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如何寫好故事及小說─文學與藝術(9)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作者:陳華夫

文學大師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卻不寫小說。而文學天才張愛玲卻是散文及小說在中國文學地位很高,但卻不寫(Poetry)。

我在此文不談散文的寫作,只談如何寫好故事小說?(的寫作,請看拙文「詩意」的本質與創造─文學與藝術(2)

美國的標準權威的小說寫作教科書是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的《The Rhetoric of Fiction》(中譯:小說修辭學)。問題是這些洋小說技巧的書所探討的例子都是西洋的小說,對母語中文的讀者是隔了一層紗,難有共鳴體悟。所以除非專業的中文作家,還是鑽研中文(非翻譯)的小說技巧的論述,最好還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寫出的。

在體育界的美職棒MLB裡,尊稱投、打俱佳的天才型球員為棒球二刀流,是棒壇的祭酒。同樣的在文壇,小說的寫作及理論俱佳的「小說二刀流」也大有人在。

文壇知名的「小說二刀流」如寫《一個人的聖經》的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早年寫了本《現代小說技巧初探》,成名後又寫了《論創作》。又如天才型的張愛玲,早在上海成名之初,就寫了《自己的文章》(1994),此文雖然是回應當時知名的批評家傅雷(筆名:迅雨)的《論張愛玲的文章》,但這兩篇文章都精闢入理,超乎絕大部分中西小說寫作理論之作,實在是任何中文小說作家必仔細精讀的。(詳細請看拙文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小說,並不是「說」故事,其差異在前者的載體是「文字」,後者是「話語」。一篇小說寫作從數百字到數百萬字,一定要建立在間時的結構上,例如這篇文章〈古典音樂的結構〉所說:「音樂結構可看做故事中的情節。如果沒有結構音樂會讓聽眾聽不懂,而認為這首曲子將只是一組即興隨機的作品。若有良好的結構,有開頭、中間和結尾,則會帶領聽眾踏上了一段美妙的音樂之旅。」

後結構主義大師羅蘭·巴特在《敘事結構分析導論》中說,小說故事)的敘事結構有三個層次:(1)功能(─即劇情推展的效果),(2)情節(─即敘事的變化過程之角色的系列動作),(3)主題(─即意義)。(詳細請看拙文如何寫有深度的書評及影評─文學與藝術(12)

小說的每一敘事段落都有其劇情推展的功能,而這種功能只有在敘事情節主題才有意義。例如,夏志清教授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評論張愛玲的《金鎖記》,他認為讀者讀到小說結尾─ 「她摸索著腕上的翠玉鐲子,徐徐將那鐲子順著骨瘦如柴 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時,就會剎時:「不免有毛骨悚然之感;詩和小說裏,最 緊張最偉大的一刹那!常會使人引起這種恐怖感。」

《敘事學》(NARRATOLOGY)裡說,敘事(講故事)有兩個基本形式:(1)直白敘述(diegesis)─即敘述故事情節;(2)白描細節(mimesis或represent)─即展示或重現故事直白敘述的優點為開門見山,不繞圈子,可以快速推展情節。其缺點是少了白描細節,不能感人。而小說若要吸引讀者感同身受,同悲共喜,那就要醞釀情境,藉白描細節情境的細節,增加讀者感同身受的「移情感(empathy)」,就越多,是小說能讓讀者哭笑的秘訣,例如,上述張愛玲的《金鎖記》小說結尾,用的就是白描細節的技巧,令讀者毛骨聳然,卻沒使用任何「恐怖」的字眼。但白描細節的缺點是情節推展緩慢,若是在結尾,就不打緊,反正沒有其他的情節了。

張愛玲凸顯《金鎖記》的主題,並非用「直白敘述」(mimesis),而是白描主角曹七巧躺在鴉片煙鋪上,撥弄著那青春換來的翠玉鐲子(金鎖),順著骨瘦如柴的手臂上推,才發現自己以青春換得的金鎖不僅砸毀了周圍所有的人的人生,自己也得陪葬。萬歲,萬萬歲的「曹太后」也會自憐,金鎖竟然不是「永生」的免死金牌。太晚了,走不回去了,一輩子的生命已然浪費了。雞皮疙瘩滿身,毛骨悚然。(見拙文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另外,小說技巧中重要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伏筆,卻是埋伏在「情節層次」,發揮前後呼應的「功能層次」的功能,以凸顯主題層次」的意義。例如,電影「末代皇帝」的開頭 三歲的溥儀登基,溜下龍 椅逗弄一隻蟋蟀,這看似突兀、不搭調的橋段,但此伏筆在片尾又出現了,末代皇帝溥儀已經淪為北京植物的園丁,一日重訪故宮,那隻蟋蟀 又從龍椅爬出來了,劇情的主題─「歲月的滄桑,人生的反諷」─達到了最高潮:三 歲皇帝登基、龍椅、勞改、一甲子歲月,造化弄人,人生反諷,都由這隻蟋蟀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伏筆串起來,衝撞出觀眾滿框的熱淚。這就是文學小說寫故事的藝術魅力。

