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現在的年輕人好難管!」職場主管說不出口的心裡話:誰來告訴我怎麼帶人?|商周|職場熊報|1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Z世代令我頭痛
記得很年輕的時候,如果在職場上不小心犯了錯,通常主管講話比較像這樣:「講了幾次了還不會!你是豬啊?你媽是不是忘了生腦袋給你?」
聽到也只能低著頭摸摸鼻子,委屈吞肚內,迅速調整心情,把事情解決,然後晚上和同事唱KTV,把對主管的不滿宣洩在整夜的嘶吼和狂點餐吃飽吃滿上,隔日又是一條好漢!(?)
畫面一轉,面對今日90後、00後的世代,如果你是主管,屬下犯了錯你這樣對他講話,得到的結果可能會是:
1. 低著頭不發一語,滿臉寫著倔強。當你以為儒子堪可教時,隔天他走到你辦公室,往你桌上丟一封辭職信(好吧我錯了,他其實是直接line你),大寫著「我不幹了!!!」順便離職後在臉書或IG上罵你,然後廣為流傳。

2. 直接跟你對槓:「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現在已經沒人這樣做了,我覺得……」
然後半夜line你:「我 不 幹 了。」
此時,身為主管的你,想著又要花力氣處理這個玻璃心小朋友、萬一他走了工作要找誰頂替?這專案來得及交差嗎?老闆會不會念我怎麼老是留不住人?又要開始請人資找人、又不知道找不找得到合適的、又要重新再訓練一次…淌著血想著後續併發的101個待解問題,只能無語問蒼天:「我 太 難 了!
好笑的梗圖_摘自網路
主管們,要知道90年之後的職場人,對工作的追求和三觀早已和X、Y世代(1960-1990)的我們不同,如果你仍眷戀著戰後嬰兒潮時期的美好,一天到晚「想當年」、「老闆要我們多做事是給我們機會」、「我忠誠度多高,在這家公司一待20年」、「老闆叫我們往東我們哪敢往西,還回嘴!」將這樣的情緒溢於言表,只會讓人覺得你活在古時候,且自己更容易挫折,不知道如何帶人,夾在上與下之間,對工作萌生更多無力感。
到底,90年之後出生的世代,心裡在想些什麼?對於工作,他們的看法到底如何?綜合在職場的交流及常與他們深度諮詢的經驗,我發現他們有以下幾個特點:
l 需要更多自主性:
隨著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提升,現在碩士生比例簡直和大學生不相上下,他們比較有自己的看法,也希望自己意見能在職場上受到重視,年齡與經驗,或許已不是能把工作做好的唯一保證。
l 在乎工時和待遇的合理性:
他們不是不能接受加班,但是不能是所謂的「責任制」,要你加班到三更半夜,為公司爆肝,但卻不給加班費;或者一周加8天班,加到天荒地老。而有付出就必須得到報酬的概念,也是目前勞動法規的走向。
l 比起賺很多,更在意生活品質:
以前的職場人比較拼命,也較有那種為了成功或賺很多錢可以把一切都給工作的觀念(然後再把賺的錢付給醫生?);但新世代的想法不同,他們更在意下班後自己的時間,工作不再是生活的全部。
l 希望做符合志趣的工作:
為數不少的Z世代都想要從事自己有興趣或喜歡的工作。這也和X、Y世代背負著經濟壓力,把工作當謀生工具的想法不同。雖然,到底什麼是符合志趣的工作?依舊讓不少Z世代答不出來。所以在這時,自我探索,就變得更加重要,這也是108課綱在推動的東西。雖然,我不清楚成效究竟如何。

回到一開始,如果屬下犯了錯,有一招「三明治敘事法」,個人覺得蠻好用的,身為主管的你可以試著這樣說:
「a.我覺得你在這件事的某某點上,幫客戶提案做的準備功夫和簡報十分詳盡,看得出你的用心,這點很好。b.如果,你能在XX事多做OOOOO的話,會更加分,c.你下次要不要試著這樣做看看?」
a. 舉出具體事件讚美對方-請你說具體真實事件,且真誠的肯定對方。
b. 三明治夾心-是你真正要對方改善的地方,請用”如果….會更好”這種建議語氣,避免命令句。(雖然我知道你很想,請忍耐。)
c. 邀請對方下次改進-是做結尾也是提醒的意思。雖然你的語氣很溫和,但是聽的人也不是笨蛋,他當然知道你是口蜜腹劍(誤) 技巧性地在提醒他改善

時代在變,身為主管除了年歲和經驗的增加,願意更有彈性和圓融的「處理」Z世代之後的孩子們,也是讓自己不斷升級和進步的好辦法,更能拉開”一般”主管和”卓越”主管的距離喔。
無論任何年齡、任何位階,面對任何人都願不斷學習並修正,才是讓自己更加卓越的不二法門。

