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人文筆記|聆聽基列的暗地密語:Margaret Atwood 使女後記《證詞》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7 在美國付費傳流影音平台 Hulu 上映的《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在影視市場中一戰成名,除了讓 Hulu 進入大眾視野,故事描述的保守宗教國度基列共和國,以及對於女性角色的系統剝削,也使得這部反烏托邦作品再度燃起關注。於 1985 年出版,並連續獲得國際重大獎項的《使女的故事》(後文簡稱為《使女》),是當時年紀 45 歲上下的 Margaret Atwood 對於社會厭女的嘲諷之作,可謂是 1980 年代女性權益振聾發聵之聲。34 年後,如今也要 80 歲的 Margaret Atwood 出版了續作《證詞(The Testaments)》,當作者、社會、作品三者都共同歷經了時間的洗禮,更加成熟與年長的 Margaret Atwood,是用什麼樣的視點來描繪基列共和國的發展?而這樣的視點,又與現實生活這三十多年來的演進有什麼關聯?

Nolite te bastardes carborundorum. (拉丁文:不要讓這些雜種騎在我們頭上)

使女的抗爭是成還是敗,讓我們從翻開證詞開始。

raw-image

陽奉陰違的神聖國度

多年前首次閱讀法國哲學怪才 Georges Bataille《情色論 L’erotism》時,曾經在書中定義:「情色是對禁忌規範的破壞。... (是)一個精打細算、封閉的現狀,被滿盈洋溢的脫序所動搖。」也就是說,社會對於秩序的定義在哪,一但違逆,就是情色投射之時。若我們曾接觸過《使女》故事設定,無論是書籍抑或影集,都可以推估得知,使女的形象之所以又純又慾,正是因為背後基列共和國(Republic of Gilead)的秩序體系極端狹窄:一個純粹神聖的基督帝國只可以接受以繁衍為目的的性行為,餘者皆罪。紅衣的使女既然是因為這個社會目的而存在,她們就既是無可取代的性繁衍工具,也是繁衍過程當中必當衍生出的慾望投射:因為使女有能力提供非以繁衍為目的、被當作罪責的性。當有人與使女發生了不被允許的關係,就是不被允許的情色,也是這個體制的叛徒。Georges Bataille 曾說:「一個吻就足矣蠶食鯨吞。(A kiss is the beginning of cannibalism.)」若將這句話放入故事體系裡:一但使女誘導人犯險,踏入情色的範疇,以純淨立國的神聖國度基烈若不制止,系統的權威就將分崩瓦解。使女作為一個必要卻又危險的身份,於基列的關鍵程度,在此也不言而喻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6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無鴉片評論|光影咖啡館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記洋行的沙龍
950會員
95內容數
商業知識應用的範圍極廣,文化價值交換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市面上較少針對廣義文化企業的系統性地整理,也較少評論者以管理角度提出讓這些企業能夠有機發展、自給自足的思考方針。我將自己定錨為人文與商業相輔的實踐家,希望藉由所學提出應用策略框架,使更多亞洲文化商業體能用嶄新的角度,帶來下一波的文藝復興。
喬記洋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19
由於在整理書單時發掘我有部分書單因為內容材料特殊,曾在特定年代被特定國家列為禁止出版的書籍類型,因此新建立「禁書目錄」標籤,用以標註這類書籍。而《往事並不如煙》裡章家作為在亂世中見證歷史的知識世家,家族史裡無論與前朝遺老、新興政權等人員幽微的來往與故事,應該也可謂是舊中國過渡至新中國的縮影。
Thumbnail
2022/02/19
由於在整理書單時發掘我有部分書單因為內容材料特殊,曾在特定年代被特定國家列為禁止出版的書籍類型,因此新建立「禁書目錄」標籤,用以標註這類書籍。而《往事並不如煙》裡章家作為在亂世中見證歷史的知識世家,家族史裡無論與前朝遺老、新興政權等人員幽微的來往與故事,應該也可謂是舊中國過渡至新中國的縮影。
Thumbnail
2021/12/25
真正的奴役,並非臣服於主人之下,日夜受人所控;而是當你已經脫離枷鎖,卻寧願轉頭跪地,懇求主人再度從你手中贖走自由。《公羊的盛宴》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薩的經典之作,是對於極權與正義最幽深的控訴。拉美的悲劇或許難以挽回,但我們或許能從中學習:面對極權的盛宴,該如何應對,才能避免喝下斟滿鮮血的酒杯?
Thumbnail
2021/12/25
真正的奴役,並非臣服於主人之下,日夜受人所控;而是當你已經脫離枷鎖,卻寧願轉頭跪地,懇求主人再度從你手中贖走自由。《公羊的盛宴》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薩的經典之作,是對於極權與正義最幽深的控訴。拉美的悲劇或許難以挽回,但我們或許能從中學習:面對極權的盛宴,該如何應對,才能避免喝下斟滿鮮血的酒杯?
Thumbnail
2021/11/28