請看「陳華夫專欄」─文學與藝術寫作─系列文章:

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詩意」的本質與創造─文學與藝術(2)
詩│《鳳凰花開人間落》─文學與藝術(3)
歌評│為何懷念的老歌與民謠能勾起往日的回情懷與老友的重逢─文學與藝術(4)
歌評│論台語歌謠《春花望露》文學魅力─文學與藝術(5)
歌評│如何避免「假音」,以「真音」、「共鳴」唱「高音」及「說話」的竅門?─文學與藝術(6)
寫作│中文的「寫作3W法則」─文學與藝術(7)
寫作│如何寫高品質知識性文章─文學與藝術(8)
寫作│如何寫好故事及小說─文學與藝術(9)
寫作│散文與知(識)性文章不同的寫作訣竅─文學與藝術(10)
畫評│新印象派名畫─喬治·修拉的《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之繪畫訣竅─文學與藝術(11)
文評│近代中國小說獎─頒獎扎記(之 1 )─文學與藝術(12)
影評│好萊塢迪士尼為何要拍真人版《花木蘭》─文學與藝術(13)
影評│《心火》(蘇菲•瑪索主演,1997)─文學與藝術(14)
寫作│如何寫有深度的書評及影評─文學與藝術(15)
書評│《詩的原理》萩原朔太郎著 徐復觀譯─文學藝術(16)
影評│宮鬥劇《步步驚心》及職場電視劇─文學與藝術(17)
影評│《地久天長》王小帥導演─文學與藝術(18)
書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中國小說史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文學與藝術(19)
影評│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趙婷之《游牧人生》─文學與藝術(20)
樂評│《草原小姐妹》琵琶協奏曲是在詮釋白居易的《琵琶行》─文學與藝術(21)
提高文章「可讀性」及「點閱率」之秘訣─文學與藝術(22)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近代畫的比較與賞析─文學與藝術(23)
論路遙《平凡之世界》之貧窮苦難的贖罪與性意識的成熟─文學與藝術(24)
論賈平凹《廢都》及《金瓶梅》性意識之自我懲罰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5)
論《金瓶梅》之反諷意識─文學與藝術(26)
論余華《兄弟》荒誕血腥污穢低俗的敘事之文學與思想─文學與藝術(27)
論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余華《兄弟》及《金瓶梅》的性與政治─文學與藝術(28)
論張愛玲〈色,戒〉的「由性生愛」主題與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29)
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文學與藝術(30)
論陳華夫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之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31)

張愛玲散文的語言寫作風格

張愛玲的語言藝術風格

張愛玲小說語言特色淺析

淺談張愛玲小說風格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文學大師余光中特展

《The Rhetoric of fiction》(小說修辭學),2nd Ed,(1983) WAYNE C. BOOTH,574頁

小说修辞学(韦恩·布斯)全文阅读|最新章节|TXT下载|无广告弹窗 ...

十年辛苦不寻常——高行健获奖十周年感言_杂志论文_华文文学

博客來-論創作

自己的文章_张爱玲散文_张爱玲小说在线阅读 - 努努书坊

傅雷:論張愛玲的小說| 鳳凰副刊- 壹讀

博客來-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

博客來-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版)

張愛玲金鎖記txt下載,金鎖記純文字閱讀,文本下載

末代皇帝(加長版)線上看- 電影末代皇帝(加長版)線上 ... - 小鴨影音

劇本大綱寫作:任何告訴你只有這樣寫才對的人都是錯的

Aaron Sorkin MasterClass Review: Will This Help You Master Screenwriting?

