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心靈成長|Virginia Satir的生平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By Monica McGoldrick

Satir在家中五個小孩的排行是老大,下有一對雙胞胎弟弟,一個妹妹、再一個弟弟。出生於Wisconsin州的Nellsville,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都是德國移民到美國。她總是說自己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在家中就像是個偵探,因為她敏感於家中發生很多事,但都超乎眼之所見。Satir 5歲時盲腸炎差點死掉,因為她的媽媽拒絕帶她就醫(備註:與宗教信仰有關),她的父親在Satir病情惡化至腹膜炎前將她緊急送醫,救了她一命。之後母親越來越陷入憂鬱,在最小的兒子出生後崩潰,由Satir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Satir在12歲時就發誓一旦完成大學學位隨即離家,那年她離家之後,就將近20年沒有再見過父親。

Satir的傳記「Barbara Jo Brother」中有一段,Satir提到見到最後一次父母互動的情形,是父親坐在客廳,母親走進來後跟父親說:「我寧死也不要和你住在一起!」,說完後父親一動也不動,母親之後要Satir扶她回房間躺,當下Satir感到一陣痛苦,事實上這兩個人很久以來沒有真正的連結,她其實認為一開始是有很大希望的。遺憾的是,母親之後就入院,接著就在醫院裡過世了。母親過世後,Satir說父親的妄想症、牛皮癬、白血病都神奇的好了,可見Satir的家中有許多斷裂且未被說出的事情。

Satir從小就相當聰明、有能力,她的母親特別期待她是負責任的長女,可以幫忙照顧弟弟妹妹。事實上,她的父母都不甚識字,Satir到3歲才識字,11歲時表達能力已經非常好。Satir經常夢想自己只是個小孩子,她的母親會負責照顧小她兩歲的雙胞胎弟弟。

Satir一家與祖父母同住,從小就見祖父拿屠刀追殺祖母,Satir的母親會試著照顧這對雙胞胎兄弟,但是仍無助於讓孩子活在暴力下。祖父之後就入院治療,家人一直將他描述成殘暴、刻薄、冷酷。祖母則是從小就失去父母,因為霍亂疫情,被她的大哥送養,最後則是因為抵償債務而將她嫁給祖父。Satir的祖父母一共有13個小孩,其中有3對是雙胞胎,Satir的父親Reinhold Pagenkopf是排行最小的,有3個小孩是被閃電擊中房子一起意外身亡。在Satir眼中,父親是個酒癮者,雖然他也很顧家、很努力,但Satir很難欣賞父親。

Satir的母親Minne Wilke是個基督科學教會教徒,於童年時期母親病重遂加入教會。在7個小孩中排行第二,較Reinhold大3歲。在Satir眼中,母親是卑微的、討厭的、情緒混雜、怕性的。Satir的母親與外祖父Carl Wilke很親密,Minne在 1915年10月結婚,外祖父在Minne婚後、1916年6月26日Satir出生前不久過世。

Satir在多年後提到,希望她能夠像成年人一樣認識她的外祖母Henrietta,並且琢磨著這個她在童年時期不喜歡的外祖母的可能的好的一面。 Satir談到,她的母親Minnie曾經希望不要在自己的家庭中重現原生家庭的分裂,但仍然還是發生,Satir最小的弟弟Ray曾想跟他的母親去看望外祖母,很快地引來一場風暴,他們不得不離開。

Satir長大後離家多年,是她家庭很常見的樣態。當她的弟弟Roger自殺,及Ray的妻子突然死亡時,她才回家幫忙照顧Ray的小孩。

但總的來說,Satir在成人生活中似乎與家人沒有親密的關係。Fritz Perls稱Satir是「不停止的吉普賽人」:「Virginia,妳有我的愛和我的虔誠的敬佩…不停止的吉普賽人,妳是一個偉大女人、有一個大心臟,妳已經預測到妳需要一個理解的家庭,相對來說,妳有家庭恐懼症,妳夢想安定下來。」

Satir創造了她自己許多不同的版本,並將所有的創意集中在人類的真實連結上,但她在發展自己個人關係親密度上有很大的困難,除了世界各地的學生與追隨者。

Satir的家在1929年失去農場,並搬到Milwaukee,Satir提前入學並完成了高中學業,之後去了師範學院,於1936年畢業並開始教書,不久在Northwestern開始學習社會工作,最後轉到芝加哥大學的SSA學位,當時被一個有精神疾患|的主管(隔年意外自殺),認為她做的不好,而建議退出。但最終她設法於1948年成功完成了學位。