親愛的大家,看了文章喜歡嗎?請不要吝嗇幫艾莎在底下那個圓圈星星符號用力給他按5下拍拍手喔!如果能得到您的愛心和留言,就更棒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對「工作」的想法是什麼?想要了解萬惡的職場世界嗎? 想知道身為資深職場工作人,在外商及知名本土企業走跳,看盡職場百態之後,對於業務、行銷、客服領域的解讀,以及職場亂象的八卦嗎?艾莎解結以本身心理學背景和始終不滅的文青性格,與你分享職場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職場上,你有「我只是想做好該做的事,從沒想害人,怎麼就被莫名打壓」的血淚經驗嗎?別擔心,你不孤單。
某些時候,殺不死你的東西的確是能讓你變強,但有些狀況下,跟還沒殺死你的渣籽周旋,只是一直給對方殺死你的機會而已。
經驗到底能不能加分,重點不是你有幾年的累積,而是那些經驗,帶你到過什麼樣的地方,看過什麼樣的風景,完成了什麼樣可以拿出來說嘴的成績,如此而已。
如何深入了解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擅長什麼?如何學會應付這個地雷處處的世界、如何在碰到各種意外、挫折時還能不崩了心態,能夠堅立得住,或者懂得轉彎,找到好好生存之道,才是對一個職場人來說最重要的。
無論是個人、或是企業,我始終相信:人對了,事情就對了。
工作想要愈換愈好,先從好好離職開始;而想要好好離職,先從認清自己開始。
在職場上,你有「我只是想做好該做的事,從沒想害人,怎麼就被莫名打壓」的血淚經驗嗎?別擔心,你不孤單。
某些時候,殺不死你的東西的確是能讓你變強,但有些狀況下,跟還沒殺死你的渣籽周旋,只是一直給對方殺死你的機會而已。
經驗到底能不能加分,重點不是你有幾年的累積,而是那些經驗,帶你到過什麼樣的地方,看過什麼樣的風景,完成了什麼樣可以拿出來說嘴的成績,如此而已。
如何深入了解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擅長什麼?如何學會應付這個地雷處處的世界、如何在碰到各種意外、挫折時還能不崩了心態,能夠堅立得住,或者懂得轉彎,找到好好生存之道,才是對一個職場人來說最重要的。
無論是個人、或是企業,我始終相信:人對了,事情就對了。
工作想要愈換愈好,先從好好離職開始;而想要好好離職,先從認清自己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當你在職場上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會變成所謂的「資深」員工,資深的不只是你工作上的技能,更是你的年紀,請讓自己「多工」,讓自己「好用」,才能在「花團錦簇」的員工池中存活下來。
Thumbnail
隨著越來越多Z世代進入職場,作為一個走在前面(aka.老一點的)Z世代,分享我三個最討厭的職場氛圍,揭開世代差異的面紗: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最近朋友訴苦, 覺得他這種35-45 歲的主管, 可以算是公司裡最倒楣的一代。 他們在職涯開始遇到的上司, 都是傳統的權威性領導風格, 要求員工乖乖服從, 不需要多問問題或者參與討論, 最重要是跟隨上級的指示做事。 其實35-45歲這一代的主管, 心裡不一定喜歡這種領導風格
在公司/社會裡,想要改變他人做認知上的改變跟覺悟真的不太可能,即使像傳道師苦苦相勸也是沒有用的,只會讓人覺得很煩很嘮叨。大部分的人出社會一陣子後,人生觀跟做事方式都逐漸定型,很難再改。我個人認為,人不是不能改變,是人自己決定不要改變,任他人說破嘴也沒用。
Thumbnail
兩年後又換了一個編輯部,看見主管乙在座位上眼神空洞表情呆滯良久。由於與該主管日常相處和諧,且工作關係密切,於是向前關切。問主管乙:「你在幹嘛?」主管乙:「我在吃飽等死。」我立即閃開,心想這傢伙早上起床起錯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當你在職場上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會變成所謂的「資深」員工,資深的不只是你工作上的技能,更是你的年紀,請讓自己「多工」,讓自己「好用」,才能在「花團錦簇」的員工池中存活下來。
Thumbnail
隨著越來越多Z世代進入職場,作為一個走在前面(aka.老一點的)Z世代,分享我三個最討厭的職場氛圍,揭開世代差異的面紗: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最近朋友訴苦, 覺得他這種35-45 歲的主管, 可以算是公司裡最倒楣的一代。 他們在職涯開始遇到的上司, 都是傳統的權威性領導風格, 要求員工乖乖服從, 不需要多問問題或者參與討論, 最重要是跟隨上級的指示做事。 其實35-45歲這一代的主管, 心裡不一定喜歡這種領導風格
在公司/社會裡,想要改變他人做認知上的改變跟覺悟真的不太可能,即使像傳道師苦苦相勸也是沒有用的,只會讓人覺得很煩很嘮叨。大部分的人出社會一陣子後,人生觀跟做事方式都逐漸定型,很難再改。我個人認為,人不是不能改變,是人自己決定不要改變,任他人說破嘴也沒用。
Thumbnail
兩年後又換了一個編輯部,看見主管乙在座位上眼神空洞表情呆滯良久。由於與該主管日常相處和諧,且工作關係密切,於是向前關切。問主管乙:「你在幹嘛?」主管乙:「我在吃飽等死。」我立即閃開,心想這傢伙早上起床起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