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老師聊聊時間:朗讀能力素養VS朗讀比賽經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台中市的語文競賽終於告一段落。

一如往年,講堂一直在各項口語表達競賽中,帶著許多孩子感受說話的魅力、經驗上台的臨場感。而每年講堂教師團隊,也都會親臨戰場,除了再次感受,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臨場的體驗,給予孩子們更正確的比賽觀念。

朗讀,是今年講堂孩子與老師最主要的參賽項目(當然還有即席演說)。我遇過許多家長好奇,也對朗讀似懂非懂,大多認為朗讀就是拿著一篇文章,用很「字正腔圓」語音,把文章讀出來。對,也不對。應該說,用標準的語音讀出文章,只是比賽規則之一,但只有這樣,並不代表你會朗讀。

在講堂,朗讀,是口語表達課程的一項重要練習,我更把它界定為一種重要的能力素養。不單是語音的練習,一個好的朗讀,必須在朗讀時,透過聲音表現,同時讀出「與作者的共感」和「自己的詮釋」。這件事,牽扯到的層面,可廣了。但最主要的能力就是兩方面,1.「聲音的表現」2.「閱讀理解與感受」。

所以,不管今天孩子要不要比賽,是不是選手,講堂都教朗讀。透過朗讀,我們帶著孩子感受文章、欣賞一篇篇美麗的散文。透過朗讀,我們更帶孩子進行閱讀討論與思考。透過朗讀,我們讓孩子感受聲音的優美變化與表現性。這些朗讀能帶給孩子的,真的不是讀得好聽這麼簡單而已,它是很全面的「語文感受」。

曾經,有長期練習朗讀的國中孩子與我分享,她說:「老師!我真的覺得是因為練習朗讀讓我的閱讀理解力超棒!」哈哈,好啦!我們不是老王賣瓜,真的只是想讓各位爸爸媽媽真的認識朗讀的本質與學習價值。

那朗讀比賽呢?當然就是基於1.語音2.聲情3.儀態 三個評分基準,所做的評比。它是一種「最標準的朗讀形式」,所以一定會有許多限制。例如咬字一定得標準,聲調一定得到位,音色一定清亮,連標點符號,你都得做好準備,更不用說你懂不懂作者在寫什麼了,因為那是一種「美讀」的展現。

不過,大家聽過知名導演-吳念真先生的朗讀嗎?一口台灣國語的發音,不也是把文章讀進了我們心裡?為什麼?因為他透過自己的感受,帶我們感同身受。對講堂來說,感受力的陶養,是朗讀的最高價值。

最後,我很想跟大家分享一段文字。這是今年參加比賽的大女孩,她從小四開始練習朗讀,如經已是個國三的大姊姊囉!在這次朗讀從初賽到決賽,我們一路過關斬將後,女孩得了全台中市「特優(第二)」,就差一步進軍全國賽!但,這封訊息,才是女孩給我最棒的禮物和回饋,讓我又再次印證自己堅信的一件事:朗讀的價值,高過於比賽定義,多過於名次的成就,而老師我,很滿足。

「謝謝老師!在朗讀的路上有您的陪伴和鼓勵,使我對朗讀更有興趣、更有自信。(其實我每次都超期待上故事講堂,因為每次都會收穫滿滿!)朗讀似乎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呢!…雖然打進全國依舊是我的夢想,但我怎麼可以讓目標限制了我的快樂呢?這次的練習過程雖然很短,但依舊充實。我想我會繼續老師你的後路,一直愛朗讀,愛得情不自禁!」

