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內在批判的聲音,你常應對的三種錯誤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內在自我對話的兩種型態

內在自我對話的兩種型態

當你內心出現以下的聲音時,
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批判型的自我狀態。

「你怎麼老是做不好?」
「你應該可以做到!」
「你還可以做得更好吧!」

如同永遠達不到的標準,
一種是容易只看缺點,
一種是給予責任壓力,
一種是帶來罪惡感。

但如何面對批判型的內在聲音呢?
你是否會這麼做?

一是接收跟承認,認同這樣的批判。
二是不服輸,那我就要做給你看。
三是退縮,逃避,忽略。

前面兩者,看似有所應對,或會讓自己更加奮發向上,
卻容易帶來惡性循環。

因為自我批判就像是無法得到滿足的無底洞,
背後很可能潛伏著「完美主義」的陰影。
又因為要求的事情看似是對的,是好的,
就更難拒絕。
甚至如果達到了,完成了,
也會帶來一種「我還不錯」的成就感。

如果是第三種應對方式,比較要留意的是:
是否又會出現另一種批判的聲音,
批判自己怎麼可以逃避或退縮呢?

這樣的模式,會帶來更多的努力。
但有一天,當身體累了,撐不下去了,
卻似乎找不到解套的方法。
因為,這就是錯誤的應對方式。

這樣的歷程,其實還蠻常看到的。
在我帶領OHFun雙卡工作坊的個案示範中,
就剛好遇到這樣的模式。

但令我驚訝的是:
我問在場的其他學員,那你們會怎麼做?
你們要如何面對內在批判的聲音?

我甚至在當場進行角色扮演,
演出那個批判的聲音,
要學員們回應我。
而在場只有一個人,跟我對話。
其他人似乎是愣住了,
或者說:我平常就是這樣,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某個部份,我也看到:
習慣認真努力的人,比較容易自我批判。
在意自己表現的人,比較容易自我批判。
想要符合別人期待的人,也比較容易自我批判。

其實是個乖小孩,聽話小孩的模樣啊!

如果無法應對內在的自我批判,也很難拒絕別人的要求。
於是,扛下越多的責任,越做越累。

問問自己:我常出現自我批判的內在聲音嗎?
我會用哪種方式應對呢?

