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駕馭不適圈》--從幫自己找麻煩與面對挫敗開始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去年開始做「我是老查」的影音頻道,每週錄一支影片在Youtube上分享,回想這一年的過程,其實常常都在想「感覺好像沒什麼人在看,不如不要做好了」。而每個星期在要寫腳本跟錄影片時,也常常有很強烈的抗拒感—覺得自己做得不好,繼續做好像只是一個笑話而已,如果不是因為不想讓去年年初的新年願望半途而廢,可能這個頻道早就沒有更新了。

不過也因為有這段經驗,所以在讀《駕馭不適圈》的時候特別有感觸,今天也來介紹這本書裡我覺得蠻不錯的觀念。

《駕馭不適圈》的作者法拉史托是英國版「Elle」雜誌的總編輯,也是《衛報》評選的「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性領袖」前五名之一。感覺就是典型的菁英或成功人士,應該一切都很駕輕就熟才對,但是在這本書裡她提到,其實她的許多成績都來自於她非常擅於想辦法讓她自己「日子不好過」,也就是進入所謂的「不適圈」 discomfort zone。而且不只是她自己,書中的許多例子提到有許多非常成功的運動員、專業人士以及名人也都經歷過這種過程進而突破瓶頸與成長,這本書要告訴讀者到底方法是什麼。

面對障礙,你有這三種錯誤心態嗎?

通常所謂的「不適圈」,是因為我們會覺得似乎有障礙擋在我們前面,讓我們無法順利依照我們的期待進行或完成想做的事。但如何看待這些障礙就是影響接下來發展關鍵。書裡提到有三種錯誤的心態:首先是「躲避障礙」,只要碰到障礙就轉彎、放棄,騙自己說「其實那不是我想要的,何必浪費力氣」,這種心態會讓你永遠沒有真正的面對自己能力的限制,自然也沒辦法克服。

第二種錯誤的心態則是「責怪障礙」,告訴自己說不是我的能力或努力不夠,都是其他人要陷害我,或者是環境所逼,其實我自己是好棒棒的。這種心態則會讓你沒有辦法切實認清自己能力的不足之處,自然也沒辦法改善。

第三種錯誤心態則是「誇大障礙」,把一時的挫折視為自己絕對無法克服的困難,覺得那就是自己的天敵、死穴,無形中也就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因為也許其實是可以克服的。

要克服上面的三種錯誤心態,唯有不斷的以「挑戰心態」強迫自己去面對那種感覺很不舒服、很挫折的情境並且設法克服,才有辦法慢慢的改掉。

建立「心想事成」的挑戰心態

而什麼是「挑戰心態」?書中提到必須具有三種想法:要相信自己、要感覺自己有能力掌控局勢、要相信最後一定可以有正面的結果。你可能會說「真的有這麼簡單嗎?」其實是因為你必須有這樣的想法,才有機會不被心裡的恐懼或不安影響了你本來具有的實力。我想到每次要錄影片時,都不知道這個星期到底要寫什麼主題也覺得壓力山大,但是都是靠告訴自己「只要做10分鐘不到的影片,我平常這麼愛說話,一定可以的」,才想辦法做出來的。

而且人的大腦其實很奇妙,克里夫蘭臨床基金會做過一個研究:要一群受測者想像自己一個禮拜做五次舉啞鈴練二頭肌的動作,即便只是持續想像那個鍛鍊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竟然發現受測者的肌力平均增加了13%!或者你也許有聽過所謂的「安慰劑效應」--就是如果你非常相信醫生告訴你你服用的藥是可以百分之百治療你所患的病的,就算其實你吃的只是維他命,你的積極想像也會讓你的病情獲得舒緩。

為了成功建立這樣的挑戰心態,你可以設法先在腦子裡像是拍一部影片一樣去想像你是如何完成、克服、戰勝那個你需要獲得成功的場景的,想像得越詳細、越逼真越好。因為這可以幫助你在實際經歷那個場景時胸有成竹,感覺好像是練習過很多次一樣。

從創傷後成長,拆解你的挫敗經驗

當我們碰到挫敗之後,通常都會希望自己把它忘記,最好失去那段記憶永遠不要想起來。但是這其實對自己是沒有幫助的,反而要強迫自己從中學會克服「不適感」「障礙」的方法。書裡提到你可以透過4個步驟讓自己從中獲得經驗:

首先是先用15分鐘時間讓自己回想那個挫敗的經驗,中間的過程與細節。甚至把它寫下來,雖然可能進行到一半你就想要中斷,但還是要勉強自己完成。

第二個步驟則是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嘗試用「如何/怎麼」去分析整件事,像是我老闆狠狠的把我批評了一頓,是如何發生的?--因為我天天遲到。怎麼我會天天遲到?--因為我都睡過頭。--怎麼我會每天都睡過頭?--因為我每天都玩手機很晚睡—怎麼會每天沒有提醒自己該早點睡?--其實是因為自己沒把準時上班放在心上。

第三個步驟則是追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自己會天天遲到而不在乎?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很厲害?是因為不喜歡這個工作?是因為覺得反正沒人注意我的表現好壞?在這個步驟時要注意,絕對不要把「為什麼」的原因歸到別人身上,而是要以自己作為檢視的主體。

最後一個步驟則是,找出自己要做什麼去改變這個情況—如果是覺得自己不喜歡這個工作,是要跟老闆好好談一談嗎?還是要找其他的工作?唯有找到自己應該做什麼去改變現況,這次的經驗才有機會讓自己成長。

你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遇到一些讓自己覺得很不舒服很挫敗的情境?設法從中幫自己找到可以突破與改進的方向吧!

