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會客室|別盲目跨出舒適圈

更新於 2021/03/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職涯規劃系列- 你開始行動了嗎?

最近在整理職涯諮詢的案例,發現「諮詢時激動,諮詢後感動,然後就不動」
十個來訪者裡面大概有一個在諮詢後,真正有做行動計劃去執行,大部份的人還留在原地打轉遲遲不肯行動。大家願意花錢花時間用各種方式去找出問題,而知道問題所在後,就可以去改變困境。
但事實不然,我發現問題原因之一是:跨不出舒適圈
心理學家把人在應對情況下的心理狀態分為三區:舒適區,成長區,恐懼區。
  • 舒適區:一個人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行為模式,一般人會在這種狀態下感到舒適。很多人一旦離開這區,就會感到不安。
  • 成長區:指很少或未曾涉足的領域,可以鍛鍊自己和自我挑戰。這一區是剛跨出舒適區,可以通過學習來適應的區域。如果學習太過用力,則很容易進入恐懼區。
  • 恐懼區:人會感到憂慮恐懼,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應對自身的焦慮和恐懼,所以沒有力氣去學習,而會出現「越學習越焦慮,越焦慮越恐慌」。
事實上,很多人的焦慮不安,不肯行動改變,是因為直接跳過了成長區,把自己直接推進了恐懼區。所以建議不要盲目的跨出舒適圈。
那要怎麼做呢?以我個人寫文章為例,我知道自己需要跨出舒適圈開始將想闡述的理念以文章形式分享給大眾,但我很害怕自己寫不好,幾經掙扎我找到了以下的方式幫助自己一步一步往目標前進。
  • 了解自己的舒適圈外需要克服的地方:
「害怕恐懼」寫文章,因為怕被人笑。從小作文寫不好,有被老師責罵的陰影。
  • 刻意練習很重要:
設立「小目標」:一周一篇小短文;怎麼做?研究其它部落客的文章內容;去上寫文章技能的課程,學會如何寫文章。慢慢有手感後再增加到一周兩篇。
  •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步步的積累:
要擴展舒適圈,就要去面對自己不夠好的那一面。因為有「偶包」,總是對自己的文章沒有自信,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最大的恐懼來自於未知,透過學習不斷的成長,就能克服它。
所以,要用策略和方法去跨出你的舒適圈。Again,Just Do It. Never Too Late.
Photo Credit:STOP THINKING! JUST "DO" | BENEDICT CUMBERBATCH BEST SPEECHES - YouTub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會員
104內容數
追夢人生/自在未來。左腦人資職涯發展/右腦藝術療癒。以射手座熱愛人生為信念,以專業為工具,幫助他人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深信,追尋美好的人生 Never too lat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去大公司有制度好呢?還是去新創公司有挑戰彈性?要不要去別的國家工作增加競爭力?」很多人在面臨轉職時,心中都有這些問號,也很迷茫到底哪個選擇才對,這也是我在作職涯規劃諮詢時,很常被問到的問題。 要如何選擇一家「不錯」的公司呢?
你有七十二變的能力嗎? 公司開始思考『未來工作』安排時,加速對一些可以運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外包及短期用工模式的工作的新安排。意味著,有些職位將不再存在,更多未知的新職位會產生,而有多少人意識到『後疫情時代』變動所帶來的職位生存危機呢?
在做諮詢顧問時,我觀察到來訪者表面上因為迷茫而來問未來職涯發展,往深裡去探討時,大多都有一個現象:情緒在壓抑崩潰的邊緣,而不自知。現實中的成年人崩潰,可能安靜到最親近的人都察覺不到。而成年人的崩潰是從「算了」開始的。如果你不想過「將就」或「算了」的人生,該怎麼做呢?
最近不少朋友因為疫情而提前退休的計劃,或是改變生活方式的腳步,開始了新人生。我以為他們會過的開心,因為可以做想做的事,過上想要的人生,但事實並不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過去忙於事業家庭沒有自己的生活,直到空下來了開始迷茫找尋目標,無法順利展開人生下半場。我認為「心態決定一切,橘世代要有的觀念」
「年齡,一個職場不能說的秘密」 35歲,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創造力的年齡。經過幾年的自我探索與不同的工作嘗試之後,已經開始累積能在專業領域長期深耕的能力,也有機會升遷,凸顯被重用的價值。這時候常是職涯大躍進的重要跳板,每個人的職場差距開始拉大,是屬於職業黃金期。 但事實是如此嗎?
從事HR工作多年以來,每次遇到員工的離職面談,或是被員工約談,80%會談到這個話題:職涯規劃。它只是被包裝在不同的對話中,追根究底就是在『找自己的路』。
「我去大公司有制度好呢?還是去新創公司有挑戰彈性?要不要去別的國家工作增加競爭力?」很多人在面臨轉職時,心中都有這些問號,也很迷茫到底哪個選擇才對,這也是我在作職涯規劃諮詢時,很常被問到的問題。 要如何選擇一家「不錯」的公司呢?
你有七十二變的能力嗎? 公司開始思考『未來工作』安排時,加速對一些可以運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外包及短期用工模式的工作的新安排。意味著,有些職位將不再存在,更多未知的新職位會產生,而有多少人意識到『後疫情時代』變動所帶來的職位生存危機呢?
