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的問題-與新世代的服務對象互動有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純粹,想說」單元,希望分享生活中讓我感興趣的觀點,並且我認為這些可能對大家有幫助,希望讓認同我服務理念和想法的人可以有共鳴。
最近遇到好幾位大專應屆畢業的求職者,普遍都帶給我相似的感受,讓我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種世代差異呢?
首先,都是生活自理的能力偏弱、金錢觀念也薄弱,然而使用3C設備娛樂的能力卻超乎我的想像,但這樣的操作能力卻沒辦法在跟工作需要的能力中呈現出來,他們也不太願意展現(可能是我們的建議不符合他們的期待)。其次,能感受家庭的保護和包容,似乎和生活能力的偏弱有些關聯性,而有種「反正不缺錢,不急著工作、不一定要工作」的感覺。最後,對它們來說找工作最重要的是工作環境(如:離家近、舒服的辦公環境等期待),或是固定工時、輕鬆的內容,以方便斜槓做想做的事,金錢常常不是求職的主要考量。
Z世代(Gen Z)
針對遇到的狀況我上網查了可能的資料,發現幾位求職者可能是Z世代(Gen Z) ,所謂的Z世代指的是 1997 ~ 2012 年出生的青年,他們出生在多元資訊的網路時代,雖然受到比較多的父母保護,但也相對較勇於做自己、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重視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需要與時俱進的服務觀念
閱讀這些資料後,讓我對於他們的特性背後的成長脈絡有了一些理解。回想自己小的時候,當時就很不能理解上一代總是為了工作全心投入、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對公司有著高度的忠誠度,搞不好就是目前的年輕人對我的想法感到無法理解也不一定。目前的時代,人們已經對職場健康及員工協助都有更多的重視,資訊方面更湧現了相較以往多元的聲音,像是許許多多的自媒體、新興的行業以及受到疫情而改變WFH型態等衝擊,都在在顯示世界不停的變化,站在專業服務人員的立場,這不正顯示出我們也要持續更新自己的服務觀念嗎?
我的互動小技巧:表達好奇,不要評論
也許是Z世代有較多的選擇和彈性,而發展出不同的特質,這也讓我開始思考,職重服務或許也該依照世代的不同特質而調整服務風格,在與他們互動的過程中能試著表達好奇,雖然許多價值觀可能與自己不同,但不要評論,才能讓年輕人願意多說一些,而幫助我們理解新世代的語言、拉近距離,才能讓自己的服務有機會跟得上時代的變化,也許,這又是另一段「我」自身該繼續教育的過程了。
表達好奇、不要評論,就像這張沒有嘴巴的小漢堡一樣
  • 我是Cary,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求職、就業、助人工作、個案服務相關的議題,歡迎寫信給我,非常歡迎! [email protected]
  • 或追蹤我的IG : peiwensiste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6會員
142內容數
我是職務再設計專員。職務再設計是政府為了協助身心障礙者、中高齡或特殊的對象能夠更好的融入及適應職場而推動的一項重要的政策。前面提到的這些對象,只要在找工作、或是正在就業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工作適應上的困難而可能透過輔具、改善工作流程、或是改善工作環境...等方式來克服的時候,就是屬於我能服務的範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雯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O-O-O,不-要-這-樣-」、「要講幾次你才聽得懂?」、「你怎麼每次都這樣?」...這些聽起來很嚴厲的句子,是我經常在晤談室聽到家長對孩子說的內容。遇到這種情況時,我總是微笑以對...
以投資股市為例,不管是新手、老手,都很難抵擋「明牌」的誘惑,尤其是一群人在討論要投資甚麼好的時候,我們很難忍住不受影響,生怕自己錯過賺錢的大好機會,然而,投資真的能只靠明牌就好了嗎?
所以回過頭來,面談技巧、工作風評...等等終究只是次要的項目,確實需要花時間準備,但不要太執著在這上面;也不要過份的花太多時間糾結在上面,心態上順其自然吧,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態度(這邊指出缺勤、工作配合度等)。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參加對象為應屆畢業生和家長的會議,會議主要由各專業人員介紹畢業後有哪些就業資源可以利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項資源「職業訓練」(簡稱職訓),就有許多家長當場詢問,應屆畢業生一畢業後就馬上去參加職訓,到底好不好呢?