1941年她嫁給了一個月前才在火車站遇到的Gordon Rogers,這是戰時,Satir和她的妹妹同年結婚。1943年,她意外子宮外孕,不得不做子宮切除手術。這段婚姻持續了大約8年,在此期間,Gordon和Satir(自稱為“peggy”),領養了一個女兒,Mary,年齡17歲,三人搬到德州。Satir曾經見過Mary,她和妹妹Ruth一起住在她工作過的芝加哥少女之家,很快地也將Ruth接到德州。Satir離婚後,Mary和Ruth搬回去中西部地區,不久,滿18歲的女兒回到自己的家鄉。但Satir因無法生育孩子、婚姻失敗、職業鬥爭而感到沮喪,開始接受精神分析治療,但她形容心理分析經驗充滿了負面標籤,且「意外地,標籤製造者都是男人」。看到心理分析框架充滿了悲觀,對人類行為的病態觀,她終其一生一直在尋求有希望的、創造性的,和連接出可能性的助人方式。

離婚後,Satir繼續她的專業路線。1951年碩士畢業,同年嫁給Norman Satir,她在芝加哥開始私人執業,有意識地要提高心理分析的目標。由於芝加哥是一個精神分析的城鎮,她接沒有人要的個案,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棄治療師應該對病人冷漠的規則,第二個“違反規則”就是邀請家屬一起來,這對精神分析師來說是不可能的。1958年離婚,到1962年,她搬到了Palo Alto,與Don Jackson和Jules Rifkin 在1964年成立了MRI。在Lynn Hoffman的編輯幫助下,她出了第一本家族治療的書「聯合家庭治療」,是60年代大多數人學習家族治療的必讀書。之後,她成了在Esalen的培訓師,在未來的二十年內,開始了國內及國際的專業訓練課程,包括她的Avanta網絡。雖然後來某個機緣下與弟弟Ray重新取得聯繫,他也成為一個社工搬到加拿大,他們似乎從來沒有處理好早先的家庭決裂,他曾經在1940年左右寫過一封掙扎、絕望的信給Satir,卻沒有獲得她的回應,Ray很痛苦,不確定Satir是否有收到他的信,但兄弟姐妹之間缺乏聯繫實在不幸。同時,她與國內外治療師和家屬的連結能力也是非常神奇。幾乎在她去世後相當久,她仍然受到世界各地身受其影響的人們所追捧。

1974年,在一場重要的家族治療大會中,該大會第一屆時,會場中只有Satir一位女性。Salvador Minuchin 公開報告一篇「Is Virginia Satir Dangerous for Family Therapy」,之後Satir不再參加家族治療大會。

