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判的生活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區別真相與否的工具,用於科學或是哲學是非常強而有力,但如果用於沒有標準答案的事物上,往往淪為一種傷害。
像是針對自己。過度批判自己,就是一種自我傷害,沒有實質幫助且反而造成反效果。
自責與自省的差別,就在於對自己的理解與否,自責是用很多應該來責怪自己行為不符合期待,自省是明白自己的問題出現在哪裡。
我想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並不需要那麼苛責自己,學著放過自己,讓更好的自己有機會從錯誤中發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不忘不失的生活智慧一、前言 信仰佛教,如果對佛法沒做生活體悟的話,便會落入迷信,迷悟之間的心念,對人生觀就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差別,為了要為大家建立佛法正見,我提出「不憂不悔」和「不疑不惑」的人生觀和大家共勉學佛的生活觀念,有了正確的學佛觀念之後,就會漸次成就一種「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有了這份「不忘不失」
Thumbnail
avatar
心印法師文集
2021-06-09
不疑不惑的生活智慧今日要準備和大家共勉的正見是「不疑不惑」的生活智慧。「疑」與「惑」是一對難兄難弟,因為有疑念,所以才會起惑障,學佛的人最普遍的疑點,是「疑自、疑法、疑師」,從這三個疑點引生百萬的惑障。 二、疑自信仰 「疑自」就是懷疑自己的信仰、懷疑自己的修持能力、懷疑自己的修行功德,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產生這樣的懷
Thumbnail
avatar
心印法師文集
2021-06-09
不憂不悔的生活智慧前言: 今年中,有一、二個在佛門走動的信徒,因為意外傷害和病痛,一個是英年別世,一個是英年病苦纏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面對這種無常的事情,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無常」的逼迫。 我心裡時常這樣想︰『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時常勸人老年以後才找信仰歸宿,才去學佛、念佛,這些勸人老年才拜佛的人,從來沒想到人也
Thumbnail
avatar
心印法師文集
2021-06-09
【書評】《沼澤女孩》攪拌孤寂於自然之中,不存在批判空間的湧動生機   《沼澤女孩》交融了生態書寫、親子之情、生物對於愛本能的渴望以及謀殺謎團。原本看似完整的家庭,由於父親對於家人們的折磨,使得女孩奇雅的家人們紛紛出走,直到母親也離開後,奇雅自此獨身於北卡羅來納州濕地長大,孤寂伴隨著她的人生。她體驗著孤寂的感受,卻也仰賴著孤寂的慰藉。在生物學的世界中,她還努力的
Thumbnail
avatar
Just A Box
2021-01-26
生活日常:台灣史的一角《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早先看到展覽消息就一直想去,但無奈時間和體力皆被學業擠壓,直到完成計畫口試之後才有空造訪北師美術館,雖然我對該館的印象就是採光和動線很打擾觀覽感受,不過看完以後很高興自己有跑這一趟,過程非常受觸動。
Thumbnail
avatar
騙徒
2020-11-30
不變的生活生活習慣其實是不常改變。一點風浪過後......
Thumbnail
avatar
不死之鳥
2019-05-28
新谷弘實的不生病生活十年前,有一本在日本與台灣都非常暢銷的書,叫做《不生病的生活》,作者是在美國行醫的腸胃科醫生新谷弘實。醫生出版養生的書不稀奇,但是特別的是新谷醫生有幾個其他醫生很難以比擬的成就。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