開始錄 Podcast 以來,身旁就不斷有朋友問我「錄這些對我有什麼好處?」。其實我認真估算過,製作一集平均要花費的時間需要6小時,對正常上班族的我是一項很有負擔的挑戰,但我近期卻也努力的連續週更滿一年了。於是想藉這次的機會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我在服務個案時,通常都會先和個案討論他的儀容外表,最明顯可以努力的就是口罩的乾淨程度。根據我服務過的經驗,有些個案同一個口罩會戴好多天,因此晤談的時候看起來就皺皺髒髒的,所以我習慣在辦公室準備許多的備用口罩,從落實防疫以及儀容整潔的角度,常會在第一次和個案見面的時候送他全新的口罩。
「O-O-O,不-要-這-樣-」、「要講幾次你才聽得懂?」、「你怎麼每次都這樣?」...這些聽起來很嚴厲的句子,是我經常在晤談室聽到家長對孩子說的內容。遇到這種情況時,我總是微笑以對...
以投資股市為例,不管是新手、老手,都很難抵擋「明牌」的誘惑,尤其是一群人在討論要投資甚麼好的時候,我們很難忍住不受影響,生怕自己錯過賺錢的大好機會,然而,投資真的能只靠明牌就好了嗎?
所以回過頭來,面談技巧、工作風評...等等終究只是次要的項目,確實需要花時間準備,但不要太執著在這上面;也不要過份的花太多時間糾結在上面,心態上順其自然吧,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態度(這邊指出缺勤、工作配合度等)。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參加對象為應屆畢業生和家長的會議,會議主要由各專業人員介紹畢業後有哪些就業資源可以利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項資源「職業訓練」(簡稱職訓),就有許多家長當場詢問,應屆畢業生一畢業後就馬上去參加職訓,到底好不好呢?
開始錄 Podcast 以來,身旁就不斷有朋友問我「錄這些對我有什麼好處?」。其實我認真估算過,製作一集平均要花費的時間需要6小時,對正常上班族的我是一項很有負擔的挑戰,但我近期卻也努力的連續週更滿一年了。於是想藉這次的機會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我在服務個案時,通常都會先和個案討論他的儀容外表,最明顯可以努力的就是口罩的乾淨程度。根據我服務過的經驗,有些個案同一個口罩會戴好多天,因此晤談的時候看起來就皺皺髒髒的,所以我習慣在辦公室準備許多的備用口罩,從落實防疫以及儀容整潔的角度,常會在第一次和個案見面的時候送他全新的口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
Thumbnail
主角1老公... 每天為著家庭,忙到焦頭爛額,卻無暇再花心思管理家中大小事務。 主角2老婆... 生了小孩後,24小時除了小孩,還有家務,鎮日過著繁雜無盡的家事婦生活。 意外1婆婆... 這個角色, 好的~上天堂,壞的~下地獄。 有..盛氣凌人的。 有...兒子前裝可憐,兒
家長終於花了兩天的時間完成了搬家,他的租屋處是位於大樓的12樓,因為之前是租公寓一樓,所以跟鄰居之間都相安無事,孩子目前是小學二年級,活潑又好動° 真的不誇張他說前天晚上他們才進門十分鐘,樓下鄰居就上來按電鈴,請他的孩子不要蹦蹦跳跳,所以昨晚爸爸又跟我講了這件事情,要請我們的老師跟孩子說在家不
Thumbnail
