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的問題-與新世代的服務對象互動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純粹,想說」單元,希望分享生活中讓我感興趣的觀點,並且我認為這些可能對大家有幫助,希望讓認同我服務理念和想法的人可以有共鳴。

最近遇到好幾位大專應屆畢業的求職者,普遍都帶給我相似的感受,讓我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種世代差異呢?

首先,都是生活自理的能力偏弱、金錢觀念也薄弱,然而使用3C設備娛樂的能力卻超乎我的想像,但這樣的操作能力卻沒辦法在跟工作需要的能力中呈現出來,他們也不太願意展現(可能是我們的建議不符合他們的期待)。其次,能感受家庭的保護和包容,似乎和生活能力的偏弱有些關聯性,而有種「反正不缺錢,不急著工作、不一定要工作」的感覺。最後,對它們來說找工作最重要的是工作環境(如:離家近、舒服的辦公環境等期待),或是固定工時、輕鬆的內容,以方便斜槓做想做的事,金錢常常不是求職的主要考量。

Z世代(Gen Z)
針對遇到的狀況我上網查了可能的資料,發現幾位求職者可能是Z世代(Gen Z) ,所謂的Z世代指的是 1997 ~ 2012 年出生的青年,他們出生在多元資訊的網路時代,雖然受到比較多的父母保護,但也相對較勇於做自己、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重視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需要與時俱進的服務觀念
閱讀這些資料後,讓我對於他們的特性背後的成長脈絡有了一些理解。回想自己小的時候,當時就很不能理解上一代總是為了工作全心投入、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對公司有著高度的忠誠度,搞不好就是目前的年輕人對我的想法感到無法理解也不一定。目前的時代,人們已經對職場健康及員工協助都有更多的重視,資訊方面更湧現了相較以往多元的聲音,像是許許多多的自媒體、新興的行業以及受到疫情而改變WFH型態等衝擊,都在在顯示世界不停的變化,站在專業服務人員的立場,這不正顯示出我們也要持續更新自己的服務觀念嗎?

我的互動小技巧:表達好奇,不要評論
也許是Z世代有較多的選擇和彈性,而發展出不同的特質,這也讓我開始思考,職重服務或許也該依照世代的不同特質而調整服務風格,在與他們互動的過程中能試著表達好奇,雖然許多價值觀可能與自己不同,但不要評論,才能讓年輕人願意多說一些,而幫助我們理解新世代的語言、拉近距離,才能讓自己的服務有機會跟得上時代的變化,也許,這又是另一段「我」自身該繼續教育的過程了。

