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身在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加害人家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被害人家屬的嘆息與痛苦不計其數,而加害人家屬的人生也隨之陷入深淵,再也無法恢復平靜的日子。-P.12

因為去年追了知名的台劇神作《我們與惡的距離》(有關我針對這部劇劇本的心得在此:【劇本】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作全見),進而對加害人家屬這個位置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過往每當發生重大社會案件,甚至只是一般的交通意外,導致被害者出現時,我們下意識都會對加害人充滿敵意,連帶影響我們看待加害人家屬的眼光。

尤其近年撼動全台的鄭捷案,他在捷運上造成4人死亡、24人受傷的慘劇,最後被判處死刑定讞。在當時案件爆發後沒幾天,他的父母與弟弟的身分就隨之曝光,還記得他弟弟是某校幾年級的學生都被媒體揭露,後來他父母也現身哭跪向這些受害者道歉。

可事實上,這些加害者家屬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他們必須背負著加害人所犯下的罪刑,向全台灣社會與被害者們道歉?我們理智上都知道,這都只是鄭捷自己一人所為,畢竟孩子都成年了,天底下哪有能一輩子管住自己孩子一切的父母,但是大眾卻也將這些怒火潑到了這些加害人家屬身上。

而這本《加害人家屬》就是一本日本談論加害人家屬在經歷了自己家屬成為加害人後,度過多少困苦、悲痛的地獄生活,有些甚至選擇自盡結束生命,有些則是從此在心中留下一道深刻的傷痕,永遠走不出來,更有些只能過著躲躲藏藏、深怕哪一天就被發現自己是某個加害人家屬身分的陰鬱生活。

不能哭也不能笑,明明沒做錯事,卻彷彿做了全天下最大的錯事一般,只能扛著這份責任往下走在這無聲的地獄之中,就是加害人家屬。
raw-image

加害人家屬的生活

書內不只追蹤日本幾個知名殺人事件的加害人家屬,更包含了交通意外肇事者家屬與造成禽流感疫情爆發的源頭雞舍主人的後續生活。

1.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

加害人的妹妹一個辭去工作並解除婚約、另一個則是退學,放棄了成為護理師的夢想。他的叔父為了怕這個姓氏會帶給女兒困擾而選擇離婚、另一名舅舅的小孩則是辭去公務員的工作。

最後加害人的父親選擇在案件開始審判的4年半後,從多摩川上一躍而下,選擇自盡。

2.和歌山毒咖哩事件

加害人與家人住的家遭到嚴重的塗鴉,甚至有其他縣市的人因為看了媒體報導,覺得很酷就也跟著跑來在加害人的家牆壁上塗鴉。並在之後發生了遭人縱火導致兩層樓的木造建築燒到只剩下外牆的事件。

在這個事件當中,已經嚴重影響到加害人家屬與周遭鄰居的安危,我認為是已經太超過了。

加害人家屬的處境

當然書內列舉了不少負責任,甚至將自己家屬對被害者所造成的傷害,當作是自己所為而自責不已的家屬,但也有不願承認自己家屬犯下罪刑的家屬,例如認為:「我家孩子才不會作這種事。」、「都是朋友教壞他、連累他的。」

這些加害人家屬會不斷找藉口,面對被害人時也毫無誠意,這樣態度也因此激怒了被害人。

不可否認有上述這種家屬,但也有更多對被害人心存愧意的加害人家屬,而這些加害人家屬所需要的協助其實很多,可惜社會與國家幾乎不曾為他們想過,甚至認為誰叫他們是加害人家屬,因此幾乎沒提供任何幫助。

這本書不僅提到了這些家屬們的困境外,也在最後談到了英國正視加害人家屬的權益與需求,提供了什麼樣的協助,可供我們與日本借鏡。

raw-image

最後,本書雖然談的並不算深入,每個章節也很短,不過也提了許多實際的案例,讓人能對加害人家屬的處境感到深刻的體會。

並讓我們去深思,當媒體一窩蜂的報導社會事件上的重大慘案時,在看待加害人家屬出面代替加害人道歉時,是否該理智地告訴自己,這其實並不是這些家屬的錯,誰都不會希望讓自己的家屬成為加害人,當然這對被害者而言是很難的事情,但是至少我們別做出傷害加害人家屬的事情,並同理他們遭到家屬背叛與傷害的痛楚,以及社會大眾對他們歧視的眼光,也或許能因此挽回更多不幸的悲劇。