我只能說,這孩子真的懂了朗讀,感受到了朗讀所帶來的美好與豐盈。

也謝謝妳,老師的大女孩!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elaliu的沙龍
47會員
55內容數
我們是一, 我們都是獨特且美麗的一, 我們也集合成為一。 分享我的教育想法,一起感受世界的美好。
Angela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2025 的回歸,來自於辯論課、競賽與生命的思索。 幾個學期下來的辯論課,孩子們總是認真以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他們的確在這樣的激盪與思辯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明顯可見,但老師我憂的確也是每場辯論賽的勝敗,似乎成為孩子們的一個「執念」,輸或贏成為每個人與團隊間一個隱形的障礙,突然某天孩子
Thumbnail
2025/03/06
2025 的回歸,來自於辯論課、競賽與生命的思索。 幾個學期下來的辯論課,孩子們總是認真以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他們的確在這樣的激盪與思辯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明顯可見,但老師我憂的確也是每場辯論賽的勝敗,似乎成為孩子們的一個「執念」,輸或贏成為每個人與團隊間一個隱形的障礙,突然某天孩子
Thumbnail
2023/12/11
有點想談談最近的「古文之辯」下自己的經驗。 七年級生的我,在高中時,除了課本中原訂的古文,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學校一定再有一本厚厚的《古文觀止》讓我們「自學、自讀」,陪伴著整個高中國文生涯。
Thumbnail
2023/12/11
有點想談談最近的「古文之辯」下自己的經驗。 七年級生的我,在高中時,除了課本中原訂的古文,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學校一定再有一本厚厚的《古文觀止》讓我們「自學、自讀」,陪伴著整個高中國文生涯。
Thumbnail
2022/11/14
對我來說,所有的學習轉換成一種生活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學期的專題,在眼睛看到的真實與虛幻中不斷地來回感受、認知與思辨,我的初衷其實只有一個:我們所存在的世界,正是一個分不清真實與虛幻的時代,那什麼才是真實?如何才能看到真實? 從眼睛走進腦袋,是一個探索思考的歷程;從眼睛再走進內心,就是一種魔
Thumbnail
2022/11/14
對我來說,所有的學習轉換成一種生活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學期的專題,在眼睛看到的真實與虛幻中不斷地來回感受、認知與思辨,我的初衷其實只有一個:我們所存在的世界,正是一個分不清真實與虛幻的時代,那什麼才是真實?如何才能看到真實? 從眼睛走進腦袋,是一個探索思考的歷程;從眼睛再走進內心,就是一種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感謝學校結合校內晨間閱讀與讀報教育等多元的閱讀活動,提升孩子閱讀的興趣與習慣。
Thumbnail
感謝學校結合校內晨間閱讀與讀報教育等多元的閱讀活動,提升孩子閱讀的興趣與習慣。
Thumbnail
許久沒有發文,今天的發文動機,來自這幾週,專題表達的課堂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幾句類似的話。 「老師因為你有說過……」 「不先說話」我要孩子們聆聽。 「不先說話」我要孩子們加入思考。 「不先說話」我要孩子們能有覺察。 「不先說話」我要孩子們去蕪存菁。 再來,只有孩子要學習聽嗎?
Thumbnail
許久沒有發文,今天的發文動機,來自這幾週,專題表達的課堂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幾句類似的話。 「老師因為你有說過……」 「不先說話」我要孩子們聆聽。 「不先說話」我要孩子們加入思考。 「不先說話」我要孩子們能有覺察。 「不先說話」我要孩子們去蕪存菁。 再來,只有孩子要學習聽嗎?
Thumbnail
表達與學習,到底有沒有關係? 表達力,是一個聲音、內容、思考、展演甚至是內在許多能量聚積的集合。學習力,更是在各種表達方式的作用、牽引下,逐漸誘發出的感受、理解與思考。 從事教育工作與口語表達教學十幾年來,我知道,表達力之於學習的歷程,是台灣現今體制內教育孩子們最欠缺的一環。其實,我理解家長們不
Thumbnail
表達與學習,到底有沒有關係? 表達力,是一個聲音、內容、思考、展演甚至是內在許多能量聚積的集合。學習力,更是在各種表達方式的作用、牽引下,逐漸誘發出的感受、理解與思考。 從事教育工作與口語表達教學十幾年來,我知道,表達力之於學習的歷程,是台灣現今體制內教育孩子們最欠缺的一環。其實,我理解家長們不
Thumbnail
大家新年快樂。從12月中開始,講堂的孩子們已經進入到這學期學習的最後階段-期末發表的練習與正式登台分享的臨場經驗累積。 在講堂,口語表達的教學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考試、為了比賽。因為在講堂,有好多好多的家長期盼孩子們能透過這樣的口語表達練習,積累孩子們的自信,進而使他們在成長的各方面,都因為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大家新年快樂。從12月中開始,講堂的孩子們已經進入到這學期學習的最後階段-期末發表的練習與正式登台分享的臨場經驗累積。 在講堂,口語表達的教學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考試、為了比賽。因為在講堂,有好多好多的家長期盼孩子們能透過這樣的口語表達練習,積累孩子們的自信,進而使他們在成長的各方面,都因為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台中市的語文競賽終於告一段落。 一如往年,講堂一直在各項口語表達競賽中,帶著許多孩子感受說話的魅力、經驗上台的臨場感。而每年講堂教師團隊,也都會親臨戰場,除了再次感受,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臨場的體驗,給予孩子們更正確的比賽觀念。 朗讀,是今年講堂孩子與老師最主要的參賽項目(當然還有即席演說)。我遇過許
Thumbnail
台中市的語文競賽終於告一段落。 一如往年,講堂一直在各項口語表達競賽中,帶著許多孩子感受說話的魅力、經驗上台的臨場感。而每年講堂教師團隊,也都會親臨戰場,除了再次感受,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臨場的體驗,給予孩子們更正確的比賽觀念。 朗讀,是今年講堂孩子與老師最主要的參賽項目(當然還有即席演說)。我遇過許
Thumbnail
今天的一對一課程,懂事、細膩的國中女孩在朗讀了一篇文章之後,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我看全國語文競賽的影片,不管是國小組還是國中組,大家都是同一種感覺。就是聲音聽起來都…其實,我也不太會說…但感覺就是同一種風格、同一種聲音…哎呀!就是同一種感覺。」 我聽了之後,知道善良的女孩保留了評價他
Thumbnail
今天的一對一課程,懂事、細膩的國中女孩在朗讀了一篇文章之後,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我看全國語文競賽的影片,不管是國小組還是國中組,大家都是同一種感覺。就是聲音聽起來都…其實,我也不太會說…但感覺就是同一種風格、同一種聲音…哎呀!就是同一種感覺。」 我聽了之後,知道善良的女孩保留了評價他
Thumbnail
從事口語表達教學這麼多年以來,常常成為身邊朋友、家長們對於「說話」大小事的諮詢對象。我不敢說我專精於表達,但這十幾年來從教學體會、人生體悟、生命淬煉中,對於「說話、表達」這件事,我點點滴滴領悟、學習著某些道理,以至於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與剛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分享。    你們知道嗎?我遇過當媽媽的
Thumbnail
從事口語表達教學這麼多年以來,常常成為身邊朋友、家長們對於「說話」大小事的諮詢對象。我不敢說我專精於表達,但這十幾年來從教學體會、人生體悟、生命淬煉中,對於「說話、表達」這件事,我點點滴滴領悟、學習著某些道理,以至於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與剛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分享。    你們知道嗎?我遇過當媽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