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離職原因不要說自己「身體不好」?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想要離開一份工作,提離職的原因經常很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部分的離職原因都只是一個「包裝好的謊言」,總之離職後,好的狀態是轉為朋友普通聯繫,壞的話就是老死不相往來,關於那個原因,往後誰也都不會在乎了。

不過,我說萬一,萬一往後還真的不幸碰到面,變成重要客戶關係或其他合作窗口,你當初的「離職原因」就是你的後患,運氣好的話,主管可能不在意,運氣差的話,往後聊天裡可能會被提及或對你有了既定印象,這就是我秉持著離職原因一定要誠懇的緣故,什麼家人生病、家裡不允許、身體本來就差等,各種宛如不可抗力之因素,能不說就別說,有人會問:「但我就是這種狀況沒錯啊!」是的,我相信有的,如果真是如此,請照實說吧,這就不屬於「包裝好的謊言」,因為它是無法辯駁的事實。

以前我剛出社會時,某一份電視台的工作由於太操勞,工作時段也不太正常,凌晨四點就要到公司上班準備早安新聞,長期下來真的沒睡好,太疲憊,後來我以「家裡大人打麻將通宵太超過,導致我睡眠不足影響工作及健康,希望離職改善生活跟自己。」如果你認為我這理由看起來很合理,那我要誠實告訴你,我就只是不想做,拜託,20 秒內要下好稍後立即要播出的電視台新聞標題,連腦都無法思考,萬一不慎打錯一個字,還要讓電視台遭受全台人民唾罵,長期下來多想吐啊。

我也曾看過一個 25 歲的年輕後輩離職時說自己家住南部,因為家人召喚要回鄉,迫不得已要離職,結果不到一個月,我就在台北微風南山辦公大樓看到他,他尷尬的跟我打招呼,說其實當時只是因為自己不想過那樣的生活。職場菜鳥沒有離職經驗,離職理由再怪我也是笑笑就好,沒什麼好嚴苛,但隨著年齡增長,你的辭職信撰述也得跟著增長才行,我誠心建議各位離職時,為了自己的將來,不要再說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爛藉口。

說自己「身體不好」真正意思是什麼?

你的「身體不好」可能是當下工作環境太嚴苛、太畸形,導致你身心俱疲的身體不好,我在公關公司上班時,不少同事桌上都有一包包的藥袋,多少人因此想離職而離不了,因為工作量太大連看醫生時間也沒有,更甚者連寫辭職信都沒時間,包含我自己也經歷過那種時期。

這時你必須問自己:這份工作性質你喜歡嗎?如果喜歡,主管願意調整你的工作業務量,改善你的健康狀態,你的問題是否就解決了?如果答案是 Yes,你要向上反應的不是離職,而是告知你的主管因業務量過重,影響到自己的身心狀態,請求調整可能性,如果無法改善,下一步才是朝離職方向準備。

說「身體不好」後,主管是怎麼想的?

除非你真的得什麼絕症還是嚴重的病,這可不能亂開玩笑,否則大部分主管都隱約猜得到「身體不好」的原因就是不想待而已,如果你後面有很多備選可以頂替你的職位,你的主管可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相信並接受你的離職理由;如果該公司人力處於缺乏狀態,主管必須慰留你,他可能會積極朝「降低業務」的這方向說服你,至於有沒有達到降低,主管並不能保證,不得不說這種招數對職場新人蠻有效的,就我見過的狀態,至少有 60% 都會被說服。

如果你是真的要離職 歹勢拖棚真的很煩,依照這種狀況,你就得再演上一齣互搓湯圓戲碼,並維持「身體不好」的說詞演好演滿到十八相送,而且還要再想「新的理由」回應為何降低業務無法改善,困擾自己。

一個成熟的離職說詞應該包含什麼?

