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母親,我上菜市場;
身為一個業務,我很喜歡觀察菜販的銷售技巧。
銷售行為其實並不限業務
雖然在公司被冠上「業務」抬頭時,對客戶的所作所為,很難不帶著成交目的。
但仔細想想,生活基本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滿足,這些日常必須,就是靠著交易、買賣實現。從你早上一睜開眼,到晚上闔眼之前,誰的生活沒有產生至少一筆的交易行為?
只要是付錢買服務,基本上就是銷售本質。
因此,除了買產品、買衣服、買吃的,到你決定送小孩上哪個學校(定義一下:這裡指的是非義務教育),學校免不了招生搶學生,校長老師也是某種形式的業務;有什麼官司要打,找哪一個律師(跟我沒關係喔我只是舉例),律師銷售的是法律專業,也是業務的一種。
只是,職稱換了一下,感覺就有高低之分。但骨子裡的本質根本沒變。
是什麼讓你決定買還是不買?
很多人覺得當業務很難,或不懂自己明明用力說服,對方為何還是不買單?
其實,問題可能就出在你太「用力」的想要「說服」他人,並沒有真正戳到對方的痛點。
想要懂客戶的心理,不妨先從觀察自己的消費行為開始。
以媽咪上菜市場為例:
通常,上市場前腦袋已經盤算好想要的東西。但實際上一走進販售的領域,要買的東西很多攤都有賣,這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你決定跟這家買?
精打細算的主婦通常都回:當然是價格第一啊。
但價格很便宜,賣相看起來卻不新鮮,攸關家人健康時你還會要嗎?
我想你不會。
以買煙燻雞為例,我第一眼看的,就是賣相(品質)。
買吃的,看起來新不新鮮、好不好吃很重要。
第二個決定生死的,就是賣的人(業務質感)。
我發現,如果老闆言談之中,對自家的產品很有信心、甚至會很驕傲的告訴你這是我們自己種的、養的,或我走遍各大產地精挑細選的。
通常,以自己產品為傲的精神信念,會很深的打動我。
對於自家產品的信念,這種事騙不了人。你賣的東西、講出來的話,自己相不相信,顧客是感受得出來的。
這點應該可以說,是業務本人的價值觀吧。
今天路過的這一攤煙燻雞,我之前沒有買過,但是老闆看到我,就先問說:
之前有在我們這裡買過嗎?
我說沒有。
老闆立刻很大方的說:那我給妳試吃一下我們的雞肉,這是雞胸肉。
要知道,雞胸肉是最容易分辨好壞的部位。老闆很有信心。
然後切了還蠻大一塊肉,遞給我。
真的蠻Q的。
我開玩笑的說,那這樣我非得跟你買不可了。
老闆搖搖頭說:真的不用,只是讓你比較看看,不要有壓力。
這些雞都是半夜做好斬的,都是今天的,很新鮮。
沒有多餘的自吹自擂和浮誇的言語,還叫妳不一定要買,這招厲害。而且蠻懂客戶想要的是品質。
我問他:你們每天都有擺攤嗎?怎麼我第一次看到你?
老闆說:除了周一我們都在這裡。妳是不是比較接近中午才出來?
我:對阿。
老闆說:我們賣完就會收攤了。
東西賣得很快,基本上品質已經算過關。
而且馬上就抓出我的作息,觀察力不錯。
我:半夜就要斬?那你們是幾點睡幾點起床?
老闆:喔,煮有煮的人,賣有賣的人。
還有專業分工。而且是自家煮的,自己把關。
水果攤比較常有試吃,雞肉真的很少。一開始出這一招,蠻吸睛的。就像滑臉書看到吸引人的文章標題,會讓我多停留一會,試著點進去看。
東西品質蠻不錯、業務給人感覺實在,最後,我才會問到價格。
如果價格也很平實,那我就會買單了。
如果價格比我想像高一點呢?
若這是我本來就打算買的產品,我還是會買,如果是非必需品,才會考慮。
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其實也很有趣。
如果你是業務,這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的tone調。假如你本身就是一個很看人買東西、重視品質的人,像我一樣,那麼,也許你的客群主戰場,就是跟你類似的人。
你是什麼樣的業務,通常也會吸引到什麼樣的客戶。
吸引力法則,職場同樣適用。
**你的拍拍5下,就是我繼續寫的最大動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