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天後,籃球場解封了,但打籃球的人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2021/9/3

今天是台北市開放室內外籃球場的第三天。三個月後終於能打籃球了!

然而,大家並沒有興高采烈的一窩蜂回到球場。各球場並沒有出現大批球友回歸的盛況。

反而,各運動中心紛紛出現已租借時段卻無人出現;各大室外籃球場空蕩蕩,只剩零星的人在投籃;甚至,台北市一年一度的「社區籃球聯誼賽」還出現報名截止卻名額空缺的現象(以往都是秒殺爆滿的。)

raw-image
籃球場解封了,但打籃球的人怎麼都不見了?

我們先回頭看一下這三個月發生的事情:

2021/5/15

回推到三級警戒開始的那一天,由於籃球屬於群聚運動,因此立即遭到強烈禁止。政府的做法非常單純,把籃框都拆掉或封起來,大家就不會打籃球了吧!

當然,這做法對於防疫而言是必須的,全國的球友也的確都乖乖配合,真的違規打球都是極少案例。

raw-image
2021/7/23

隨著確診人數漸漸變成個位數,且疫苗開始大量接踵,政府宣布降為二級警戒,且逐步開放運動項目。

這時候球友們赫然發現,電影院開放了、旅行團開放了、羽球網球開放了、棒球壘球開放了,籃球卻仍然不開放。

針對籃球不開放,政府給出兩大理由:

  1. 「籃球無法落實實名制」
  2. 「肢體接觸過多」

簡直胡扯!
室內籃球場館(例如各運動中心)一直都有實名制(落實快一年了),怎說無法落實?至少也可以開放室內籃球場館才對啊!
至於肢體接觸的論述,快懶得吐槽了。其他運動都不會肢體碰觸嗎,隊友難道不會在休息時接觸、得分時擊掌?難道羽球桌球雙打時,大家都會保持安全距離?難道棒球壘球不用「觸殺?」

raw-image

說穿了,真正的原因就只是「打籃球的人口最多,然後政府懶得想配套措施」,如此罷了。
(依照2020年政府官方的數據統計(見參考資料一),打籃球的人口的確是除了步行類運動之外最多的!遠高於任何其他運動。)

稍微深究,政府不願意針對籃球場開放來思考配套措施,理由也很簡單。籃球並沒有GDP,也沒有人以經營籃球場館為職業,因此打籃球只是一項沒有經濟效益的娛樂活動而已。

此外,打籃球的人口多為學生及剛出社會的人士,籃球人口的平均收入,以數據來說更是所有運動中墊底(見參考資料一。)籃球人口中的學生也大多沒有投票權,所以說政府何必管這些人?何必在乎籃球?

2021/8/12

這時,雙北之外的籃球場均開放了,但雙北無論室內室外,都還是不開放打籃球。

台北市長也不演了,直接在記者會表示「籃球只是娛樂,沒有必要性」、「反正不打籃球不會怎麼樣。」

其實不是不打籃球不會怎麼樣,是「政府不管籃球人口死活,不會怎麼樣。」

接下來兩週內發生的事情如下:

2021/8/13

北市市長於記者會表示不同意桃園開放室內室外籃球場的做法,說:「請桃園市長親自示範戴口罩打球。」藉此表達不會開放台北市籃球場。

2021/8/16

北市官方說法大轉彎,副市長宣布預計於8/24開放室內室外籃球場,但仍須配戴口罩。

2021/8/18

北市官方說法再次大轉彎,宣布9/1開學後再決定是否開放室內室外籃球場。

2021/8/24

北市官方說法再再次大轉彎,宣布9/1起全面開放室內室外籃球場,但仍須配戴口罩。

呃......上面兩週是發生了什麼事......?

抱歉,浪費大家時間了,上面這串大家就當成笑話看看就好。
除了顯現台北市政府對於疫情與體育政策的不專業,也顯示不同政府部門之間對於疫情政策並沒有真正共識,造成民眾無所適從。

總之就是,9/1室內室外籃球場全面開放了。

所以,為何打籃球的人口都不見了?

回到本篇文探討的主題,所以為何場地終於開放之後,卻空蕩蕩沒有人?

raw-image

原因其實是,回來打籃球的「轉換成本」已經變得太高,因此大家不願意回來打籃球了。

什麼是「轉換成本?」

轉換成本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是指使用者(或消費者)由從事A經濟活動,改成從事B經濟活動,轉換的過程所承擔的成本,且通常指背後的隱性成本。

舉例來說,從使用Android手機,改成用Apple手機,除了買新手機的成本之外,轉換成本就會有:

  • 重新學習使用一個不一樣的系統。
  • 重新購買相關的接頭、充電線、耳機等硬體
  • 重新購買手機內的各個app

    等等。

一旦轉換成本過高,使用者就不會願意更改自己從事的活動。此外,一旦使用者已經擁有所謂的「使用習慣」,那就幾乎不可能改變自己從事的活動了。

107天的籃球全面禁止,造成過高的轉換成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天Apple突然宣布,iOS壞了,因此大家暫時不能使用蘋果手機。大家一開始可能會忍耐,等待iOS回歸。但如果iOS十年後才修好,大家會苦等十年不用手機嗎?不會。而且這時大家早已習慣使用別的品牌的手機了,換回蘋果反而有過高的轉換成本