你必須確定你是真的要離職,而不是假性離職(想用離職要求更多公司條件的狀態),然後擬出接近真實的看法,如果是上司缺乏判斷力無法帶領團隊或某個同事只說不做超惹人厭,那你當然要陳述這件事對你的影響,作為一個心智成熟的離職者,你的離職理由若包含對公司環境的客觀觀察,長官想要責怪你也難,畢竟你看的都透徹了。

我某一份工作離職的原因就是跟到無法帶領團隊的主管,雙方溝通上一直不順暢,我提離職時,除了陳述我自己對這份工作的感激,另外也表明:「經過近幾月的嘗試,至今未獲得與直屬主管順暢溝通的管道。」切中工作上的困境,其他當然還有工作量太大等,但我認為「溝通不良」才是離職的導火線。

我曾經看過一封令我很敬佩的辭職陳述,內容洋洋灑灑 2,000 字吧,從大環境對公司的影響對公司的認知及看法對公司的感激,最後也有令人動容的感性敘述,離職內容不卑不亢也不偏頗,那是一位長官級人物寫的離職信。

如果是一般職員不用寫得如此複雜,但至少要點到真正問題,例如「上班後發現實際工作與面試時所訴不符」、「工作步調與預期不同」、「發現自己的專業對該份工作沒有實質幫助」、「一直以來工作資源都不足夠導致難以產出」等,那才是為自己負責的最好作法。如果職場上都沒問題誰會想離職呢?提出的問題若能被改善,就沒有離職的需要,但若不說出實際問題,就只有離職一條路可走。