raw-image


表達好奇、不要評論,就像這張沒有嘴巴的小漢堡一樣





  • 我是Cary,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求職、就業、助人工作、個案服務相關的議題,歡迎寫信給我,非常歡迎! Cary907@gmail.com
  • 或追蹤我的IG : peiwensist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雯姐的小宇宙
85會員
151內容數
嗨!我是佩雯,我是個充滿活力、喜愛微笑、同時樂於嘗試不同事物的人。我總是敞開心胸,歡迎職業重建以及來自企業的每位工作者一起交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期待和各位夥伴們的相遇!我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 ◎職業重建服務:庇護工場轉銜輔導、身心障礙者履歷與自傳撰寫技巧、身心障礙者職前準備 ◎企業及雇主服務
佩雯姐的小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4/11/10
#國外的月亮真的有比較圓嗎? 幾天前,參加勞動力發展署主辦的「中高齡就業服務和職務再設計-德國學習之旅心得分享會」,聽聽去參訪的企業夥伴分享在德國的見聞。夥伴們提到了 #工時銀行、#Mini-job、#技職教育及師徒制、#彈性工時…等為了促進就業的多元政策,希望讓更多退休人士和年輕人進入職場
Thumbnail
2024/11/10
#國外的月亮真的有比較圓嗎? 幾天前,參加勞動力發展署主辦的「中高齡就業服務和職務再設計-德國學習之旅心得分享會」,聽聽去參訪的企業夥伴分享在德國的見聞。夥伴們提到了 #工時銀行、#Mini-job、#技職教育及師徒制、#彈性工時…等為了促進就業的多元政策,希望讓更多退休人士和年輕人進入職場
Thumbnail
2024/10/31
穿上布偶裝後,發現內裡不僅高溫又潮濕,視線也模糊,幾乎要同事牽引著走。途中聽到不斷的「好可愛!」稱讚,竟有種瞬間成為明星的錯覺。然而,脫下裝扮後,我體悟到真正的自由與做自己的珍貴,享受光環的同時更要保持自我,謙卑面對這段難得的經歷。
Thumbnail
2024/10/31
穿上布偶裝後,發現內裡不僅高溫又潮濕,視線也模糊,幾乎要同事牽引著走。途中聽到不斷的「好可愛!」稱讚,竟有種瞬間成為明星的錯覺。然而,脫下裝扮後,我體悟到真正的自由與做自己的珍貴,享受光環的同時更要保持自我,謙卑面對這段難得的經歷。
Thumbnail
2024/07/06
從去年底開始,我告訴自己要開始嘗試經營LinkedIn(領英)。然後就在經過9個月的努力後,我的平台被追蹤數字,正式突破了1000人,天啊!這對我來說,真是個重要的里程碑,也要感謝每個朋友的支持和關注。 LinkedIn(領英)是全球最大的商務社群網站,在這裡,我
Thumbnail
2024/07/06
從去年底開始,我告訴自己要開始嘗試經營LinkedIn(領英)。然後就在經過9個月的努力後,我的平台被追蹤數字,正式突破了1000人,天啊!這對我來說,真是個重要的里程碑,也要感謝每個朋友的支持和關注。 LinkedIn(領英)是全球最大的商務社群網站,在這裡,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聽說現代的年輕人不會崇拜「大咖」,也就是那些有權力有地位或企業創辦人這類業界的大老級人物,因為這些人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他們現在崇拜的是「大神」,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做到極致的人,即便那個領域很冷門,或者往往也談不上有什麼名利地位。 這種價值的轉變,應該跟他們習慣看短影音有關,他們從五花八門
Thumbnail
聽說現代的年輕人不會崇拜「大咖」,也就是那些有權力有地位或企業創辦人這類業界的大老級人物,因為這些人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他們現在崇拜的是「大神」,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做到極致的人,即便那個領域很冷門,或者往往也談不上有什麼名利地位。 這種價值的轉變,應該跟他們習慣看短影音有關,他們從五花八門
Thumbnail
你以為Z世代資源更好了、更不缺錢了,但他們卻更多人在與焦慮、茫然、身心症拚搏。職涯諮詢這職業,當愈做愈深入時,愈覺得自己要不斷更新自己,無論是知識技術、還是身心狀態,要不然要怎麼好好陪伴他們呢?
Thumbnail
你以為Z世代資源更好了、更不缺錢了,但他們卻更多人在與焦慮、茫然、身心症拚搏。職涯諮詢這職業,當愈做愈深入時,愈覺得自己要不斷更新自己,無論是知識技術、還是身心狀態,要不然要怎麼好好陪伴他們呢?
Thumbnail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在挑戰企業主的標題! 如果這個企業讓他們瞧得起,也許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宿舍或家,給企業一個機會,進入一個組織工作。你真的沒有看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Thumbnail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在挑戰企業主的標題! 如果這個企業讓他們瞧得起,也許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宿舍或家,給企業一個機會,進入一個組織工作。你真的沒有看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Thumbnail
最近遇到好幾位大專應屆畢業的求職者,普遍都帶給我相似的感受,讓我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種世代差異呢?
Thumbnail
最近遇到好幾位大專應屆畢業的求職者,普遍都帶給我相似的感受,讓我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種世代差異呢?
Thumbnail
看到一個影片在講千禧世代 影片中所謂的「千禧世代」泛指1984年後出生的工作者,他們在2005年之後大量進入企業,也帶來職場文化的衝擊。也有人定義是1980~2000年左右這段時間出生的人。 影片連結:七、八年級生的職場悲歌「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出了什麼問題」 家庭教養 科技 沒耐心,渴求立即的滿足感
Thumbnail
看到一個影片在講千禧世代 影片中所謂的「千禧世代」泛指1984年後出生的工作者,他們在2005年之後大量進入企業,也帶來職場文化的衝擊。也有人定義是1980~2000年左右這段時間出生的人。 影片連結:七、八年級生的職場悲歌「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出了什麼問題」 家庭教養 科技 沒耐心,渴求立即的滿足感
Thumbnail
Y世代通常會綜觀職場的價值觀、所精通和擅長的能力等依據來選擇工作哪些是合適他們的。
Thumbnail
Y世代通常會綜觀職場的價值觀、所精通和擅長的能力等依據來選擇工作哪些是合適他們的。
Thumbnail
1.千禧世代的思維與行為 2.千禧世代喜歡怎樣的工作環境 3.千禧世代期望的領導者 4.教練如何幫助具有多數千禧世代員工的企業發展 5.千禧世代想要具備以下7點的教練式領導者
Thumbnail
1.千禧世代的思維與行為 2.千禧世代喜歡怎樣的工作環境 3.千禧世代期望的領導者 4.教練如何幫助具有多數千禧世代員工的企業發展 5.千禧世代想要具備以下7點的教練式領導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