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的突發奇想,把讀書的心得發一篇列在讀書專題裡!
在讀《臺灣歷史圖說》的時候,周婉窈在探討「漢人的原鄉與移墾社會」一章分析了臺灣移民的人種分布:
「日據以前,臺灣的漢人主要來自海峽對岸的閩粵兩省。但漢人也不是平均地從閩粵兩省的各個地方移來......;福州府、興化府、永春州、泉州府、漳州府、龍嚴州、汀州府屬福建省,潮州府、嘉應州、惠州府則屬廣東省。
由於福建移民以漳泉兩府為主(泉多於漳),客家人因語言風俗自成一格,因此在清代,大都將臺灣的漢人移民分成漳、泉、客民三大類。
一般人認為福佬人來自福建,客家人來自廣東,是不精確的說法,因為台灣的客家人不全來自粵省,也有來自福建汀洲府的客庄;潮州、惠州也非泉為客縣。以粵指稱客家人,是長期以來的混淆,例如在日本統治時代,「廣東人」指客家人,「廣東語」指客家語。」
簡單來說,從荷蘭(甚至更早以前)的臺灣移民其實是不太能簡略的用「語言」去分類他們所屬為何。來自廣東的不一定是客家、來自福建的不一定講閩南,這種現象其實拉到「漢語系」的結構來看,也就能理解了:台語、客語、北京話都屬漢藏語系,但是他們雖然同屬卻不能互通。而這種移民現象也隨著不同時期會迎來不同的發展,總之它是沒有一定的。但大概是因為清領時期移民大量增加、械鬥的現象越來越頻繁,才有了簡單明瞭的漳、泉、客之分。
說到械鬥其實也是挺好笑的。在《臺灣‧苦悶的歷史》就表示,除了會根據分屬漳泉客來「區別敵我」外,這些械鬥事件還會因為姓氏、風俗習慣、語言,甚至是「西皮」與「福祿」、也就是現在廟會常見的北管樂團的分裂派系,都會因此打上一架;從上述提及移民的組成複雜性,就不難明白為什麼臺灣早期的械鬥如此頻繁混亂了,因為簡單來說臺灣就是把原本在中國大陸分屬不同地區的族群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一起生活,生活偶有摩擦,顯然是合情合理的。
不過到了清領後期,不管是泉州漳州、客家還是原住民,他們其實都隨著清朝的腐敗與外來政權的侵擾,逐漸不再去區分敵我,而是將彼此共同看待成命運共同體。尤其是到馬關條約清朝割讓臺灣之後,當時應該算是臺灣第一起全台不分人種全體性的本土意識崛起(臺灣民主國的建立),甚至在這階段很多語言都隨著族群的融合而有了改變,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說臺灣人講的台語不能說是閩南語,因為來到台灣的閩南語老早就隨著環境、時代的改變而自成一格,成為所謂的「臺灣話」。不論是腔調、用詞,都與幾百年前的閩南語不可同日而語。
總而言之,別再去講啥台語就是閩南語了,它們早就不是同一種東西了!
想看我更多創作資訊,別忘記按右上角追蹤我的Vocus,以及追蹤我的社群連結: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