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刑:莊子「叔山無趾」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魯國有一個人,受刑斬斷一隻腳,名叫做叔山無趾。他去很多次想見到仲尼。仲尼說:「你不謹慎。以前,既然已經犯到這樣的災禍;雖然你現在來,來得及嗎?」

無趾說:「我就是以前不知道進行,所以隨便使用我的身體;因此失去我的腳。現在我來了,還有比腳更重要的東西在,我(要)用實踐來把它圓滿。所謂『天空無不遮蓋,大地無不承載』。我以為老師您像是天地,怎麼知道您也是這種人啊?」

孔子說:「是丘太過無知了。老師為什麼不進來?請來教授您的學問。」無趾離開。

孔子說:「學生,要自己激勵!無趾行動不方便的人,還做學問彌補過去犯的罪惡;何況德行(或譯身體)保全的人啊?」

無趾跟老聃說:「孔丘比起純全的人,還沒達到嗎?他為什麼常常來請教你呢?他還想要有怪異虛假的名聲,難道不知道純全人,把這種名聲看做自己的束縛嗎?」

老聃說:「難道不直接讓他,以死亡與出生為同一條路途,以願意做、不願意做有同一個源頭;把他的束縛解開,可能嗎?」

無趾說:「是天責罰他,怎麼解得開?」



魯國有一个人,受刑斬斷一支跤,名叫做叔山無趾。伊濟濟擺去愛欲見著仲尼。仲尼講:「你無張持。以前,既然已經犯到按呢的災禍;雖然你現在來,敢會赴-的?」

無趾講:「我就是以前毋知影揣求,所以濫糝使用我的身軀;對按呢我失去我的跤。今我來矣,猶有比跤更加重要的佇-咧,我(欲)用實踐來共伊完滿。所謂『穹蒼無毋遮崁,大地無毋接載』。我掠準講老師親像天地,哪會知影老師嘛是這款人啊?」

孔子講:「是丘傷過無智識矣。老師為啥物無欲入-來?請來教授你的學問。」無趾離開。

孔子說:「學生,著家己激勵!無趾行動無方便,閣揣求學問來補過去犯的罪惡;何況德行(或譯身體)保全的人啊?」

無趾共老聃說:「孔丘比起純全的人,猶未達到嘛?伊為啥物定定來請教你咧?伊閣愛欲有怪異虛假的名聲,敢毋知影純全人,看這種名聲做家己的束縛嘛?」

老聃說:「敢無愛直接予伊,看死亡佮出世做一个路途,看愛、無愛有仝一个源頭。敨-開他的束縛,敢會當?」

無趾說:「天責罰伊,敢會敨-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8會員
149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重新翻閱、解讀撿擇的《莊子》文本段落,讓我更能體會莊子怎麼界定這個世界(雖然那個古老的世界沒有ChatGPT,但他們有神諭,有自我呢喃的占卜巫師),他為什麼要運用重言、寓言和卮言,以及他對人與物關係的拿捏是如何充滿不定性和個殊性。
Thumbnail
重新翻閱、解讀撿擇的《莊子》文本段落,讓我更能體會莊子怎麼界定這個世界(雖然那個古老的世界沒有ChatGPT,但他們有神諭,有自我呢喃的占卜巫師),他為什麼要運用重言、寓言和卮言,以及他對人與物關係的拿捏是如何充滿不定性和個殊性。
Thumbnail
春天萬物復甦,他與幾個好朋友,帶上小孩,到解凍的河水中沐浴,身心煥然一新,走到祈雨的舞雩台,享受春風吹拂,與天地一起迎接蓬勃的開始,完成心靈的儀式,開心地唱歌回家。 魯鈍如我,來到知天命之年,終於體會到-曾皙的內在充盈豐沛,對人真心相待,讓萬物各得其所,與一般人追求事業的成就相比,是更高境界。
Thumbnail
春天萬物復甦,他與幾個好朋友,帶上小孩,到解凍的河水中沐浴,身心煥然一新,走到祈雨的舞雩台,享受春風吹拂,與天地一起迎接蓬勃的開始,完成心靈的儀式,開心地唱歌回家。 魯鈍如我,來到知天命之年,終於體會到-曾皙的內在充盈豐沛,對人真心相待,讓萬物各得其所,與一般人追求事業的成就相比,是更高境界。
Thumbnail
孔子離開魯國時回頭了,還哭了?新詩〈仲尼回頭〉三點心得。
Thumbnail
孔子離開魯國時回頭了,還哭了?新詩〈仲尼回頭〉三點心得。
Thumbnail
萬物的運作,一旦出現反常,便會開始回歸正常,事不會一直持續在過「度」的狀態,保持中庸,平穩運作,不足需補、過多需減,以身心去感悟,去拿捏自身與外界之間的平衡,理解平衡點,自然而然就會謙卑,且不會過度謙卑。
Thumbnail
萬物的運作,一旦出現反常,便會開始回歸正常,事不會一直持續在過「度」的狀態,保持中庸,平穩運作,不足需補、過多需減,以身心去感悟,去拿捏自身與外界之間的平衡,理解平衡點,自然而然就會謙卑,且不會過度謙卑。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5.9 良因法師 隨筆 圓通訥和尚曰: 「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 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 凡林下人,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 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顛溺之患。」 《廬山野錄》 【演蓮法師譯文】 圓通居訥和尚說: 「跛腳的人,他的行動全靠枴杖支撐著,一旦失去枴杖的支撐就會摔倒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5.9 良因法師 隨筆 圓通訥和尚曰: 「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 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 凡林下人,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 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顛溺之患。」 《廬山野錄》 【演蓮法師譯文】 圓通居訥和尚說: 「跛腳的人,他的行動全靠枴杖支撐著,一旦失去枴杖的支撐就會摔倒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在唸誦《金剛經》時,突然對經典裡面的一段話有所感觸:「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引用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在唸誦《金剛經》時,突然對經典裡面的一段話有所感觸:「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引用完畢)
Thumbnail
2018年,有一本談老子的書,取名叫《老子不為》,「為」字還注音為四聲,跟我們長年來念第二聲,以為老子之道是「不作為」的觀念,完全相反,並非無為、不爭、消極、避世等一般人以為的那樣。
Thumbnail
2018年,有一本談老子的書,取名叫《老子不為》,「為」字還注音為四聲,跟我們長年來念第二聲,以為老子之道是「不作為」的觀念,完全相反,並非無為、不爭、消極、避世等一般人以為的那樣。
Thumbnail
莊子的逍遙遊裡,不斷用許多虛實之間所構之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不逍遙,但卻沒有明確的定義什麼才是逍遙。 讓讀者自己去感受「框架」於自身的慣性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透過一路跟隨莊子對外的提問與他人的對話,開啟讀者自我覺察以及開始了解人我的局限,拆掉習慣性被定義與追求標準答案的框架,知道有框才能轉而無框。
Thumbnail
莊子的逍遙遊裡,不斷用許多虛實之間所構之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不逍遙,但卻沒有明確的定義什麼才是逍遙。 讓讀者自己去感受「框架」於自身的慣性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透過一路跟隨莊子對外的提問與他人的對話,開啟讀者自我覺察以及開始了解人我的局限,拆掉習慣性被定義與追求標準答案的框架,知道有框才能轉而無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