以⋯⋯」來當成不繼續進步的藉口。
例如想逃避進入職場,而長期待在研究所的老學生、不斷責怪家庭或學校環境,來合理化自己無法學習新的技能的新鮮人,他們往往會說:「都是我的前男/女友太煩人,害我都沒時間學習!」欸!拜託不要再講這些「說到自己都相信」的藉口啦!
正視「厭學症」,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斷進步、也拉著身邊的人進步的人;因為你,就是自己人生的決策者。

更多與家庭關係管理、人際關係經營、你在群體中的角色..等難題的解答,都在我的《人生管理學:把自己當成公司經營》線上課程!
👉 你,可以成為自己的人生決策者:https://lihi1.com/Erdts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7內容數
我們常聽到:「要把自己當成產品來賣。」但與其把自己比喻為「產品」,不如當成一家「公司」經營,成效會更好!而我就要教如何你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用「管理學」的思維經營好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體驗每種人生,不可能看完每一部電影、讀過每一本書、走遍地球上每一個角落。所以我們需要編輯眼前的選項,才不會被選擇拖累。
Thumbnail
    【向右靠】你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就像以前的斯巴達人一樣呢?      在《權力世界的叢林法則:48則顛覆傳統的成功祕訣》這本書中我看到第四十八條法則—無形,讓人捉摸不定,書中舉的違反法則的例子,是斯巴達和雅典爆發的戰爭,雖然最後斯巴達勝利了,但雅典的錢腐蝕了斯巴達這台戰無不勝的戰爭機器,約
Thumbnail
在筆者目前閱讀完畢的一到十九卷小說中,菜月昴這個角色經歷了曲折無比的成長歷程。在他尚未穿越之前,他只是個見識淺薄且具有拒學症的高中生。到了異世界之後,他被迫要面對殘酷的現實,亦即他沒有任何的特長卻得面對接踵而至的災禍。本文即是筆者在他的成長歷程中所收穫的哲思。
Thumbnail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哪怕我能去再多地方,我也沒辦法把世界走完。哪怕我經歷再多故事,我也沒辦法把這世上所有的故事寫遍。……—盧思浩《離開前請叫醒我》
Thumbnail
安慰別人之前,你準備好先自我同在了嗎? 安慰,從來不是你給別人的,而是藉機先陪伴好自己的。 沒人願意分享不被善待的一切,更沒人需要頭腦式的揣測可能的狀況,以及蓋布袋滅火式的被阻斷感覺,這一切的不容易都有個小小的悲心與祝福,希望我們都能非暴力地對待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體驗每種人生,不可能看完每一部電影、讀過每一本書、走遍地球上每一個角落。所以我們需要編輯眼前的選項,才不會被選擇拖累。
Thumbnail
    【向右靠】你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就像以前的斯巴達人一樣呢?      在《權力世界的叢林法則:48則顛覆傳統的成功祕訣》這本書中我看到第四十八條法則—無形,讓人捉摸不定,書中舉的違反法則的例子,是斯巴達和雅典爆發的戰爭,雖然最後斯巴達勝利了,但雅典的錢腐蝕了斯巴達這台戰無不勝的戰爭機器,約
Thumbnail
在筆者目前閱讀完畢的一到十九卷小說中,菜月昴這個角色經歷了曲折無比的成長歷程。在他尚未穿越之前,他只是個見識淺薄且具有拒學症的高中生。到了異世界之後,他被迫要面對殘酷的現實,亦即他沒有任何的特長卻得面對接踵而至的災禍。本文即是筆者在他的成長歷程中所收穫的哲思。
Thumbnail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哪怕我能去再多地方,我也沒辦法把世界走完。哪怕我經歷再多故事,我也沒辦法把這世上所有的故事寫遍。……—盧思浩《離開前請叫醒我》
Thumbnail
安慰別人之前,你準備好先自我同在了嗎? 安慰,從來不是你給別人的,而是藉機先陪伴好自己的。 沒人願意分享不被善待的一切,更沒人需要頭腦式的揣測可能的狀況,以及蓋布袋滅火式的被阻斷感覺,這一切的不容易都有個小小的悲心與祝福,希望我們都能非暴力地對待自己與他人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