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二次高等教育改革刻不容緩─驀然回首(3)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作者:陳華夫

台灣的人口正在迅速老化,每年新生兒數從1963年逾42萬的歷史高點跌到2018年約18萬的低點(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來到1.06,每位婦女平均一生只生育1個小孩)。而在2019/2月時,台灣的出生人口與死亡人口就已經邁入死亡交叉, 2019/12月的新生兒數為1.69萬,推升全年自然增加率為千分之0.06,驚險續呈正成長。少子化的人口老化強烈衝擊台灣的高等教育。

raw-image

在1986以前,高等教育在嚴格的政策管制之下,大專校院總數在1971─1986年間,維持於96~105所,但到了2019年大專校院總數卻膨脹至152所(大學(126),獨立學院(14),專科(12))。於是,當新生兒數從歷史高點減少了約57%,大專校院數卻膨脹了約150%,凸顯了高教資源的嚴重閒置與浪費。

台灣史上第一次高教改革的主要推動者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據媒體2005年的報導,他首度為歷經12年,7任教育部長的教改認錯。他說,本來想紓解學生升學壓力,最後不減反增;社會當初對教改會期待甚深,教改會卻沒做到,他是該道歉。

但事隔10年後,又據媒體2016年的報導:「李遠哲也透露,有人說他曾在2005年為教改道歉,但這並非事實,當時的道歉指的是「教改會只能將報告書提送交行政院,之後無法著力,但社會對教改有這麼大期待,我卻沒做到」,不是因為教改失敗。」

所以,教改失敗與否,依舊爭論不休。但當年教改的主要對象─「大學聯考」─至今卻仍問題重重,2020年(109學年度)學測「數學科」15級分人數暴增。大考中心坦言行政監督不周,「數學科」難度不符預期,大考中心主任請辭。雖然在大考之外,繁星推薦招生可以幫助些弱勢族群考生,但台灣「考試掛帥」的畸形教育,已到了需要嚴肅檢討的地步。(請看我寫的學霸的畸形教育之癥結及解救─驀然回首(10)

據教育部2019年公開資料,公私立大專校院共有132個系所招生掛零,台大、成大、清大、交大、政大、台師大等校都有研究所碩博班也掛零。教育部公布的各系所註冊率未含境外生,有些校系是本國生掛零,但可能有招到境外生。而境外生的大宗是陸生;2019年教育部共核定91校、780個學系陸生總招生名額800名,名額與2018年相同,兩年的錄取率皆逾57%,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臺灣於2020/2/6暫緩大陸地區人士入台,陸生返台上課發生困難。2020/4/9中國大陸教育部發出「暫停2020年陸生赴台就讀試點工作」的通告。今後少了陸生,大學院校的招收率更是雪上加霜。

當然,最嚴重的是「博士班」招不到「博士生」問題,大學裡若沒有了「博士生」則教授即使拿了研究計畫也無人執行,也導致了實驗室裡的「碩士生」也乏人「手把手」的帶領教導,珍貴的研究技巧承傳一旦中斷,要想重建就難了。

有一位博三的「博士生」來向我辭行,說他「博降碩」,已畢業,要去「台積電」。我問為什麼?他回說:「博士找不到工作。」我本來要告訴他,現在的學生不肯在國內或國外攻讀博士,幾年後臺灣的大學的高齡化的教授退休了,就會有「教授荒」,找工作就沒問題了。但現在畢業的博士怎麼生活呢?賣「炸雞排」還是考「清潔隊」?

台灣第二次高教改革是刻不容緩,瘦身大專院校的數量,節省出的經費重點支援博士班教育,優渥「博士生」的生活費,按排「博士」們的出路,畢竟媒體聳動的報導博士賣雞牌、考清潔隊,還有年輕人敢念博士嗎?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計,沒有了高深的學術及科技研究,臺灣的未來堪慮。

請看「陳華夫專欄」─驀然回首─系列文章:

滄桑40年的留學夢─驀然回首(1)
「視力」與我今生的不解之緣─驀然回首(2)
台灣第二次高等教育改革刻不容緩─驀然回首(3)
學霸的畸形教育之癥結及解救─驀然回首(4)

少子化海嘯來襲2019年驚險躲過「生死交叉」

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比日本還快!他道出這社會最大隱憂

臺灣教育改革─維基百科

李遠哲傳(上/下)

李遠哲 為十年教改道歉

搶救生育率(一):找出低生育率的原因| 甘獻基| 鳴人堂

132系所招生掛零 頂大碩博班也「抱蛋」

國家發展委員會-1.大專校院學校數

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高齡少子化之下台日韓高等教育的發展因應- STPI Research

陸生學士班放榜 錄取數仍探低

2月6日起全中國大陸(含港澳)列二級以上流行地區,居住中國大陸各省市陸人暫緩入境

「開學1個月了還不給入境」,中國教育部全面禁止陸生2020來台就學

失去赴台陸生,對兩岸來說失去了什麼?

