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而不完美—男性化特質與女性化特質兼容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張德芬《活出全新的自己》一書中,讀到她引用的一份資料:女性若壓抑自己的「女性特質」,就是下意識攻擊自己的女性能量,這會使自己的細胞開始攻擊自己的女性器官。
這個觀點引起我的注意,道家太極陰陽相容的概念不也是如此?一個完整的人應該兼容「男性化特質」與「女性化特質」,如果太過偏重哪一部份,人生就會失衡,檢視表格中的細節,一向被形容很陽光的我,果然自以為的優點通通在「男性化特質」之列,而「完美」這個特質,竟赫然在其中。
張德芬《活出全新的自己》引自香港「內在工作坊」Deborah Chan的資料
最教我震撼的是「女性化特質」,表列中的「黑暗」「無秩序」「混亂」,為什麼需要存在人的性格中?難道不應該當作是缺點而加以避免嗎?我的價值觀陷入了混亂,腦海想起自己最害怕的事。
我在學校任教,同時擔任導師,因為某些任務的關係,常常需要請公假到別的學校執行任務,每當準備出勤時,我都會感到特別焦慮,因為班上有特殊學生,我在學校時可以守著班級,有狀況時可以立即處理,班級秩序是穩定的,但是我不得不請假,有一次到教育部開會時,會議才進行十分鐘,學務主任就打電話給我,交代特殊生與其他學生的衝突,他是怎麼處理的,希望我結束任務後能打電話聯絡雙方家長。
這個經驗更加深我對「班級秩序失控」的恐懼,探究這個恐懼,根源還是擔心被別人批評指責,被學校、同事、學生、家長質疑我帶班的能力,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我,只要這個念頭一起,強大的自卑如烏雲罩頂,明明身在會議場合,心卻掛在班上,腦海充斥著班上各種秩序失控的畫面,沒辦法投入當下,總是心情沈重地完成任務,回到學校知道班級沒出事才能鬆一口氣。
可是「無秩序」「混亂」真的有這麼恐怖嗎?回想自己中學的經驗,導師不在的自習課多麼有趣啊!雖然有風紀股長管秩序,所謂升學班的我們,還是忍不住要跟旁邊的同學聊天、傳紙條、玩賓果,全班鬧烘烘的,每個人臉上都是笑容,老師不在的教室雖然混亂,我卻感到一種自由,難得不用考試,難得不用正襟危坐,難得我可以決定這節課是寫功課、畫畫還是跟同學講心事。
「混亂」帶來自由,「混亂」帶來創意,「混亂」產生碰撞,不可預期的火花。就像我喜歡荒野更甚於公園,林深不知處的後面是什麼?我想走進去,深入探究;而人生如果像公園一切按部就班,十年後還是一樣的風景,這般可預期的未來到底有什麼樂趣?
罹癌打亂了我的生活,寫滿的行事曆,瞬間變成了廢紙,面對失控的身體,我的心也陷於混亂,原本井然有序的人生,竟然朝向未曾預期的方向而去,我再也不是原來的我,破碎、脆弱、不堪一擊的自己,就那樣真實的顯現了,這樣的我,要往哪裡去呢?我唯一知道的是,如果不要「完美」,那我要的是「完整」,我想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且讓「女性化特質」重新回到我身上,經過校正的天平,自己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
avatar-img
12會員
24內容數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癌症,這口味的巧克力是怎樣的滋味呢? 一邊流淚一邊嚐著的我, 希望能說說這一顆巧克力帶來的天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行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了探究自己為什麼會得癌症,讀了不少書、搜尋不少資料,我開始看見自己的問題所在,尤其是羞於向別人說明自己為何生病這點,我才意識到:我會罹癌可能肇因於追求完美的偏執。
「有些真相不該說出來,有些沒必要說,有些絕對要說。」德國作家威廉‧布緒(Wilhelm Busch)
沒得癌症之前,我幾乎不生病的,每年頂多感冒一次,如果覺得喉嚨怪怪的,我就點蜂膠,多喝溫開水,原本十點半睡覺就九點去睡,通常兩天就沒事了,用到健保卡的機會少之又少。 被宣告得了乳癌之後,進出醫院的次數來到人生的顛峰......
醫生告知病理報告是癌細胞時,我還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會起那麼大的變化,原本排得滿滿的行事曆,因為要治療癌症,與工作有關的計畫全部停擺了,突然岔出生活的正軌,原本節奏很快的日子,就這麼拖拍了。
《乳房聖經》寫道:「一旦罹癌,從此就不同了,再也回不到從前的樣子!」我雖然是乳癌零期,逃過乳房全切的命運,但是局部切除的部分畢竟不會再長回來,凹下去的地方就是凹下去了,我所認識的左胸,再也不是我印象中的樣子。
如果不是為了治療,以此生最頻繁的次數出入醫院,我並不知道醫院裡有這麼多生病的人,每天川流不息的人潮湧進來又漫出去,這些生病的人,心情也像我一樣晦暗嗎?然而,他們說我是幸運的,真的是嗎?