而這次疫情對於籃球的衝擊正是如此。

一次一次的記者會,看到餐廳內用、電影院開放、甚至各類運動都開放了,唯獨籃球族群跟孤兒一樣,被荒唐的理由一再搪塞,反正不開放就是不開放。就這樣,大家對於回歸籃球場的心態,從期望變失望、失望變絕望。

尤其七月開始,政府就已經明顯的對籃球族群偏見且不願處理,籃球場開放眼看遙遙無期,大家也漸漸把籃球移除自己的未來規劃。

原本固定空出來打球的時間,大家已經找到新的娛樂活動,習慣了完全沒有籃球的生活。

raw-image

最後,終於宣布籃球場解封時,回來打球反而有過高的轉換成本。要放棄自己已經重新培養的娛樂、重新訓練體態、練回之前的體力體能、習慣戴口罩打球、等等。

簡而言之,大家不會回來打球了,因為已經找到了別的可以做的事情。


進總結前,來引用一段國外對於疫情封城一年之後體育情況的文章,讓大家一同思考一下:
(參考資料二)

經過疫情封城,運動人口大幅減少。在這種時候,政府應該要鼓吹並主動激活運動產業
正因為體育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娛樂、非必要,因此更是應該正視運動產業本質的脆弱

所以想想七月時台北市長所說的:「籃球只是娛樂,沒有必要性」、「反正不打籃球不會怎麼樣。」
其實正指出了籃球文化「本質的脆弱。」

因此,政府更應該去主動設計配套措施,讓民眾可以在疫情期間安全的進行籃球運動、並且在疫情暫緩時主動激活籃球活動,來讓籃球文化不會在疫情之中完全消失。
而不是像五到七月一樣完全忽視、放棄、禁止籃球,不是嗎?


更多與社會現象、總體經濟學、人與人的關係...等難題的解答,
都在我的《人生管理學:把自己當成公司經營》線上課程!

👉 你,可以成為自己的人生決策者。
課程連結:https://lihi1.com/80bEB







參考資料一:
https://www-ws.gov.taipei/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zQwL3JlbGZpbGUvMTAxNzMvODMzNDU4OS9kMTg3ZWQzNC1mMTc2LTRiYjQtYWZjMC0xYmQwNDg3OTMzODEucGRm&n=MTA55bm06YGL5YuV54%2B%2B5rOB6Kq%2F5p%2Bl5qGI57WQ5qGI5aCx5ZGK5pu4LnBkZg%3D%3D&icon=.pdf