✨喜歡我的文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順手幫我拍手五下,支持我持續分享好書,謝謝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悅陽財經閱讀筆記
167會員
177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2024/03/02
本書深入探討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恐懼文化,並揭示環保觀念中的迷思和誤區,包括原來北極熊的減少的真相!
Thumbnail
2024/03/02
本書深入探討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恐懼文化,並揭示環保觀念中的迷思和誤區,包括原來北極熊的減少的真相!
Thumbnail
2024/02/14
讀這種書最有趣的就是能發現身為外地人或是觀光客所看不到的當地風俗民情,雖然我也很喜歡去閱讀國外的報導,像是加州的偷竊輕罪以及遊民變多等問題都能在新聞上看到,可是美國人是怎麼看待這些事情又或者更深入的生活方式則是比較難從新聞上了解全貌。
Thumbnail
2024/02/14
讀這種書最有趣的就是能發現身為外地人或是觀光客所看不到的當地風俗民情,雖然我也很喜歡去閱讀國外的報導,像是加州的偷竊輕罪以及遊民變多等問題都能在新聞上看到,可是美國人是怎麼看待這些事情又或者更深入的生活方式則是比較難從新聞上了解全貌。
Thumbnail
2023/07/11
平時我不會挑這種書出來看,因為隔壁大國在這幾年做了什麼、內部情形怎麼樣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我也不想再浪費時間去看一本我知道在幹嘛的書。 但是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單純以外人的角度(像是記者)來闡述中國這個國家內部的狀況,而是作者本身就是最接近中國黨中央權力核心的一員,甚至在過去幾十年靠著
Thumbnail
2023/07/11
平時我不會挑這種書出來看,因為隔壁大國在這幾年做了什麼、內部情形怎麼樣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我也不想再浪費時間去看一本我知道在幹嘛的書。 但是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單純以外人的角度(像是記者)來闡述中國這個國家內部的狀況,而是作者本身就是最接近中國黨中央權力核心的一員,甚至在過去幾十年靠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一般而言,被害人家屬都希望加害人誠心道歉,也想了解為何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然而加害人及其家屬之間往往關係斷裂、無法溝通,自然難以完成被害人家屬的心願。」
Thumbnail
「一般而言,被害人家屬都希望加害人誠心道歉,也想了解為何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然而加害人及其家屬之間往往關係斷裂、無法溝通,自然難以完成被害人家屬的心願。」
Thumbnail
話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無差別殺人為背景,描述加害者、被害人家屬的心理狀態,涉獵的範圍還包括媒體間接殺人、精神病患者康復問題等等,議題龐大卻沒有失焦,每部份都有條不紊地既牽動觀眾的心,又留有思考空間,的確是近年「不可不看」的台劇。
Thumbnail
話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無差別殺人為背景,描述加害者、被害人家屬的心理狀態,涉獵的範圍還包括媒體間接殺人、精神病患者康復問題等等,議題龐大卻沒有失焦,每部份都有條不紊地既牽動觀眾的心,又留有思考空間,的確是近年「不可不看」的台劇。
Thumbnail
再見溪谷 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懷抱恨相處,一但有了疼惜與愛,該怎麼辦?愛與恨糾纏成一團,剪不斷,理還亂,這是怎樣的情感…… 有時希望對方消失自己就解脫了,但又期待對方能在旁邊! 關係中,你是加害者還是受害者?!正在贖罪或者享受對方受苦的快感?!
Thumbnail
再見溪谷 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懷抱恨相處,一但有了疼惜與愛,該怎麼辦?愛與恨糾纏成一團,剪不斷,理還亂,這是怎樣的情感…… 有時希望對方消失自己就解脫了,但又期待對方能在旁邊! 關係中,你是加害者還是受害者?!正在贖罪或者享受對方受苦的快感?!
Thumbnail
2014年鄭捷在臺北捷運列車上持刀行兇,共造成四死二十四傷。此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曾經人們都在議論其恐怖,死刑存廢議題也受到關注。然而,我們究竟對死刑及犯下死刑之罪的人有多少了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呈現了三名死刑犯,同時是三個家庭的兒子的故事。無論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都能引發我們反思。
Thumbnail
2014年鄭捷在臺北捷運列車上持刀行兇,共造成四死二十四傷。此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曾經人們都在議論其恐怖,死刑存廢議題也受到關注。然而,我們究竟對死刑及犯下死刑之罪的人有多少了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呈現了三名死刑犯,同時是三個家庭的兒子的故事。無論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都能引發我們反思。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不能哭也不能笑,明明沒做錯事,卻彷彿做了全天下最大的錯事一般,只能扛著這份責任往下走在這無聲的地獄之中,就是加害人家屬。
Thumbnail
不能哭也不能笑,明明沒做錯事,卻彷彿做了全天下最大的錯事一般,只能扛著這份責任往下走在這無聲的地獄之中,就是加害人家屬。
Thumbnail
【2020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人們常以為這世界讓他失望,好像有什麼人欠他們一個更好的世界。但忘了這世界與我們有關亦無關,老實說,我們頂多算借住在這世界,無論看多少,拿多少,世界分秒都在與我們告別。它看似包圍我們,但我們不可能快速改變它,誰都只能路過,認為這世界不完美的,多少是不敢正視自己缺陷的不勇敢。
Thumbnail
【2020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人們常以為這世界讓他失望,好像有什麼人欠他們一個更好的世界。但忘了這世界與我們有關亦無關,老實說,我們頂多算借住在這世界,無論看多少,拿多少,世界分秒都在與我們告別。它看似包圍我們,但我們不可能快速改變它,誰都只能路過,認為這世界不完美的,多少是不敢正視自己缺陷的不勇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