夏學理觀點:「Who Cares?!」的臺灣高等教育與「七零八落」的世界排名

點教育》檢討大學退場機制,刻不容緩!

陸生突暫停來台 學者:因台灣恐受第二次疫情波及

大學殘酷賽局

陸大學數激增 零分也能錄取

應試教育反噬 陸厭學氛圍瀰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華夫hwafuchen的沙龍
484會員
250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2025/01/31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Thumbnail
2025/01/31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Thumbnail
2020/08/13
作者:陳華夫 美國總統川普(74歲)的侄女瑪麗·川普(55歲)在2020/7/14日出版了一本書《過多與永匱(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見中譯版:特朗普家人爆料: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上,下)。
Thumbnail
2020/08/13
作者:陳華夫 美國總統川普(74歲)的侄女瑪麗·川普(55歲)在2020/7/14日出版了一本書《過多與永匱(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見中譯版:特朗普家人爆料: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上,下)。
Thumbnail
2020/07/13
作者:陳華夫 我當初在社交平台Line上,與舊識好友「早安」之餘,還貼了些感觸牢騷的文章,偶而也搏得「按讚」,但貼文不能太長,數百字就會「洗版」掉他人的貼文。於是在友人建議下,我以「部落格」連結代替貼文。一來可以寫點長文,二來不必費勁
Thumbnail
2020/07/13
作者:陳華夫 我當初在社交平台Line上,與舊識好友「早安」之餘,還貼了些感觸牢騷的文章,偶而也搏得「按讚」,但貼文不能太長,數百字就會「洗版」掉他人的貼文。於是在友人建議下,我以「部落格」連結代替貼文。一來可以寫點長文,二來不必費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Thumbnail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Thumbnail
整理2004年寫過的文章如下; 大學現在的錄取率,接近90%,教育部長-杜先生說這是另項台灣no.1 我們要探討的是大學的素質是否做得完善! 廣設大學之後,又因為修憲之後,現在的教育經費不再硬性規定。 Old-164條憲法:針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 預算總額-中央>=15%、省>=25
Thumbnail
整理2004年寫過的文章如下; 大學現在的錄取率,接近90%,教育部長-杜先生說這是另項台灣no.1 我們要探討的是大學的素質是否做得完善! 廣設大學之後,又因為修憲之後,現在的教育經費不再硬性規定。 Old-164條憲法:針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 預算總額-中央>=15%、省>=25
Thumbnail
今年2022年大學學測個人申請的缺額突破1萬,創下歷年新高,大考中心公開了大學分科測驗報名人數,總招生名額至少3.5萬的狀況下,報考人數卻只有2.9萬,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招生名額比考生人數還多。
Thumbnail
今年2022年大學學測個人申請的缺額突破1萬,創下歷年新高,大考中心公開了大學分科測驗報名人數,總招生名額至少3.5萬的狀況下,報考人數卻只有2.9萬,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招生名額比考生人數還多。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近年許多大專院校因少子女化浪潮,屢傳停招或停辦,學生總數逐年減少,參與統測或技職教育的人數雪崩式下降,再加上中國高教祭出低門檻對台搶招生,恐加劇台灣人才荒。為此,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副總召賴香伶今(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完善學校退場或轉型機制,重新提升技職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近年許多大專院校因少子女化浪潮,屢傳停招或停辦,學生總數逐年減少,參與統測或技職教育的人數雪崩式下降,再加上中國高教祭出低門檻對台搶招生,恐加劇台灣人才荒。為此,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副總召賴香伶今(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完善學校退場或轉型機制,重新提升技職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社會普遍面臨少子女化現象,導致許多大專院校陸續出現招生危機。成立於1989年的和春技術學院位於高雄市旗山區,也受到此現象的影響,於110學年度即宣布停招。去年9月,在退審會中被命令在退場條例施行1年內停辦,11月更進一步確認最後的「停辦」日期為112年5月10日。和春學院將成為退場條例實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社會普遍面臨少子女化現象,導致許多大專院校陸續出現招生危機。成立於1989年的和春技術學院位於高雄市旗山區,也受到此現象的影響,於110學年度即宣布停招。去年9月,在退審會中被命令在退場條例施行1年內停辦,11月更進一步確認最後的「停辦」日期為112年5月10日。和春學院將成為退場條例實
Thumbnail
6月21日高教工會召開記者會,痛批日前(6/14)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與私校團體召開記者會提出的相關主張。當時張其祿與私校團體呼籲,公私立大專院校應同步減招因應少子化問題,且應彈性調漲學費藉以縮小公私校差距等......
Thumbnail
6月21日高教工會召開記者會,痛批日前(6/14)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與私校團體召開記者會提出的相關主張。當時張其祿與私校團體呼籲,公私立大專院校應同步減招因應少子化問題,且應彈性調漲學費藉以縮小公私校差距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