參考資料二: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32542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七張 Jonathan的沙龍
21會員
7內容數
我們常聽到:「要把自己當成產品來賣。」但與其把自己比喻為「產品」,不如當成一家「公司」經營,成效會更好!而我就要教如何你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用「管理學」的思維經營好自己。
2022/04/07
「媒體道德價值觀失調」,簡單來說就是媒體的內容傳達給觀眾錯誤、偏差的社會價值觀。 我這兩年觀賞漫威影集,發現裡面充斥著「媒體道德價值觀失調」的問題。 目前出了五部,我決定把這些問題一併整理出來,用漫威影集當作範例,跟大家一起來聊聊「媒體道德價值觀失調」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2/04/07
「媒體道德價值觀失調」,簡單來說就是媒體的內容傳達給觀眾錯誤、偏差的社會價值觀。 我這兩年觀賞漫威影集,發現裡面充斥著「媒體道德價值觀失調」的問題。 目前出了五部,我決定把這些問題一併整理出來,用漫威影集當作範例,跟大家一起來聊聊「媒體道德價值觀失調」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1/02/07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說「要成功,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但同時,學校、職場、甚至「勵志故事」都只有強調努力,沒有強調選擇的重要。 因此,今天我們來用簡單的比喻及實例,談談人生中的「選擇」到底藏在哪;為何學會選擇,才是成功之道;以及如何破除「努力就能成功」的迷思。
Thumbnail
2021/02/07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說「要成功,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但同時,學校、職場、甚至「勵志故事」都只有強調努力,沒有強調選擇的重要。 因此,今天我們來用簡單的比喻及實例,談談人生中的「選擇」到底藏在哪;為何學會選擇,才是成功之道;以及如何破除「努力就能成功」的迷思。
Thumbnail
2020/08/31
我們常會有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希望能設計出實體商品拿去網路或店面上賣,但又會擔心虧本、做白工、市場反應不佳;其實只要一個月,用科學的方法做行銷研究,你也可以設計出一個月熱賣600件的商品! 跟著這篇文章,Step by Step來學會行銷研究吧 !
Thumbnail
2020/08/31
我們常會有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希望能設計出實體商品拿去網路或店面上賣,但又會擔心虧本、做白工、市場反應不佳;其實只要一個月,用科學的方法做行銷研究,你也可以設計出一個月熱賣600件的商品! 跟著這篇文章,Step by Step來學會行銷研究吧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國內籃球越來越熱,連沒比賽的休賽季期間也有許多重磅消息,到底為什麼這些球員總能有爆不完的負面新聞呢? 本文將帶大家瞭解投入體育校隊的孩子們,其所受之學校教育和其他孩子有何不同,又為什麼會讓他們變成爭議不斷的問題人物。
Thumbnail
國內籃球越來越熱,連沒比賽的休賽季期間也有許多重磅消息,到底為什麼這些球員總能有爆不完的負面新聞呢? 本文將帶大家瞭解投入體育校隊的孩子們,其所受之學校教育和其他孩子有何不同,又為什麼會讓他們變成爭議不斷的問題人物。
Thumbnail
籃球這項充滿激動人心的時刻、令人驚嘆的運動能力和戰略才華的運動吸引了全世界數百萬人的心。 從 19 世紀末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全球流行,籃球已經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成為一種將球迷和運動員團結起來的通用語言。 本文深入探討了籃球運動的持久吸引力,探討了這項運動的歷史、它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其堅定不移的受
Thumbnail
籃球這項充滿激動人心的時刻、令人驚嘆的運動能力和戰略才華的運動吸引了全世界數百萬人的心。 從 19 世紀末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全球流行,籃球已經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成為一種將球迷和運動員團結起來的通用語言。 本文深入探討了籃球運動的持久吸引力,探討了這項運動的歷史、它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其堅定不移的受
Thumbnail
在微雨的夜晚,堅持著要履行每日投籃三百球的功課,來到板橋的河濱停車場,旁邊的籃球場冷冷清清,空無一人。 在濕冷砭膚的雨中空氣中呼著熱氣,一球又一球,動作呆板的投籃。有時候想著,是否人生就類似一種獨自投籃的感覺,投得準不準,力道如何,能堅持與否,只有自己知道。 一旁的觀眾,只能看到投籃準不準,那種目的
Thumbnail
在微雨的夜晚,堅持著要履行每日投籃三百球的功課,來到板橋的河濱停車場,旁邊的籃球場冷冷清清,空無一人。 在濕冷砭膚的雨中空氣中呼著熱氣,一球又一球,動作呆板的投籃。有時候想著,是否人生就類似一種獨自投籃的感覺,投得準不準,力道如何,能堅持與否,只有自己知道。 一旁的觀眾,只能看到投籃準不準,那種目的
Thumbnail
在台灣,運動風氣並未像其他國家那麼盛行,時日至今已有許多人提倡,但依然是處於匱乏的狀態。不只是全民運動的風氣不盛行,同時,連對學校、教練、選手的資源分配都相當不均。 而這只告訴了孩子一件事:「如果沒有成績,你就什麼也得不到」 這是運動教育的目的嗎?只是為了贏?沒有成績就不應該有相同的機會、資源嗎?
Thumbnail
在台灣,運動風氣並未像其他國家那麼盛行,時日至今已有許多人提倡,但依然是處於匱乏的狀態。不只是全民運動的風氣不盛行,同時,連對學校、教練、選手的資源分配都相當不均。 而這只告訴了孩子一件事:「如果沒有成績,你就什麼也得不到」 這是運動教育的目的嗎?只是為了贏?沒有成績就不應該有相同的機會、資源嗎?
Thumbnail
台北市在封館三個多月後,終於能打籃球了! 然而,大家並沒有興高采烈的一窩蜂回到球場。各球場也沒有出現大批球友回歸的盛況。 反而,各運動中心與室外球場都空蕩蕩的沒有人。 到底怎麼了? 我們來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這個現象。
Thumbnail
台北市在封館三個多月後,終於能打籃球了! 然而,大家並沒有興高采烈的一窩蜂回到球場。各球場也沒有出現大批球友回歸的盛況。 反而,各運動中心與室外球場都空蕩蕩的沒有人。 到底怎麼了? 我們來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這個現象。
Thumbnail
新冠肺炎在全球流行2年,很多大型活動無法舉辦,尤其是職業聯賽… 最近有研究表示,沒有球迷進場的足球聯賽,讓原先擁有主場優勢....
Thumbnail
新冠肺炎在全球流行2年,很多大型活動無法舉辦,尤其是職業聯賽… 最近有研究表示,沒有球迷進場的足球聯賽,讓原先擁有主場優勢....
Thumbnail
「給我冠軍,其於免談。」從每個小將眼神裡,都可以看到對冠軍的渴望,身為十年的場邊觀眾,心情難免隨著上下起伏。學生競賽沒有過多的利益包裝,媒體聚光燈僅是附加的獎賞,扛著這身壓力,小球員們用渾身熱血灌溉台北小巨蛋,回顧史詩級的一戰,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給我冠軍,其於免談。」從每個小將眼神裡,都可以看到對冠軍的渴望,身為十年的場邊觀眾,心情難免隨著上下起伏。學生競賽沒有過多的利益包裝,媒體聚光燈僅是附加的獎賞,扛著這身壓力,小球員們用渾身熱血灌溉台北小巨蛋,回顧史詩級的一戰,你準備好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