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重訓方式和男生不一樣?(上)

女生重訓方式和男生不一樣?(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讀了一篇由DVRT訓練系統的創辦人之一Jessica Bento(她同時也是一名物理治療師)撰寫的文章 「女性健身最重要的三個觀念(THE 3 MOST IMPORTANT CONCEPTS FOR WOMEN’S FITNESS)」,覺得收穫很多,藉此將一些內容與自己消化後的想法,分成(上)(下)兩篇來分享。

raw-image

先說清楚,這三點,當然對任何人都重要。而男性與女性在生理結構上有所差異,包含身體結構、賀爾蒙差異等,女性可能經歷過孕產期,以及生活型態差異(穿高跟鞋等),這是事實,也因而有獨特的需求,必須去滿足。Jessica期望透過更深入的說明,讓女性在運動時,務必將提及的重點納入運動計畫中,用最適合與有效的方式訓練。

核心力量(Core Strength)

我的學員幾乎是女性,多數是偉大的媽媽。除了現代人長時間久坐,核心和臀部普遍功能不佳外,穿高跟鞋等日常姿勢影響,再多上經歷懷孕和生產的階段,不穩定的核心功能,幾乎在每一位學員身上都可遇見。

訓練核心、訓練核心、訓練核心。講三次是因為找我運動的每位學員都知道它的重要性。

透過大量新媒體(包括網紅)介紹,許多學員都認真嘗試在家做棒式、捲腹等等動作,想訓練核心。

先不論操作棒式時,動作的確實與否,對我來說,核心功能,應該是更為全面完整的概念。

要能讓軀幹穩定,保護脊柱

對我來說,這是訓練核心的最主要核心概念。較為普遍認定的涵蓋範圍,核心肌群包含橫膈膜、腹橫肌、腹斜肌、胸腰筋膜、多裂肌和骨盆底肌。並非單純以為的腹肌有力或很有線條。

要發揮其功能,要能在對的時機點,和其他肌群合作

作者Jessica提及很重要的背側斜向系統(POS)。POS涵蓋了背闊肌、胸腰筋膜和對側臀大肌。當它們有力量,且能相互合作,才能發揮真正的核心穩定功能,使骨盆穩定,改善女性常有的下背不適或腰背酸痛。

對照本身的信仰和目前帶領學員運動的方式,我目前喜愛的DVRT系統,較被為熟知的是其推崇的沙袋訓練,然而其實讓我受益更多的是,DVRT強調多平面、單側和以「動作模式」來訓練的完整性。對核心功能的訓練也相當完善。

而前一陣子進修的DNS和線上解剖學課程,也讓我能運用許多觀念到健身訓練上,並在觀察學員核心穩定與中立姿勢上變得敏銳。也對近期喜愛的Animal Flow,未來該如何帶到自己教學上,感到很期待(努力練習,準備測驗中)。這一篇先討論作者Jessica提及的第一點-核心力量(Core Strength),下一篇再來整理對另外兩點的想法。

avatar-img
Amber Chang的沙龍
8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mber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是因為我們(女性)很弱,而是要讓讀者更理解,女性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透過健身訓練能幫助我們什麼? 在《女生重訓方式和男生不一樣?(上)》提及,會有這兩篇文章的分享,是來自DVRT訓練系統的創辦人之一Jessica Bento的啟發,而上述這段話正是她寫下〈女性健身最重要的三個觀念〉文章的理念。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健身教練。 在學員還不多,兼職健身教練的那段時間,一開始,我特別喜歡臀腿的訓練,訂閱線上外師課表,學了很多下半身,尤其是翹臀的動作; 接著,我到何立安老師的怪獸訓練中心,參加教練俱樂部,那陣子重量進步了很多,槓鈴技術精進了一些,是很充實享受的時光;也接觸了競技壺鈴
最近在思考幾種在學員身上,常見到的幾種靜態姿勢(如膝超伸,骨盆前傾等)和動作模式(如:蹲/折髖結束時,髖/膝關節沒有習慣回中立位,而是停在微曲狀態)。期望自己能以更全面的方式去想像肌肉失衡狀態、啟動順序和調整方式,而不是單純請學員把關節帶回中立位,也不是只專注在解決單一肌群關節。
不是因為我們(女性)很弱,而是要讓讀者更理解,女性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透過健身訓練能幫助我們什麼? 在《女生重訓方式和男生不一樣?(上)》提及,會有這兩篇文章的分享,是來自DVRT訓練系統的創辦人之一Jessica Bento的啟發,而上述這段話正是她寫下〈女性健身最重要的三個觀念〉文章的理念。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健身教練。 在學員還不多,兼職健身教練的那段時間,一開始,我特別喜歡臀腿的訓練,訂閱線上外師課表,學了很多下半身,尤其是翹臀的動作; 接著,我到何立安老師的怪獸訓練中心,參加教練俱樂部,那陣子重量進步了很多,槓鈴技術精進了一些,是很充實享受的時光;也接觸了競技壺鈴
最近在思考幾種在學員身上,常見到的幾種靜態姿勢(如膝超伸,骨盆前傾等)和動作模式(如:蹲/折髖結束時,髖/膝關節沒有習慣回中立位,而是停在微曲狀態)。期望自己能以更全面的方式去想像肌肉失衡狀態、啟動順序和調整方式,而不是單純請學員把關節帶回中立位,也不是只專注在解決單一肌群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