為了探究自己為什麼會得癌症,讀了不少書、搜尋不少資料,我開始看見自己的問題所在,尤其是羞於向別人說明自己為何生病這點,我才意識到:我會罹癌可能肇因於追求完美的偏執。
「有些真相不該說出來,有些沒必要說,有些絕對要說。」德國作家威廉‧布緒(Wilhelm Busch)
沒得癌症之前,我幾乎不生病的,每年頂多感冒一次,如果覺得喉嚨怪怪的,我就點蜂膠,多喝溫開水,原本十點半睡覺就九點去睡,通常兩天就沒事了,用到健保卡的機會少之又少。 被宣告得了乳癌之後,進出醫院的次數來到人生的顛峰......
醫生告知病理報告是癌細胞時,我還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會起那麼大的變化,原本排得滿滿的行事曆,因為要治療癌症,與工作有關的計畫全部停擺了,突然岔出生活的正軌,原本節奏很快的日子,就這麼拖拍了。
《乳房聖經》寫道:「一旦罹癌,從此就不同了,再也回不到從前的樣子!」我雖然是乳癌零期,逃過乳房全切的命運,但是局部切除的部分畢竟不會再長回來,凹下去的地方就是凹下去了,我所認識的左胸,再也不是我印象中的樣子。
如果不是為了治療,以此生最頻繁的次數出入醫院,我並不知道醫院裡有這麼多生病的人,每天川流不息的人潮湧進來又漫出去,這些生病的人,心情也像我一樣晦暗嗎?然而,他們說我是幸運的,真的是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對於社會議題的探討,以及對自由與性別等同的看法。作者分享了一些觀察和感想,認為社會學概念應該要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表現自己的進步,指出有些自稱feminists或性平支持者的人缺乏真正關心社會議題的意圖。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女性的角色時,往往會陷入傳統觀念的桎梏。然而,現代女性有無數的機會和可能性去打破常規,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如何成為你想成為的女性,並激勵更多女性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打從國中起,我就渴望有異性朋友,暗戀補習班裡一個英氣逼人的同學,甚至還到訓導處要求班級改成男女合班,不過這個願望並沒有在當時實現。高中時讀女校,更不用指望甚麼男朋友了。 大學時代,我因為身心科疾病而鬱鬱寡歡,居然也有機會談雖然是荒腔走板的戀愛。我談過兩次網戀,但和男生通信一年後都是見光死。在教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做《我是男校畢業的女生》裡面的內容,主角是一位「性別認同障礙」的人,原本是男生的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手術成女生的樣子。 他從小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女生,喜歡女生的東西,也想穿裙子,喜歡跟女生玩在一起,父母親都覺得他生病了,同學也會嘲笑他是「娘娘腔」,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作者自我的成長歷程及對社會化、宗教化和角色化的疏離感。作者強調放下對外界的批判和限制,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興趣和作品,並最終實現自己最美麗的樣子。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對於社會議題的探討,以及對自由與性別等同的看法。作者分享了一些觀察和感想,認為社會學概念應該要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表現自己的進步,指出有些自稱feminists或性平支持者的人缺乏真正關心社會議題的意圖。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女性的角色時,往往會陷入傳統觀念的桎梏。然而,現代女性有無數的機會和可能性去打破常規,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如何成為你想成為的女性,並激勵更多女性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打從國中起,我就渴望有異性朋友,暗戀補習班裡一個英氣逼人的同學,甚至還到訓導處要求班級改成男女合班,不過這個願望並沒有在當時實現。高中時讀女校,更不用指望甚麼男朋友了。 大學時代,我因為身心科疾病而鬱鬱寡歡,居然也有機會談雖然是荒腔走板的戀愛。我談過兩次網戀,但和男生通信一年後都是見光死。在教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做《我是男校畢業的女生》裡面的內容,主角是一位「性別認同障礙」的人,原本是男生的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手術成女生的樣子。 他從小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女生,喜歡女生的東西,也想穿裙子,喜歡跟女生玩在一起,父母親都覺得他生病了,同學也會嘲笑他是「娘娘腔」,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作者自我的成長歷程及對社會化、宗教化和角色化的疏離感。作者強調放下對外界的批判和限制,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興趣和作品,並最終實現自己最美麗的樣子。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