1979年,雙胞胎弟弟Roger自殺,1988年9月10日,Satir因胰臟癌過世,享壽72歲。

原文摘要自 http://multiculturalfamily.org/product/satir-genogram-downloadable-pd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5會員
315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2025/02/11
現代人容易被情緒綁架,本書《不反應的練習》提供一套方法,透過觀察與理解內心狀態,減少無謂的情緒反應,找回內心的平靜。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說明如何將禪宗的「念」與正念融入生活,學習不讓情緒掌控人生。
Thumbnail
2025/02/11
現代人容易被情緒綁架,本書《不反應的練習》提供一套方法,透過觀察與理解內心狀態,減少無謂的情緒反應,找回內心的平靜。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說明如何將禪宗的「念」與正念融入生活,學習不讓情緒掌控人生。
Thumbnail
2024/12/19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探索平山這位公廁清潔職人的日常生活的電影。他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平靜與滿足,讓觀眾感受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片中運用少量對話、簡單的動作及微笑來傳達情感,讓人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與態度。透過這部電影,或許能找到對生活新的理解與慰藉,讓心靈得到平靜。這是值得慢慢品味的電影。
Thumbnail
2024/12/19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探索平山這位公廁清潔職人的日常生活的電影。他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平靜與滿足,讓觀眾感受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片中運用少量對話、簡單的動作及微笑來傳達情感,讓人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與態度。透過這部電影,或許能找到對生活新的理解與慰藉,讓心靈得到平靜。這是值得慢慢品味的電影。
Thumbnail
2021/01/19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Thumbnail
2021/01/19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出身於一個大家庭中,家族中的女性多是單親,我的母親也是如此。 我們的母親慈祥、和藹,和大多數族人不同,她年輕時便多次展現出過人的見識,與卓越的智慧。 或許家族耗盡一生也無法領悟的事物,對母親來說卻如呼吸一般簡單,家
Thumbnail
我出身於一個大家庭中,家族中的女性多是單親,我的母親也是如此。 我們的母親慈祥、和藹,和大多數族人不同,她年輕時便多次展現出過人的見識,與卓越的智慧。 或許家族耗盡一生也無法領悟的事物,對母親來說卻如呼吸一般簡單,家
Thumbnail
從Likens案看原生家庭中的「替罪羊」、最小的社會單位家庭中形成的「烏合之眾」等
Thumbnail
從Likens案看原生家庭中的「替罪羊」、最小的社會單位家庭中形成的「烏合之眾」等
Thumbnail
他意識到自己原來,有所謂的那麼一個「我」 ,大約是三、四歲的事,在那之前,他大都覺 得自己像是附屬在什麼之間,黏在了誰的身上 ,像是一塊多長出來的肉。   而那個「誰」,通常是他的母親。   ●●● 當他約莫八歲。 他記得自己注視著一潭深池,池上有著荷花, 他清楚記得那些荷花的顏色線條,幾乎只要
Thumbnail
他意識到自己原來,有所謂的那麼一個「我」 ,大約是三、四歲的事,在那之前,他大都覺 得自己像是附屬在什麼之間,黏在了誰的身上 ,像是一塊多長出來的肉。   而那個「誰」,通常是他的母親。   ●●● 當他約莫八歲。 他記得自己注視著一潭深池,池上有著荷花, 他清楚記得那些荷花的顏色線條,幾乎只要
Thumbnail
克莉絲汀獨自撫養兒子華特,原兩人計畫好休假的安排,可同事臨時請假,她不得已將兒子獨留家中;而華特就這樣消失蹤影,直到五個月警方終於尋獲華特,但身為母親的克莉絲汀一眼便認出那孩子不是自己兒子。
Thumbnail
克莉絲汀獨自撫養兒子華特,原兩人計畫好休假的安排,可同事臨時請假,她不得已將兒子獨留家中;而華特就這樣消失蹤影,直到五個月警方終於尋獲華特,但身為母親的克莉絲汀一眼便認出那孩子不是自己兒子。
Thumbnail
文/羅伯特.科爾克(Robert Kolker) 一九七二年,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 伍德曼谷(Woodmen Valley)是一片遼闊的森林和農地,依偎在科羅拉多州中部的陡峭山嶺和砂岩台地之間,蓋爾文一家就住在這裡。他們的院子裡瀰漫甜松的味道,既清新又帶有泥土氣息。 探望稱自己是章魚子嗣的哥哥
Thumbnail
文/羅伯特.科爾克(Robert Kolker) 一九七二年,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 伍德曼谷(Woodmen Valley)是一片遼闊的森林和農地,依偎在科羅拉多州中部的陡峭山嶺和砂岩台地之間,蓋爾文一家就住在這裡。他們的院子裡瀰漫甜松的味道,既清新又帶有泥土氣息。 探望稱自己是章魚子嗣的哥哥
Thumbnail
她高中聯考故意報了離家相當遠的學校,但是她沒錢。為了籌到錢,她一次一次逃家,也被一次一次抓回或送回,她覺得身體髒透了,那就拿來賺錢求生存吧。她的母親不理解她,所有的家人看不起她,對於她意圖出賣身體,她的大伯父更加動怒,拿水管插入她的下體用水沖,幸好被她掙脫了。
Thumbnail
她高中聯考故意報了離家相當遠的學校,但是她沒錢。為了籌到錢,她一次一次逃家,也被一次一次抓回或送回,她覺得身體髒透了,那就拿來賺錢求生存吧。她的母親不理解她,所有的家人看不起她,對於她意圖出賣身體,她的大伯父更加動怒,拿水管插入她的下體用水沖,幸好被她掙脫了。
Thumbnail
年輕時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不論是誰欠了誰,誰辜負或傷害了誰,我們都只想無謂去說對不起。 「西蒙」得老朋友告知,他許多年前的初戀,也是多年沒有聯絡的第一任妻子,因心肌梗塞而猝死了,葬禮時間是某一天的早上十一時,「你要回來參加嗎?」 西蒙回憶起當年剛滿二十歲的她,「伊娃」,實在是位動人的纖纖玉女....
Thumbnail
年輕時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不論是誰欠了誰,誰辜負或傷害了誰,我們都只想無謂去說對不起。 「西蒙」得老朋友告知,他許多年前的初戀,也是多年沒有聯絡的第一任妻子,因心肌梗塞而猝死了,葬禮時間是某一天的早上十一時,「你要回來參加嗎?」 西蒙回憶起當年剛滿二十歲的她,「伊娃」,實在是位動人的纖纖玉女....
Thumbnail
維琴尼亞·薩提爾 By Monica McGoldrick Satir在家中五個小孩的排行是老大,下有一對雙胞胎弟弟,一個妹妹、再一個弟弟。出生於Wisconsin州的Nellsville,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都是德國移民到美國。
Thumbnail
維琴尼亞·薩提爾 By Monica McGoldrick Satir在家中五個小孩的排行是老大,下有一對雙胞胎弟弟,一個妹妹、再一個弟弟。出生於Wisconsin州的Nellsville,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都是德國移民到美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