下一篇文章,我會來分享:如何打破這樣的循環模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詠詩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周詠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7
說實在,這本書跟我原本設想的不同! 我原本以為會是跟創造力、靈感的開發,有關的內容。 有趣的是,每個人對「直覺」的定義跟看法是什麼? 究竟什麼是直覺?什麼又是這本書要談的直覺? 我自己可以先感知並認定的是「覺察」。 也就是當我在閱讀這本書,當我試著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 但,這並非直覺。
Thumbnail
2022/02/07
說實在,這本書跟我原本設想的不同! 我原本以為會是跟創造力、靈感的開發,有關的內容。 有趣的是,每個人對「直覺」的定義跟看法是什麼? 究竟什麼是直覺?什麼又是這本書要談的直覺? 我自己可以先感知並認定的是「覺察」。 也就是當我在閱讀這本書,當我試著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 但,這並非直覺。
Thumbnail
2020/07/19
兩種改變的動力。 一種是對過去或現在痛苦的解除需求, 一種是對未來更好渴望的實踐需求。 因為有這樣的需求,就會自發地帶來改變的動力。 但改變就像一趟旅程,更重要的是另一個核心關鍵!
Thumbnail
2020/07/19
兩種改變的動力。 一種是對過去或現在痛苦的解除需求, 一種是對未來更好渴望的實踐需求。 因為有這樣的需求,就會自發地帶來改變的動力。 但改變就像一趟旅程,更重要的是另一個核心關鍵!
Thumbnail
2020/07/18
我喜歡自己工作的狀態,你呢? 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如果不喜歡目前的生活,究竟要如何改變呢?
Thumbnail
2020/07/18
我喜歡自己工作的狀態,你呢? 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如果不喜歡目前的生活,究竟要如何改變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是否總是挑剔別人,卻無法接納自己?本文探討了無法接納自己的原因,並提供了學會接納自己的方法。通過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停止比較自己和他人,培養自我關懷,以及尋求支持和幫助,你可以成為真正的勇者,學會接納自己,不再挑剔別人!
Thumbnail
你是否總是挑剔別人,卻無法接納自己?本文探討了無法接納自己的原因,並提供了學會接納自己的方法。通過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停止比較自己和他人,培養自我關懷,以及尋求支持和幫助,你可以成為真正的勇者,學會接納自己,不再挑剔別人!
Thumbnail
最怕在公共場合被人說出缺點了! 這個症頭我相信許多人都有,昨晚在帶領脈輪意識拆解線上課時,也是一樣,我們同學也有過被人當場講出自己缺點而惱羞成怒的生命經驗,「我的缺點只可以由我自己認,別人憑什麼講」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的確會有自己做不到的地方、也的確會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到我們做不好的地方。
Thumbnail
最怕在公共場合被人說出缺點了! 這個症頭我相信許多人都有,昨晚在帶領脈輪意識拆解線上課時,也是一樣,我們同學也有過被人當場講出自己缺點而惱羞成怒的生命經驗,「我的缺點只可以由我自己認,別人憑什麼講」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的確會有自己做不到的地方、也的確會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到我們做不好的地方。
Thumbnail
在你的心目中,什麼樣的人可以稱做成功人士?是富可敵國的企業家,還是你那過著恬淡生活的鄰居。但不論答案為何,當你仔細思考這些人的共通特質時,都將發現這些特質最終往往會指向本書討論的核心──心理韌性(mental toughness)。
Thumbnail
在你的心目中,什麼樣的人可以稱做成功人士?是富可敵國的企業家,還是你那過著恬淡生活的鄰居。但不論答案為何,當你仔細思考這些人的共通特質時,都將發現這些特質最終往往會指向本書討論的核心──心理韌性(mental toughness)。
Thumbnail
妳常常自我批判嗎? 是否習慣聚焦在還沒做到的部分,卻視做到為理所當然? 有發現腦海裡的內建播放,總是重複自我否認的循環? 還會過度檢討自己哪裡還不夠好,甚至為此感到自我厭惡? 內在小劇場日復一日,透由不同情境上演自我攻擊。好似不管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盡頭。因無論做到或得到與否,都仍對自己和現狀感到不
Thumbnail
妳常常自我批判嗎? 是否習慣聚焦在還沒做到的部分,卻視做到為理所當然? 有發現腦海裡的內建播放,總是重複自我否認的循環? 還會過度檢討自己哪裡還不夠好,甚至為此感到自我厭惡? 內在小劇場日復一日,透由不同情境上演自我攻擊。好似不管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盡頭。因無論做到或得到與否,都仍對自己和現狀感到不
Thumbnail
批評他人的內容可以先暫存起來         在方格子上刊登的唱反調魔人的文章,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看來大家對於這種損人的言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月光而言,因為時常聽到這樣的酸言酸語,不知不覺就深植在腦海之中了。         但自己真是這樣的人嗎?則必須先自我檢視一番。確認一切只是他人的損人之言,
Thumbnail
批評他人的內容可以先暫存起來         在方格子上刊登的唱反調魔人的文章,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看來大家對於這種損人的言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月光而言,因為時常聽到這樣的酸言酸語,不知不覺就深植在腦海之中了。         但自己真是這樣的人嗎?則必須先自我檢視一番。確認一切只是他人的損人之言,
Thumbnail
大多數的時候人都在與自己腦內的小宇宙對抗著,我們總是鼓勵別人「你要肯定自己啊!」「你不要想那麼多嘛!別人沒有這樣想。」「你不要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啊!」但好像忘記「去練習不要太容易否定自己」才是肯定自己的起始。真正能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和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事的人,就能比較容易擁有自信,以及從中肯定自己!
Thumbnail
大多數的時候人都在與自己腦內的小宇宙對抗著,我們總是鼓勵別人「你要肯定自己啊!」「你不要想那麼多嘛!別人沒有這樣想。」「你不要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啊!」但好像忘記「去練習不要太容易否定自己」才是肯定自己的起始。真正能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和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事的人,就能比較容易擁有自信,以及從中肯定自己!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在面對內在自我批判的聲音時, 很可能使用了治標的方法, 卻不清楚治本的方法。 治標的方法只會帶來無盡的循環, 但治本的方法看似老掉牙,卻可以真正帶來內心的改變!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在面對內在自我批判的聲音時, 很可能使用了治標的方法, 卻不清楚治本的方法。 治標的方法只會帶來無盡的循環, 但治本的方法看似老掉牙,卻可以真正帶來內心的改變!
Thumbnail
當你內心出現以下的聲音時, 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批判型的自我狀態。 批判型的自我狀態容易帶來壓力, 也會造成身心的失衡。 以下三種方式是常見的錯誤應對喔!
Thumbnail
當你內心出現以下的聲音時, 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批判型的自我狀態。 批判型的自我狀態容易帶來壓力, 也會造成身心的失衡。 以下三種方式是常見的錯誤應對喔!
Thumbnail
你接受現在的自己嗎?還是總是對自己進行批判呢? 這裡提供三個步驟,提升你的自我接納程度
Thumbnail
你接受現在的自己嗎?還是總是對自己進行批判呢? 這裡提供三個步驟,提升你的自我接納程度
Thumbnail
之前聽自我價值課時,主題是要如何接受自己,成為更自在的自已。一開始,在場的學員們一開始總是興致勃勃、眼中散發出希望得到真知的光彩;但是隨著講師拆解每一個現象背後的信念與邏輯是如何影響外在行為,因此要由內而外地一步步改變對自我、外在的認知與看法,從他們的反應看得出來,是趟不容易的旅程。
Thumbnail
之前聽自我價值課時,主題是要如何接受自己,成為更自在的自已。一開始,在場的學員們一開始總是興致勃勃、眼中散發出希望得到真知的光彩;但是隨著講師拆解每一個現象背後的信念與邏輯是如何影響外在行為,因此要由內而外地一步步改變對自我、外在的認知與看法,從他們的反應看得出來,是趟不容易的旅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