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樂!一輩子花最長的時間就是在工作上了,歲末年終到底該待在安心安逸的舒適圈,還是衝一波開拓新的戰場?這是我最近都在思考的問題。
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串起來,如果你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你就是選擇討好了自己的感覺,此時你又怎麼能期待討好世俗價值。
無論做出哪種選擇都沒有對錯,只是要承擔選擇後結果。
身為七年級生,我們都出社會超過 10 年(天啊!這數字太可怕,時間過太快了),身邊的朋友都是斜槓族,從接案、跑uber到假日打工都有人做,我們深怕無法跟上其他人的腳步,面對這些焦慮感,希望這篇文章能帶來一些幫助。
很多人都說要經營「副業」,當然在這邊我不會叫你去做直銷。我們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對抗來自未來的焦慮與不安,所以我推薦嘗試「刻意」練習,把自己的人生值得分享的事件記錄下來,並持續21天以上,或許不知不覺之下你就幫助有同樣困擾的人了。
- 「21天效應」很有趣的地方是,它最初是一名整型外科醫師的著作提出的。
- 由於他發現病人在整型過後通常需要21天的時間來「習慣」新面容,並且開始以自己做實驗,嘗試去養成一個新的習慣,並且嘗試了多次,養成各種不同的新習慣。
結果發現,養成一個習慣最少也需要21天,他在書中是這麼說的:「這些臨床經驗以及觀察到的狀況顯示,我們可能至少需要21天的時間,讓自己擺脫舊有習性並養成新習慣。」
在2020年我已經「刻意」練習培養運動習慣,重訓、瑜珈、飛輪、跑步這些原本在我人生完全不可能出現的名詞,通通在一年內都做到了。剛開始當然超痛苦,跑步跑超過一個小時也跑不到400卡,到現在最佳成績是45分鐘跑500卡,雖然好像還是滿菜的,但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人生是自己的,我們都順利挺過2020,希望未來能夠越來越好!如果你還沒有任何想法,那就從小地方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