在做諮詢顧問時,我觀察到來訪者表面上因為迷茫而來問未來職涯發展,往深裡去探討時,大多都有一個現象:情緒在壓抑崩潰的邊緣,而不自知。現實中的成年人崩潰,可能安靜到最親近的人都察覺不到。而成年人的崩潰是從「算了」開始的。如果你不想過「將就」或「算了」的人生,該怎麼做呢?
最近不少朋友因為疫情而提前退休的計劃,或是改變生活方式的腳步,開始了新人生。我以為他們會過的開心,因為可以做想做的事,過上想要的人生,但事實並不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過去忙於事業家庭沒有自己的生活,直到空下來了開始迷茫找尋目標,無法順利展開人生下半場。我認為「心態決定一切,橘世代要有的觀念」
「年齡,一個職場不能說的秘密」 35歲,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創造力的年齡。經過幾年的自我探索與不同的工作嘗試之後,已經開始累積能在專業領域長期深耕的能力,也有機會升遷,凸顯被重用的價值。這時候常是職涯大躍進的重要跳板,每個人的職場差距開始拉大,是屬於職業黃金期。 但事實是如此嗎?
從事HR工作多年以來,每次遇到員工的離職面談,或是被員工約談,80%會談到這個話題:職涯規劃。它只是被包裝在不同的對話中,追根究底就是在『找自己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你是不是常聽到這句話:「想成長,就得跳出舒適圈!」說得好像一腳踏出去,就能瞬間變成超級成功人士似的。但,真的如此嗎?先別急著往外衝,讓我們用逆向思維來看看,或許成長不一定非得逼自己冒險,在安全感中實現蛻變,或許才是更可持續的方式。
許多人被鼓勵「跳出舒適圈」以實現自我成長,但專家指出,擴展舒適圈是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成長策略。舒適圈是指熟悉且安全的環境,長期停留其中可能限制成長。透過逐步擴展舒適圈,如設定小目標、接受不完美、進行微小改變及尋求支持系統,可以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穩定提升自我能力,並克服對改變的恐懼,實現更平衡的成長。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於現在的工作隱隱感到不滿,或是為現在的工作狀態焦慮? 這其實是你內心深處,對處在舒適圈的不安感所發出的信號。 是甚麼讓你躊躇不前?是目前的環境太好而猶豫?還是對未知感到迷茫? 許多人說「跳脫舒適圈」是自我突破的必經之路,但在行動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先停下腳步,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活在舒適圈?舒適圈會讓人懈怠、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舒 適圈總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人很難離開、不想離開。
Thumbnail
不是離開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 很多自我成長的課程,都要要你離開舒適圈。 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思維上的轉換方式。幫助你能更加相信你所接收的資訊喔。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跳脫舒適圈會經歷三件事:測試自己的性格、跨越恐懼、從眾人的檢視中培養出超然的態度。 踏出這一步,才可能取得晉級
Thumbnail
舒適圈是一個帶有安全感和穩定性的環境,但長時間停留在其中可能導致停滯不前和錯失機會。進步和成就需要走出舒適圈,挑戰自己,追求新的經驗和機會。透過面對恐懼、接受新挑戰、尋找專業發展和持續成長,我們可以擴展自己的能力和經驗。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你是不是常聽到這句話:「想成長,就得跳出舒適圈!」說得好像一腳踏出去,就能瞬間變成超級成功人士似的。但,真的如此嗎?先別急著往外衝,讓我們用逆向思維來看看,或許成長不一定非得逼自己冒險,在安全感中實現蛻變,或許才是更可持續的方式。
許多人被鼓勵「跳出舒適圈」以實現自我成長,但專家指出,擴展舒適圈是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成長策略。舒適圈是指熟悉且安全的環境,長期停留其中可能限制成長。透過逐步擴展舒適圈,如設定小目標、接受不完美、進行微小改變及尋求支持系統,可以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穩定提升自我能力,並克服對改變的恐懼,實現更平衡的成長。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於現在的工作隱隱感到不滿,或是為現在的工作狀態焦慮? 這其實是你內心深處,對處在舒適圈的不安感所發出的信號。 是甚麼讓你躊躇不前?是目前的環境太好而猶豫?還是對未知感到迷茫? 許多人說「跳脫舒適圈」是自我突破的必經之路,但在行動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先停下腳步,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活在舒適圈?舒適圈會讓人懈怠、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舒 適圈總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人很難離開、不想離開。
Thumbnail
不是離開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 很多自我成長的課程,都要要你離開舒適圈。 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思維上的轉換方式。幫助你能更加相信你所接收的資訊喔。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跳脫舒適圈會經歷三件事:測試自己的性格、跨越恐懼、從眾人的檢視中培養出超然的態度。 踏出這一步,才可能取得晉級
Thumbnail
舒適圈是一個帶有安全感和穩定性的環境,但長時間停留在其中可能導致停滯不前和錯失機會。進步和成就需要走出舒適圈,挑戰自己,追求新的經驗和機會。透過面對恐懼、接受新挑戰、尋找專業發展和持續成長,我們可以擴展自己的能力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