如何寫一篇好文章?遵守3原則,寫出你的爆款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華夫hwafuchen的沙龍
482會員
250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2025/01/31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Thumbnail
2025/01/31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Thumbnail
2020/08/13
作者:陳華夫 美國總統川普(74歲)的侄女瑪麗·川普(55歲)在2020/7/14日出版了一本書《過多與永匱(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見中譯版:特朗普家人爆料: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上,下)。
Thumbnail
2020/08/13
作者:陳華夫 美國總統川普(74歲)的侄女瑪麗·川普(55歲)在2020/7/14日出版了一本書《過多與永匱(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見中譯版:特朗普家人爆料: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上,下)。
Thumbnail
2020/07/13
作者:陳華夫 我當初在社交平台Line上,與舊識好友「早安」之餘,還貼了些感觸牢騷的文章,偶而也搏得「按讚」,但貼文不能太長,數百字就會「洗版」掉他人的貼文。於是在友人建議下,我以「部落格」連結代替貼文。一來可以寫點長文,二來不必費勁
Thumbnail
2020/07/13
作者:陳華夫 我當初在社交平台Line上,與舊識好友「早安」之餘,還貼了些感觸牢騷的文章,偶而也搏得「按讚」,但貼文不能太長,數百字就會「洗版」掉他人的貼文。於是在友人建議下,我以「部落格」連結代替貼文。一來可以寫點長文,二來不必費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於沒有獎項烘托、名人加持、行銷銀彈支援的本土大眾小說作家而言,竭力寫成八到十萬字出一本書,卻只收到幾千塊版稅,是常有的事(因此可以理解為什麼寫不下去的人這麼多)。
Thumbnail
對於沒有獎項烘托、名人加持、行銷銀彈支援的本土大眾小說作家而言,竭力寫成八到十萬字出一本書,卻只收到幾千塊版稅,是常有的事(因此可以理解為什麼寫不下去的人這麼多)。
Thumbnail
九歌文選已舉辦四十年,據出版社說法,每年三月的年度文學選出版目的是為檢視上一年的文學成績。雖然不確定透過文選方式是否能有效收錄所有具年度代表性文章,但確實也是一種篩選方式,而我也好奇主編們揀取文章的標準和喜好,所以三月二十八號參加九歌出版社於台灣文學基地的主編對談。 一〇九年小說選由張亦絢主編,散
Thumbnail
九歌文選已舉辦四十年,據出版社說法,每年三月的年度文學選出版目的是為檢視上一年的文學成績。雖然不確定透過文選方式是否能有效收錄所有具年度代表性文章,但確實也是一種篩選方式,而我也好奇主編們揀取文章的標準和喜好,所以三月二十八號參加九歌出版社於台灣文學基地的主編對談。 一〇九年小說選由張亦絢主編,散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就算權當模擬首屆「金文獎」某位專家評審,而提出3W+1好文章評審意見─即(1)「What ?」是指主題引人,可讀趣味性高;(2)「Why ?」是在講文章的因果主旋律;(3)「How ?」是指文章的結構;(4)所謂的+1,指高超的文字基本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就算權當模擬首屆「金文獎」某位專家評審,而提出3W+1好文章評審意見─即(1)「What ?」是指主題引人,可讀趣味性高;(2)「Why ?」是在講文章的因果主旋律;(3)「How ?」是指文章的結構;(4)所謂的+1,指高超的文字基本功。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適合想精進文學寫作能力的人,以及對寫作困擾的學生,同時,也解決了我的疑惑。 開宗明義即説了坊間補習班指導考試作文高分的主要秘訣~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適合想精進文學寫作能力的人,以及對寫作困擾的學生,同時,也解決了我的疑惑。 開宗明義即説了坊間補習班指導考試作文高分的主要秘訣~
Thumbnail
文學大師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卻不寫小說。而文學天才張愛玲卻是散文及小說的二刀流,卻不寫詩。寫小說,並不是「說」故事,其差異在前者的載具是「文字」,後者是「話語」。羅蘭.巴特認為小說最好分三個層次:1)「功能層次」,2)「情節層次」,3)「主題層次」。
Thumbnail
文學大師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卻不寫小說。而文學天才張愛玲卻是散文及小說的二刀流,卻不寫詩。寫小說,並不是「說」故事,其差異在前者的載具是「文字」,後者是「話語」。羅蘭.巴特認為小說最好分三個層次:1)「功能層次」,2)「情節層次」,3)「主題層次」。
Thumbnail
圖片製作:《盒誌》 最近和連載中作品的校對朋友討論到一個話題,我和他雙方各有看法,不算爭拗、但難有共識。 歸納出一句話就是:一個小說作品,到底是順暢而容易吸收重要、還是能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同的詞彙及文法重要?(本文探討範圍只思考小說類作品) 校對朋友原文如下: 文筆好係一回事,文筆好去
Thumbnail
圖片製作:《盒誌》 最近和連載中作品的校對朋友討論到一個話題,我和他雙方各有看法,不算爭拗、但難有共識。 歸納出一句話就是:一個小說作品,到底是順暢而容易吸收重要、還是能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同的詞彙及文法重要?(本文探討範圍只思考小說類作品) 校對朋友原文如下: 文筆好係一回事,文筆好去
Thumbnail
掌握簡潔文字心訣與否,判斷標準即:你是否總是用過多的文字量,去表達文章內涵?那只代表,你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開頭就不知道,寫到結尾也不會知道,所以,只會繞遠路。
Thumbnail
掌握簡潔文字心訣與否,判斷標準即:你是否總是用過多的文字量,去表達文章內涵?那只代表,你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開頭就不知道,寫到結尾也不會知道,所以,只會繞遠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