張愛玲在文學界以小說著稱,而其最大的特色莫過於「蒼涼」二字。張愛玲眾多小說都以悲劇收場,〈傾城之戀〉卻是例外,男女主角的相戀之路即便曲折,卻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邁向了圓滿的終曲。這個喜劇結局是否顛覆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手法?還是說,正是因為「圓滿」,反而更加突顯了「蒼涼」的意義?我們來聊聊張愛玲吧!
Thumbnail
2021/11/28
張愛玲在文學界以小說著稱,而其最大的特色莫過於「蒼涼」二字。張愛玲眾多小說都以悲劇收場,〈傾城之戀〉卻是例外,男女主角的相戀之路即便曲折,卻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邁向了圓滿的終曲。這個喜劇結局是否顛覆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手法?還是說,正是因為「圓滿」,反而更加突顯了「蒼涼」的意義?我們來聊聊張愛玲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法國聖女貞德與大公爵的戰役交叉的康比聶之戰,介紹了他們各自的故事與其背後的歷史背景,以及遊戲中的相關內容。聖女貞德與大公爵兩個角色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觀和歷史事件,他們的故事以及互相交織的戰役都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深刻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法國聖女貞德與大公爵的戰役交叉的康比聶之戰,介紹了他們各自的故事與其背後的歷史背景,以及遊戲中的相關內容。聖女貞德與大公爵兩個角色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觀和歷史事件,他們的故事以及互相交織的戰役都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深刻的影響。
Thumbnail
瑪蒂達終於和母親團聚,然而在法律和傳統都不支持的情況下,兩個女人如何服眾?如何治理廣大的領土?熱衷於宗教生活的瑪蒂達,敘任權之爭的衝突升溫將讓她陷入何種困境?又實現何種為人稱道的事蹟?
Thumbnail
瑪蒂達終於和母親團聚,然而在法律和傳統都不支持的情況下,兩個女人如何服眾?如何治理廣大的領土?熱衷於宗教生活的瑪蒂達,敘任權之爭的衝突升溫將讓她陷入何種困境?又實現何種為人稱道的事蹟?
Thumbnail
《使女的故事》讓《聖經》成為反派角色,這真的是《聖經》的錯嗎?
Thumbnail
《使女的故事》讓《聖經》成為反派角色,這真的是《聖經》的錯嗎?
Thumbnail
終於看完這本從大學就想看的書了。 這本書主要從英國亨利八世開始,介紹到伊莉莎白一世之間「女性統治」的討論。
Thumbnail
終於看完這本從大學就想看的書了。 這本書主要從英國亨利八世開始,介紹到伊莉莎白一世之間「女性統治」的討論。
Thumbnail
看完沉重的士師記,換來看個輕鬆一點的故事,聖經裡很優美的路德記。 當然,還是再強調一次,請回到那個年代的風土民情來看這個故事,不然你只會覺得看見一堆對女性非常不平等的陋習。 路德是耶穌的祖先,同時也是外邦女子,這在摩西律法三申五令不能與外族通婚(雖說摩押人勉強算遠親)的情況下,顯得十分諷刺,先不提摩
Thumbnail
看完沉重的士師記,換來看個輕鬆一點的故事,聖經裡很優美的路德記。 當然,還是再強調一次,請回到那個年代的風土民情來看這個故事,不然你只會覺得看見一堆對女性非常不平等的陋習。 路德是耶穌的祖先,同時也是外邦女子,這在摩西律法三申五令不能與外族通婚(雖說摩押人勉強算遠親)的情況下,顯得十分諷刺,先不提摩
Thumbnail
關於戰爭的部份就很有意思了,其實看到士師記,就會發現以色列人幾乎只要碰到會方有戰車、鐵器的,都會打輸…… 簡單說,迦南地有不少國家都已經進入鐵器時代,尤其是赫人(西台帝國),相較之下還停在青銅時代的以色列人,在科技文明上是輸人家一大截的…… 要知道,申命記的年代距今大概3500年左右,是非常久遠的年
Thumbnail
關於戰爭的部份就很有意思了,其實看到士師記,就會發現以色列人幾乎只要碰到會方有戰車、鐵器的,都會打輸…… 簡單說,迦南地有不少國家都已經進入鐵器時代,尤其是赫人(西台帝國),相較之下還停在青銅時代的以色列人,在科技文明上是輸人家一大截的…… 要知道,申命記的年代距今大概3500年左右,是非常久遠的年
Thumbnail
16章可是世界級的大事,後世三大一神教的第一個分岔點從這邊開始,非常重要啊! 但也可以再一次看到當年的風俗民情,第一個就是母以子貴這件事情。 總之,女性是沒地位的,除非你有生兒子。總之,重點是你的子宮,就這樣而已。
Thumbnail
16章可是世界級的大事,後世三大一神教的第一個分岔點從這邊開始,非常重要啊! 但也可以再一次看到當年的風俗民情,第一個就是母以子貴這件事情。 總之,女性是沒地位的,除非你有生兒子。總之,重點是你的子宮,就這樣而已。
Thumbnail
本文旨在藉由原文文本的分析整理並討論〈騎士的故事〉、〈地主的故事〉、〈律師的故事〉三篇故事中女性角色為男性權力掌控的並客體化的困境。
Thumbnail
本文旨在藉由原文文本的分析整理並討論〈騎士的故事〉、〈地主的故事〉、〈律師的故事〉三篇故事中女性角色為男性權力掌控的並客體化的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