晚上請跳跳糖洗自己學校用的兩個碗,小子很不願意,一秒趴在地上崩潰。 跳跳糖:我太累了,我太辛苦了,我不能再洗碗了!!!! 我:這麼累就去睡覺吧!晚安~趕快去房間睡覺吧! 跳跳糖:沒有!我不要睡覺!我只是沒力氣洗碗。 我:洗碗是家事,家事是家裡的人都要做的事情呀~請來把學校的碗洗一洗。
Thumbnail
人們在沸騰的名詞中,在沸騰的情結裡,早早忘記了一個人的生命方向應該永遠大於國家方向、民族方向。我們社會的觀念秩序、民情秩序也許一直處於混亂從未得到過糾正,所以當一些顯而易見的觀念出現時,人們卻覺得簡直荒唐和不可思議。
Thumbnail
在飛越過那三個擁有奇特名字的星球:「好好說」、「急不得」、「千門國」…總是埋首於煩惱的居爾爸爸,終於能打開心門對兒子說出最真誠的心裡話——
Thumbnail
〈當我打開課本〉只要求考生「敘述任一學科課本對你的意義,書寫你探索課本內容、知識的經驗與體會。」卻沒有硬性規定只能寫「正面的」經驗和體會,我們不妨把這個開放式的討論當切入點,一步一步引導國中孩子感受這一波如同海嘯的學習新浪潮。
Thumbnail
HI: 你相信靈魂轉世嗎?前世的困擾往往會帶到今生.. 每個人的靈魂會帶著一些使命與問題,來到這一世繼續進修與學習成長。 現在想著問題:我前世最困擾的問題是什麼? 請在圖片中選擇一張最有感覺的選項 每個選項可對應到一張牌 再往下看 <按我看全文>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
Thumbnail
主角1老公... 每天為著家庭,忙到焦頭爛額,卻無暇再花心思管理家中大小事務。 主角2老婆... 生了小孩後,24小時除了小孩,還有家務,鎮日過著繁雜無盡的家事婦生活。 意外1婆婆... 這個角色, 好的~上天堂,壞的~下地獄。 有..盛氣凌人的。 有...兒子前裝可憐,兒
家長終於花了兩天的時間完成了搬家,他的租屋處是位於大樓的12樓,因為之前是租公寓一樓,所以跟鄰居之間都相安無事,孩子目前是小學二年級,活潑又好動° 真的不誇張他說前天晚上他們才進門十分鐘,樓下鄰居就上來按電鈴,請他的孩子不要蹦蹦跳跳,所以昨晚爸爸又跟我講了這件事情,要請我們的老師跟孩子說在家不
Thumbnail
晚上請跳跳糖洗自己學校用的兩個碗,小子很不願意,一秒趴在地上崩潰。 跳跳糖:我太累了,我太辛苦了,我不能再洗碗了!!!! 我:這麼累就去睡覺吧!晚安~趕快去房間睡覺吧! 跳跳糖:沒有!我不要睡覺!我只是沒力氣洗碗。 我:洗碗是家事,家事是家裡的人都要做的事情呀~請來把學校的碗洗一洗。
Thumbnail
人們在沸騰的名詞中,在沸騰的情結裡,早早忘記了一個人的生命方向應該永遠大於國家方向、民族方向。我們社會的觀念秩序、民情秩序也許一直處於混亂從未得到過糾正,所以當一些顯而易見的觀念出現時,人們卻覺得簡直荒唐和不可思議。
Thumbnail
在飛越過那三個擁有奇特名字的星球:「好好說」、「急不得」、「千門國」…總是埋首於煩惱的居爾爸爸,終於能打開心門對兒子說出最真誠的心裡話——
Thumbnail
〈當我打開課本〉只要求考生「敘述任一學科課本對你的意義,書寫你探索課本內容、知識的經驗與體會。」卻沒有硬性規定只能寫「正面的」經驗和體會,我們不妨把這個開放式的討論當切入點,一步一步引導國中孩子感受這一波如同海嘯的學習新浪潮。
Thumbnail
HI: 你相信靈魂轉世嗎?前世的困擾往往會帶到今生.. 每個人的靈魂會帶著一些使命與問題,來到這一世繼續進修與學習成長。 現在想著問題:我前世最困擾的問題是什麼? 請在圖片中選擇一張最有感覺的選項 每個選項可對應到一張牌 再往下看 <按我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