《駕馭不適圈》購書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4.0K會員
198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你的日常寫照嗎?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忙碌不堪,很久沒有靜下來休息 靜靜坐著就忍不住滑手機,不斷查看信件或是社群媒體 不想一直處在「開機」的狀態,卻又無法讓自己「關機」 今天想和你分享《踏實感的練習》書中提到的 5 種方式,讓我們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練習 ①「接納現實才能看見
Thumbnail
這是你的日常寫照嗎?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忙碌不堪,很久沒有靜下來休息 靜靜坐著就忍不住滑手機,不斷查看信件或是社群媒體 不想一直處在「開機」的狀態,卻又無法讓自己「關機」 今天想和你分享《踏實感的練習》書中提到的 5 種方式,讓我們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練習 ①「接納現實才能看見
Thumbnail
作者:菲爾圖;2021年6月初版一刷。 起初看到這本書名就有如被賞了巴掌一般的當頭棒喝。在職涯規劃中煩憂遲遲找不到突破口,對目前的處境煩不慎滿意,卻也找不到狠下心來一走了之的決斷。「非常迷茫」是我對自己這兩年下的心情註解,沒想到卻被這本書看穿真正的核心問題...
Thumbnail
作者:菲爾圖;2021年6月初版一刷。 起初看到這本書名就有如被賞了巴掌一般的當頭棒喝。在職涯規劃中煩憂遲遲找不到突破口,對目前的處境煩不慎滿意,卻也找不到狠下心來一走了之的決斷。「非常迷茫」是我對自己這兩年下的心情註解,沒想到卻被這本書看穿真正的核心問題...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有一種恐懼是長期維持的狀態,並不是短暫、一時的情境,甚至會持續主導我們的生活,會讓我們感覺到失望、挫折,甚至是空虛,不滿足,這種心理狀態,作者葛蘭琪稱之為「不夠好」的恐懼--害怕自己不夠好,不被人接受,沒有人愛。而這也是《內在獲勝》想要深入探討,並且提供讀者解法的主題—戰勝、克服自己的恐懼。
Thumbnail
有一種恐懼是長期維持的狀態,並不是短暫、一時的情境,甚至會持續主導我們的生活,會讓我們感覺到失望、挫折,甚至是空虛,不滿足,這種心理狀態,作者葛蘭琪稱之為「不夠好」的恐懼--害怕自己不夠好,不被人接受,沒有人愛。而這也是《內在獲勝》想要深入探討,並且提供讀者解法的主題—戰勝、克服自己的恐懼。
Thumbnail
這本《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爬梳出許多心理遭逢的困境,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以及可以應對的方法,包含認同自己,培養自信與克服無力感,賦予早期經驗意義,將自卑感視為前進的動力等等方式,完完全全的接納不夠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持續成長前行。
Thumbnail
這本《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爬梳出許多心理遭逢的困境,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以及可以應對的方法,包含認同自己,培養自信與克服無力感,賦予早期經驗意義,將自卑感視為前進的動力等等方式,完完全全的接納不夠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持續成長前行。
Thumbnail
「別人就贏在起跑線啊,我怎樣努力也白費心機。」 「為什麼我的人生就是不順利?」 你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嗎? 以下5點,我整合了近年閱讀及實踐中,改變心態的五種方法。
Thumbnail
「別人就贏在起跑線啊,我怎樣努力也白費心機。」 「為什麼我的人生就是不順利?」 你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嗎? 以下5點,我整合了近年閱讀及實踐中,改變心態的五種方法。
Thumbnail
處理情緒和治水一樣。 不能圍堵,只能疏導。—p.118 我想許多人遇到許多不如意的狀況都是類似的。 不論是遇人不淑或是社交障礙,縱使自己已經換個環境想要重新開始,結果總是不盡人意,結局總是重蹈覆轍,彷彿一切注定走向安排好的悲劇。 不了解自己時,發生了這樣的無限循環,我總認為是我運氣不好,後來才發現
Thumbnail
處理情緒和治水一樣。 不能圍堵,只能疏導。—p.118 我想許多人遇到許多不如意的狀況都是類似的。 不論是遇人不淑或是社交障礙,縱使自己已經換個環境想要重新開始,結果總是不盡人意,結局總是重蹈覆轍,彷彿一切注定走向安排好的悲劇。 不了解自己時,發生了這樣的無限循環,我總認為是我運氣不好,後來才發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