當然也可以繼續用逃避的方式講出看起來像藉口的原因,或懶得跟公司往返溝通的自我吸收傷害離開,無論如何,莫讓這個「離職原因」成為日後阻力,或影響後續對別份工作的自信心,請相信離職是各種因素的導致,而非都是個人因素問題,如果你現在的離職原因是「身體不好」,請嘗試說出自己的主因吧,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莫再讓不夠精準的離職理由耽誤彼此時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涼鹿日常大小事
76會員
40內容數
涼鹿日常大小事。新北城市女子,混種公關,過小日子,聊生活事,出門路人觀察家,打電動愛宅在家。◔.̮◔✧
涼鹿日常大小事的其他內容
2023/01/30
年後上班第一週,祝各位開工大吉。今天滑 Facebook,一堆人都還沒回到工作崗位,外頭天氣舒適、萬里無雲,真是不適合上班的日子啊,中午忍不住跑去散步、用餐,嚴格說來,我今天整天除了一個簡短例行會議,並無其他事。
Thumbnail
2023/01/30
年後上班第一週,祝各位開工大吉。今天滑 Facebook,一堆人都還沒回到工作崗位,外頭天氣舒適、萬里無雲,真是不適合上班的日子啊,中午忍不住跑去散步、用餐,嚴格說來,我今天整天除了一個簡短例行會議,並無其他事。
Thumbnail
2021/05/30
出社會後,人生活到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擅長的工作領域也已經相當熟悉,照理說,鞏固好自己的工作,其他時間拿來學一些生活技藝或發展自己的興趣,達到一個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很多人渴求的,但有些人仍舊會在工作上一直進修學習,難道他們就不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嗎?
Thumbnail
2021/05/30
出社會後,人生活到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擅長的工作領域也已經相當熟悉,照理說,鞏固好自己的工作,其他時間拿來學一些生活技藝或發展自己的興趣,達到一個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很多人渴求的,但有些人仍舊會在工作上一直進修學習,難道他們就不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嗎?
Thumbnail
2021/05/23
任何人在工作上都有忘記事情的經驗,忘記回信給客戶、忘記開會時間異動等,偶爾一兩次就算了,但當你碰上下屬、同事常態性的忘記事情,真的會氣得牙癢癢的,忍不住心想,你是被外星人抓走,還是被附身?
Thumbnail
2021/05/23
任何人在工作上都有忘記事情的經驗,忘記回信給客戶、忘記開會時間異動等,偶爾一兩次就算了,但當你碰上下屬、同事常態性的忘記事情,真的會氣得牙癢癢的,忍不住心想,你是被外星人抓走,還是被附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我的自身經歷 在前公司,我離職時明明是已經找到工作才離職 但離職時,上司就偏要一直說是我身體不好 還自顧自的給我寫上去 這只是因為我在離職前,有生過一場大病(抑鬱症 但就是好了,才要處理這些讓我生病的源頭 當時公司訂單開始劇烈下降,一直有傳聞說要裁員 跟我很好的同事,瞬間都跟我特別有距離感
Thumbnail
這是我的自身經歷 在前公司,我離職時明明是已經找到工作才離職 但離職時,上司就偏要一直說是我身體不好 還自顧自的給我寫上去 這只是因為我在離職前,有生過一場大病(抑鬱症 但就是好了,才要處理這些讓我生病的源頭 當時公司訂單開始劇烈下降,一直有傳聞說要裁員 跟我很好的同事,瞬間都跟我特別有距離感
Thumbnail
當面試官詢問前份一工作離職原因時,有時候這個原因可能較為複雜,一句話難以表達清楚。不過,離職原因通常是面試官關注的重點之一,因為可以提供給面試官關於你的工作經驗和態度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思考應該如實回答,還是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呢? 有些人認為,面試中最重要的是誠實,真誠的態度應對有助於贏得
Thumbnail
當面試官詢問前份一工作離職原因時,有時候這個原因可能較為複雜,一句話難以表達清楚。不過,離職原因通常是面試官關注的重點之一,因為可以提供給面試官關於你的工作經驗和態度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思考應該如實回答,還是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呢? 有些人認為,面試中最重要的是誠實,真誠的態度應對有助於贏得
Thumbnail
「離職原因」是人資必問的題目,但我不覺得他們真的想知道……
Thumbnail
「離職原因」是人資必問的題目,但我不覺得他們真的想知道……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總是缺乏判斷標準,要嘛是衝定性離職,要嘛是猶豫再三確不敢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衡量是否該離職,或是某些訊號顯示我們應該走人了呢?這篇文章就針對「離職」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攻略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總是缺乏判斷標準,要嘛是衝定性離職,要嘛是猶豫再三確不敢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衡量是否該離職,或是某些訊號顯示我們應該走人了呢?這篇文章就針對「離職」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攻略
Thumbnail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
Thumbnail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
Thumbnail
想要離開一份工作,提離職的原因經常很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部分的離職原因都只是一個「包裝好的謊言」,總之離職後,好的狀態是轉為朋友普通聯繫,壞的話就是老死不相往來,關於那個原因,往後誰也都不會在乎了。 不過,我說萬一,萬一往後還真的不幸碰到面,變成重要客戶關係或其他合作窗口,你當初的「離職原因」就
Thumbnail
想要離開一份工作,提離職的原因經常很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部分的離職原因都只是一個「包裝好的謊言」,總之離職後,好的狀態是轉為朋友普通聯繫,壞的話就是老死不相往來,關於那個原因,往後誰也都不會在乎了。 不過,我說萬一,萬一往後還真的不幸碰到面,變成重要客戶關係或其他合作窗口,你當初的「離職原因」就
Thumbnail
「老闆真的很討厭!」「什麼?今年又沒加薪?」「留在這裡實在沒有發展性,領完年終我就想走人。」 年關將近,對現況不滿或迷惘的工作者,想轉職的欲望蠢蠢欲動,許多工作者心裡有千百種理由,想著「不做了的人最大」,準備辭職信一丟、門一甩,一走了之。
Thumbnail
「老闆真的很討厭!」「什麼?今年又沒加薪?」「留在這裡實在沒有發展性,領完年終我就想走人。」 年關將近,對現況不滿或迷惘的工作者,想轉職的欲望蠢蠢欲動,許多工作者心裡有千百種理由,想著「不做了的人最大」,準備辭職信一丟、門一甩,一走了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