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
氣、機車的動力來自引擎,一般多以功率(馬力)、扭力來衡量度引擎的性能
馬力是功率單位之一,而不是力量的單位
- 功率=力量*速度
- 功率的定義: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
- 車子:一定的時間內所產生供給車子運動的能量多寡
- 同樣時間內,能夠提供越多能量的引擎,它的功率越大,也就是馬力越大
- 引擎測試標準
JIS(日本)、SAE(美國)、EEC(歐盟)、DIN(德國)四種
DIN已經較少被歐洲車廠所採用。
JIS、SAE、EEC三種測試內容相近,引擎的測試結果也幾乎相同。
- 製造廠會因為商品的性能需求或是為了符合污染排放標準,對引擎做不同的周邊安排以及調校,使同一型的引擎在不同的國家或車型上會有不同的馬力值。
- 引擎的測試方式
總馬力:是在引擎沒有附掛任何附加設備時所做的測量值。
淨馬力:引擎在附掛發電機、水泵、排氣管....等附加設備後所做的測量值。(目前引擎測試幾乎都是淨馬力測試)
扭力
- 引擎在運轉速時所輸出的扭矩=引擎的出力(引擎扭力大小=出力大小)
引擎在不同的轉速下,扭力輸出會不同
引擎的驅動力,從飛輪經過變速箱傳遞到車輪,都是在旋轉狀態下,駕駛者感受到車輛加速的力量。
一部車很夠力,是因為感受到引擎強大扭力所產生的加速力。
數據解讀:當引擎在全負荷/全油門狀態於4400rpm時,會有14.9kg-m的「最大」扭力。
表示該具引擎在4400rpm時,會有14.9kg.m的「最大」扭力;不是引擎在4400rpm時,就有14.9kg-m的扭力。
- 引擎扭力輸出會隨著引擎轉速而不同,扭力最主要還是跟引擎負荷有關(油門踩踏深度)
- 扭力輸出特性
- 與車輛的加速性有關,並且與爬坡、載重能力 (載重能力還牽涉底盤設定) 相關
- 不同的引擎設計,會有不同的扭力輸出特性
有些是低轉速扭力大;有些高轉速扭力大;有些渦輪增壓有全速域大扭力的高原式扭力輸出特性。
一般日常使用,多在市區低速行駛,或是在高速公路以高檔位做高速行駛,此時引擎多在中低轉速下運轉,所以以低轉速高扭力的引擎為主。
常使用高轉速的競技用車,多採用強調高轉速大扭力的引擎。
常見的扭力標示單位
臺灣一般多使用kg-m為扭力單位;
歐洲常以Nm標註;
北美則多採用lb-ft為扭力單位。
扭力與馬力
馬力是由扭力與引擎轉速算出來的;
所以扭力與馬力是在同一個測試中得到的。
馬力是功率的單位,而不是力;
在旋轉運動中,扭力是力量,而轉速是速度;
馬力是扭力與引擎轉速的乘積;
其中牽涉旋轉與直線運動間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